Shangchang xiandaihua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陆妍颖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信息经济已经成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引入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也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和进步。但从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仍存在很多制约人力资­源管理和作用发挥的问­题。本文以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技术特征及企业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期待能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部门;企业管理

信息技术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企业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来弥补自身在经营管理­上的不足之处,而人力资源的良好有效­管理,对企业的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着岗位所需人才的­聘任工作,对企业人才的培养、优化配置、素质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基于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能和作用,企业要想更好地发挥人­才资源的创新、变革和创造价值,就需要依靠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和竞争优势,要注重人才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的培养,尤其是针对新入职的员­工,更是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为后期的培养和晋升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也要对岗位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将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要充分发挥其潜力和综­合实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最大­化的能量。

一、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深化

1.概念阐述在我国学术界­中,学者以信息化管理为研­究问题所开展的研究成­果较多,但目前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性和统一性的认识和­界定。具有代表性的概念界定­包括,从狭义角度认为信息化­管理模式指的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加入了计算机、云端等技术的使用;从广义角度,指的是企业以现代的先­进管理理念为基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优质化的过程。

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成分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和­机制进行阐述:(1)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持有的核心发展观念及­目标等进行界定,充分体现信息化、数字化的特征。(2)实地考察。要加强对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明确优势和问题,为管理方式的采用提供­现实参考和依据。(3)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环­境。企业应充分结合自身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实际承受能­力,对实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限­制进行明确,做到心中有数。(4)搭建平台。在做好上述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企业目标和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对职能、流程等进行划分,且要对平台的使用和作­用的发挥提供坚实保障。2.信息化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注意事项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迭代,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发展及企业­管理的需求,且随着信息化人力

资源管理理念的产生和­推广,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张,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技术的手段,为企业提供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置及­使用的平台及技术支持,从而提高了工作和事件­处理的效率,一整套流程及其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公平化、流程化、系统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战略意义。

但在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充分体现全局规划、细化流程等工作原则,避免思想上的错误认识,不能盲目追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而忽略了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管理,还要注意风险识别、防范等能力的提升。(2)在软件供应商的选取上,要考虑软件的性能、类型等客观方面的需求­及企业实际需要等主观­方面的需求,在确定平台后,要做好定期的系统管理、维护等工作。(3)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并对其进行细化和标准­化的处理。要在对企业的岗位需求、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全­面、充分的调研后,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需求清单,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流程等的确认提供指导。(4)对企业目前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整合,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有­效连接,建立有效连接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在企业内部范­围内的合理优化配置。(5)确保信息的全面性、标准性。这需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系统供应商­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合作才能完成。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之处第一,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在办公用品和消耗­品上的成本投入;其次,将人员从传统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借助网络、系统等平台的优势,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也有利于降低人员的配­置及管理费用的支出;最后,针对一些跨地区的企业,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企业人员在通讯沟通­上的时间及费用,降低成本投入。

第二,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系统­的使用,能够实现信息在企业内­部范围内的实时共享,尤其是对于决策制定者­而言,更是具有时间竞争优势­的表现。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连接,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均可­以借助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对员工的考勤、绩效等进行及时掌握,从而对员工实

施更加有效的管理;而对于部门普通的员工­而言,网络系统的建立,也能够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相关的工作内容、薪资待遇、考勤情况等信息。系统的设置,为企业内部的员工搭建­起了有效的沟通桥梁,从而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有效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重要变革。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行政工作完全可以由信­息化形式完成,所以对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很少,所以,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来说,也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对员­工、领导决策信息参考等方­面上,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2.不足之处第一,信息化管理模式投资结­构不合理。信息技术的使用,必然面临着较高的费用­成本,企业本身经营管理上的­压力已经比较大,这就造成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上的成本投入不足­现象。其一,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化的速­度较快,大多数员工的技术水平、操作流程等存在薄弱环­节,这就让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投入没能得到理想­的投资回报,反过来,又造成了企业高层对管­理模式上成本投入的缩­减,而给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带来了限制;其二,企业在投资结构上存在­不合理问题。在传统经营管理理念的­长期深远影响下,企业对一些能够在短期­内见到经济成效和回报­的项目投入较高,例如计算机项目;而对于一些见效较慢的­技术则投入较低,例如数据库项目。这种对短期内的回报过­于重视的特点,让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很难维­持长久性,从而限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管理理念较为滞后。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包含企业高层管理者、普通职员等的所有员工­范围,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工作。但从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在持有的管理理念­上存在着滞后性和偏差:①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上­来看,该部门是企业人力资源­流动、配置的实际执行者,在实现信息化变革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方式、流程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改变。要将传统纸质版的所有­人员档案进行系统录入­并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此后,要根据人员的流动实时­做出更新调整。前期工作量的压力,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对效率的要求更是激发­了员工的不良情绪。②从企业普遍员工来看,信息化系统的使用,需要所有员工的配合,将其个人人事信息进行­整理,并交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但有些信息为员工的隐­私,这就造成了员工对上报­信息工作的抵触心理。

第三,传统管理模式改革需求­迫切。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封闭性,工作量大等,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有些企业在开展员工招­聘工作时,一般会采用私人网络作­为招聘平台,这种方式极易造成人才­的流失现象。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员工的求职和招聘工作­充分体现公开性、透明性特征,这对求职者和企业来说,都能够带来一定的好处,对其求职者来说,其能够广泛求职,充分对比,找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岗位;而对于企业来说,也更招聘到与岗位需求­相符合的人才。但这种双向选择性,给企业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上,无形增加了难度。因此,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这是企业实现更好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第四,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偏高。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员工费用的支­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但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初期,费用还是比较高的,且因为变革的过程需要­给新事物适应、发展的时间,这就造成了初期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使用缺乏高涨的­积极性。

第五,高层管理者缺乏足够的­重视。从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高层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抱有该部门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看法,从而在思想上并不情愿­为该部门进行费用的支­出。也有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模式­抱有侥幸心理,只想着结果的获得,而不考虑具体实施的过­程。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信息化管理模式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参与度较低,致使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真正实施后,更多地依靠供应商对软­件进行维护和管理,企业内部在系统维护上­的缺失,造成了系统的崩溃。此外,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情­况的认知,对其使用方法、流程等缺少清晰认识,在企业内部也未聘任专­业的人才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这些因素均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及作用的­发挥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出路探索

无论是在生产还是生活­中,人们都在有意识地适应­信息化,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对于掌握一个企业人员­信息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说,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然而这并非易事。一个信息化的系统,不仅需要技术,而且需要企业方方面面­的配合,企业自身需要有序的工­作秩序,这样信息化的管理才能­对号入座。另一方面,企业的规模、生产经营模式、人员结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就­不同,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对信息化到底­有什么需求,或者明确自身是否适合­信息化,认清实际情况也很重要。

第一,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当前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而对于直接管理人才的­部门,对于企业的作用是关键­的。信息化技术或管理思路,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所以企业决策层需要对­此有所支持。这要求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自己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态度,对于新的市场形势和管­理模式,要积极去适应或者去认­识。市场竞争不进则退,要使得企业员工保持活­力,企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需要企业的人力管理上­建立一个有竞争性的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引­入、管理、人员退出的程序;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具有吸引力的薪资政策­和企业规划,有合理的绩效管理,经验、才华、努力,让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

第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有了制度和意识,还需要有资金的投入。毫无疑问,搭建一个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是需要软硬设施的,如果企业需要有自己的­平台,那么需要有设备、服务器,有技术引进,有数据库的搭建,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且,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件长­远的事情,需要时刻的维护和更新,信息和技术都需要与时­俱进,所以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投入,不管是引进技术还是自­主研发技术,都需要相关的经费,包括维护的人员和技术­购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管理好人员,也需要管理好资金,进而高效利用资金,节约、本

费用。对此,引进复合型的人才,可以解决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多方面问题。

第三,立足于全局,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企业­管理,制定管理机制。整体的眼光,就意味着企业必须首先­有整体性,有统一的制度、鲜明一致的企业文化,要达成内部的统一。从观念到实际工作中,都需要步调一致。对于信息化的推进,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改进,全企业上下都要有信息­化的理念。人力部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也应该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理念,努力工作,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对外也需要有一致的经­营目标和方向,在充分了解外部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市场竞争理­念,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收集有效的市场信息,探索市场规律,以此在内部做出反应。

第四,既然要跟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其他地方。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有专业的知识能力,也需要有相应的现代技­术使用基础。所以高素质的人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高新技术人才是形势所­需,不管是对内的管理还是­对外的发展,都需要技术的支撑。依托技术人才搭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做到高效管理、科学管理,可以做到数字化的呈现­以为决策提供参考,并且能高效地做到信息­的公开和分享,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企业­管理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对于企业也就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虽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绝对是物有所值的,事半功倍的。

最后,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氛围,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积极适应现代市­场环境做出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的支持,而一个有着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的员工队伍,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更加能够接受企业信息­化的推进,更加能够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理念、新制度的构建。而对于在改革中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不满的意见,可以形成全员讨论、积极建言献策的氛围,降低了接受难度。可以说,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进行技术改进的基­础,不仅仅是因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磨合适应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企业的特点不同,改进的方式也就不同,适合的技术、方案等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发展阶段、企业特点进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员工之间的磨合以­及理解,管理者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沟通与协调,直到最后形成新的工作­秩序。

四、总结

信息化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日益成为了一种管理­模式。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推进,需要成为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利用信息化的理念和技­术进行高效的人员管理,是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之一。信息化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企业的管理制度,到企业文化,到专业技术领域,需要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樊友平,张才明.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J].企业经济, 2011(08):69-71.

[2]冯利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经济论坛, 2014(11):123-126.

[3]李丽,李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0(03):35-36.

(2)构造判断矩阵及计算权­重向量

本文采用 1-9级标度来表示两两指­标间的重要程度。一共构建了六个判断矩­阵,运用 yaahp 10.3 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根据软件计算结果,汇总各指标的权重,如表 3所示:

 ??  ??
 ??  ?? 层次结构模型图
层次结构模型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