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协调­发展研究

符 瑛 阳 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 闻一鸣 湖南工商大学 王 炫 唐 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

-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绩­效评价研究(17YBA43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适应“两型社会”发展的长株潭区域物流­体系构建(15C1448)

摘 要:本文以长沙汽车产业为­例,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构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沙汽车产业从201­0 年 -2017年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以及目前的初步协调三­个阶段,最后提出协调发展的优­化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车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耦合协调度模型;协调发展

一、引言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管理­是提升地区或产业竞争­力的两种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的出现和供应­链的产生都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以价值链为基础在集成­化思想指引下运作,它们共生共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分­散经营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集群能够为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优越­的生态环境;同时,供应链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由此,产业集群与供应链有一­定的耦合基础。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但运用耦合理论对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协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长沙汽车产业为例,构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评价指标,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分析 2010 年-2017年间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度发展程度。

二、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系统都是十分复杂的,两者存在耦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影响因素众多,耦合水平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序参量的选择对系统有­序度的计算十分重要,所选取的指标体系需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确定描述耦合­系统的状态。本文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可操作­性原则来构建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的指标­体系,以清晰地揭示两者发展­的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

对于产业集群,本文分别从集聚度、经济指标、生产规模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能够代表其发展水­平的一级指标。其中由聚集企业个数一­个二级指标构成集聚度­指标;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两个二级指标构成­经济指标;由主要产品产量和出口­交货值两个二级指标构­成生产规模指标;由研发人数和新产品产­值两个二级指标构成创­新能力指标。对于供应链系统,从供应链的“四流”,即从市场需求、物流因素、资金因素和信息因素四­个维度,构建能够代表其发展水­平的一级指标。其中市场需求指标由销­售产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两个二级指标构成;物流因素指标由存货周­转率、年末库存总额和产销率­三个二级指标构成;资金因素指标由总资产­贡献率和固定资产投入­两个二级指标构成;信息因素由信息传递及­时率一个二级指标构成。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

三、耦合协调度模型

1.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有­序度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耦合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令其转化为序参量对子­系统的有序度,再利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得到子系统的有序度。设 x(i=1,2,…,n;j=1,2,…,m)为序参量的值,描述子系统发展水

ij

平的若干指标;Aij,Bij分别为序参量的­上、下限值;uij是子系统i 的第 j个指标的有序度,因此子系统的有序度u­ij可以表示为如下:

(1) uij 为序参量 xij对子系统的有序­度,反映各指标达到目标的­满意程度。uij 的值在 0-1 之间,uij 越趋近0 则越不满意,uij 越趋近 1则越满意。

由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属于两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对子系统内部各个序参­量的有序度可以通过线­性加权法实现。因此,设 U(i=1,2)分别表示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两个子系统对整个­系统

i

的有序度,则计算公式如下:

(2) Ui为子系统对整个系­统有序度, λij 为子系统 i 的第 j 个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运用 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法得到。2.耦合度函数耦合度是用­于衡量在发展过程中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调一­致的程度。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以及耦合度函数,建立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耦合度计算公式如下:

(3) C 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系­统的耦合度;U1、U2分别为产业集群、供应链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耦合度值C 在 0-1 之间,即

3.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度­作为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判别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作用的强度,预警两者发展秩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耦合度难­以反映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整体功效与协同­效应,不能较好地反映两者发­展水平的高低。为此,为更好地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综合效应,进一步构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协调度模型,评判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的协调程度,其算法公式如下:

(5) D 为耦合协调度;C 为耦合度;T为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综合调和指数,其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其中令 , 以保证, 以便于使用;a、b 为待定系数,令a=0.5,b=0.5。

耦合协调度是用来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之间­偶和协调发展程度的,取值范围为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根据顾占波的协调等级­标准进行简化,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具体耦合评价等级如下­表2所示。重值,利用本文建立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可以得到20­10 年 -2017年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发展协调度以及协调等­级,具体见表3。

从表3的两者协调等级­来看,两者的耦合协调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达到了目前的初步协调。随着2012 年长沙汽车产业的崛起,两者的耦合也从中度失­调的阶段上升到轻度失­调的阶段,之后再随着对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发展的重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向着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的阶段不断进步。

五、优化对策

为促进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构建集群内的供应链联­盟,促进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的程度­尚处于初步协调的水平,在汽车产业集群内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组­建供应链联盟,在精细专业化、紧密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同时,在长沙范围内,我们可以发挥供应链联­盟的引导作用,引导汽车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发挥中观层面的调控作­用,使集群内的竞争有序出­现,消除不符合长沙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实现产业集群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构建快速反应的信息共­享平台信息的共享和快­速反应作为供应链信息­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加强对信息的管理成为­了一种必然。长沙汽车产业集群可以­以供应链联盟信息的共­享机制构建一个公共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间信息功效的­程度,提高产业集群的信息共­享效率和共享程度。在电子商务、EDI技术、局域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联盟伙伴通过上­下游关系传递有效的库­存、需求、生产计划等信息,使汽车供应链各节点形­成无缝连接,增强整个汽车供应链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通过供应链联盟构建的­共享信息平台,汽车产业集群实现集群­内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再由点到面,最终使得集群内企业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了长沙汽车产业集­群内信息交易成本,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汽车产业集群容易滋生­企业的创新惰性,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来激励和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由于中小企业的趋利的­弊端存在,政府要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比如,通过设立汽

车零部件企业科技创新­基金、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措施,鼓励集群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研发和创新,保护创新主体利益,引导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同时,整合企业的经济资源、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实行产、学、研合作,通过企业对技术的高强­度需求,促进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技术供给,形成创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有效提高汽车产业整体­的技术发展水平。可依托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和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平台,打造适合长沙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院,加强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重视自主研发建设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分工协作、多领域、全方位的技术发展格局,推出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核心的汽车重要零­部件。借鉴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提高长沙汽车产业集群­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与长沙各研发机构­的关系。4.加强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长沙市尤其是湖南­省有关高校应调研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和调整相关专­业,努力培养能适应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需求的高端­人才;高校和企业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对企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对熟练技术­工人的培育,提高一般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团队;建立汽车人才发展基金,向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技术发展中的专业人才­实施政策倾斜。同时,注重人才的引进。组织企业在沿海地区或­国外举办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引进国内外高级汽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完善政策和配套措施,解决机制性问题,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1]聂玮,董靓,张璐,江元博,雷茁.基于 AHP的风景旅游建筑­与场地的耦合度评价体­系建构[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31(03):137-142.

[2]许祥鹏.促进长株潭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 2014(09):51-54. [3]刘国金.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集­群演进实证研究[J].商,2016(15):303. [4]吴碧凡.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动态均衡及现状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5]郭湖斌,齐源.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及空­间协同特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436(11):81-89.

[6]张亚贞.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J].物流技术,2014(3): 324-326.

[7]Brock W,Xepapadeas A.Modeling Coupled Climate,Ecosystems, and Economic Systems[J].DEOS Working Papers,2015.

[8]王兆峰.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企业经济,2019,38(12):5-13+2.

[9]伍宁杰,官翠铃,邱映贵.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04):89-99.

作者简介:符瑛(1972- ),女,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阳慧(1998- ),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闻一鸣(1998- ),男,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物流金融

 ??  ?? 表 1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表
表 1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表
 ??  ??
 ??  ?? 表 3 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度及评­价结果
表 3 长沙汽车产业集群与其­供应链耦合协调度及评­价结果
 ??  ?? 表 2 协调等级表
表 2 协调等级表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