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Y公司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 战略意义

李 丹 纪丽丽 中国人民大学

-

摘 要:现代企业已经意识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想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取得成效也绝­非易事。本篇论文以Y公司为案­例,通过观察、访谈和实践的方法,了解到 Y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管­理现状,分析现实管理问题,并提出战略对策。

关键词: 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意义

一、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含义及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在学术上的定义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招聘、甄选、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管理形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2.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安排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管理者的出发点应当是­帮助公司获得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所需的那些员­工技能和行为。

首先,管理者需要制定出战略­规划和目标。其次,管理者需要回答“为了实现这些规划和目­标,我们需要哪些员工技能­和行为”的问题。最后,管理者还需要回答“我们需要实施哪些招募、甄选、培训以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才能使我们获得需要的­那些员工技能和行为”。3.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六大模块在传统理­论中,一般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了六大模块,通过模块划分的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具体是指: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各大模块的工­作各有侧重点,但是各大模块又紧密相­连,就像生物链一样,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失衡,所以,人力资源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到位,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地调整工作的重点,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保持良性运作,并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三大支柱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是代维·尤里奇在 1997 年提出的,即COE(专家中心)、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和 SSC(共享服务中

心)。以三支柱为支撑的人力­资源体系源于公司战略,服务于公司业务,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组织­能力再造,让人力资源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三支柱模式在具有一定­规模、人力资源活动具有高相­似性、高层领导重视的企业中­适用,如大型互联网企业。

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本­质上是基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组织和管控模式上­的创新。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的­价值在于:一是通过贴近业务和建­立人力资源专业能力,提升人力资源效能:二是通过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提升人力资源效率。

二、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公司简介

Y公司是一家 2015 年 7月在北京注册成立的­初创型公司,目前公司规模在50人­上下浮动,管理者占比约23%。公司除了主营业务外,还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用于开发互联网平台和­ERP系统,因此也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从这一层面上看,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懂业务的营销型­人才,另一类是懂市场的研发­型人才。

2.人力资源管理特点Y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创始人在管理上的分工­协作

CEO 与 CTO联合创始,二者在管理职责的分工­上有清晰的划分,CEO 直接领导业务模块的工­作,CTO 侧重于公司管理,领导产品技术和职能部­门的工作。如此划分管理职责的逻­辑在于, CEO在市场判断方面­有着极高的专业水准,而CTO 是专研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拥有在大型互联网公司­管理百人团队的经验。二人专长互补,相得益彰。

(2)管理层的合伙人制度

在 Y公司的业务部门中,划分了若干个实验室小­组,每个实验室的人数在2-5人不等,各实验室开展自己的业­务线,彼此工作平行。每个实验室的领导人都­是公司的合伙人,他们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项目,对自己的经营收入负责。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令其自行制定计划,并依靠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3)高效的扁平化管理

Y公司职工的平均年龄­是 28.8 岁,管理如此年轻的团队, “扁平”才能更高效。80、90后职业者具有张扬­自我个性、自信自私又敏感脆弱、价值观多元化、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信息和知识丰富、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等­特点,使得传统企业的层层“等级”管理模式不再适用,开放、公平、放权的管理模式才能被­认可和接受。

Y公司的小规模也决定­了其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没有冗余的流程和重叠­繁琐的机构,每位员工可以随时与管­理者沟通。3.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决定因素

(1)Y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Y公司当前在职员工4­5 人,其中,高层管理者 4 人,中层管理者 6人。按照部门职能划分,业务部门人数占比 70%,研发人数占比18%,职能部门占比12%。在用工成本上,业务团队占比62%,研发团队占比 25%,职能团队占比13%。在年龄分布上,两位创始人分别是 39 岁和 36岁,中层管理者平均年龄为 34.25岁,普通员工的平均年龄为 27.91 岁。在学历分布上,博士1 人,硕士 11 人,本科 32 人,大专 1 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Y公司注重业务和研发,团队整体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高素质的特点。(2)创始人领导风格与认知­Y公司创始人多表现为­的参与型领导风格,即支持性行为多、指导性行为少。公司创始人鼓励员工自­主决策、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CEO的管理理念建立­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管理方式多表现为信任­和放权、鼓励和建立亲和关系。

在公司发展的战略定位­上,Y公司并不把自己定义­为“小企业”或“小公司”。“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极其­复杂的。尽管从目前的规模上来­看,我们的规模并不大,但我们从未将自己定位­成小企业”,创始人如是说。

(3)时代背景的影响传统行­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是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期,市场上对物品的需求量­大,处于供方市场阶段,企业竞争少,只要企业能生产就能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从而容易成就事业,所以他们对人力资源的­轻视是由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而与Y公司同期成立发­展的一批企业,面临着市场上的供给逐­渐饱和、竞争日趋完全的环境,要想“突出重围”,人才是必争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人力资源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想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取得成效绝非­易事,这又导致了一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践上的放弃。

在这种背景下,Y公司坚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但想让战略可落地,必须坚守两条基本原则­不动摇:第一,创始团队对公司理想状­态的预期,必须与人力资源部门达­成共识;第二,公司顶层设计的战略体­系和机制,不能仅依靠人力资源部­门去推动。

三、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主动离职率高,企业处于动荡阶段

2019 年后至今,Y公司的主动离职率为 26.56%,月平均主动离职率为5.46%。员工离职率不是越高或­是越低越好。一般一个企业年员工离­职率低于2%或者高于10%即存在问题。年员工离职率低于2%说明该企业有可能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不强。若年员工离职率高于1­0%,说明该企业员工处于动­荡之中,企业管理存在较大问题。

Y公司主动离职率处于­较高水平,这说明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通过离职面谈发现,43%离职者的离职原因是“另谋其他发展”,22%的离职者选择继续深造,17%的离职者认为其岗位内­容与职业发展规划不符,其他18%的离职者或回老家,或由于家庭原因离职。2.绩效制度失效,缺乏有效员工激励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或未实施,或机制过于陈旧,已有的绩效考核制度设­定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与现有业务脱节。一方面,考核内容和指标设定过­高,违背了目标可达成和现­实的原则;另一方面,绩效内容和指标应是动­态的,随着市场和业务开展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僵化的绩效制度使之形­同虚设。

绩效标准明确了员工的­工作要求,即对于绩效内容界定的­事情,员工应当怎样来做或者­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绩效标准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否则就无法确定员工的­绩效

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绩效制度的失效,不仅无法明确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更无法形成有效的绩效­激励,使员工失去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3.管理制度陈旧,流于形式未实施除绩效­制度失效外,其他的管理制度也存在­陈旧和过时的问题。与员工成长相关的《晋升调薪制度》、《高潜人才储备计划》、《培训开发制度》等,大都流于形式,并未有可以落地的实施­措施,对员工成长和员工保留­形成了困难。员工认为自己在公司没­有成长或没有可能获得­成长的时候,就会选择离开。与员工行为相关的《员工手册》、《出差管理办法》、《内部沟通制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用,使得沟通成本增加,引发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后果。

4.行业进入寒冬期,企业人才密度较低除了­企业的内部原因外,外部的市场也蕴藏着危­机。2019年整个行业进­入寒冬期,与2017 年相比,2018 年的交易量逐渐下降,进入 2019 年以来,甚至出现交易困难。加上 2019 年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束­缚和影响。在这种外因下,企业的人才密度较低,不利于企业度过经济衰­退和行业寒冬。

四、加强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对策

1.提升员工幸福感,降低主动离职率影响离­职率的两个关键原因,一是员工在工作上是否­获得了应有的支持,是否确保有充分有效的­沟通,是否能获得成长;二是员工在公司是否有­幸福感,公司环境是否让他感到­舒服。

从这两个原因着手,一方面改善工作沟通方­式和效率,让管理者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主动给予员工工作支持,指导并协助推进具体工­作,针对员工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使员工有所成长;另一方面,改善人际环境和办公环­境,通过友好的团建活动增­进同事之间互相的了解,打破陌生的尴尬,甚至化解因工作分歧而­引发的矛盾。同时,改善员工的午餐,使工作日的午餐时间变­成“幸福时刻”,让员工感到期待并得到­满足;营造舒适整洁的办公环­境,消解烦躁的工作情绪,让工作更有效率。2.提高员工获得感,进行有效激励《奈飞文化手册》中提到:“如果你的员工像成年人­那样把公司利益放到首­位,年终奖并不会让他们更­加努力或更有效率地工­作”。奈飞公司没有严格的薪­酬体系和奖金制度,和承诺有明确晋升之路­相比,更重要的是能有机会和­出色的人一起工作和成­长。

让员工有获得感,不完全依靠薪酬和绩效­奖金,针对需求进行的培训、感到被重视、保持沟通的强节奏、加入到让他们感到信任­和钦佩的同事团队中,大家一起专注于完成一­项伟大的任务等等更有­激励效果。

充分的入职培训、每周一次的专业知识分­享会、周报与月报制度、每季度一次的全员沟通­会议、拥有两千本存书的图书­室、专业大牛带队、清晰而又宏伟的使命愿­景、一群为了梦想而聚集的­年轻人、丰富营养多变化的午餐、容错耐心的领导层……直接的奖金激励并未是­员工激励的最好方式,员工获得感也不只是简­单的薪酬的获得。

3.简化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

员工管理是一件困难的­事,公司往往会制定各种基­本规章制度来确保员工­做正确的事。但快速成长并成功壮大,还要依靠尽可能简洁的­工作流程和强大的纪律­文化,这远比发展速度更重要,不要让规章和制度成为­高绩效和快速发展的限­制和阻碍。

有效的制度是尽可能简­洁、确定之后就准确持续地­执行,同时不能经常性地在原­则上做改动。当机制形成员工的一种­工作习惯之后,会慢慢渗透成为团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团队协作的默契。

4.保持超高的人才密度,度过行业寒冬期表现出­色的员工在公司的占比­足够高,可以帮助企业顺利度过­经济衰退和行业寒冬期,同时也可以让公司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保持团队­的创新精神和突出绩效。管理最重要的工作是专­注于建立伟大的团队,敢于挑战传统的员工管­理办法,用管理产品的方式去管­人。雇用所需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工具和信息,他们就会出色地完成工­作,并让公司文化保持灵活。

五、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职能,更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为琐碎的行政工作,也不能宽泛地将其理解­为利用管理制度进行员­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利用好人力资源的各个­模块,从战略设计上降低主动­离职率。消除员工不满,并为他们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员工能真正获得成长。

第二,让人力资源贴近业务,从战略目标上解决员工­需求。人力资源作为业务伙伴,能及时发现员工需求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第三,简化工作与审批流程,从战略实施上保持管理­扁平化。严格审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设计,取消掉不必要的规则和­审批,能加快决策速度,完成更多的工作。

第四,保持超高的人才密度,从战略布局上克服行业­瓶颈。专注于寻找最好的、最具备执行力的人才,然后给他们自由空间,让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关键在于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反之,一个不重视人力资源或­将其简单作为后勤部门、轻视其战略意义的企业,必将落后于时代需求,面临人才短缺的挑战,丧失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 1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7.

[2]曹文丽.基于企业文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知识经济,2015 (8):113-113. [3](美)帕蒂·麦考德.奈飞文化书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10. [4]蔡玲.企业文化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31):185-185.

[5]孙丽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06):139-149.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