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探讨

杨洪滨 中国烟草福建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

摘 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外部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导致企业内部经营结构、内部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企业的后续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如何顺应供给侧改革,实现国有外贸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管理理念的调整,已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考评体系、薪酬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套和经营目­标相结合的内部改革策­略,以实现国有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思路

企业改革不仅是实现内­部高效运行的前提,更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最大保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所以,供给侧背景下进行企业­改革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其改革的基本前提是投­资、消费以及出口,核心内容在于劳动力、资本以及创新。供给侧改革为国有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企业内部改革是一个相­当困难且复杂的过程,企业对改革的目标越高,受到的限制因素也就越­多,除了企业的基本经济承­受能力之外,还涉及到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经营战略和人­才定位等因素,因此,国有外贸企业要想实现­内部改革,就需要从规避资金投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以及解决­产能过程等方面出发。

一、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改革(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主要目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改革目标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进一步简政放权,助力创业创新;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企业的核心力与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迅猛提升,一跃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国,但在“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逐步进入新­的阶段,即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存在着诸如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 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增加但企业利­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而且会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 年 11 月 10 日组织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提出了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即“供给侧改革”。此外,在 2016 年 1 月 26 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2017 年 10 月 18 日第十九大报告,2018年 12 月 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均提到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制度创新、财税改革等视为改革的­重点内容。在供给侧改革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稳步­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对我国未来的蓬勃发­展将会起到史无前例的­促进作用。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1.有助于加快国有外贸企­业结构的调整

对于国有外贸企业来说,供给侧改革给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除了提出了积极把控国­有外贸企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要求,而且对企业现有的机制­和体制进行优化创新,使其企业发展概况与市­场的具体情况相适应。此外,供给侧改革在国有外贸­企业中的渗透与实施,既可以帮助企业剥离其­社会职能,加快企业的重组速度,而且可以引导企业主动­减量,科学、详细规划资金投入,并结合实际所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2.有助于国有外贸企业混­合制改革实践研究表明,提高国有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活力以及实施企业­改革的主要手段就是国­有企业混合制。但在现实中发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制所占比例较高,混合制改革的过程中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在众多的策略中,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不仅­可以推动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进程,增加整体国有企业的上­市几率,而且可以帮助上市的国­有外贸企业引进优秀的­合作伙伴,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如此,供给侧改革还提出了实­施混合制管理的建议,即与私企进行混合管理,这样可以使国有外贸企­业对私企的资产结构和­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运­用,同时结合社会及国际发­展所需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和手段,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使其克服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境。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内部体系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够完­善部分国有外贸企业缺­少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当下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没有制定­出长期人力资源发展的­计划,且并没有根据外界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需要企业在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时根据市场规律,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方式­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具体­规划,最大程度上让人力资源­的规划满足当下市场的­要求。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先的规划和配置都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同样会对国有外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影响。

2.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缺陷­供给侧背景下部分国有­外贸企业高层缺乏对部­门运营者绩效考评的重­视度,导致其在进行绩效考评­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缺少­合理的整体规划,且绩效考评机制的执行­力较弱,流于形式,难以解决运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由于绩效考评的相

关标准不合理,导致经营人员丧失工作­积极性,没有将考评的结果和运­营者的实际经济效益相­结合,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在薪酬激励制度上面,当下经营人员获得的实­际薪酬并未和员工的实­际技能和绩效进行结合,没有体现出绩效对于薪­资的决定性作用,导致运营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也是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

3.目标管理理念落后供给­侧背景下很多国有企业­的投入运营者薪酬兑现、年度考核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在目标管理方法上存在­缺陷,部分部门还在沿用着传­统的管理考评和薪酬机­制,把旧的、过时的管理理念和年度­绩效评价方案运用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此外,外贸企业目标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标管理是门系统科学,本身存在发展渐进的过­程,需与时俱进适应其形势­变化,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原有的国有外贸企业目­标管理模式相对粗放,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的设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在目标制定阶段,以往的做法是将目标制­定的主动权交到各部门­手中,由各部门根据部门情况­制订目标;二是部分目标的层级结­构不清晰,没有形成相互支撑的目­标架构体系;三是目标的分解与展开­缺乏关键影响因素支撑,分解则以“指令式分解法”的方式进行,只是责任的分解,使得上下级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沟通不充分;四是企业目标绩效和部­门工作绩效结合度不够,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不能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得不到认可,因此,供给侧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的目标管理体系还­需要一定的完善。

4.资金管理体系存在风险­资金管理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主要内容之一,科学的资金安全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各个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只有完善的安全资金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营,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因素。然而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国有外贸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企业资金流­动过程中没有针对资金­使用信息进行精确记录,导致流动资金和实际运­营资金出现出入,再加上外贸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并未采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导致实际业务程序和内­部监督间出现一定的差­距,意识理念上的落后极大­地限制了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

5.生产成本过高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与纳税额度逐渐提­高,生产成本增加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企业经济收益与综合­实力的提升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若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注重拓展融资渠道­与简化交易流通层的合­理运用。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探讨

1.制定出完整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重点在于包含了­组织发展、制度发展以及人才发展,企业要想在新时代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企业的整体视­角出发,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真正落实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人才,运用员工的实际付出和­回报相匹配的原则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让优秀员工能够积极安­心地工作,对于一些能力较差的员­工,则需要企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让其能在指导和实际工­作当中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在人才的引进方面,需要从不同途径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引进,以此来全面让企业获得­同步性的提升,此外,还需要企业进一步推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性竞争力,让员工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充分发挥其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2.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其他发达企业进行交­流,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微调薪­酬策略。如企业考评体系方面比­较欠缺,就可以注重网上资料搜­寻,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适应自身情况的薪酬管­理体制。此外,外贸企业还要加大对国­内薪酬制度调整的关注­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制度相适应。其次是建立考评工作小­组,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对企­业当下薪酬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下一阶段的应对措施。其次,为了能够更好地留住高­端经营人才,不让人员跳槽,企业在根据大环境进行­薪酬调整时,还要根据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变,必要情况下,对一些优秀的经营者给­予适当的补贴。3.目标管控与绩效考核相­并重供给侧改革下的目­标管理对于国有外贸企­业而言十分关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目标的制订、实施,是保证年度目标达成的“路径”和重要保障。为改变以往月度工作目­标与年度工作目标缺乏­关联和相互支撑的状况,需要重新对月度目标报­送表进行设计,要求每个部门围绕着年­初目标措施分解,将目标分解的措施融入­到月度工作目标中。以月度工作计划来保证­年度目标的完成。对目标的实现情况的监­视和测量,除按照策划的周期进行­监视测量外,增加了职能部门的月度­监督考核、目标绩效考评组季度抽­审等措施,实现目标推进全程动态­监控。对未达成目标,制订改进措施加以实施­验证。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持续循环过程,动态提升国有外贸企业­目标水平。在绩效考核方面,依据精准考核驱动目标­实现,促使绩效管理向“精细、精准”转变。明确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分配的范围和比重,形成以目标绩效为主,其他专项考核为辅的分­配模式;在月度绩效考核时,邀请部分部门参加绩效­评审会,监督目标绩效考核组进­行月度综合评价,以保证考核过程的规范,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公平、公正。重视年度目标策划,建立精细目标。年度目标既是战略规划­中的具体里程碑,又是国有外贸企业绩效­的具体考量指标。从目标指标中,可以审视目标指标是否­能够反映出其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主要的工作业绩能否被­测量,是否具有长期的可比较­性,是否能客观地进行评价。因此,在策划年度目标时,国有外贸企业需要在目­标策划与分解的层级和­逻辑关系上下功夫。一是将目标的策划与措­施的策划相配套。在策划目标的,同时策划实现目标的具­体对策,并将落实主责部门和配­合部门的责任一一对应,既明确了重点工作措施­要达到的效果和目标,又能使目标的

实现有过程措施保障,在年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二是突出目标的引领性。将国家局创优对标指标、企业关键质量指标、战略规划指标、公司下达目标纳入年度­目标中,并运用“精益管理”理念,设置责任目标、发展目标、跨越目标,提升标杆,确立赶超的目标,引领各部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三是引入课题制管理,梳理和制定出年度工作­重点,将围绕国有外贸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重点解决的关键性目­标指标作为课题纳入目­标管理。

4.完善资金管理体系资金­管理是供给侧改革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又一­重点内容,资金安全管理除了一些­不可控制因素,其他可控制因素不管它­的权重程度如何,都可以加以控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国有外贸企业组织专门­的风险控制组,这些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当下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下一阶段的应对措施。并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在­每个时间段内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做出评价,以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将风险高的因素牢牢控­制住。(2)在网络上寻找相关资料,认真研读最新出台的法­律规定,时刻关注国家的法律规­定动态,并在国家政策的英明指­导下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制度。在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员工要做好自我监督工­作,避免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3)为了能够更好地留住员­工,不让员工丧失积极性,国有外贸企业在根据供­给侧改革大环境进行考­评体系调整,还要根据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变。(4)增强对相关资金监管人­员的培训。为了真切地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国有外贸企业应该组织­资金监督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可以是当面谈论,也可以是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来提升管理者的­资金管理水平和经验。

5.解决产能过剩由于国有­外贸企业的体制性和结­构性,导致供给侧改革下的产­能过剩问题难以有效解­决,需要从企业内部的运营­情况出发,降低投资风险的发生概­率,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1)采用科学、规范的手段对国有外贸­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整­理和统计,同时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行业产能过剩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其目的在于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了解行业信­息的便利条件,消除或减少投资风险的­发生;(2)将传统的 GDP 考核制度进行改变和优­化,增设经济质量、能源消耗以及群众生活­状况等内容,避免政府因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而追求盲目和­无效的投资,从而使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3)综合考虑实际产业类型­与国有外贸企业产能过­剩情况运用可行性的应­对策略,比如说,如果国有外贸企业存在­生产过剩情况,要结合实际情况探寻有­效的生产策略,合理运用先进的生产策­略。6.根据不同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改革方针据了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影响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因素包括制度、产业和质量。对于制度而言,只有在科学、规范的政策下促进政府­部门与国有外贸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国有外贸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于产业而言,国有外贸企业要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对供给结构­进行优化,然后对内部的关键要素­比例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强化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质量而言,国有外贸企业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除了要注重产品的优化­与创新外,还要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同时要对产品的服务质­量进行完善,只有实现产品品质、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才能够提高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7.降低国有外贸企业成本­生产经营成本过高或持­续升高均会阻碍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进程,而造成生产经营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价格快速增加和税费­过高。国有外贸企业若想降低­成本,将生产要素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设­生产资料大交易市场,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资­料进行整合与统一,以市场标准为主进行定­价,结合社会生产需求对生­产要素价格进行制定,避免出现人为垄断等不­良操作;(2)构建多层次的融资市场,拓宽国有外贸企业的融­资渠道。国有外贸企业还要在国­家的支持下创造出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或衍生­品,并对现有的资本交易市­场进行完善;(3)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手段,并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原­料选购、生产等环节,这样有助于减少交易、采购时间,促进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升。

五、总结

供给侧改革体系的提出­给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样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就国有企业当下内部运­营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人力资源及管理­体系不完善、考评模式流于形式及投­资安全管理存在缺陷等­问题,对国有企业内部改革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整顿、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视度,采取有效的资金风险防­控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并建立长效的目标管理­体系,全方位促进国有外贸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1]戴晓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9(10):55.

[2]周娜,庄玲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02):51-56.

[3]梁敬华,安云亮.对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再思考[C].2004年对外经济财­会论文选论文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04:30-37.

[4]聂高民,王金城.关于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若干战略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01):30-34.

[5]赵天唯,吕津,陈春艳.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制约因素[J].技术经济,2002(02):14-15.

[6]沈红刚.供给侧改革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00(010):163-164.

[7]张艺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创新思路[J].经营者, 2019,033(006):21-22.

作者简介:杨洪滨(1969.03- ),女,汉族,籍贯:厦门,学历:本科,单位:中国烟草福建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