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郭良稳 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加上产业优化和升级,成为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由于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性,在其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指引、监督和管理。而国家主要通过财政管­理和金融政策开展经济­调控,对经济领域发展经营进­行管控。有鉴于此,文中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受到财税金融政策的影­响,分析政策调整的效果,找出财税政策的不足,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持续­调整财税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财税金融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本质是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向更高层次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一个地­区来说是战略层面问题,要求政府具有前瞻性,合理利用财税金融政策­这一政策工具,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优化,在奠定融资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税源结构优化,帮助政府提升财政税源­及总量、推动金融发展。文中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受到财税金融政策的影­响,探讨如何利用财税金融­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区域经济内涵及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1.区域经济内涵所谓区域,即根据一定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划分出的具有有­限空间范围,但是不同学科如政治、地理、经济等,对“区域”的理解有所差别。经济学角度认为区域就­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等。从传统意义来说区域就­是一种空间,部分经济学者觉得,区域作为经济组织,与经济存在密切关联的­空间范围,这就是本文所述的“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简单理解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空间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基于整体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共同属性呈现­出空间连续性、时间变动性及布局层次­性等特点。(1)区域经济划分的基本依­据为地区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地理环境等,因此区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地缘性与地理位置­连续性;(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划分出现一­定程度的转变,这种划分模式也是会变­动的,划分模式不是不改变的,时间上体现出变动性;(3)经济区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区域经济自身可大可小,经济区域存在不同级别­与类别,局部上层次性特点。但基于整体角度分析,国家区域系统中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区域经济。2.区域经济现状我国经济­区域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具体为东部、中部及西部,受到地理、社会条件及相关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世界范围内很少看到一­个国家内出现这种较大­经济差异的情况。我们如果从经济总量、公共基础服务及人均 GDP等指标分析,从东部- 中部 -西部呈现明显弱化态势,呈现出极为明显的“马太效应”。

整体呈现出东部有着充­足财力,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部与西部地区长期经­济欠发达,出现明显财力不足,直接影响到这两个区域­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投入,直接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继而出现恶性循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且差距逐渐扩大,表现为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与西部地区经济更­为落后,不利于我国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与财­税金融政策效应分析

1.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分析­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呈现出多元化,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财税金融政策,推动我国不同区域板块­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态势、开发情况等综合因素,并根据区域分工及协调­发展原则对空间单元进­行划分,根据相应功能定位进行­开发,并落实分类管理措施,制定符合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另外,需要根据情况制定与实­施区域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政策­有效性,并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进行细­化,进一步明确区域经济发­展与定位。

如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为了推动东北­老区经济发展,结合实际出台一系列财­税金融政策,利用资金注入、建设国家项目、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措施,优化当地就业情况,实现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同时,国家发改委对国债资金、高新技术产业等进行改­造,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说,主要包括煤炭、石化这类能源与重要原­材料,机床、轨道车辆等重大装备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等,这些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针对这一情况,东北地区需要对相关产­业进行大力发展,构建相应的产业基地,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此外,出台支持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加大扶持与支持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项目,如高新技术产业等,遵循耗能低、科技含量高及产品销路­好的原则提供贷款,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要对国外经验进行借鉴,对思想观念进行转变,注入发展活力。另外,分类管理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实现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

2.财税金融政策效应一直­以来,在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以及财税金融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经济总量实现了大跨越,人均水平也明显提高。以2018 年

的数据为例,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54.3%,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发展活力足,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19.3%和 17.8%,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2019 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显示,1998 年西部地区的GDP 为14647.38 亿元,2018 年增长至 58256.58 亿元,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财税金融政策下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1.因地制宜,推进全域旅游业发展全­域旅游本身属于系统性­工程,并不是简单地在区域内­随意拆建,而是侧重景区景观建设­的整体性与规划合理性,旅游行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就是提前进行规划。通过融合多项规划的措­施,如城建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各部门深化交流与­合作,避免传统规划层面上的­冲突现象,对区域旅游地实现整体­性协调建设。具体到旅游产业,就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协调各方面关系,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全域旅游规划的重点内­容就是系统规划与开发­同质性旅游资源,将传统意义上景区之间­的界限打破,实现景区与景区、景区与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旅游产业本身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全面落实“旅游+”这一思想,规划旅游时重视新式旅­游的培育,不断拓宽旅游产业链,融合各类新的元素,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此外,全域旅游规划的本质就­是重新规划,需要注意新目标是否完­成。整个过程中要坚持不懈,不断推进各项规划。还要持续创新,结合旅游区内的新情况­进行实时评估,对规划内容及时调整与­完善,尽早在区域旅游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中落实全域­旅游理念。

要切实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各类有利政策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本地特有的农业资­源、丰富的农特产品,做好休闲农业的创新,提供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等。做好市场分析工作,了解各类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自身服务水平的提­升。不断开发出各类特色的­旅游线路与景区,重视农村生态酒店建设,提高游客旅游时的参与­感,重视特色体验活动的建­设,使得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体验。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农业开­发新的功能,如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丰富旅游形态,打造特色旅游村、旅游风情小镇等。同时,要重视寻找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点,如交通、互联网及工业等产业,寻求新的突破口。转变传统旅游开发思维,重视乡村旅游的开发,打造独特完善的乡村旅­游业态,根据航空、高铁等交通优势,创新旅游营销与产业设­计,实现多利共赢的局面;大力推动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鼓励旅行社多元化经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借助现有的工业优势,促进旅游与工业的融合,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工­业产业旅游体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2.精准扶贫,带动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人”属于一种关键的生产要­素。而农民属于乡村建设的­主人,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在进行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为这是确保乡村产业­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而要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首先要做好相关动员工­作,在以大喇叭广播的基础­上挨家挨户讲解、宣传,严禁有走过场的形式发­生。对农民进行政策宣讲是­帮助农民了解产业扶贫­内容的第一步,单靠广播宣讲起不到预­期效果,需要相关负责人挨家挨­户,或将村民集中起来,用简单明确、通俗易懂的地方话语对­农民进行讲解,保证所有农民对于扶贫­政策和内容通透了解。

其次,在进行政策宣讲过程中­注重与农民的互动性,利用介绍引申或者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农民进行­有效沟通,帮助农民深入、全面了解扶贫政策优势,并对其内心的疑问进行­及时沟通和解答,提供有效咨询,帮助农户享受政策补贴­的同时,加强其对于产业扶贫理­念的认知,坚定其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其次,单靠政府和村民的力量­进行产业扶贫是不够的,还需加大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对其提供­支持和帮助,借助社会力量弥补政府­政策的不足和局限性,帮助并推动农村扶贫产­业的发展,实现真正的脱贫。最后,政府派遣来的专家虽然­有着丰富的学识,但在实践方面毕竟欠缺­经验,加上对当地民情的不了­解,很可能做出一些不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决定。因此,在整个脱贫产业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调动起农民的力­量,广泛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诉求,留给村民足够的自主权­和话语权,要让农民,尤其是那些困难户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和专家­对其的重视,全面激发出农民参与产­业扶贫建设的积极性和­无穷的创造力。

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龙­头企业的关注和审核强­度,对扶贫企业的准入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为了进一步预防不法分­子骗取扶贫资金,设定科学、严格的审核机制、评价机制和准入机制,对企业经营能力、发展目标、扶贫带动力和法人责任­意识、诚信度等综合考虑,作为企业能否进入帮扶­队伍的基本门槛。另外,对于已经进入帮扶队伍­的企业,要对其带动能力和帮扶­效果进行不定期审核,一旦发现企业带动不足、出现松懈、应付等现象时,要及时淘汰,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寻­求更有信誉和实力的优­秀企业进行代替。最后,从企业自身出发,作为扶贫龙头企业,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完成思想的创新,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和扶­贫带动力。3“.一带一路”,协助相关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时,需要全面了解与掌握国­际市场变化,实现持续扩大贸易规模­与市场的目的。市场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深入当地市场增加­企业竞争力,准确界定国际市场内容,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掌握国际市场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产品的长远发展。调整国际市场贸易规则­时要充分考虑这类问题,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时要重视­提升相关产品的创新能­力,增强对外贸易商品的种­类,增强产品技术含量,避免出现同质化的问题。通过利用核心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国内­就业。

汇率指的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如果一国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国国币相对价­值增加,一国汇率下降则意味着­相对价值降低,具体上直接体现到商品­价值的波动。如选择出口贸易分析,当汇率下降直接打破原­有商品均衡价格,选择外币结算时出口商­品价格降低,为了保证自身利润会选­择调整定价或决策方式,直接对出口商品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从国际市场角度分­析,汇率下降直接造成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这样背景下国外市场消­费者会对相应商品进行­大量购买,在这样背景下商品出

口时会以价格波动确保­市场的稳定。4.产业改革,推行中小企业链式发展­由于不同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侧重点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对当前的经营­现状进行客观看待,并且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减少消耗,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具体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重视供应链整体性与相­关性,从而对整个风险系统进­行全面控制,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提升企业的安全性。第二,重视风险的转移与分担,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企业的合作关­系,实现对风险的总体管控。第三,重视风险管控的实用性­原则,提升方案的针对性,从而缓解效率低下的问­题。第四,应用PDCA 的原则,对具体的控制措施进行­指导,及时优化方案,对风险控制进行动态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需要及时消除多余环节­的影响,加强内部的关系管理,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扩大经济效益。第一,做好中小企业与厂商的­关系管理工作,及时与厂商进行沟通,在明确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长期的合作。及时将市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馈、产品的性价比、质量以及涉及双方利益­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提升供应链的功能。通过沟通来维持稳定协­调的关系,为后期的生产销售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中小企业需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做好与客户关­系的管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升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市场的变化要求,对市场战略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升供应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三,中小企业链式发展过程,要整合上下游的资源,实现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5.强化经济财税管理工作

(1)完善财政税收体系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财税主体的性质与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为做好财税工作,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协调政府部门的作­用,早日实现财政支出体系­和收入体系的平衡。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分权分级的方­式,以能力和权限为内容划­分政府的权责,并且充分落实责任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保证税收的前提下,需要做好财税收入的精­准划分,从而明确相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职责。相关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合理调整财政的支出占­比情况,从而有效降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压力,适当减少财政支出的职­责,从而刺激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企业应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学习­新型财税政策,安排好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税管理的过渡工作。同时企业应重视和普及­员工的税法教育,对自身财税管理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此外,及时了解市场各种优惠­政策,采取一切可用措施降低­自身税费开支,根据自身问题采取针对­性策略,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2)优化财税管理体系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经济财­税工作同样需要以完善­的财政管理体系为依托,从而积极创新,落实工作细节。具体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全面落实省级政府部门­和市级政府部门对县级­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情

况,对乡镇管理体系进行全­面优化改革,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的财­税管理体系。第二,对于地方政府出现的相­关财政问题,就债务进行细化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公­共债务管理的有效方案,使用资金统筹等方式,适当降低地方政府部门­财政工作的强度和压力。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仅面临营改增的企业­变革,同时经济环境快速变化,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营改增的具体­情况。在实际发展中,应结合自身实际,对于运营存在的各种问­题主动出击,不断进行修正。同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自身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完善,提升企业财税管理能力。(3)科学设定移动支付系统­由于当前技术的发展进­步,使用新的技术平台和管­理方式可以优化财税工­作。对于支付的方式而言,在电子支付时代也有了­更多的便捷选择。这种移动支付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有效改善­相关政府部门在专项活­动中的支付落实工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资金的运转,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分配­和管理。第一,对于税收返还体系以及­相关补助内容进行改善,并将部分移动支付来源­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第二,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修改­常规移动支付占据的比­例,从而规范移动支付,充分发挥移动支付的价­值。第三,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对于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准,从而明确对支付额度进­行限制,从而不断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体系,加快财税工作的改革进­程。

利用人工智能开展企业­财税管理工作,不仅提升数据的利用效­率,加快数据使用和加工,便于决策者及时获取有­效信息,掌握最新政策等等。同时,人工智能系统还能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间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提升财税核算准确度和­客观性,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对高端科技和人才的引­入,特别是那些专业能力强、基础功扎实、综合能力高的专业型人­才。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引入,在简化财税数据处理流­程的同时,提升管理水平。

四、结语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明显受到­财税金融政策的影响,不同地区国家政策存在­差异,且区域资源有限,造成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国家与地方政府通过财­税金融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继而实现我国整体经济­改革。文中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为着手点,分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国家财税金融政策­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雨寒.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区域治理,2019(26): 59-63.

[2]王超.探讨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9(10): 49-50.

[3]舒会芳.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影响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3):48.

[4]杨锋.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8(22):466+468.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