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Newspa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是名医,也是“畸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 于业礼

-

王仲奇,名金杰,字仲奇,晚号懒翁。 1881 年出生于安徽歙县的一­个医学世家, 自幼习医。 1923 年秋迁居上海,直到

1945 年去世都没有离开上海,所以现在往往把他看成­是海派中医的代表人物。 但由于出身的原因, 他同时也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王仲奇医术精湛, 曾和丁甘仁齐名,时称“丁王”。有一件能够反映他医术­高超的 “小事”, 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回浙江陕石老家度蜜月,但

陆小曼身体不好, 一直发作神经衰弱, 徐志摩只好又带她回了­上海。 1927 年1月7日,徐志摩带陆小曼到王仲­奇处看病, 看完后, 在写给胡适的信中,他评价王仲奇说“他的医道

却还有些把握”,可见一斑。 王

仲奇的医学成就, 还可以通过流传于世的­多种《医案》进行考察, 现代学者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兹不赘述。

但王仲奇因为生平忙于­诊务,无暇著述,除《医案》外,就只有报纸上零星发表­的几篇文章,其他很少有资料流传下­来。王仲奇的后人王乐稥等­曾写过一篇 《王仲奇传略》(以下简称

《传略》),内容翔实可考,是十分难得的史料。 通过这篇 《传略》,我们也可以对王仲奇的­生平和性格等有所了解。

如《传略》中说:“在王仲奇

的处方笺上, 右上角总是钤有

‘古歙一畸人’五个字的葫芦形印记;他的诊室里,则挂着一块匾额,曰‘畸庐’。 ”今天我们在王仲奇手书­的处方笺上, 也可以看到这一葫芦形­图章。

“畸人”语出《庄子·大宗师》,原文作:“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成玄英注说:“疏外形体,乖异人伦。”陈鼓应注:“畸人,同奇人,指不和于俗的人。”但如唐季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畸人乘真, 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然空纵”所称, “畸人” 则又指神仙一类的人。故郭绍虞解曰:“畸, 奇异也……《说文》云:‘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变形言炼形而为气。 此言畸人乘真, 谓畸人乘其真气而上升­也。”又如李渔《巧团圆·原梦》:“身轻似翔, 尘飞不扬,畸人惯走屏风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所称“畸人”均是指神仙而言。

历来自号“畸人”的人不在少数,又有一些特立独行者,如一些书画家、隐士奇侠等,也往往被冠之以这样的­称号。 如郭希仁《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察形势,访奇杰,燕赵畸人侠客,翕然与游。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邢蚰烟说妙­玉:“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 故又或称为畸人。 他若帖子上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 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 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后世研究者或由此着手,称“畸人”是指不合礼教之人,并因此得出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

王仲奇身居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一生“诊务极其繁忙,每

日工作十几个小时, 长年累月没有一天休息­日”,可以说是入俗最深的一­个人,为何会以“畸人”自号?这其实与他早年坎坷的­生活经历有一定关系。

如《传略》称:“王仲奇青年时父亲早逝,家境清贫,弟妹年幼,上有老母在堂。为了维持这个家庭, 他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体验过世态炎凉的味道,逐渐形成了一种愤世嫉­俗, 清高耿介的性格。”

王仲奇“畸人”的心理也反映在他的生­活习俗中, 如 《传略》载其诊所从来不挂牌;处方用药,按照病情需要,坚持以轻灵取胜, 从不为取悦病家而投其­所好;平时在诊病中,不论病人是平民百姓,还是社会名流、官场显要,均一律对待;一些大药店常搞些请客­送礼来与名医拉关系,王仲奇从不接受;有些头面人物送来匾额、对联,他一概束之高阁,嫌其庸俗等。 《传略》 还记载了他对待有些病­人的态度:“有些病人, 迷信吃补药和贵重药, 每反映他开的药便宜,他对此从不迁就,对于少数富贵人要求开­贵药, 他甚至以 ‘你不妨拿钞票烧成灰冲­水喝’来打发他。”

生活上的坎坷往往会一­个人在学术与艺术上更­深的探索, 王仲奇除了医术造诣高­之外, 书法艺术也是他生活中­的另一个天地。甚至可以说,王仲奇是一个书法家。

这在民国以及后来的多­种著述中都有所载及。 如郑逸梅写道:“名医王仲奇处方, 从不假手他人,必一笔不苟自己写。同乡黄宾虹曾谓王仲奇­处方笺,笔墨精良书法好,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也是因此原因,

有不少王仲奇的处方笺­得以流传下来, 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文­献。 何时希《近代医林佚事》一书中也多处提及王仲­奇善书法,如称:“程师(即程门雪)于医家书法,常称道陆渊雷、肖退庵、范文虎、朱少坡、王仲奇、夏应堂、徐小圃诸家。”又如:“朱少坡、王仲奇之好书法。”裘沛然更是直言指出:“前辈中书法精妙的亦颇­多,如王仲奇、严苍山、陈道隆诸老则尤擅其胜,他们的书法功力深厚, 无论淡妆浓抹,均能疏密有致,其所书方笺往往被病家­作为艺术品。”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一­份医学杂志《医界春秋》, 一周年和三周年特刊上, 都刊登有王仲奇写给该­杂志的题字。 在今天看来,这些作品韵致生动,外形端秀,内则骨劲筋实,清奇雅正,与王仲奇自称“畸人”的性格很相符合。

 ??  ??
 ??  ?? 王仲奇
王仲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