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Newspa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扬帆远航,胆宁片“出海”告捷

-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10 月 14 日, 一箱箱由上海和黄药业­研发生产的胆宁片 (加拿大商品名: Biliflow)被装运至国际物流公司­仓库。 10月 21 日,这些首批次出口的胆宁­片在上海港装船,它们漂洋过海,已于 11 月 2 日抵达加拿大多伦多。

2016 年底,胆宁片获得了加拿大卫­生部天然药品和非处方­药局的上市许可证。时隔 6 年, 胆宁片终于正式以药品­身份和合法途径走出国­门,进入国际药品市场,为中医药走出去增添了­一抹亮色。

从一张验方化身中成药

胆宁片是由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等组成的中成药­片剂,具有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的功效,可治疗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它源于中医外科名家顾­伯华与中西医结合外科­名家徐长生在中医治疗­胆道疾病方面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经过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朱培庭带领团­队进行临床验证, 总结梳理,从而精炼成验方“胆宁汤”。自此,这一复方中药便开始了­守正创新之路。

“很不容易! 经历了这个历程,我感到欣慰、自豪,也感到责任重大。”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教授、 主任医师张静?对胆宁片出海发出感叹。

20 世纪 70 年代, 张静喆便加入了朱培庭­的团队, 参与研发胆宁片的一系­列研

究。 张静 说:“在中国, 肝胆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为了方便用药,朱培庭教授思考剂型改­革, 对在饮片基础上以煎剂­为主的经验方进行药物­开发。当时,这一理念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

按照国家申报新药的程­序, 朱培庭团队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试验与实验研究。 经过 20 余年的摸索,朱培庭团队与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和黄药业前身)合作,最终研制出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胆宁片。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 中成药上市后需要进行­现代化研究, 其中包括阐明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明确临床优势、精准临床定位等。 2010 年,上海市科委启动了中药­现代化专项 “中药重点产品胆宁片的­二次开发”,组织上海和黄药业、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医合作, 对胆宁片进行了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

上市后的大量临床再评­价研究表明,胆宁片治疗肝郁气滞、 湿热未清所致的慢性胆­囊炎及其症状具有良好­效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峥涛的团队通过研究发­现, 这个复方还能改善胆汁­酸肝肠代谢紊乱,可用于治疗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其原理是因为其有效成­分中的姜黄素、 白藜芦醇能激活“法尼醇衍生物 X 受体”( FXR),调控 FXR 信号通路。 FXR 是胆汁酸的核受体, 对人体内胆汁酸稳态的­调控有重要影响。 科研团队还发现胆宁片­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和姜­黄素能抑制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SREBPs)”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提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有一定作用。把理念变成实践, 让中医药真正为广

喆大群众的疾病防治所­用,张静 认为,临床医学、科研与市场及产业的结­合十分重要。术业有专攻,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要协同运用各方所长, 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协调­发展的中医现代化之路。

张静 谈道,朱培庭一直强调中医药­要传承创新发展,科研成果如果没有转化­成产品,不能为卫生健康事业服­务,就是将其“束之高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当初一剂临床疗效显著­的“胆宁汤”发展成为“功能主治”被国际认可的复方中药­胆宁片。

全链条严控药品生产质­量

中药复方制剂走出国门­并不容易,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东西方的医学理念­存在差异, 二是西方国家的法规和­技术要求与国内不同。上海和黄药业副总裁詹­常森表示,胆宁片原料来源于天然­植物, 加拿大对外源性安全性­指标的控制很严格, 包括重金属及有害元素、70 项农药残留、真菌毒素、溶剂残留等。按照美国药典标准,和黄药业增加了微生物­指标,建立了重金属、有害元素及农残等控制­外源性污染的指标。

中药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难度, 和黄药业为胆宁片每一­味药都建立了质量控制­点和指标成分定量控制­区间, 从源头上确保胆宁片的­质量稳定可控。 詹常森说:“我们制定了胆宁片国际­标准,在《中国药典》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达到欧美国家对天然药­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

在加拿大取得产品注册­后, 想在中国生产胆宁片进­行出口, 还需要取得加拿大境外­生产场地认证。和黄药业乘胜追击,向加拿大卫生部提出了­境外生产场地认证的申­请。

2018 年 10 月, 加拿大卫生部专家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 并对和黄药业胆宁片生­产现场进行了核查。 詹常森说:“欧美国家对中药生产场­地可能存在一些陈旧印­象,当时,在参观了我们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提取生产线和­制剂厂房后, 他们给出了‘ Amazing(不可思议)’的称赞。 ”

在按要求提供 180 余项认证申报资料后, 和黄药业于 2019 年 7 月 12 日通过审批,获得了加拿大卫生部颁­发的境外生产场地认证­证书, 并于 2020 年、2021 年连续两年通过境外场­地认证复检。 詹常森表示,这体现了中国的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水平与国际已较好­地实现了对接。

和黄药业对胆宁片抱有­许多期待,詹常森表示, 希望胆宁片在加拿大不­仅能得到华人的认可, 还能得到更多外国民众­的认可。想要中成药在国外有较­好的接受度,必须充分调研当地的市­场特点。为此,和黄药业重新设计胆宁­片包装, 出口胆宁片的外观设计­更具欧美风格,贴合海外审美。

胆宁片可以改善慢性胆­囊炎导致的腹胀、 便秘等症状,其加拿大商品名 Biliflow 中, Bili是“胆汁”的英文前缀, flow 代表“流动”,翻译直白易懂。 另外,胆宁片的说明书信息充­分,标示了药材基原及部位、单位剂量原料当量以及­非药用成分,在安全用药方面,也在“注意事项”中给予了更多提示。

瞄准加拿大扬帆出海

作为中药走出去的成功­范例之一,胆宁片的出海经验值得­参考,詹常森认为,中药国际化在注册路径­和出口两方面应加强研­究与实践。

加拿大卫生部将中药归­入“天然药品”范畴。 胆宁片在我国已上市多­年,因此,和黄药业在加拿大选择­的是“药典药材—药典品种—非传统功效申请、基于国内证据”的注册路径。 詹常森介绍:“走这条路径,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同时,不需再在加拿大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时间去完成­大量临床试验,这是一条适合中医药特­点和我国中药企业的可­行路径。 ”

选择在加拿大注册胆宁­片还有另外一个优势。 加拿大是英联邦成员国, 其药品监管水平及国际­影响力较高。 如果获得加拿大的上市­许可, 也会较快得到其他英联­邦国家的认可。这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便有­机会买到复方中药,用疗效赢得市场口碑。

对于一些国家而言,产品注册仅是国际化的­第一步,只有完成出口,在国外投入应用,才算真正实现了国际化。 胆宁片的注

册和认证环节相对比较­顺利,而出口过程却经历了一­番波折。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这对胆宁片走向海外带­来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和黄药业曾尝试通过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实现­在加拿大进行销售,但这个过程需要在当地­有代理商,并接受加拿大卫生部的­监督,同时解决好国际物流、清关、接货、仓储的可行性问题。 由于疫情持续,和黄药业最终选择与能­在加拿大落地的进口商­合作。

2022年4 月,和黄药业与进口商签订­了 3 年的销售协议,并于 7 月确定了第一批胆宁片­出口合同。 而在 8 月 19 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了《场地许可 & 境外生产场地申请驳回­标准》, 其中提到,如进口商在获得场地许­可后 12 个月内未产生该品种的­实

际进口业务时,场地许可的申请将被驳­回。

进口商提交其场地许可­关联胆宁片申请后,收到了来自加拿大卫生­部的抽检通知。 和黄药业在指定时间内­配合提交了原料药检测­报告和批生产记录,按要求提供了质量标准­提升版、70项农药残留检测、溶剂残留检测等多项报­告和资料,协助进口商成功通过品­种关联申请,这才使得双方顺利履行­合同,让胆宁片启动海外航程。

胆宁片“走出去”,靠的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翔实可靠的数据,也是在严苛的药物生产­质量控制标准下经受住­考验的产业化成果。 各方的紧密合作让胆宁­片走好了传承创新发展­之路,在世界范围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