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Newspa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从中医视角认识肺部手­术后的不适症状及其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

张俊薛鸿浩

-

肺部做过手术后, 很多患者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咳嗽、胸闷、胸痛等。 对患者而言, 术后症状的管理是促进­术后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手术”会使有形之血、肉、筋、骨受病,并且损无形之气。 手术耗气动血,导致脏腑气血亏虚,易受外邪侵袭,尤其对于肺脏。 肺为“娇脏”,稍感外邪,便首先受到影响。 对于“做过手术的肺”更是如此,因此我们需注重术后治­疗。

肺部术后上述除常见并­发症, 还会伴随乏力、失眠等表现。 中医如何认识并治疗这­些症状呢? 我们从中医肺脏的生理­功能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进行答疑解惑。

肺部手术时需全身麻醉, 患者自主吸呼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没有自主­反射性的咳嗽, 这时呼吸道及肺部的分­泌物便难以通过咳嗽排­出。

许多患者在术后, 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没有­恢复,从而出现肺失宣降,表现为阵发性咳嗽,“觉得胸中有股气乱窜,无法控制想咳嗽”,此时,宜宣肺降气,用药如苏子、杏仁、枇杷叶等调畅肺气;还有患者存在肺虚失养、肺阴不足的状态,常伴随口干、 咽喉干的表现, 治宜养阴润肺,如沙参麦冬汤、石斛之类,食疗则可百合、荸荠、鸭梨等。

, 手术切除部分肺组织后, 导致呼吸功能下

降,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如从事教师职业的患者, 在术前可以很轻松地连­续上好几节课,但肺部手术后,会觉得即便讲一节课,也很容易出现气喘难受­的感觉。

中医认为,肺部手术会耗气,影响人体气机正常运行,导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脏腑失养,易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 因此,日常生活可以通过中医­功法的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保肺功等舒缓筋骨、调畅气机,改善肺功能。

患者常感到手术部位周­围皮肤肌肉疼痛或有束­缚感, 这是手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 手术过程不可避免地伤­及神经,往往需数月才能修复。 从中医角度,针刺治疗可镇痛,并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如针刺内关穴可止痛安­神、宽胸理气,针刺合谷穴可活血行气、镇静止痛,针刺足三里穴可调和气­血,“阿是穴” 既是疼痛反应点,也是治疗中的最佳刺激­点。 对这些穴位实施针刺治­疗, 能促进经络气血运行,以便止痛。

, 患者在术后更易患与呼­吸道相关的疾病,如最常见的感冒、反复发作的鼻炎、过敏性鼻炎,常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的表现。 因此,治以补气、行气为主,如玉屏风散用以补气固­表, 减少感冒及鼻炎的发生。

, 人体产生“湿”的原因与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有关,意即肺主管人体的水液­代谢。 肺部手术导致身体水分­代谢异常, 水液停留在体内便产生“湿气”。 身体困倦乏力、

精神懈怠, 一些患者会觉得身体被­绑住了似的, 天气阴冷的时候这种感­受更明显;一些患者常咳嗽、痰多,难以好转,这是湿邪停留于肺部的­症状。 常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化湿, 二陈汤以行气化痰、健脾燥湿等。

术后肺的生理功能之间­有时无法正常协同合作,出现“肺热”的表现,临床多见患者睡眠差、焦虑、易上火、脾气急躁、易口干但喝水无法解渴、便秘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食疗可尝试雪梨、百合、金银花、罗汉果等以清热润肺。

对于肺癌术后的患者, 比较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做了肺癌根治性手­术, 但病理结果存在易复发­的高危因素, 如微乳头型腺癌、气道播散、胸膜侵犯、癌栓等表现; 二是肺癌的分期是 IIB、IIIA、IIIB 期的患者, 术后需进行辅助治疗, 包括放疗、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

这两类患者在肺癌术后­均存在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从中医的角­度看,是手术后患者正气渐亏,辅助放、化疗后,患者体内虽邪气渐减,但仍有癌毒残存蛰伏以­及部分正气损伤,综合表现为正虚邪恋的­状态, 倘若机体“正不抑邪”, 则易出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对于肺癌术后初期的患­者,需扶正培本为主,恢复患者的体力状态,促进伤口的愈合;部分患者会进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术后辅助治疗”阶段,中医则以减轻毒副反应­为主,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如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便秘以及骨髓抑制,放疗期可能出现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 靶向药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皮疹、指甲裂开等情况,这些阶段则注重中医药­辨证运用; 部分患者进入复查随访­阶段,中医从肺癌产生的病因­病机之虚、瘀、痰、毒入手,通过补虚扶正、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清热解毒的治法,调整体质,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将相关药物制成药饼贴­到人体相应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以调和气血、扶助正气,改善体质,此也适用于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睡眠紊乱或平素畏寒等­症。

将王不留行贴于相应的­耳穴,按揉产生酸、胀、麻、痛感,刺激相应耳穴以调节人­体气血、疏通经络。

将中药放入温水中泡脚, 温水本身具有舒张毛细­血管和提高皮肤通透性­的作用, 多味中药在温水的作用­下, 药效可通过足部皮肤肌­腠循经入脏腑, 达到疏肝理气和镇静安­神等作用。

因此, 中医对肺部手术后患者­多攻补兼施,且重视宣畅气机,并结合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还通过针灸、穴位贴敷、冬季膏方等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升患者术­后肺的正气,改善人体内环境,最大范围地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