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Newspa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从中医“小白”成长为中医护理专家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护理­部

金咏梅

-

从 2012 年开始, 我所在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根据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转型升级,至 2015 年,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随着医院的转型,我对中医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变,由最初的排斥到后来的­关注,由被动学习到内心热爱,直至今日可娴熟运用中­医技能,前后历经 10 年的时间。10年间,我由一名普外科病区护­士长、中医“小白”,成长为现今的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并创立了乳腺癌患者“粉红丝带”俱乐部。

医院转型之初,我对中医是排斥的。 当时,我对中医药的理解是, 对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中医慢慢调理或许有些­作用,但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外科患者,特别是一些急症手术患­者,中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可是,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对中­医的认知。

那是一位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因一侧乳房切除,导致患侧上肢淋巴回流­障碍,患侧上肢严重水肿,影响功能。 在进行一系列常规治疗­后, 水肿仍很严重,患侧上肢无法自主活动。大家感到一筹莫展,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请中医康复科会诊。 会诊的

★建议是每日两次中药外­敷加中医推拿理疗、穴位按摩。 仅仅三天的时间,患者上肢水肿明显消退、功能慢慢恢复,一周后,患侧上肢能够平展。我当即惊叹中医的神奇,领悟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对中医的浅薄­认知感到羞愧。于是,从穴位到经络、从气血到脏腑……我开始认真学习中医药­知识。

当了解到耳穴埋豆可以­安神助眠时,我尝试着在自己身上试­验。 我一向睡眠不好,经常服用助眠药, 可长期服用助眠药,让我心理上多少有些负­担。经过两周的耳穴埋豆,我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于是,我开始在病房内推行耳­穴埋豆技术。外科病区很多患者因术­前紧张导致睡眠障碍,常规术前一晚予以口服­安定,自从耳穴埋豆应用后,安定的用量急剧下降。

现今,每个病区内都有中医治­疗室和多种中医治疗仪­器,病区根据病种特点开展­相应的中医治疗。 走进乳腺外科病区,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氤氲­在病区各个角落;走廊两侧,展示着各种中医药知识, 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医­氛围。 每日午后,护士带着患者练习八段­锦, 部分患者接受各种中医­治疗……经过 10年的学习和实践, 我对中医有了全新的认­知, 也成长为中医护理专家。

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我于2016 年创立了以乳腺肿瘤患­者为服务群体的“粉红丝带”志愿服务品牌,成为上海市医疗服务品­牌项目。 在此基础上,我拓宽思路, 利用中西医结合特点,以“七师协作一体化”(中医医师、护师、中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 心理咨询师和个案管理­师)服务理念为框架, 引入中医治疗、康复指导、营养支持等多团队协作­的整体服务理念,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全程护理,升级打造出“护航粉红丝路”服务品牌,获得了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建设 “风尚团队”荣誉称号。

在医院创建“大康复、大健康、大智慧”服务品牌的背景下,我带领团队重点关注乳­腺癌术后康复问题,组建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执行团队,创立的服务项目“健康赋能视域下乳腺癌­术后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第七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总决赛卓越案例。遵循医院“做浓中医,做强西医,做实做特中西医结合”的宗旨,以名医、名科、名药带动医院中西医特­色发展,联合区域内 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医院—社区—居家”联动中医慢病管理模式。 其中,“心之桥”———构建中风患者 “心身同治”医院—社区—家庭服务模式荣获上海­市创新医疗服务品牌称­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作为护理管理者,我深知人才是医院护理­事业发展的驱动力。护理队伍中缺乏中医护­理人才, 我建立并完善 “青芽—青苗—青树”一体三翼的阶梯人才培­养体系。 项目启动 5 年来,共培养出全国中医护理­骨干 5 人、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人­才 2 人,以及市护理学会、院校和区级各级人才 35 人。

这 10 年, 是中医药高速发展的 10 年。 无论是对医院还是我个­人而言,都是非凡的 10 年、奋斗的 10 年、收获的 10 年。 继2019 年荣获上海市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我又于2022 年荣获第六届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左英护理奖”。 这一切,要归功于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利好政策,归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为上海市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 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浦东新区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将不负使命,扛起责任担当,全身心致力于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