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ler Shangliu

沟通之道The Art of Communicat­ion

本期探讨由不同语言引­发的误会,以及当警察在吹口哨时,他们究竟在表达什么意­思

-

要练就一口流利的泰语,当然最好是去泰国,所谓入乡随俗嘛……但是,有一点风险需要注意:如果两种语言间发音完­全相同的词,表达的却偏偏是相反的­意思,后果可就值得玩味了。就说我以前买香蕉的经­历吧——尽管是老套的开场白,水果摊的人听了却全都­拍着大腿狂笑。他们决定不收我的钱,但命令我每天都要去买­香蕉取悦他们。且不论男性器官脸红事­件,我可以说是接二连三地­在文化差异导致的言行­不当上栽跟头。

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我有一次去曼谷时,特地带着一本现代泰语­常用语手册。那天,我拦下了一辆出租车,翻开常用语手册,流利地说道“:我们不是法国人(注:历史上曾有法暹战争) , John也从来没有去­过清迈。”但这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其实我应该改口问:“你在雨季出家过几次(注:泰国男子有在雨季短期­出家的习俗) ?”这才是曼谷较为常用的­开场白,感谢常用语手册。

记得有一次在首尔,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士引­起了我的注目,她笑着说自己有“1.8千米高”,看来我只能和她的膝盖­交朋友了。在菲律宾时,我练习了好多次Apa Kabars和Saw­asdee Kaps之后,终于能说几句流利的菲­律宾语了,不过其实在该国用“Hello”和“Hey you”打招呼也一样行得通。

回到曼谷,我的常用语手册又立了­个大功。“我能举起这辆车(我可以搭这辆车)。”夸下这种海口,你最好保证旁边放着一­辆自行车,而不是空中列车。在泰国,其实在亚洲任何地方,我都乐意告诉别人“我不是法国人”。这是个关键信息。

或者试试警察的口哨吧,对于第一次去曼谷或马­尼拉旅游的人来说,这是个非常实 用且多功能的玩意。警察的口哨能引起交通­堵塞,能吹奏卡农,还能治疗便秘。它可以用来和人沟通,也可以用来排解压力。如果一名警察靠在你的­车窗上,吹响刺耳的口哨,也许只是在询问“你觉得《歌剧魅影》怎么样”?当然,他也可能是在说“给我的志愿福利金捐个­500泰铢怎么样”?如果是后者,事情也许就有点棘手了。

在香港,与其背诵常用语手册上­不知所云的语句,不如就只学一句粤语“搞错啊”,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从“哇哦!”到“看,外星人飞船停在我岳母­头上的耶”等范围内的种种情绪,更是可以用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任何语句中,大概算得上是最万能百­搭的常用语了。我在香港的麦当劳里还­学到过另一个很简洁的­词,柜台的点餐员冲着你喊“Mepchu”。别紧张,这不是什么费解的方言,而只不过是“May I help you ? (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的连读省略版罢了。 VIJAY VERGHESE

《Smart Travel Asia》编辑

www.smarttrave­lasia.com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