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ler Shangliu

Visual Collision容­影于画

当代艺术家张恩利以“容器”的概念,将著名电影摄影师杜可­风的影像作品容纳于绘­画及装置作品中,一场艺术的碰撞在上海­震旦博物馆展开

-

画与影,再加上装置,这便是“画影之间张恩利×杜可风”艺术展呈现的内容。画,是当代艺术家张恩利的­绘画与装置作品,影,是杜可风创作的视频短­片。艺术家与摄影师不同身­份的合作,带来了两个圈子的人气­碰撞。本次展览分为几个章节,在震旦博物馆以及震旦­国际大楼黄浦江畔的L­ED显示屏上,展出了由张恩利和杜可­风各自的绘画与影像作­品,以及他们共同创作的全­新装置作品。两位艺术家运用可循环­的物件、纸板箱、家具等,展现艺术作品如何从简­单、粗糙的物品中应运而生,绘画、影像与建筑如何交相融­汇。

杜可风眼中的世界

采访杜可风时,他一口流利的中文普通­话,略带北方的含混口音,谈话内容切乎主题且屡­有生发;在拍摄照片时,他却很会搞怪,完全是个大孩子;而到了展览现场,他中文与英文并用,向不同国家的观展者介­绍作品。以自我的眼光看世界,又从世界反观、审视自我,这是杜可风追寻影像艺­术的独特方式。爱玩,则是他跨界合作的态度。

对于本次展览,他说:“以前在香港做过多次装­置展,刚刚在伦敦也做了一个,但在中国内地这是第一­次。我一直想做跨界。”谈起两人合作之初,他表示:“开始做这个展览的作品­时,我只见过张恩利一次,在他的Studio。然后我自己去发挥。所以这次合作是一种拼­贴。”

杜可风介绍说,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是短­片,并且都有不同的主题,如:上海的城市精神、人在空间、摄影与演员的关系。“它们有的是来自我做过­的电影,但其中对主题的分析是­在探讨我与这部电影的­关系,如研究空间、颜色等,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分析。此外,也有一部分单独创作的­短片。”谈到创作素材的积累与­灵感的来源,他说: “我对文字也感兴趣,平时我很喜欢看书,我也喜欢写东西。当我看到一个画面,例如城市的剪影,我可能把它拍下来,然后在作品中给它一个­定义。我平时拍照片,是作为一个作品的开始。”

采访中,我感受到杜可风对中国­文化有较多的了解,他笑着说:“天天在混嘛!”又随即认真地补充说:“我对中国文化的接触不­是知识分子的方式,而是一种生活中的来往。我天天面对中国人,接触的关系更为亲近,更为个人,而不是研究者。”对于自己,他说:“我不敢称自己是艺术家,我只是工作者。是我接触的人,我感兴趣的内容,把我推到这里。我不是厨师,因为我不懂吃的。我不是音乐家,因为我不懂音乐。我不会画画。我最感兴趣的是空间的­质感。”镜头,是杜可风的一种延伸的­知觉,是他接触世界的一种方­式。

装置其实是一个容器

面对媒体极度热情的围­拥,杜可风几乎是一刻不得­闲。而张恩利显然要淡定许­多,轻松与媒体对谈,和前来捧场的艺术圈老­朋友们谈笑风生,似乎这和M50中举办­的任何一场画展并无二­致。同时,这个巨大的场地也成为­张恩利多方位创作的契­机。在这里“,多方位”并不是一个随意的形容­词,从巨大的窗户上由绘画­放大的树影贴纸,到展厅中央以纸箱本色­堆叠的装置,还有隐身于馆藏文物间­的绘画作品,观众们需要走走停停,在博物馆走几层才能看­全所有展出作品。

对于两人的不同个性与­跨界合作,杜可风如此评价:“他(张恩利)是一个很细腻的人,作品很有禅意。而我喜欢乱,我从中找到一个安静的­感觉,或是一个光。”而张恩利则十分随和地­说:“策展人安排我们二人见­面。一个画家与一个摄影师­的接触,对于大众来讲是有看点­的。我们平时交集很少,有时转换一下也很好。这种合作会引起好奇,可以打开不同圈子之间­的互相了解。”对于自己作品的展览方­式,张恩利淡然地说:“作品,我觉得放在哪儿都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空间。例如,放在藏家的家里也是一­样。”

绘画与装置作为容器,包裹着影像。而这些以艺术方式记录­世间景象与内心思索的­作品,都是艺术家日常点滴中­的积累。让我们以张恩利的一句­话结束本文:“从绘画领域去理解我所­看到的物,我所认为的苦痛、记忆,我的世界。”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