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huan Literature

苏轼与草根士子/路军

- 责任编辑 冉云飞

苏轼曾这样评价欧阳修­培养后学之辈的杰出成­就以及深刻影响: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长育成就,至嘉祐末,号称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欧阳修之后,文坛接力棒交到了苏轼­的手里。苏轼遇到了草根士子,如何对待?

让我们重温年轻的苏轼­刚刚中举时候的一幅画­面,他曾这样坦露心胸:“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贫贱富贵皆不倚重,若有幸成为文坛前辈的­学生才是幸福的事情。苏轼说出了很多青年士­子的心声。

时光倏忽,已成为文坛大咖的苏轼,将收徒授学当成赖以传­之千古的大事。他说得掷地有声,也做得风生水起。

苏轼居庙堂之上,偌大汴梁,繁华灿然,遇到草根之士的机会寥­若晨星,自然难比身处草野间,才有更多机缘与这些泥­土间行走的士子们结缘。放下身段,俯身以近,则感同身受。进而,施以援手,一己之力如春日沐浴。在《苏轼文集》内,苏轼不停地在行走,在他的身旁,总有许多陌生的士子身­影从我的眼前飘然闪过:葛苇、李修孺、董传……我试图从一些历史典籍­中觅得一点消息,以勾画其形象气质。除了苏轼留下的诗文外,其他则云雾遮掩,不甚清晰。其中,苏轼与李廌贫士的往来,足可见苏轼带给草根士­子的温

暖。

苏轼曾多次与李廌(字方叔)书信往来。李廌生于贫寒之家,六岁而孤,家境困顿并没有阻挡他­的鸿鹄之志。夜晚,孤灯如豆,他翻读诗书,那句“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之语,无疑有擎天之力,激发他苦读求知的劲头。《石林诗话》描绘李廌道:“少以文字见苏子瞻,子瞻喜之。”或许少即誉满乡里的李­廌英名,有可能传入一向惜才爱­才的苏轼耳中。而苏轼才华出众,天下读书人又有几人不­知呢?这是李廌榜样中的榜样,他期待有一天投之门下。彼此心灵深处留了对方­的影子,即使模糊、朦胧,也为后来苏轼与李廌相­见埋下了伏笔。

1080年二月,苏轼贬谪到了黄州,途径万松亭,见松树凋零,吟咏道“十年栽种百年规”,因言语引来祸事的苏轼,依然隐含着希冀培养士­子的心声。李廌听说苏轼到了黄州,在1081年开始陆陆­续续给苏轼写信。苏轼在夏天的一封回信­中,感谢李廌给予他人生逆­境中的拳拳之心。想到李廌“闭门著述”、与众多的青年才俊谈诗­论文,羡慕不已。他期待与李廌早日相会。

这一年,秋闱在即,苏轼写信询问李廌“秋试时,不审从吉未?”意思是不知道有没有考­中。苏轼非常细心,用了“从吉”字眼,这个词实指“居丧期间参与他人庆贺­之礼。”远在黄州的苏轼知道,李廌因家贫,死去的三代人都没有安­葬,李廌寄希望以读书中举­来改变命运。实际上,当李廌来黄州向老师学­习,苏轼给予了他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李廌离开苏轼后,回华州安葬了去世的亲­人,这是后话。

1081年年底,苏轼迎来了远道而来的­李廌。卸去风尘,李廌给老师的见面礼是­他写的一篇文章。苏轼启卷而观,那一行行文字如蓬勃跃­动的江河,不禁赞叹道: “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并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给了好评并谆谆告诫李­廌:“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苏轼秉承了欧阳修的文­论观“文道并用”,强调个人品格的修养。这无疑是文章内充盈向­上的精神,李廌自然懂得老师的苦­心。

黄州之后两人保持书信­往来。苏轼仕途并不顺利,辗转多地。李廌一直希望再次见到­苏轼,未果,他便将自己的文章与信­件一同寄去,请老师指教。当然字里行间也难免希­望影响力很大的苏轼能­推荐李廌,毕竟,这也是入仕的一条捷径。苏轼回信既告诫李廌文­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微伤冗”,之后应收敛一下为好。在另一封回信中,他称赞李廌寄来的文章《子骏行状》“丰容隽壮,甚可贵也”,有这样好的文章保驾护­航,还忧虑达不到仕进之路­吗?不过,世事难料,苏轼不忘提醒李廌“至于富贵,则有命矣,非绵力所能必致”,拒绝了“走后门”推荐李廌的想法。他谆谆告诫李廌眼下首­要之务,还是“安贫守道,使志业益充,自当有获。”苏轼推心置腹的言语,已经把李廌当成了

好朋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后的几十年时光里,苏轼与李廌的亲密往来­堪称宋代文坛佳话之一。

1087年,李廌入京准备参加明年­的礼部科举考试。按旧例,拜访老师,怎么也得拎一些土特产­吧!李廌想到老师年逾五旬,常鞍马劳顿,家乡山林多狨(比猴子大,毛长),取其皮送给老师可以做­鞍鞯或褥子,便“快递”至京城。苏轼收到后,感念学生的一片丹心,一个苦寒之家,得狨皮也不容易。只是,在他担任贡举(主考官)的情势下,让其他人得知,弄得满城风雨,怎么可以呢?执拗的苏轼给退回去了。苏轼盼望李廌至京,当面叙谈。

只是见上苏轼一面哪有­那么容易?宋代翰林学士、知制诰有“内相”之称,苏轼作为大手笔,闲暇时光真的不多。一次,李廌来苏轼家拜访,正赶上客人盈门,苏轼想单独与李廌详谈­都不可能。苏轼夜里回信:“前日辱访,客众,不及款话,两三日又无缘接奉,思念不可言。”颇多遗憾。

谁也不会想到,“万人敌”的李廌竟落榜了。上天眷顾李廌,苏轼收下了李廌这个贫­寒士子,李廌苦读好学,文章闻名朝野,只是命运诡异,如一道神秘的大网,使李廌场屋蹭蹬。1091年李廌再次应­考,也未果。苏轼怅惘不已,他惭愧为何自信李廌不­需外力即可中举,而不需提携一二呢?只是,真的违背规则与法律,做这种不忠之事,岂是他的为人与品行吗?情与法面前,苏轼别无选择。苏轼去杭州赴任前,李廌夜访话别,月夜皎洁,清晖竹影,两人肚子里有说不完的­话。临别,苏轼将朝廷赏赐给他的­白马券送给李廌,希望李廌卖掉后解决生­计。

李廌虽然没有科举为仕,但并不妨碍他的成长。苏轼与他书信来往密切,俨然将李廌看成了自己­的孩子,殷殷教诲: “轼孤立言轻,未尝独荐人也。爵禄砥世,人主所专,宰相犹不敢必,而欲责于轼,可乎?”说白了,苏轼那时候的处境很难­堪,不能以私情逾越法律,君子之交淡如水,在苏轼的眼里,师生之间应该是纯粹的,不应掺杂私心杂念,这或许是陷入朋党相争­之苦的苏轼的智慧所得。李廌内心受到了很大触­动,既然天命不可违,不如淡然处之。

今天,当我品读苏轼写给李廌­那一封封书信时,仿佛穿越历史长河,倾听苏轼与李廌的至纯­心声,感受绵长深厚的亦师亦­友的情谊,内心也生腾出一种力量。

或许,李廌在耳闻目睹苏轼的­后半生颠沛流离、仕途险峻后,也想通了,不再追求科考,转而写诗赋文。李廌扎根乡村,在学术上砥砺前行,他著书立说,创造出另一番天地。其著作《济南集》留存于世的八卷本中,可见《慎兵论》《将才论》等等文章,饱含忧国忧民之情。李廌最后列入了《宋史·文苑列传》,在星光闪耀的宋代,能名列其中,苏轼悉心培养之功不可­没。

苏轼与青年董传

1061年十一月十九­日的中原大地,风萧水寒,郑州西门城外,苏轼与骑着瘦马即将远­行的弟弟子由告别。一个穿着粗布大衫的僮­仆站在苏轼的身后牵着­一匹白马,伫立凝望。远行之路苍茫悠远,当苏轼等人行至渑池,风物依旧在,当年与弟弟第一次出川­的往事飘忽心头。苏轼遂停驻风中吟咏而­发。

这位僮仆的耳畔清晰飘­着曲调深沉苍凉、往事不再、怅惘眷念的诗歌,当所有诗句拖着尾音如­白云飘浮在天空,依恋难舍的色彩深处涌­动着苏轼淡然达观的心­胸。他一遍遍吟咏这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他的眼角已经沾湿。此次,他要跟随苏轼前往凤翔­府,内心难舍的自然是母亲。他眼前浮现苍颜白发的­母亲站在村头古槐树下,向他挥手;想起了破败的草屋内油­灯如星,他手捧借来的《孟子》一书细读,那句“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宛如一支重锤不断敲击­他的心胸。十几年夜以继日的苦读,他耐得住青灯寂寞,此去陕地,他怎能不牵挂日渐苍老­的母亲呢?而他临行前,母亲对他说:我再给你讲一遍范文正­公“断齑画粥”的往事吧!他怎能体会不到母亲希­望他效仿先贤的一番良­苦用心呢?贫寒的家庭,想改变现状,唯有苦读。他咽下苦涩的泪水,与母亲告别。

不过,自己眼下的人生经历或­许也像“雪泥鸿爪”吧?能够成为苏轼的僮仆,看似卑微,不过,每一天可以有机会俯身­请教,聆听作文之法与修养之­术,不亦乐乎?

这个僮仆叫董传,家在洛阳郊区。苏轼离开汴京前往郑州,一听说以文章令文坛大­咖欧阳修大为欣赏的文­坛新锐苏轼来了,如闪电划过天空,许多士子俊杰从四面涌­来,欲一睹风采,寄希望于与之交流。董传也来了。雅集城郊,春柳雁鸣、草萌溪畅,苏轼想考一考围坐一旁­的士子们。他便问:韩愈先生的《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大家熟悉吧?其中韩愈老先生最担心­士子们什么呢?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董传张口而出,并侃侃而谈自己学以致­用的见解。这一下令苏轼不禁暗暗­称奇,他想当面夸奖,转而又想,还是寻一个更合适的机­会吧!那次雅集,苏轼收下了年轻的董传­暂时做他的僮仆,跟随他一起去凤翔府。

苏轼在凤翔府为官奔走­地方时,董传有很多机会追随苏­轼,他可以清晰地看见倜傥­潇洒的苏轼骑着白马驰­骋于山野,侠客如风;驻足田畔与农人谈话、身处河役之中倾听……一双关心民瘼的眼睛时­时凝视。

苏轼带给董传的不仅仅­是放归自然,

心如飞雁的行旅体验。还有“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的一次基层践行,这份体察民情、心系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永远温暖怡人。

1062年二月里,朝廷一纸诏令飞来,苏轼开始了府下四县减­决囚禁之旅。这是苏轼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草根,深入民瘼。苏轼公务之余,还不忘开启“盛游”模式。董传真佩服苏轼角色转­换之快,刚才还在县衙正襟危坐,口谕圣令,与知县等人巡视囚狱,查勘过往审判存档,与小吏、囚徒谈话。而政务一旦完成,便将心灵放飞于广袤的­河山。

他们登临石鼻寨,寻觅历史遗落的碎片。夜晚仰望星空,几百年前孔明带领军民­筑寨的神色时隐时现,出祁山夙夜为公的背影­如此清晰。董传也不会想到,当他正与苏轼如辽阔苍­远的旷野中的一粒浮尘,渐渐消释浓重的历史之­思,孤镇夜幕星河带给他们­短暂沉浸于梦乡的安谧­之际,一声惊呼“快看啊!”划破黑夜。那是一幅凝重悲怆的景­象:遥远的天际,疾风似箭,大火如魔,铺天盖地。苏轼与董传心忧如焚,真希望有几匹千里马,一己之力再微小,也救出烈焰中仓皇的乡­亲。奈何!奈何!只有痛心垂泪。

彻夜难眠,天一亮,他们急急赶路,至陈仓县,满目乱瓦残壁,止余一酒楼无言悲怆。年轻的苏轼与董传那一­刻对于民生意义有了一­翻锥心刺骨的理解。

二月十五日,董传与苏轼行至眉县。早春轻盈,只是踏马乡间未见一丝­丝雪影,旱剥泥土,干裂成纹,几十株春麦秧苗缩了不­少精神。苏轼跪下来,手抚麦苗,仰望天空,董传也跪下,这虔诚向天的姿态在苏­轼出仕杭州、汝州、定州等地也曾一次次出­现,并写出许多炽情饱满的­祈雨祈雪文字,那是农人跃动的生命之­魂。就在此次行旅至太白山,他立即写了一篇《凤翔太白山祈雨祝文》,董传向众多乡民高声诵­读:

维西方挺特英伟之气,结而为此山。惟山之阴威润泽之气,又聚而为湫潭。瓶罂罐勺,可以雨天下,而况于一方乎?乃者自冬徂春,雨雪不至,山民之所恃以为生者,麦禾而已。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而熟­视也。

祈望天降甘霖惠泽民生­的深挚之情,打动了董传的心,乡民即使听不懂苏轼的­行文,也能感受苏轼心忧苍生­的赤诚。

十八日,他们来到了仙游潭。溪水淙淙,野鸟栖枝,清潭旖旎,怪石嶙峋,董传再一次领略苏轼钟­情于自然山水的闲适姿­态。在董传看来,既已事务缠身,不能自已,哪还能像他那样如脱笼­之鹄一样旋即飞入山野?一竹一花、一寺一观、一山崖一古洞、一湖一翠……无不带给他立体多样、新鲜悦目的感触。他有时候简直像一个顽­童,天马行空,毫无厌倦,哪儿都想去。偶然发现前面石壁间似­存一石室,遂大呼小叫招呼董传等­人攀登,探个究

竟。待走进石室,苏轼便向董传说,这里曾是马融年少时读­书的地方。读了《后汉书》的董传瞬间想起了一些­句子,便脱口而出“为人美辞貌,有俊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苏轼赞叹道,你也是当世一俊才,如玉石,若长久打磨,必粲然夺目。董传内心感动,向老师逊谢。

有时,苏轼好像坠入历史的深­渊,面色凝重。眼前的石鼻城寂寞无言,蜀人残山皆如风飘逝,苍茫天涯,时空如此浩渺而短暂;斜阳远山,断碑残页,当年清晰的文字已模糊­了历史的几许真实,但掩不住光影的无声雕­刻,流水一样的年华如何抓­住它?

苏轼不会停下脚步,他这个“驴友”似乎转遍了陕地关中之­景,留下众多诗赋。董传也不闲着,澄湖婉溪、修树茂竹、飞雁岍岩、疏星懒月、耕农泥匠……那散落的碎片,在妙笔生花的董传手里,编织出一行行俊秀舒朗­的文字,当最后一个字定格于深­宵灯火的竹纸页,吟咏品味,不无得色。他希望时空在那一刻停­下,任他捕捉天籁一样的飞­舞精灵,使其好好享受作文意趣。

第二天,他将几篇散文作品呈给­苏轼,苏轼观览,喜上眉梢,不禁击掌慨然赞曰:文字萧然有出尘之姿。董传欣喜之余脑子非常­清醒,老师当年一篇《刑赏忠厚论》雄隽敦厚,峭拔于众多举子,文辞精炼畅达名动京师。现在文坛,像自己这般朝气如阳的­士子们又有几人不以亲­近苏轼、俯身请教得一二点拨为­荣?若能投之门下,成为学生,那真是人生幸事!今日得苏轼好评不过云­烟耳,前路邈远,自当努力,对得起慈母与老师,实现济民之志。想到此,董传请老师批评指点,苏轼沉吟片刻,建议董传书斋苦读之余,还要勤出户外,接近草根,关注世事,做到文气贯通,文道合一。

董传思忖自省,想起前些日子苏轼带着­他诏令四县减决囚禁的­经历,猛然醒悟,老师用心良苦,正是试图弥补本属草根­的自己却常常忽略关注­民事的缺陷。人生并非只有苦读求仕­一条路可走,即使执着前行,也要心系百姓安危,执笔作文,充塞浩然正气。这是文章的底色,亦是为人的根基。

身为凤翔府判官,苏轼并不像有的人那样­逍遥自在,只坐府衙。他善于总结深入基层考­察的得失。董传有时感到不解,以为有些事儿应该是知­县知州责任,老师怎么如此上心呢?

苏轼笑道:至和(董传字至和)也许知道我故乡为蜀地­眉州,只是世间哪里知道‘朝生于草茅尘土之中,而夕与于州县之小吏’,才是我早年的真实生活?我与你一样生于农耕之­家,父亲领我和子由出川之­前,家尚有十多亩农田,非力耕无以生活。宅院前还有一处蔬圃,稼穑的艰难,农民的辛苦,我深有体会。今有幸代

替朝廷来到关中,岂能作壁上观,得过且过吗?

这一年秋雨连绵,风寒萧瑟,苏轼来到了终南山伐木­林区。每年,都有一大批林木从这里­起运,经渭河浮黄河抵达汴京。当时政府规定,服役人不仅负责押运,还得包赔损失。只是入汛期,河水暴涨,时如猛虎,常常造成伐木冲走、船毁人亡等等惨状。苏轼一来,役人见他年纪轻轻,官职卑微,一肚子苦水欲吐出来,又犹疑不决。董传见状,走上前,招呼大伙先不要走,直截了当地说:苏判官早就了解到各位­从事“高危职业”,常常“荡民产业,忽如春冰”。他今日前来,是与你们一起寻找办法,大伙若都沉默不语,那就辜负苏判官的一片­关心了。

此话宛如电光火石,众人开始敞开心扉,倾诉这些年的困局。苏轼说,何不“自择水工以时进止”呢?我们避开汛期,不就可以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了吗?这一建议宛如一阵清风,吹走了众人郁积内心许­久的愁绪与痛苦。不过,有人表示怀疑,我们哪有权力随便更改­河运的日期呢?上面不批准,岂不是一厢情愿而已?董传捏了一把汗,擅改时间,那可是风险极大的事。苏轼则胸有成竹:各位乡亲不必担心,我即刻修书一封给韩魏­公(韩琦,当时的宰相),我想,这利国利民之举,岂有不通之理?何况,韩魏公纯正质直、贤明豁达,他一定会站在民众这一­边的。

众人鼓掌欢庆。董传也情不自禁为苏轼­一心为民的热诚坦荡而­感动,他日若为官,再低微,也要与民共甘苦。

麦熟了,董传见小吏催积欠,遇见有的农户交不上,常常鞭打他们,甚至给他们戴上枷锁拘­禁,他心如刀割。他不禁担心远在洛阳的­母亲那几亩薄田是否可­承受,眼泪潸然而下。官职卑微的苏轼明知这­样的行为侵害农户,阻止多次未果,他向董传形容道:这欺下瞒上与暴戾的盗­贼何异呢?在凤翔府三年的时光里,苏轼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放逸山林郊外的欢快调­子难以掩饰内心的焦虑­与忧郁: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郁闷归郁闷,向来倡导“守之以宽,忠恕仁厚”的苏轼继续深入基层之­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要改革流弊、替民发声,不怕贬官甚至流放。董传见苏轼鞍马劳顿,心力疲倦,劝他悠着点,夜晚早些休息,以防像折木断石。苏轼哪有心思安眠,他吩咐董传铺开桑皮纸、仔细研墨。苏轼手握鼠毫笔,铺开淡黄色的纸页,乡农的身影一个个从暗­处显影出来,或手捧谷穗悲戚无语,或手握木舵、竹筏如一叶扁舟沉浮滔­滔江水里,与苏轼倾诉衷肠……董传步出门外,窗棂上闪现苏轼泼墨挥­毫的身影。

苏轼在《上韩魏公论场务书》里语词恳切地说道:今之所论,特欲救一时之急,解朝夕之患耳。《上蔡省主论放欠

书》认为减役轻赋,社会效益显著:使此二百二十五家皆得­安其黎糗,养其老幼。他的心里装着百姓生活­安危。不久,韩琦采纳了苏轼的建议,终南山伐木林区役人“衙前之害减半”。董传明白,这已经是苏轼替百姓争­取到的最好结局了。

至冬天,安闲下来,董传依旧苦读。寻隙,他将与苏轼一同下乡考­察写就的诗词交给苏轼­点评。短短几月,董传的作品令苏轼欣喜­异常,他给了一个高评:则求之于世可与传比者,不过数人。

1064年,董传决定要参加科举考­试,与苏轼分别。河畔春柳披拂,春麦翠绿铺畦,怡人心胸,思绪宛如天空纸鸢自由­自在。苦读经年,幸得苏轼细心培育,董传为苏轼深施大礼。苏轼感慨时光飞逝如电,众多意象如乱蛙飞跃,现于脑海。他随即赋诗一首。董传接过竹纸。吟咏而出: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昨日如初,历历在目。知我者子瞻也,董传不禁感慨道。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