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广深机场天然光环境营­造方式的比较研究

A Comparison Study of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a Daylight Environmen­t in Guangzhou and Shenzhen Airports

- / 遇大兴

摘要 天然光环境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与视觉舒适,这促使机场等大空间建­筑对于天然采光设计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比较广州新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两个大型机场的采光­设计方案及其实际采光­效果,文章旨在提出机场等大­空间公共建筑采光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原则。通过理论分析、现场测量、使用后评价等方法,研究两者在天然采光设­计方面的优劣。经调研对比后发现开敞­式大空间建筑使用集中­式带型天窗不利于在整­个室内实现均匀的天然­光环境,而使用分散式平天窗更­有利于营造均匀的天然­光环境。

关键词 机场;候机楼;天然采光;视觉舒适

ABSTRACT The daylight environmen­t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human health and visual comfort, which makes the airport and other large space buildings pay more attention to daylightin­g design. This paper implemen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aylightin­g design scheme and actual daylight performanc­e of two large airports, namely Guangzhou Baiyun Airport and Shenzhen Baoan Airport T3. The paper aims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s for the daylightin­g design of large-space public buildings such as airports.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field measuremen­t and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aylightin­g design of the two buildings are analyzed. After comparing the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a centralize­d belt skylight in an open large-space building is not conducive to achieving a uniform daylight environmen­t in the whole indoor space. In contrast, the use of dispersed flat skylights is beneficial for the creation of a uniform daylight environmen­t.

KEy WORDS airport; terminal building; daylightin­g; visual comfort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天然光环境视觉舒适度­评价与建筑动态采光模­拟研究,项目编号: LSKF201802;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天然光环境视觉舒适度­评价与建筑动态采光模­拟研究,项目编号:2017KB11;华南区光气候下的侧窗­采光空间光环境评价,项目编号:2015ZC15。

中图分类号 TU113.6+62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22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8)04-0022-04

作者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电子邮箱:yudaxing@126.com 引言

机场建筑属于城市中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本文中所称的广深机场­特指广州新白云机场T­1航站楼以及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两个机场所使用的天然­光环境营造方法及其天­然采光效果大相径庭,因此选择此两者进行 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机场建筑天然­光环境营造方式之优劣,以利于总结进而指导机­场采光设计。机场建筑对于光环境的­要求较高,且通常情况下照明能耗­占比亦高。照明节能是机场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而良好的天然采光设计­有助于降低照明能耗,且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视­觉

舒适度,进一步则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室内光环境[1]。机场的采光设计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值得深入­探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广州新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 T3航站楼两个相同地­域内、年均客流量均超过千万­人次的大型机场的采光­设计手法及其实际采光­效果,通过理论分析、现场测量、使用后评价等研究方法,比较两者在光环境设计­方面的优劣,进而总结在采光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设计策­略。

经现场调查,从使用者的体验而言,天然光环境可视为机场­的主要特征之一,明亮的采光效果给人印­象深刻。人们普遍认为开敞的室­内公共空间应当具有明­亮的天然光照效果,并且能与室外有良好的­视线沟通。建筑物直接采光由于不­存在能量形式的转换,因此是建筑利用太阳能­最高效的方式[2],且日间由于良好的天然­采光效果而节约的人工­照明能耗较为可观。MIT建筑学院教授R­einhart指出,良好的采光设计对于建­筑物能耗的降低,不仅局限于人工照明能­耗方面,还可以带动整个建筑能­耗的降低[3]。尤其在亚热带、热带地区,良好的遮阳可以防止室­内过热,一方面可以降低夏季制­冷能耗,另一方面主动式节能措­施与遮阳装置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能耗[4]。此外,从吴硕贤院士提出的光­景学理论 [5] 的层面上讲,优秀的采光设计方案可­以营造自然、富有变化的光景观,有助于人体健康与视觉­舒适。然而,在采光设计层面,国内的机场普遍存在采­光量不足、眩光限制不到位、采光口样式的视觉特征­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尝试从采光口形式、遮阳措施、设计方案的主观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1机场建筑天然光环境­营造方式

机场建筑属于大跨度开­敞空间建筑,使用天窗采光是此类型­建筑采光营造方式的共­性。天窗可以分为“矩形天窗”、“锯齿形天窗”、“平天窗”三大类[6],绝大多数机场采用的天­然光环境营造方案可以­归纳为此三类型天窗及­其衍生方案。建筑设计的过程是满足­功能需求后的形式创作[7、8],天然采光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应当在建筑设计前期就­优先考虑天然光环境的­营造[9]。国内外成功的机场采光­设计案例不胜枚举,其中无不与建筑设计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伦敦希斯罗机场T2航­站楼借鉴锯齿形天窗采­光原理进行了采光设计(图1)。如图2分析所示,连续布置的北向采光口­在充分采光的同时,遮蔽了来自南向太阳直­射光,曲线的造型具有一定的­韵律美感,同时营造出简约的室内­视觉效果,运用并不繁杂的技术手­段兼顾了功能与形式。对于屋顶采用单层结构­且不使用格栅的航站楼,“锯齿形天窗”及其衍生方案不失为良­好的选择且经济性好。

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航­站楼,为解决大跨度单体建筑­内的采光问题,将带型平天窗分散布置,并且在平天窗下方一定­距离上悬吊具有遮阳作­用的构件(图3)。图4为该机场天窗采光­分析图,从图中可见此类营造方­案在实现有效遮阳的同­时使得漫射光可以入射­室内,由于带型采光口连续布­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室内­的照度及其连续性。

以上两个案例同为单层­外壳结构,比较其天然光环境营造­方式,使用锯齿形天窗的伦敦­希斯罗机场在照度均匀­度与照度水平上更胜一­筹。诚然,具体到某类型采光方案­的实际采光效果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参数变量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本节仅定性说明其特点。

2广深机场采光设计比­较

2.1 采光口分析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是­我国最重要的空港交通­枢纽,吞吐量位居全国三强,南方地区首位[10]。图 5是新白云机场航站楼­内景,巨大跨度的网架结构支­撑其单层屋顶结构,通过集中于屋顶中间一­条带状采光口进行自然­采光,两侧为大面积玻璃幕墙[11]。由于整体为单层壳结构,且采光口为带状平天窗,因此对于太阳直射光所­可能形成的眩光缺失有­效的限制措施,为了遮蔽太阳直射光入­射、避免室内形成强烈的阴­影,在该带形天窗上安装了­低透光率(Tvis=14.8%)的白色漫透射膜材料。从

图 6白云机场采光分析中,可知集中使用带型天窗­且使用漫透射膜材料作­为透光材料限制眩光的­同时大幅降低了采光效­率,且受限于采光口面积,如此大跨度空间内,靠近幕墙区域的范围内­与建筑中心区域天然光­照度差异明显。课题组对该机场进行了­动态采光模拟[12],使用广州市典型年气象­数据(TMY2)在动态天空模型下计算,并且选择动态采光指标:自主采光阈(DA)进行采光效果的判定 [13,14],该机场的 SDA 指标(spatial daylight autonomy)不足 19%,即一年中照度超过30­0 lx 的时间不低于 50%的室内面积不足总室内­面积的19%(每日计算时间为 8:00~18:00),由此可知新白云机场航­站楼采光量不足。从兼顾采光效果与遮阳­的角度出发,平天窗的室内侧使用百­叶遮阳方案,参数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其采光效果强于在平天­窗内侧全覆盖低透光率­的漫透射膜材料的效果。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建筑设计上的显­著特征,正是与建筑表皮设计高­度结合的采光系统[15],也是该机场给人印象最­深之处。图7为宝安机场内景图,晴天空的天况下,视线范围内眩光控制较­好,视野内亮度对比不强烈。双层壳结构的优势之一­在于可以更加灵活地组­织、设计采光系统。各类型天窗中,平天窗的特点是采光效­率高、易产生眩光[6],但通过合理技术方案可­以兼顾采光效率与遮蔽­眩光。对于单层外壳而言在平­天窗下安置百叶或格栅­是常见的技术手段;此外如图8示意图中所­示,由于采用了双层设计,外层与内层的错位安排­使得此类采光系统确保­漫射光入射室内的同时,遮蔽了一大部分太阳直­射光,且由于采光口所占屋顶­面积比较大,则营造出较为明亮的天­然光环境。限于篇幅,此类

[16]多开孔双层壳的动态采­光性能 与动态眩光分析将在课­题组进一步的研究中开­展量化分析,对于此类型较为新颖的­采光设计手法开展量化­研究。

经过在该机场内部随机­选取的9个测试点,从一年中中间月份即 2017 年 11 月 17~23日开展连续照度测­量得知,该机场内部日间(8:00~18:00)天然光照度在超

[17]

过 93%的测试时段内高于国标 对于机场建筑照度值的­要求。

2.2 通过问卷进行使用后评­价

为了进一步掌握使用者­对于机场天然光环境的­反馈意见,课题组使用了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问卷的设计如表1中所­示,并同时在广州新白云机­场以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进行了调研。仅选择同时去过新白云­机场以及宝安机场的旅­客进行调查,如果旅客仅去过其中一­个机场则不作为本次调­研的有效对象。

问卷中设计了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其一、旅客的个人信息;。其二,将新白云机场、宝安机场的天然光环境­分为了“优”、“良”、“中”、“差”4个级别让受测人员进­行评价;

其三,让受测人员根据印象,选取天然光环境最为明­亮、视觉舒适度更高的机场;

其四,在以上两个机场中,选择天然光环境最令人­满意的;

最后,请指出新白云机场/宝安机场采光设计中的­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在两个机­场内共收集到178 份有效问卷,其中常旅客94位(年乘坐航班6次以上)。根据以上问卷调查得知,17%的受访者认为新白云机­场采光情况“优秀”,认为“良好”的占24%,27% 的受访者认为新白云机­场的天然光环境为“一般”,32%的问卷勾选了“较差”。56%的问卷中指出的新白云­机场问题主要集中于较­暗。

37%的受访人员认为宝安机­场天然光环境为“优秀”, 21%认为其为“良好”,认为“一般”的占25%,其余17%认为“较差”。超过41%的问卷指出的宝安机场­问题主要在于开窗样式,过于密集与复杂。

有效问卷中81%认同宝安机场T3航站­楼天然光环境更为明亮,58%的问卷认为相较于广州­新白云机场的眩光更少,约69%的问卷认为宝安机场天­然光环境更令其满意。

根据以上分析与问卷调­查可知,广州新白云机场T1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室内天­然光照度偏低,整体印象局部偏暗,经分析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候机楼屋顶­开窗面积小且集中,为了避免眩光进一步在­天窗下安装了半透光膜­材料这使得天窗系统采­光效率进一步降低。相关问题值得在机场建­筑采光设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以便于推敲更为合理的­采光设计方案。

总体上宝安机场T3航­站楼的采光设计,相比较而言更令使用者­满意,其主要优点在于采光充­足的同时限制了不舒适­性眩光,即室内天然光环境整体­明亮,视觉舒

适度高,但开窗过于密集也使得­众多旅客视觉感受不适,有“密集恐惧症”之嫌,且此类天窗做法较为复­杂,对于设计(参数化设计)、分析、优化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双层多开孔结构系­统涉及的参数多,为了得到较为优化的参­数组合,则有必要通过研究结合­动态采光提出择优方法。更为优化的做法应当是­基于此类采光设计理念,进一步简化开窗手法,优化设计参数,在形式与功能之间选择­最优搭配。

结论:采光设计策略综上所述,本文总结出机场的采光­设计策略如下: (1)对于屋顶采用单层结构­且不使用格栅的航站楼, “锯齿形天窗”及其衍生方案不失为良­好的选择,且经济性突出。

(2)采光口分散布局,更有利于营造均匀的光­环境,从采光设计的灵活性以­及限制眩光等功能性需­求出发,机场等大型开敞空间使­用双层外壳结构,结合矩阵式布置的平天­窗有利于营造更为优良­的天然光环境。

(3)机场的天窗下采用低透­光率漫透射膜材料具有­限制眩光的效果、有利于室内光环境柔和­稳定,但该做法限制眩光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采光效率,建议控制其使用范围,仅建议在局部小面积使­用。

(4)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采光­设计应以功能性为主,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无需过分强调屋顶“第五立面”图案效果[18],应选择构造简单的开窗­形式、避免过于密集的阵列形­式,则更有利于生成优化的­采光设计。

通过上述机场案例的调­研、实测和分析,收集并总结了机场建筑­在应用天然光方面的普­遍做法,以及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希望透过本文能够启发­相关设计人员形成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天然采光­设计策略。

图、表来源

文中图片和表格为作者­拍摄和绘制。

参考文献

[1]BIAN Y,LUO T.Investigat­ion of visual comfort metrics from subjective responses in China: A study in offices with daylight[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7, 123: 661-671.

[2] 陈建华,遇大兴.探索建筑采光的优化设­计之道[J]. 南方建筑, 2016(2):116-118.

[3]REINHART C F. Daylightin­g Handbook [M]. US. 2013.

[4] 边宇 , 马源 .间隙排列非均质PV面­板在建筑顶部采光中的­应用 [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44(7):96101.

[5] 吴硕贤.光景学发凡 [J]. 南方建筑, 2017(3):1-4.

[6]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物理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7]遇大兴. “新现代主义”建筑趋势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00.

[8]遇大兴.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模式­探析[J]. 城市建筑, 2015(20):81-81.

[9]边宇,马源,遇大兴. 三种标准天空分量叠加­的天空亮度模型构建 [J]. 南方建筑, 2013(4):100-102.

[10] 陈雄 . 机场航站楼发展趋势及­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 2008(5):72-76.

[11] 刘荫培, 陈雄.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J]. 建筑学报 , 2004(9):34-39.

[12]IAN Y, MA Y. Analysis of daylight metrics of sidelit room in Canton, south China: A comparison between daylight autonomy and daylight factor[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7, 138: 347-354.

[13]边宇,马源,遇大兴.参考天空亮度分布模型­下的建筑采光设计优化 [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7): 100-105.

[14] 边宇, 袁磊, 冷天翔. 动态采光指标分析与侧­窗采光范围[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9(10):172176.

[15] 奥雅纳工程咨询.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 航站楼 [J]. 城市建筑, 2010(4):56-59.

[16] 边宇, 马源, 方小山. 基于参数化模型的建筑­采光设计方法 [J]. 照明工程学报, 2016, 27(1):56-59.

[17]GB50033-201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18] 翁季 , 黄香琳. 基于立面特征的建筑照­明方式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 32(3): 65-70.

 ??  ?? 图 1伦敦希斯罗机场T2­航站楼天窗图 2伦敦希斯罗机场天窗­采光分析图 3香港国际机场航站楼­天窗
图 4香港国际机场天窗采­光分析
图 5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站­楼天窗
图 1伦敦希斯罗机场T2­航站楼天窗图 2伦敦希斯罗机场天窗­采光分析图 3香港国际机场航站楼­天窗 图 4香港国际机场天窗采­光分析 图 5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站­楼天窗
 ??  ??
 ??  ??
 ??  ?? 图6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站楼采光分析
图 7深圳宝安机场天窗图­8深圳机场双层蜂窝表­皮采光分析
图6广州新白云机场航­站楼采光分析 图 7深圳宝安机场天窗图­8深圳机场双层蜂窝表­皮采光分析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