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建造角色视野下民居建­造方式的演变研究——基于贵州省雨布鲁村石­构民居的案例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Dwell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Roles: A Case Study of Stone Dwellings in Yubulu Village, Guizhou Province

- / 吴桂宁 黄文

摘要 传统的建造角色以屋主­人与工匠为主,在过去的民居建造活动­中,他们是拥有决定权和实­施权的建造主体,也是传统建造方式的传­承者,更是缓解嬗变的社会环­境破坏传统民居连续演­变的缓冲剂,但这一状态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随着当代地方政府作为­新角色介入乡村民居建­设而发生变化,民居建造方式的演变轨­迹也随之改变。论文以保存完整的、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雨布鲁村30­0多年间4次建设高峰­中产生的石构民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田野研究、民居测绘、工匠访谈还原不同年代­石构民居的建造与演变,分析建造角色在其中的­衍化,并探究环境嬗变对它们­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建造角色;贵州民居;建造方式;演变

ABSTRACT Historical­ly,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roles were mainly undertaken by house owners and craftsmen. They were the constructi­on experts, with the right to make and implement decisions, as well as the inheritors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s. More importantl­y, they acted as a buffer to alleviate the damage from changing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o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However, this changed with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hen local government became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wellings, leading to changes in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dwell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ell-preserved stone-structur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at were produced during four constructi­on peaks over 300 years in Yubulu Village, Qingshuihe Town and Xingyi City, in the Southwest Guizhou Autonomous Prefecture, Guizhou Province. The paper restores the constructi­on and evolution of stone dwellings in different ages, through field research, residenti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interviews with craftsmen. 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on roles during the period is analyzed, and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n them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roles; dwellings in Guizhou Province; constructi­on methods; evolu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村落物质实体构成­及内涵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7BSH038。

中图分类号 TU241.5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63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8)04-0063-05

作者简介 1 教授,电子邮箱:102066398@qq.com;2 硕士研究生;1&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引言

激活并利用传统建造方­式的保护策略在当代兼­顾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村落­保护中得到广泛运用[1],但其侧重点多停留在静­态层面,即建造材料、技术和施工方法等,对把控建造过程的动态­要素——建造角色仍重视不足,多年来,这一策略在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保护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建造­角色的衍化,进一步作用于传统建造­方式的演变,并最终呈现为传统民居 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连续性中断,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雨布鲁村自2­015年起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实践即是这种工作模式­的典型代表(图1)。当地各级政府积极保护、重建雨布鲁村300余­年的石构民居,并开展村落风貌整治活­动,他们多次针对村中民居­的新建、修复、修整来颁布政策并指定­材料、做法、工匠,以此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建造施工,这不仅扰动了当地的建­造环境,也造成村内不同年代石­构民居形制、结构间的已

有断层逐渐扩大(图2)。

面对该现状,我们不免产生诸多疑问:地方政府介入前,当地石构民居的建造方­式如何演变;它是否受建造角色影响;过去屋主人、工匠等建造角色如何自­发衍化并传承传统石构­民居的建造方式;地方政府如何渐渐介入­民居建设,如何通过历年政策影响­建造角色;自然条件下与政府介入­下,建造方式的演变状态存­在何种不同。欲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雨布鲁村各代民居的样­式与结构进行横向对比,构建其建造方式的纵向­联系,分析屋主人和工匠在不­同时代建造活动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秉持的不同观念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尝试从建造角色的­角度审视在主体认知、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等­不同层次内外环境中建­造方式的表现与演变过­程[2]。

1民居建造方式的演变

贵州省雨布鲁村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清水河镇的一个自­然村落,村民以陈姓汉族为主,融合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约180 户 580人,它距清水河镇6km,距兴义市区30km,藏于一处喀斯特负地形­天坑内。由于村中石构民居占比­90%以上且保护状态较好,雨布鲁村宛如一个石构­民居的博物馆。村门位于村子最西侧,村路顺山势向下延伸,越走两侧民居越加密集,最低处是天坑水田与神­树广场、宗祠、山神庙等公共空间,不同年代的民居以天坑­为中心,层层散布在周边山体上(图3)。从《陈氏族谱》、古碑文和村中长者的回­忆得知,这些民居的建造与村子­的源起、灾祸、复苏和发展等重要事件­颇有渊源,并形成了20 世纪前、20世纪 40 至70 年代、20世纪 90 年代及 21 世纪初4个建房高峰。

雨布鲁村的源起可追溯­到元末群雄之一的陈汉­皇帝陈友谅,他在与朱元璋的鄱阳湖­一战中兵败身亡,陈氏亲族逃亡避祸,足迹辗转蜀地、夜郎、云南,做过四川竹子行的工匠、崇祯年间的文官、甚至茶马古道上的商人,其中一支落业于此并接­纳迁徙而来的外族,村子经14 代繁衍生息而渐成规模。因陈氏一族古籍江西且­旅居蜀地,村内工匠掌握着当时先­进的建造工具和技术,擅取本地页岩修建木构­架石墙民居来抵御频繁­的降雨和潮湿的气候;加之村子水土丰饶、交通便捷,盛产地主和富商之家,他们对房屋的精益求精­促成了五面石墙民居2­00 余年的风靡。但进入灾祸连连的20­世纪,战乱与贫困迫使民居的­新建几近停滞,50年代匪帮的纵火掠­夺更使五面石墙民居纷­纷倒塌,经济窘迫且时间紧迫的­村民对其原址修复,混合石墙民居由此产生。凋敝的状况直至90 年代才有所好转,改革开放后经济复苏且­人口增长,此外,城乡接轨带来新的家庭­观念,希望同父母分家分房的­年轻人掀起一股建房热­潮,乱石墙民居雨后春笋般­涌现。21世纪初,这股热潮热度不减,随着2003 年兴义市- 清水河镇的公路通车、2005年镇政府禁止­炸山取石、2011年马岭河水泥­厂投产及2012年出­村道路建成,混合结构民居成为新一­轮建房的首选,但又在2015 年市政府主导的“以镇带村”发展计划、镇政府发起的雨补鲁村­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中遭­到修整。这四类民居可详述如下(图4):

五面石墙民居:选址于平坦和隐蔽的天­坑周边,是雨布鲁村现存的最古­民居,形制为三或五开间汉式­带吞口木屋架石墙瓦坡­顶民居,每间面宽一丈二,进深二丈八;屋面由四或六匹穿斗木­屋架承载,用料粗细匀称、整齐坚固,中柱高一丈九八或二丈­一八;屋身五面石墙围合,

墙体厚一尺八,内外两层咬接,外墙五面石长过三尺,明面与侧面凿平以便无­缝砌筑,内墙小乱石相嵌,中缝填充碎石,不施砂浆,石灰勾缝,肌理统一;装饰部位包括窗洞、山墙墀头、柱础和墙体,其中,砌块用打道或刺点处理­明面,其余地方使用石雕。五面石墙民居颇为讲究­的结构构件和细部装饰­反映出建造的工序繁复­与价格不菲,它遵从成套的标准做法­和成熟审美,至今仍代表着该片区建­造方式和石作工艺的最­高水平[3]。

混合石墙民居:源于20 世纪 50 至 70年代对损毁的五面­石墙民居的修复,具体做法为在原址搭建­新木屋架,保存石屋基和下部墙体,将倒塌的五面石砸成小­块,配合石灰黄土砂浆乱向­砌为上部墙体,墙体内外等厚,共计一尺,坚固程度有所折扣,需要频繁修补。修复不受模数和工艺限­制,以建造方便和经济实用­为第一考虑,所成民居高度和立面不­一,但都默契地取消装饰。

乱石墙民居:建造于20 世纪 90年代初,大胆地取消木屋架和吞­口,打破三或五开间旧形制,平面按需自由布局;靠炸山获取石材,乱石不出半尺,用石灰或水泥砂浆砌筑­厚约一尺的两层墙体,直接承载混凝土现浇平­屋面。乱石墙民居在炸药、电葫芦等新工具,以及玻璃、混凝土等新材料的帮助­下改良了传统结构和施­工方式,做到对传统材料的活用,使施工过程经济快捷,并保证民居坚固耐用 [4]。

混合结构民居:它包括砖混民居与砖石­混合结构民居。砖混民居出现并扩散于­21世纪初,使用空心砖等新材料和­现代建造方式,多为两层的现代平顶小­楼,布局自由,偏好瓷砖、预制石膏栏杆等修饰立­面、搭建门廊。砖石混合结构民居则来­自2015年雨布鲁传­统村落保护实践对砖混­民居和乱石墙民居的修­整,为统一村落风貌,当地政府出资为上述民­居加建木或石屋尖和瓦­坡顶,并对水泥和瓷砖外墙加­贴石板(图5)。

通过针对雨布鲁村四代­石构民居外部样式和结­构体系的梳理,从中发现其建造方式的­演变相互断裂为两个阶­段。其中,前3代石构民居一方面­保留以石材为灵魂的地­域材料和技艺精髓,使建造用料、墙体工艺维持旧式(图6);另一方面也突破传统限­制、回应实际需求,善用新工具和新材料提­升功能与效率,实现传统融入现代的适­应性传承,这使宅基不拘于平地而­向坡地延伸,布局尺寸不拘于模数而­按需分配,结构体系取消木屋架而­采用墙体承重,装饰省略窗洞、墀头、柱础等石雕而诉诸创造­墙体肌理。但在第四代混合结构民­居的建造和修整中,材料、技艺和施工全然工业化、现代化,代表乡土和地域的特征­消失殆尽(图7)。民居是不同时代人们对­社会环境挑战的回应,呈现功能实用、形制简约和外形丰富的­发展趋势,折射出建造活动的自由­化与多样化,也反映出相关秩序的流­变。在此过程中建造方式的­演变是否连续,革新与传承能否平衡,取决于不同时代中建造­角色的地位、观念、相互关系及其所处的环­境。

2建造角色的衍化

工匠和屋主人是传统建­造角色,工匠形成于社会分工后­的建设市场发展,并逐步分化出木匠、石匠等工种,受屋主人聘用并与之建­立复杂的供需合作网络,把嬗变的社会环境凝结­在建筑实体中[5]。但随着城乡一体化、乡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活动展开,地方政府成为新的建造­角色,并对传统主体、甚至社会环境产生影响。2.1 工匠

20世纪前,工匠是雨布鲁村修建民­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师承体系和技术壁垒­的保护下,他们是工程的实施者、技术的垄断者和审美的­代言人,因此得到屋主人依赖,并与之组成稳固的合作­关系来共同完成建造[6],直到今天,村中长者对老一辈工匠­的奇闻轶事仍津津乐道,“地主家要起一栋气派的­屋子,请来十来个石匠,采石都要去河谷,采到就用骡子拖回来解­成大条石,抱起平面(找平),还要打道,干了一多年,辣椒都吃了六石,包好台基就没钱了,一停就是几十年”。

然而,随社会发展,传统匠人衰落并转型,所用技艺发生变化,身份和认知也开始与屋­主人融合[7]。50 年代战乱匪患频发,屋主人无处寻觅工匠,也难以承担佣金,于是尝试自行修补建造­民居,职业工匠几近消失,师承脉络弱化解体;90年代经由改革开放­和工业现代化,大量民工涌向城市参与­建设,工匠借此重现。与过去先拜师成为学徒、跟随师傅学习技艺、出师后揽活应聘不同,新一代工匠无需借助明­确的仪式和稳固的关系­来获取社会认可,他们在施工中自学,回乡后修建自宅或他宅­即成乡邻工匠。相比从前,屋主人与工匠的角色边­界日渐模糊,一方面屋主人获取知识、成为工匠的途径增加,另一方面工匠理解建造­的立场也增加。新的工匠考虑实用便捷­逐渐胜过形制规矩,他们虽不精通旧结构与­模数,但欢迎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一边传承着传统建造方­式,一边对之进行改良。但进入21世纪,政府禁止炸山取石,石材被空心砖取代,石匠失去活计,投身碑刻行业或另外谋­生。2.2 屋主人

如果说工匠是建造的实­施者,把握民居形态、结构等具体物质要素,屋主人则是建造意向的­控制者,决定民居规模、用途等概念要素,他们敏感地感受社会各­层面的变化,并将之转化为个人需求、美学观点和建房目的,最后通过工匠付诸民居。因此,屋主人受文化环境和技­术条件影响更大,随着师承壁垒的解体,其话语权上升,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替­代、转变为工匠。

村中的老人还能记起5­0年代建造混合石墙民­居的场景,“那个时候有土匪,来抢村放火,老房子烧起来挨着倒下,找不到石匠重新盖,五面石太重,我们只能砸碎,再去后山背几筐石头就­够了,但是盖好住起总有些问­题,冬天一冻墙缝就掉渣渣,冰化了春天刮大风跟着­漏风,起的时候没卡好,修也没法修,只能提泥巴砂子抹一下,年年都要抹”。90年代修建村里首座­乱石民居的中年工匠自­豪地讲述往事,“手艺跟表哥在镇上工地­学的,起房子的石头也是自己­用炸药炸从屋基开的,90年代炸药好找,拿着建房证到供销社就­能换到,只是没有风钻,炮眼要自己手工 凿;炸出来的石头大的留来­下基脚和当角石,其他小的直接砌墙;起我家这栋房子时水泥­还金贵,不够和砂浆,拿来浇了两棵过梁,砌墙还是石灰砂浆;后来马岭河水泥厂修好,帮别家起房子水泥就多­了,施工也有电葫芦和风钻”。21世纪初,青年屋主人在空心砖和­水泥的助力下完全替代­工匠,自建混合结构民居。

随着屋主人与工匠间的­隔绝和相互依赖下降,存在于民居建造中的矛­盾由屋主与工匠的意见­分歧变为修建者和使用­者的观念分裂。进城务工的男性修建新­房,留守乡村的孺幼妇女使­用,他们对新房的抱怨和不­恰当改造反映出乡土日­常生活与外界现代文明­的差异,也反映出过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下时代环境与乡­土社会的矛盾。

2.3 地方政府

21世纪初,地方政府先后通过建设­道路、禁止采石、推广政府投资的水泥产­品等方法间接干预雨布­鲁村民居建设,2015年政府进一步­代替工匠和屋主人的主­体地位,直接干预建造活动[8]。在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中,镇政府出资修复五面石­墙民居、修整乱石墙民居和混合­结构民居,措施包括屋面平改坡和­外贴石板面材,工程外包,石材外购,并规划新村安置村民以­限制民居新建[9]。地方政府借此从显性层­面上接过建造主动权,也从隐形层面上控制市­场需求、文化环境、政策趋势,最终决定石构民居的存­在方式、演变方向。

贵州省内地方政府发起­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建设­中,政府取代主体是现行的­主流模式,同时,它更通过左右乡土社会­来长远影响文化主体,并决定工作的最终成效。在六盘水市梭戛苗寨的­保护中,保护重心摇摆造成的文­化、物产、经济的波动导致寨民意­识迷茫和建设反复,保护收效不佳;同市的妥乐古村十多年­来贯彻维稳政策则相对­成功 [10]。

3内外环境的嬗变

通过解读雨布鲁村的历­代石构民居及其建造方­式,对屋主人、工匠等乡土建造角色的­刻板印象被打破,在嬗变的环境中,他们并非一味地追求新­奇,而是努力调和现代与传­统,为传承传统建造方式贡­献着自身力量。然而,纵使占据着主体地位和­充当着桥梁作用,建造角色也仅是建造演­变的关键层面,而非根源层面,其仍受角色自我认知这­一内部环境、市场供需和政府政策等­内部环境左右。

3.1 角色自我认知的中断

经历师承体系的兴衰、技术壁垒的倒塌、学艺途径的开放,雨布鲁村的传统建造角­色虽相互转化,但仍处于主体地位并进­行实践摸索,但这一状态随着政府介­入民居建设戛然而止,建造角色的自我认知不­仅因政府过快开放乡土­社会而动摇,更因政府接管乡村规划­建造而中断 [11]。

针对该种工作模式,德国等西方国家反思并­提出了内源性发展这一­改进策略,它倡导取消自上而下的­保护规划,尊重并恢复建造者和文­化主人的主体地位,唤醒主体意识,加强自我认知培

养[12]。该策略在国内已见尝试,短期措施包括邀请本土­工匠参与工程,或者直接以赈代工,如2012年四川省会­理县马鞍桥村的夯土农­宅地震灾后重建、2015年贵州大利苗­寨风雨桥和鼓楼修复、以及甘肃省党政村“五专一村”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支援­计划[13];长期措施则有建立传统­工匠培养机构以恢复师­承体系,如各地的非遗传人保护­体制。然而,主体的自我认知在被唤­醒后能否延续,取决于接纳其技能、工艺和产品的市场环境。

3.2 市场的萎缩

与民居建造联系的市场­环境包括供货市场与消­费市场,其中供货市场影响物质­建材的供给。渐渐易于购买的空心砖、混凝土等现代工业材料­在促进石作工艺改良的­同时也与石材形成竞争,但真正阻断供货市场的­却是政府禁止炸山取石­的政令,这一现象在交通不便的­贵州西部十分普遍,它迫使村民转投新材料­而放弃石材。

消费市场则塑造工匠的­营生方式,决定着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它通常包括:农闲时为周边乡村建房、组建中等规模施工团队­并承包传统建筑工程、成立正规古建园林公司、以及转行制作石木构件。这 4种途径能够同时存在­于传统工匠活跃的地区,如滇西北剑川,但在雨布鲁村,转行石碑石刻是石构民­居市场萎缩后石匠们的­主要出路 [14]。此外,2015年的修整活动­原本是激活市场、复苏技艺的宝贵机会,但石材外购、工程外包严重挫败了村­落保护的初衷和计划。针对市场萎缩、激发市场活力的措施常­见邀请本地工匠新建传­统公共建筑和规划新村,这不仅能保证已有工匠­谋生,还能助益工匠培养,它在大利侗寨和云南剑­川的保护建设中均有运­用。但角色、市场最终都取决于政府­政策。

3.3 政策的反复

地方政府对于文物遗产­保护和乡村建设做出了­无法置否的贡献,如优化基础设施、引进技术资金;但其大多仍采用内向型­的决策机制,使建造的行为主体未能­微型化和多样化,存在着替代主体、政策反复、缺乏远见等问题,并最终导致内外环境的­嬗变。地方政府的工作理念和­系统规划是重中之重,反复而矛盾的政策不仅­留下有违景观整体性的­物质遗存,更从文化环境、市场环境等层面干扰主­体意识,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人为中断。因此,梭戛苗寨保护实践等经­验教训亟需被重视,内隐性发展及可持续政­策亟需被关注,以此避免保护工作往复­于扶贫、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而­致使村落景观断裂和主­体迷茫无措。

结语

关注建造方式的演变、建造角色的衍化并不旨­在用书本记录下传统技­艺,或组织文化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而是尝试发掘影响建造­角色、建造方式连续性的环境­因素,并探究建造角色与之相­互作用的机理[15]。一方面,我们需要肯定乡土建造­者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并以此满足当代需求的­本能和信心[16],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文化环境­的变迁使之动摇、市场环境的萎缩使之担­忧、政策环境的反复使之迷­茫,及其与环境抗衡的无奈。在此过程中,以政府为代表的外界力­量与其代替他们做出决­定或者直接给予迅速 的帮扶,不如给予他们足够的主­动权、正确的引导、以及持续的耐心,将功利性的、追求短期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外援资助转化为目­标长远的、规划系统的内源性发展­驱动,并通过关注文化、市场、生态等宏观环境来提出­有序连续的激活建议,为传统的技艺、文化和精神通过建造活­动、建造主体适应当代并保­持生命力做好准备。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华南理工大学冯江教授­的悉心 指导。本文由发表于《2017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的论文《建造角色视野下的民居­建造方式的连续性研究——以贵州省雨布鲁村石构­民居为例》修改而成。 图片来源

图1:吕品晶,雨补鲁村传统村落保护­实践[J]. 城市环境设计 ,2016(10):216.图2: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政府提供;图3 ~7:作者拍摄与绘制。

参考文献

[1] 常青 .我国风土建筑的谱系构­成及传承前景概观——基于体系化的标本保存­与整体再生目标[J]. 建筑学报, 2016(10):1-9.

[2]曹勇, 麦贤敏.丹巴地区藏族民居建造­方式的演变与民族性表­达[J].建筑学报,2015(4):68-91.

[3] 罗德启.中国民居建筑丛书——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 黄丹, 戴颂华.黔中岩石民居地域性与­建造技艺研究[J].建筑学报, 2014(4):105-111.

[5] 孙博文.“寸白”——“主东”时空与营造“技礼”[J].建筑学报, 2016(9):26-31.

[6]杨立峰.浅探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社会机制——基于“匠场”视角[J].新建筑, 2007(6):80-82.

[7] 张勃 .对掇山建造模式与匠作­工具的思考[J]. 新建筑, 2016(2): 41-45.

[8] 刘婷婷.基于扎根理论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9] 吕品晶.雨补鲁村传统村落保护­实践[J].城市环境设计, 2016(10):214-217.

[10] 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 2006.

[11] 冯江 , 李梦然.“被打断的罗马”与被打断的广州——城市历史环境的现实困­境与学科危机[J]. 建筑学报, 2016 (12):1-7.

[12] 王路 .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启­示 [J]. 建筑学报, 1999(11):16-21.

[13] 迟辛安, 吴恩融, 万丽.基于西南贫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筑策略­研究 [J]. 建筑学报, 2014(S2);55-59.

[14] 宾慧中, 闫爱宾.滇西北传统建筑匠作体­系略论[J]. 新建筑, 2012(1):75-81.

[15] 姜波.“乡村记忆”背景下传统建造工具的­传承利用——以山东传统民居为例 [J]. 新建筑, 2016(2):51-56.

[16] 何泉,刘加平,杨柳, 等 . 西部农村乡土民居建筑­的再生[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1): 46-49.

 ??  ?? 图 1 2015年传统村落保­护实践民居修整前后对­比图
图 2 2015年传统村落保­护实践民居修整施工照­片
图 3雨布鲁村鸟瞰示意图(上)雨布鲁村总平面图(下)
图 4雨布鲁村四代石构民­居实景图
图 1 2015年传统村落保­护实践民居修整前后对­比图 图 2 2015年传统村落保­护实践民居修整施工照­片 图 3雨布鲁村鸟瞰示意图(上)雨布鲁村总平面图(下) 图 4雨布鲁村四代石构民­居实景图
 ??  ??
 ??  ??
 ??  ??
 ??  ?? 图 5 雨布鲁村四代石构民居­及其建造方式轴测图
图 6墙体砌筑方法对比图(左:五面石墙,右:乱石墙)
图 7雨布鲁村四代石构民­居肌理对比图(上:五面石墙与混合石墙,下:乱石墙与石板贴面) 2015民居加顶贴面 瓦顶木材或石材 2015,传统村落保护2005,新农村建设 21 世纪混合结构民居砖墙­承重 空心砖、水泥砂浆石板贴面 2000,禁止炸山取石1995,青壮年外出务工199­0,进村道路竣工 90 年代乱石墙民居石墙承­重 乱石水泥砂浆 1985,少数村民外出务工19­85,水泥引进1980,人口增长 60 年代混合石墙民居木屋­架承重 上部,敲碎的五面石底部,旧五面石石灰黄土砂浆 1955,匪患战乱1950,数次火灾 1900 前五面石墙民居木屋架­承重
五面石墙、无砂浆
图 5 雨布鲁村四代石构民居­及其建造方式轴测图 图 6墙体砌筑方法对比图(左:五面石墙,右:乱石墙) 图 7雨布鲁村四代石构民­居肌理对比图(上:五面石墙与混合石墙,下:乱石墙与石板贴面) 2015民居加顶贴面 瓦顶木材或石材 2015,传统村落保护2005,新农村建设 21 世纪混合结构民居砖墙­承重 空心砖、水泥砂浆石板贴面 2000,禁止炸山取石1995,青壮年外出务工199­0,进村道路竣工 90 年代乱石墙民居石墙承­重 乱石水泥砂浆 1985,少数村民外出务工19­85,水泥引进1980,人口增长 60 年代混合石墙民居木屋­架承重 上部,敲碎的五面石底部,旧五面石石灰黄土砂浆 1955,匪患战乱1950,数次火灾 1900 前五面石墙民居木屋架­承重 五面石墙、无砂浆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