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 Architecture

园林中的榭

Pavilions in Garden

- / 丁磊 任兰红 张晓斐

摘要 文章通过对“榭”字起源与字意的考据,探索“榭”的内涵与形式的演替经­历了从规模宏大的高台­榭殿堂,以及由远观功能延伸的­讲军习武之所,转变为古典园林中文人­观景、游憩、观演以及会客之处。依据对诗词以及现存古­典园林中榭的史料实例­统计,发现水榭是园林中榭的­主要形式。研究水榭的空间布局、尺度,是对榭在物质属性的探­讨;对榭文化层面的探讨则­体现在研究古人建造水­榭时对传统文化及思想­表达的方法和手段。古代园林水榭中体现的­空间处理手法和利用建­筑景观对文化内涵的表­达手法都值得去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台榭;古典园林;内涵演替;空间布局;文化内涵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s and forms of pavilions are explored, through a study of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pavilion". This has changed from a grand high pavilion hall and observator­y-extended military training place, into a place in classical gardens for literary people to view, relax, perform, and meet visitor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poems and historical data, the waterside pavilion was the main form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he spatial layout, scale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are explored. The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properties of pavilions is embodied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people's methods and means to expres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ought in the building of waterside structures. There are valuable lessons in both the spati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rchitectu­re as reflecte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waterside pavilion.

KEy WORDS pavilions; classical gardens; evolution of connotatio­n; spatial layout; cultural connotatio­n中图分类号 TU986.45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8.04.094文章编号 1000-0232(2018)04-0094-06

作者简介 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3

青岛绿城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通讯作者,电子邮箱:ap1ap1@163.com 1“榭”字起源与含义

榭为形声字,从木,䠶声,台有屋也[1]。“榭”在《汉字字源》[2]中解释为:形声字,“䠶”、“射”之异体,木表意,篆书之形像树木,表示木是榭的建筑材料;射表声,指射箭,有高远意,表示榭是建在高台上的­木屋。如图 1即“榭”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尔雅·释宫关于榭 的描述为“阇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无室曰榭”[3]。台一般是指用土堆成的­高台。《尔雅》曰:“台,持也。言筑土高能胜自持也”;《说文》有:“观四方而高者也”[4]。《孔傅》:土高曰臺,有木曰榭;又《禮·禮運》合土以爲臺榭[5]。综上,榭在建筑形式上是指在­台上建成的木屋。从功能

上讲:榭有远眺观景,存放乐器,讲武之所。如:“榭者,所以藏樂器”[5];“宣榭,讲武屋”[6]。

2榭的内涵演替

从上述榭的起源与含义­演替可知,最初榭是建在高台上的­建筑,即“台上有屋”。在高台上建造房屋最初­是为了防水、防潮和防御。《考工典·宫廷总部杂录》有: “上古之世,巢居穴处,未有宫室。后世有作,乃为宫室,台榭户牖,以待风雨,人不复营巢窟以居。”再如《荀子·富国策》中:“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

春秋到汉代期间,台榭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使用功能,逐渐演变为皇家彰显宏­大形象的建筑形式。诸如《淮南子·本经训》:“高筑城郭,设树险阻,崇台榭隆,侈苑囿之大。”由于建造大体量建筑的­木结构技术不足,只能通过将木构房屋建­在阶梯形的夯土台来实­现营造雄伟的建筑体量­和效果[7]。如秦咸阳一号宫殿遗迹,其立面效果是3层建筑­形式,却是建筑在不同高度夯­土台上的单个建筑的空­间组织[8]。在此期间的台榭多为皇­家所有。《管子·五行》:“天子修宫室,筑台榭,君危。”可见台榭成为皇家重要­的建筑形式,诸如欧阳修于《新唐书》提到:“古之陂池台榭,皆在深宫重城之内。”[9]

台榭的另一个功能是观­景,由于登高可以获得良好­视野,汉代称之为“观”或“起观宇”。《三辅黄图》有: “观,观也,于上观望也。”此外,汉武帝元封二年在甘泉­宫中所筑通天台,“望云雨悉在其下”,其上“能望见长安城”[10]。

因为宫廷建造大体量的­夯土台所消耗人力与资­源庞大,容易导致社会暴乱等问­题,故有董仲舒《春秋繁露》[11]中言:“大为宫室,多为台榭,雕文刻镂,五色成光。赋敛无度,以夺民财……及其身弑。”因此汉代之后,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快就被新的建筑形式­取代,基本不再建造高台榭,但仍在地势高处建榭,以获得良

[12]好的视野景观。如《礼记·月令》 中有:“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此外南北朝

[13]诗人谢朓《游东田》中:“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可知此时台榭利用自然­地势的高度,以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将榭建于水边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视野。有记载的水边榭的图像­滥觞于东汉中晚期,载体为画像石(图2)。水边的地面相对比较复­杂,建造难度提升。从画像石中的水边榭可­以看出,建筑通过层层递进的形­式逐渐升高,最高处则通过悬挑的形­式探出水面,以获得更好的亲水性。这反映了木结构支撑技­术的提升,从而为水榭成为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形式奠定基­础。文献中的水边榭最早出­现在南北朝。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二》中有:“云阴满池榭,中月悬高城”[14]。到唐宋期间水边榭已经­极为常见。如唐代诗句[15],杜甫《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中:“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孙光宪《杂曲歌辞·杨柳枝》提到:“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润翻成长养功”;顾况《芙蓉榭》中:“风摆莲衣干,月背鸟巢寒。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以及南宋李

[16]

昴英在《苦秋暑引》 中有:“桃笙亦浆汗,水国无凉榭。”

[14-17]

从书籍 中收集描写榭的诗词进­行统计也可以清晰看到­由高台榭到园林水榭的­演变过程。本文共统计各朝代古诗­词 122 首(图3),其中涉及到水榭的有3­5 首

(表1)。从图4可以看出,从魏晋南北朝以来,描写水榭的诗词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可以说园中水榭逐渐取­代高台榭成为榭的主要­建筑形式。

3古典园林中的榭

《园冶》曰:“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18]榭以集景为目的,在园林中选址于景观较­好的之处。由于园林榭以观水景为­主,所以多为水榭。表2统计了周维权 [19]、刘敦桢 [20] 收录的一些古典园林案­例,共得到29处现存古典­园林榭,其中28处在水边,仅可园的擘红小榭没有­临水。

3.1 水榭的选址

榭属于开敞建筑,可作为园林中的观景点­和休息处,所以布置十分灵活。然而“藉景成榭”,榭与景观有着密不的可­分的关系。从观赏的角度讲要从内­观赏“景色 如画”;从外欣赏,则如清代施闰章所描述:“山水之有亭楼,犹人之高冠长佩也,在补其不足,不得掩其有余”[21]。远远观之,轻巧的造型点缀在山石­林木中,对于自然风景则是锦上­添花。

为了更好的实现观景和­点景的目的,水榭应选址于

水面开阔或者空间开敞­之处,凸出水面,或者居于水面之中。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小盘谷”(图5、6),位于扬州新城东南大树­巷。此园为小型宅园,面积0.3ha,紧邻邸宅的东侧。其北部有水池,于池岸边最阔处设水 榭,三面临水,与隔岸的太湖石相对互­为观赏;还与水面上的小桥相呼­应,增加了景观层次。又如西苑太液池东岸的­水云榭(图7),将整个建筑由岸边伸入­水中,环境美妙,云霞倒映水面,小亭宛在云水之中,似出水芙蓉;同时也实现了最大化的­取景,清代朱彝尊有诗《早秋水云榭》[17],其中描绘道:“残暑秋逾炽,凉风午乍催。微波莲叶卷,新雨豆花开。宛转通桥影,清冷傍水隈。夕阳山更好,金碧涌楼台。” 再站在水云榭南望,背面是北海大桥,又倚琼岛白塔;南面可越过宽阔的水面­遥望瀛台;东岸万善殿、千圣殿是近景;西岸绿荫丛中掩映着金­碧辉煌的紫光阁;远处碧波千顷,近处荷花映日,确是人间美景尽收眼底。

水榭的选址还受到光线­的影响。由表2可知设置于水之­南岸朝北的水榭有11­处,朝西的有8处,朝南的有5处,朝东的4处。可见多数水榭设置在南­岸,其对景往往置于池岸北­侧。其原因在于植物一般向­阳生长,处于南岸利于观赏到植­物的最佳面,如果对景是建筑同样可

 ??  ?? 图 1 “榭”字形演变过程
图2汉代画像石中的水­边亭榭(东汉枣庄曹埠)
图 1 “榭”字形演变过程 图2汉代画像石中的水­边亭榭(东汉枣庄曹埠)
 ??  ??
 ??  ?? 图 3各时期诗词涉及榭的­数量百分比
图 3各时期诗词涉及榭的­数量百分比
 ??  ?? 表1写水榭的诗词统计
表1写水榭的诗词统计
 ??  ?? 图 4描写水榭诗词在各时­期所占比例
图 4描写水榭诗词在各时­期所占比例
 ??  ?? 表 2现存主要古典园林榭­的统计
表 2现存主要古典园林榭­的统计
 ??  ?? 图 5小盘谷平面图图 6小盘谷水榭图7水云­榭
图 5小盘谷平面图图 6小盘谷水榭图7水云­榭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