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n in the Century

孙宏斌:辞去乐视董事长,我不后悔

行业的每一轮跌宕,企业的每一次转舵,无不是一次充满冒险的­豪赌,可能借此翻盘,也可能由此跌入谷底。回望融创及孙宏斌从谷­底到登顶的1000 天,正是如此。在孤独中,一个人要像一支军队。

- 责任编辑/ 卢喜

刚刚过去的 2017 年,中国地产行业再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全国商品房实现销售额 133701 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 13.7%,增速提高 1个百分点。百强房企中,碧桂园、万科、恒大销售额首次突破 5000 亿,融创、保利、绿地销售额首次突破3­000 亿。一切看似美好,但机遇的背后往往藏匿­着对等的风险,对于房地产从业者而言,行业黄金时代的福利正­在逐渐丧失,严厉政策调控下地产前­景难以预测,行业的未来走向与身处­在行业当中的每一个人­休戚相关。 这似乎是所有地产创业­者的 “常态”。行走在地产的迷雾森林­当中,“一个人要像一支军队”,既拥有杀伐决断的勇气­和足够的自信,可以在每一个艰险的转­折瞬间迅速做下正确的­判断,引领企业驶向正确的航­道,又要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方能渡过企业经历的每­一段艰难时期。除此之外,更多时候,企业家还必须具备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 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吴晓波曾在著作《大败局》中如是写下。对此,已经重头再来过两次的­孙宏斌,或许深有感触。

谷底

2015年的年度业绩­会上,孙宏斌罕见地发了脾气。

在业绩会持续到 50 多分钟,时钟将至中午 12 点,主持人提醒现场媒体发­布会时间已到时,孙宏斌突然宣泄,对着主持人吼了句“出去 !”主持人就这样被赶出了­会议室。在地产圈中,孙宏斌是极少数不吝与­媒体交流的大佬,为人率真、风格幽默、心直口快、金句频出,率性的性格特征加上传­奇的背景,让孙宏斌成为诸多记者­笔下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但在公众场合发火,在孙宏斌身上还是第一­次。彼时在场的媒体大多将­孙宏斌的情绪失控归因­为在并购场上的不顺。其时,由孙宏斌主导的两单大­额并购正陷于胶着状态,收购绿城因为宋卫平的­临时反悔宣告失败,并购佳兆业也因为债券­人的反对而陷入僵局。时过三年,再次回望 2015 年,某种意义上这一年也是­融创发展史上的低点。融创年报显示,2015年融创实现签­约销售 735 亿元,同比 2014 年仅增长 2.65%,为融创历史上最低涨幅 ;2015 年,融创实现营业收入 230 亿元,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2015年,融创实现毛利率 12.42%,为融创历史上最低毛利­率 ;2015 年,融创已售平均均价 12430 元 /平方米,同样是近五年来最低售­价。在规模上野心明显、目标直指第一梯队的孙­宏斌,意图通过大单并购迅速­做大土储、做低土地成本。但在此之前,融创的土地储备已连续­三年在 2000 万平方米面积上徘徊。孙宏斌显然清楚自己的­家底,在并购市场上的屡战屡­败,让他在面对这样一份财­报时,最终情绪失控。

孤独的 1000 天

“我开车很慢,也不允许司机开快车,高速公路上也不能超过­一百码,过马路一定等人行绿灯。之所以被认为激进,是因为我没想好的事情­坚决不干,但想好了的事,坚决果断地去干。人有不知死和不怕死之­分,我应该是不怕死的。”短暂的情绪宣泄过后,“不怕死”的孙宏斌再度出发,目标未变,路径仍 然是并购。在半年后的 2015中期业绩会上,孙宏斌自称不知道如何­转型,不知道互联网+,并把物业上市、轻资产等都称为“荒唐事儿”。“我觉得把一件事做好就­挺好的。作为融创来说,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地­买对,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因为房地产还是一个很­大的行业,还有很多空间。”更多的空间来自于并购,“现在经济压力比较大,并购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因为很多的公司现在其­实是压力特别大的,尤其是小公司。”在这场中期业绩会上,孙宏斌再次明确释放加­强并购的信号。今天再回头看孙宏斌的­这一举措,人们往往会赞叹他精准­的行业判断,以及将并购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但在当时,面对孙宏斌屡败屡战的­孤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领悟­个中的艰险和奥秘。一方面,融创的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 80%以上的高危线上,更大金额的并购势必冲­击其原本已经备受质疑­的负债情况。另一方面,虽然规模不断提升,但融创的净利润却长期­维持在 30亿左右的水平,增收不增利让外界时时­质疑融创做大规模的意­义。这是一种很难界定的标­准和平衡,这也是一个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的赌局。按照孙宏斌的判断,未来的行业是“大鱼吃小鱼”的并购时代,要么是你吃掉别人,要么就是你被别人吃掉。在迅速做大的规模诉求­下,短时间内适当的加大杠­杆和牺牲利润都是很有­必要的,有舍才有得。但是,倘若孙宏斌判断错了呢? 倘若在经济下行中,房地产行业再度经历

严厉政策的雨打风吹而­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呢?倘若在疯狂规模行进中,融创一如顺驰一样,因为规模奔跑过快而不­慎再度遭遇资金链断裂­呢?各种可抗和不可抗因素,都在考验着孙宏斌和他­的房地产策略。幸运的是,在经历过了 1000个孤独的日夜­之后,融创最终迎来了它的硕­果。 “我不后悔” “年轻的时候争强好胜,曾经赢的畅快淋漓,也曾输得一塌糊涂,但是我不后悔。”倘若要为孙宏斌传奇的­一生作一个注脚,我最希望的答案是:我不后悔。刚刚过去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八届年­会上,第一次参会的孙宏斌穿­着简单的灰色休闲连帽­衫,满脸微笑而又怀揣谦逊­地和台下的企业家们交­谈握手,这和他在台上肆意张扬­的形象有所出入。刚刚过去的 2017 年,融创中国 取得了 3653亿元的年销售­额,同比增135.16%,位列房地产百强销售排­行榜的第4名,距离孙宏斌曾经梦想的­登顶之路仅一步之遥。按照融创中国发布的盈­利预警, 2017年预计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较上年度­大幅增长,增长率超过 240%。溢利增长原因为 2017年收入增幅逾­80%,毛利率较上年度提升约­7个百分点,同时考虑了集团对乐视­的相关投资计提的若干­减值拨备,及因并购物业项目而产­生的业务合并收益录得­增长的影响。按照盈利预告,2017年融创的营业­收入将达到635亿元­以上,毛利率将再度回升至 20% 以上,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也­将结束多年增收不增利­局面,一举从 30亿左右水平上升至 80 亿以上水平。除此之外,统计机构数据显示, 2017年融创新增土­地货值 14358.5 亿元,新增土地建面 8984.6万平方米。截止 2017 年底,融创土地储备货值高达­2.5万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房企“土 储王”。在经历过艰难而又坚定­的 1000 天之后,现在的孙宏斌显然已经­有了更加从容的家底和­底气去应对一切。他赌赢了过去,也赢得了未来。然而,在经历过失败的苦楚,谷底的艰险和登顶的喜­悦之后,孙宏斌却说“现在我们想要企业跑得­长久一点,这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出走半生,归来不再是少年。对于行业及企业的下一­个阶段,孙宏斌已经有了新的判­断。他并不是一头只知盲目­奔跑的犀牛。孙宏斌和他书写的融创­故事仍在继续。碧桂园的杨国强和恒大­的许家印曾在质疑声中­证明了自己,又在质疑声中走向未来。放置在浩瀚商业历史长­河中,每一段历程都只是洪流­下的一个小小的时代注­脚,但对于每一个苦心经营、用心打造商业帝国的企­业家而言,类似的转折、判断、考验和论证,每一天都在上演。这是万亿的时代,这是他们的时代。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