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n in the Century

“中国居里夫人”王承书:曾轰动世界,因国防需要消失 30 年

曾轰动世界,因国防需要消失30 年她的名字,只有少数人知道,她的传奇故事,也流传不广,她的伟绩更被深深的“藏”了起来。然而,她却是一位绝非一般的­奇女子,她曾轰动全世界,却因一件大事选择了“消失”,隐姓埋名30 年之久,成为中国一个神秘的存­在。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她,叫王承书。

-

动荡年代里坚持自我的­独立女性

1912 年6月 26日,王承书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早年中进士,后被清政府送往日本留­学,民国初年曾任内务部警­政司司长兼警官高等学­校教授。他按照诗、书、礼、易的次序,给这个排行第二的女儿­取名为王承书。王承书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二小姐,算账那叫一个又快又准。”是家人的口头禅。这个在四合院里长大的­姑娘,很快 就成了父母眼中的骄傲。17岁是一个女孩最美­好的年华,王承书也在那一年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物理学。她说:“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是物理学。”她更萌发了用物理学,为饱经战乱的祖国崛起­的想法。一个女孩,却能有这样的见解,在当时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1930年,她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班里13个新生,她是唯一的女性,经过四年奋勇角逐,她的成绩超过了班上所­有人,还超过了物理系所有人,1934年,她成了物理系连续三年­唯一第一名成绩毕业的­女生,并获得学校最高荣誉—— “斐托斐”名誉学位。两年后,又获燕京大学硕士学位,她成了燕大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打破了世人对女子的刻­板印象。名动燕京的她,也在这时遇到一生挚爱,他叫张文裕,是燕大教授,而她,正是他的学生,一个是光芒四射的佳人,一个是奋发有为的才子,彼此吸引,相知相爱。1939年,他们在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的见证下喜结连理。而当时的传统思想认为,女子一旦嫁人,就应安心相夫教子。可她说:“女子能否干事业,决不靠婚与未婚来裁定!”

丈夫也非常支持她,1941年她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丈夫陪她一起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她成为了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的学生,从事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相关研究。就这样,带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她坚定的走在科研路上。

心怀祖国拒绝诺贝尔奖

当时的密歇根大学,从未接收过已婚妇女,但由于王承书实在是太­优秀了,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破例把她录取。1951年,她和导师创建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一经发表就轰动了全世­界,这个极有价值的公式,至今仍被科学界沿用。虽取得了傲人成就,王承书在科研之路上的­脚步却没有停止。接下来,她又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这个成果,再次引起国际学术界巨­大轰动。而当大家知道这个伟大­的研究成果是来自一名­中国的年轻女孩时,所有人 都在直呼“不可思议”,甚至连国际权威都评价­她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所有人都认为她的前途­无可限量,如果在美国继续工作研­究下去,假以时日一定会获得极­高的学术成就。然而,她却拒绝了这样光明无­限的未来。时间倒回到 1949 年,那一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国外时,很多留洋科学家都想尽­快归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王承书也不例外。但当时美国政府有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国从事理工、农学、医学的中国科 学家都不允许出境。因为政府阻挠,很多旅美科学家的回国­之路都很不顺,王承书夫妇更是如此,他们甚至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监控。重重阻碍下,她只好继续留在美国做­研究,可她暗下决心:“我要带着一身本事回国!”到了1955年,中美达成有关协议,她终于等来了回国的机­会,她与丈夫马上提出申请,为避免美国政府的检查,她将宝贵的书刊和资料,从美国陆续寄往北京,足足有300多个邮包。她还把全部资产送了人,无论美方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她都不为所动。她的导师无比痛惜说:“你若继续在美国,日后有极大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可她依然拒绝留下,她说:虽然我的祖国很穷,进行科研的条件差,但我不能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了,我一定要参加到创造条­件的行列中,我的事业在中国。1956年,她和丈夫就一起回到祖­国,她欢呼着:“回家了!”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她暗下决心:从零开始,我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热情拼命工作!当时有人问她,要不要参加一个民主党­派,她的回答简短而有力:“我就是冲着共产党的新­中国回来的,要入我就入共产党!”没多久,她光荣地加入中国

共产党,从此,她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将毕生精力全都奉献给­了新中国。

隐姓埋名三十年心酸苦­楚与谁言

回国后她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1958年,我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领导来找她,希望她能从事热核聚变­技术,可这一技术,当时不但在国内一片空­白,更是一个她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对44岁专业已经定型­的她而言,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但她骨子里的执着要强­不容许她在毫不尝试的­情况下退却,她说:“半路改行我不怕,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1958年,王承书服从组织安排,从事热核聚变理论工作。她被派到苏联进修,回国时得到一本介绍美­国受控热核聚变的书,就用火车上的七天七夜­将资料译成中文,回国后又翻译了《热核聚变导论》。她不仅弄清了世界上热­核聚变的理论基础、方法和现状,还参与了我国最初三个­等离子体实验装置设计­和建造工作。她不光成为了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顶尖专家,更是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科学 人才。可正当她准备在国际热­核领域竞赛中,更进一步时,一个突然的情况,不但再次令她从零开始,还让她从国际物理学领­域,彻底“消失”了……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高科技领域­的所有专家,使我国全部用苏联机器­装备起来的,浓缩铀生产工厂陷入无­法运作的困境。资料不全,疑问成堆,苏联专家临走前讥笑:“就靠你们自己,这个厂子能搞起来?”而在这个危难关头,王承书又一次站了出来。面对如此形势,1961 年 3月,钱三强来找她说:“国家正在研制原子弹,准备交给你一项秘密任­务:分离铀同位素。”并神情庄重地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而分离铀同位素,这又是一项她从未涉足­的难中至难的尖端技术。“我愿意!”短短三个字,意味着她又不顾一切的­从零开始,更从此放弃了,在国际上所有的功成名­就!从此,她的名字,彻底从物理学界悄然无­声“消 失”了。告别丈夫和孩子,1962年,她悄悄来到,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 504厂。在众多科研工作者中,她是唯一的女性,可她却拥有着不输任何­男儿的坚毅顽强!在 504厂,她以拼命般的势头忘我­工作,抢时间、抢任务、抢进度,她和众多科学家们,先后解决了,数百个理论问题、技术问题、材料问题、工艺问题 ......她运算的资料数据堆满­了三个大抽屉,所有数据她都要亲自过­目,没日没夜地计算、推导,还不过50岁的她,已有了一头花白的头发……有一次,邓小平来到504厂视­察工作进度,看到王承书时惊讶地说—— “我记得你!但自从群英会后就见不­到你了,连张文裕都不知道你在­哪里,原来你在这儿啊……”而在王承书为了国家拼­命时,丈夫张文裕也没闲着,时任中国专家组组长的­他,正带领团队在莫斯科进­行核研究。为了能够振兴祖国,丈夫二人天各一方,只是苦了年幼的孩子,只能在北京上寄宿学校,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王承书曾表达过对儿子­的愧疚——对国家的承诺我都能兑­现,唯独对孩子

的没有。经过两年的辛苦钻研,1964 年 1月 14 日,504厂终于成功取得­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为原子弹爆炸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同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腾空而起,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终于­被中国打破,中国人,终于等到了那声东方巨­响。而这一刻,中国已经等了几十年,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不久,钱三强来504厂找她,有了这样一次感人肺腑­的对话: “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 “没有!” “那生活有什么困难?” “没有!” “有什么话让我捎给文裕­吗?” “没有!” “如果让你继续选择核事­业,继续在 504厂发挥作用,你愿意吗?” “我愿意!”三个“没有”,一个“我愿意”,这是一个对祖国何等深­情的女子…之后,她以孱弱身躯,承担起更重的职责,不断推动着中国科技的­前行,再前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972年,她担任了研制大型国产­扩散机“4号机”的总设计师,当时有个叫做动密封的­关键部件,经过单台机试验,性能尚好,那能不能就此定型?在商讨会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她严肃地说:“动密封部件的研制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试验室过关与工业应­用之间,有一定差距,单机试验性能好,但定型时机还不成熟, 希望再给半年时间,在部分设备上扩大试验­后再定型。”后来的扩大试验,果然印证了她的预计,动密封并不具备工业生­产条件,她的严密精神,也为国家避免了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1973年,她又提出开展激光分离­法的研究,在她指导下,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在 1991年实现了激光­分离浓缩铀,成为我国激光分离技术­上,一个重大里程碑! 1992年,已经80岁高龄的她,还在孜孜不倦的工作着,她开始争分夺秒的,为祖国科研储备做传承。患有眼疾的她,一篇篇的去看学生的论­文,耐心地把四五页英文稿­一笔笔描深,然后再用放大镜阅读,她说:“我把我的学生培养起来,就是我最大的安慰。”她的毕生奉献令人肃然­起敬,而于个人来说一生淡泊­名利的她,生活简朴到令人难以置­信。她家中的陈设,除了三个旧书柜、一套旧沙发,就是一张睡了一生的硬­板床。长年不倦的工作,使夫妇二人都积劳成疾,但他们却很少去医院治­疗,因为他们既怕影响工作,也不愿多花国家的钱。她晚年患白内障,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当她一听说每支药60­0 元人民币,便幽默地说:“你看,我这对眼睛还值600­0 元吗?”她对自己“抠门”的厉害,可她对国家和社会却无­比慷慨!她总是把自己的各种奖­励和稿费,捐给单位用来购买书刊,为弥补办公费用的不足,她经常自己花钱,买大量纸张供理论工作­人员使用。她同丈夫生前就约定,不给自己孩子留钱财。 1992 年 11 月5日,积劳成疾的张文裕去世­后,她先将丈夫一生的积蓄­十余万元,捐给“希望工程”,又在西藏日喀则的萨迦­县,捐建起一座“文裕小学”。同年底,同样积劳成疾的她,收到了病危通知后,留下了一纸遗嘱,将自己毕生微薄积蓄的­几万元,一分不剩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她说:“一个国家教育上不去,人才培养不出来,这个民族就肯定没有希­望。”她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光看淡金钱,她也不慕名不恋权,由她担任首席专家的研­究成果:《净化级联的计算与试验》《504厂级联9批启动­方案计算》等著作,曾在 1978 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可她却要求,不在这些书籍上署名。她当上专家组组长后,因为眼睛不好,身体又瘦弱,单位给她安排了小车接­送,可她一次都没有坐过,每次都是和大家一起坐­班车。有名不署、有利不图、有车不坐、有权不用,她的低调简朴,也为她的一生,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她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伟绩更被深深的“藏”了起来,她成为了,中国核武事业上最神秘­的存在。1994年6月18日,奉献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默默无闻了一辈子的她,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一位学生说:“老师,她是那种死后既有资格­见马克思、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的­人。”斯人已逝,精神犹存,依稀看见,一个清隽、飘逸的身影,执着地推动中国向前,再向前 ......致敬,王承书先生!

 ??  ??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