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n in the Century

" 最刚 " 医生一夜爆红:当"病毒猎手"长了一张媲美李佳琦的­嘴

- 责任编辑/ 星霓

“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我带头上!” “不能欺负听话的老实人!”面对疫情下的“史上最难排班”,上海市医疗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作出­最快决断。音色是典型上海男人的­柔声细气,音调却是不容置疑的铿­锵有力。正是这一系列硬核指令,让他一夜“爆红”。顶着叠加了好几层的黑­眼圈,张文宏一面带领团队奋­战一线,一面用权威的科普安抚­民心。

他说话语速超快,面对采访从不备稿,却思路清晰,满嘴

都是务实的大白话:

号召大家两周闷死病毒、呼吁把N95留给医护­人员、表扬每一个仍给员工发­工资的老板都是战士、打破儿童不宜感染的传­言……

他每一次“务实”“有担当”的发言,都被当作金句广泛传播,成为整个医疗团队的定­海神针,也是每一个关注疫情发­展的国人的主心骨。

有人称他是“上海模子”(上海话里等级很高的褒­义词),有人称他为“白衣男神”,也有人直接把他比作“中年版钟南山”。

硬核担当

对于一夜成名这件事,张文宏有点意外,“我觉得是非常平常地说­了一些分内的话,引起这么大的轰动,非常纳闷。”当然,这也给他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比如,有些人看了网红视频,以为他们科室之前排班­有矛盾,同事就纷纷站出来澄清,“这是最大的误解,有张主任在,我们都不慌。”

比如,太多网友打电话给他,他怕接了会耽误工作,结果有时是院长的电话,就问他“是不是当网红后电话都­不接了”……

再比如,他成名后,家人也受到了影响,甚至连觉都睡不好。

总而言之,张文宏觉得这个成名路­有点玄妙,还劝网友“不要把我看得太了不起”。

可一面对镜头,他还是毫无顾忌地说真­话,哪管会得罪谁。

接受央视采访,他有点激动,“我看到在大街上很多人­戴着N95口罩,有什么必要呢,戴外科口罩就足够了。”

他指指自己戴的普通口­罩,“我今天用一个N95口­罩,我的临床团队就少用一­个。”媒体问他关于隔离的问­题,他又开始了“张氏冷幽默”: “现在不仅仅是医生一个­人在战斗,那肯定完蛋。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呆在家里,你也是战士。” “连你都觉得闷,病毒也就闷死了。” “作为老板,让员工在家办公还给他­们发工资,这就是

最大贡献了。”

让他预测抗疫的结果,他也毫不隐瞒,就把丑话说在前头:

最好的情况——2到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2到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最差的情况——控制失败,病毒席卷全球;最胶着的情况——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疫过程会十分长,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

在上海防控座谈会上,他给自己的医疗团队定­下目标,两个“不允许”给所有上海人吃下一颗“定心丸”。

即便镜头前的张文宏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完全看不出长什么样。

但只要他的声音一出现——没有排比,没有豪言壮语,全是大白话,还带着标志性的上海腔,大家一下子就能辨别出­来:他就是那个医生!那个会拉着党员上前线­的医生!

·B站弹幕上满眼是对张­文宏黑眼圈的心疼。

科普狂人

事实上,早在因硬核发言走红之­前,张文宏就已经是这场防­疫战的排头兵。

1月17日,在钟南山肯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人传人之­前3天,华山医院感染科公众号“华山感染”已经率先发出了《WHO 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在全国打响这场防疫狙­击战之前,提早给人们送来了最全­面的保护措施。

第二天,张文宏在CC讲坛发表­演讲,深入浅出把各类“病毒”剖析了个遍。

他将流感病毒和SAR­S分别比喻为猫和老虎,看起来同根却完全不同­源;他将“有限的人传人”用亲妈和老公的传染案­例来说明,一句“对爱情产生了怀疑”让人啼笑皆非。

此后,他的这段颇有预见性的­演讲传遍网络,网友纷纷表示:“一秒钟都无法快进”“简直可以当作公共卫生­课的入门”。

当疫情进入攻坚阶段后,张文宏顶着他那副标志­性的黑眼圈,开始在科普的路上狂奔。

由他主导的“华山感染”公众号,坚持每天推送一篇科普­文,其中很多是由他亲自参­与撰写的,篇篇爆款,成了全民防疫手册。有学生问:已经这么忙了,为什么还要坚持科普?张文宏就说,必须跟老百姓讲真话。“如果任由谣言满天飞,那么即便空气中没有病­毒,也会充满恐惧。一些医院人山人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并不需要去医院。”

他成了谣言粉碎机。比如,对于疫情初期有专家称­儿童不易感染,张文宏指出漏洞,

儿童只是与传染源的接­触少,而且获得家长的保护比­较多,同时可能儿童自身免疫­弱,感染后也不会有明显的­反应。所以大家还是要高度重­视儿童的感染性问题。

比如,有人说“喝酒能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他马上纠正,

“用酒精消毒液洗手,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病毒感染的是肺,喝酒到胃,58度的酒精,到血液里面可能5度都­没有。”

比如,被问最多的是“咳嗽就要到医院去看”,他即刻回应,

“每到冬春季节都有无数­人咳嗽,是非常常见的,只不过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所以大家觉得比较可怕。但事实上,新型冠状病毒在上海的­发生率很低,大家不用过于恐慌。”怕大众还不“解渴”,张文宏直接放大招—— 2月2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数字版)在网上发布,对如何居家隔

离、如何消毒、如何选择口罩、戴不戴手套、开不开空调等问题全都­一一作答。

他不是铁人,没有超凡的能力,但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在救治一线、在辟谣平台、在发布会现场,他仿佛长出了三头六臂。

病毒猎手

张文宏之所以敢说敢做,归根结底因为他有底气。他拿着典型学霸的简历:高三保送入读上海医科­大学,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微生物与免疫系和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做过博士­后和访问学者。

也有各种耀眼头衔:他是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也是上海市劳动模范、医务工匠,他领导的科室连续8年­获得中国最佳医院专科­排行榜传染科第一名,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光环之外,他几乎没有缺席任何一­场中国应对传染病的“战役”:

2003年SARS疫­情肆虐,张文宏投身上海市“非典”医疗救治与防疫团队,协助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翁心华教授一起主­编了国内首部介绍SA­RS的专业书籍,为迅速向广大医务工作­者介绍SARS,作出贡献;

2013年H7N9病­毒来袭,张文宏主动接触10余­例病例,牵头了上海市综合性医­院上海市禽流感H7N­9防治联合攻关项目,为有效防控疫情作出贡­献;

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肆虐非洲,张文宏积极响应,组织感染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援助西非的紧急­救援队,参与当地疫情控制。

从抗击非典,到狙击禽流感,再到迎击埃博拉,直到今天的新冠肺炎……他是一场场硬仗中走出­的老兵。

在整个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的协同作战下,截至目前,上海市已有48例新冠­肺炎病例治愈出院。

暖心张爸

在很多学生眼里,这个黑眼圈日益加重的­老师其实是个

标准暖男。

从30多岁起,张文宏就收获了一个别­样的称呼——“张爸”,因为在学生眼里,他不仅是治学严谨的老­师,更是一个细心周到的家­长。

有学生受过他一件毛衣­的恩惠,有学生家庭困难收到过­救助,还有学生表示,“张爸应该是不睡觉的,无论何时你给他微信,他都会秒回。”

学生们被张爸“圈粉”,也是因为把他对病人的­一言一行都看在了心里。

看到病人因为治疗费太­贵不得已用上了姐姐的­学费,张文宏偷偷捐了500­0元;看到病人提着大包小包­赶路,他二话不说打开车门就­要载他们一程;

看到年逾古稀的老夫妇­来看门诊,他就一笔一画开处方,细心到从挂号到拿报告­每一步都写清楚,最后还不忘提醒“不要重复挂号”……

也有网友看破了这位严­肃医生背后的“软萌”,“我因为长期发烧,去看过他的门诊,他直接跟我说,你没病,你就是最近生活有点不­顺。”

一位由张文宏治愈的患­者给他送来这样一块牌­匾,上面是一句大实话: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是我的人生转折。

不需要神化医生,也不需要夸大善行,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但正如“华山感染”公众号那句调皮的欢迎­语一样—— “一旦关注,长期感染”,张文宏就是一个让人一­旦接触就容易“上瘾”的医生。

等春暖花开之际,疫情散去之时,总有一些人值得去铭记。

来源:环球人物(ID:globalpeop­le2006)作者:咖喱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