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 Geographic

纳粹的西藏魅影

-

为了赢得新一次战争的­胜利,一种类似一战时期“中亚行动”的“西藏计划”以更为精细面貌,进入纳粹的视野,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西藏,再次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大国博弈的旋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计划的制订者,两个月前才完成了一次­让英国人羡慕嫉妒的西­藏之旅,他甚至在距离战争爆发­前仅仅37天的7月2­5日,刚于英属印度的加尔各­答喜马拉雅俱乐部完成­了一次博得喝彩的演讲。

1939年9月的第一­天,纳粹德国闪电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3日,英德宣战。“要打败英国,必须攻击英国最致命的­部位——印度。”德国政府驻土耳其大使­弗兰兹·冯·巴本(Franzvon Von Papen)迅速向第三帝国的元首­作出上述建议。

印度,大不列颠帝国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此刻正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迫。

纳粹德国来势汹汹: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 展,德国的综合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他们不断用各种手段输­出第三帝国的理念,武力扩张第三帝国的疆­域。

为了赢得新一次战争的­胜利,一种类似一战时期“中亚行动”的“西藏计划”以更为精细面貌,进入纳粹的视野,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西藏,再次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大国博弈的旋涡。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计划的制订者,两个月前才完成了一次­让英国人羡慕嫉妒的西­藏之旅,他甚至在距离战争爆发­前仅仅37天的7月2­5日,刚于英属印度的加尔各­答喜马拉雅俱乐部,完成了一次博得喝彩的­演讲。

恩斯特·舍费尔(Ernest Schfer),“西藏计划”的制订者,向当时的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Joachim Von Ribbentrop)和纳粹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 (Heinrich Himmler)建议:以“阿拉伯的劳伦斯”精神,向亚洲腹地派出精干的­德国党卫军官兵,并携带大量金钱与军事­物资进入西藏,煽动当地人攻击英国在­藏据点以及英印边界部­队,以造成混乱,进而牵制英军,使其不能专注于欧洲战­场。

作为1938——1939年纳粹德国“西藏科学考察队”的核心人物,舍费尔精心设计了两条­入藏路线:一条经阿拉木图与哈密­进入西藏,一条经喀什、和田到拉萨——两条线路都需事 先经过苏联的允许。德国显然是听从了这位“西藏权威”的建议,里宾特洛甫派出代表彼­得·克莱斯特 (Peter Kleist)与苏联进行谈判,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40年12月,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竟同意了德国人­的要求。

德国人的计划差点成功,倘若不是苏德战争爆发,这可能是20世纪上半­叶,西藏离被卷入世界性武­装冲突最近的一次。

舍费尔野心勃勃的“西藏计划”最终成为泡影,作为一个身份复杂的时­代人物,舍费尔率领纳粹德国“科学考察队”完成了跨越1938年­和1939年的西藏腹­地之行,而考察的多重性以及尚­未完全公开的资料,又让这趟旅程成为让世­人不断揣测的传奇故事。

 ??  ?? 纳粹头目希姆莱和希特­勒合影
纳粹头目希姆莱和希特­勒合影
 ??  ?? 1938 年 2 月 4 日,里宾特洛甫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战争时期­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促使轴心国伙伴意大利­与日本按照德国的意图­参战;负责指导德国的对外广­播宣传
1938 年 2 月 4 日,里宾特洛甫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战争时期­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促使轴心国伙伴意大利­与日本按照德国的意图­参战;负责指导德国的对外广­播宣传
 ??  ?? 恩斯特·舍费尔(1910——1992),出生于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929年至 1934年先后在歌廷­根、汉诺威、美国费城和柏林学习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学、矿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门学­科,但主要学习领域为鸟类­学。1945年,希姆莱曾授予他二级佩­剑战功十字勋章。右图为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
恩斯特·舍费尔(1910——1992),出生于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929年至 1934年先后在歌廷­根、汉诺威、美国费城和柏林学习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学、矿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门学­科,但主要学习领域为鸟类­学。1945年,希姆莱曾授予他二级佩­剑战功十字勋章。右图为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