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

从浑源窑镶嵌瓷谈起

田银梅

-

摘 要:中国镶嵌瓷考古出土、采集和传世的材料在以­往就有可观的存在,但直至上世纪末浑源窑­的大规模考古发现后才­引起国内相关研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现有的­镶嵌瓷材料加以总结归­类,对中国镶嵌瓷的相关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和推测。

关键词:浑源窑 镶嵌瓷 探讨

在中国陶瓷考古中,“镶嵌瓷”属于较为罕见装饰品种,在外观上相似于朝鲜半­岛的某些瓷器。镶嵌工艺是瓷胎上用正­锋刻划的方法,以粗而深的线条表现花­纹图案,或是刮去局部表面,再以堆填粉料的工艺根­据需求进行堆填,堆填粉料为化妆土制成,多为白色和赭色。之后将溢出的化妆土刮­掉,使其较好地装饰在刻划­或是刮掉的阴地纹中,将整个胎体进行素烧,罩釉之后再入窑烧制而­成。一般常见为青釉镶嵌瓷,瓷器的釉下会显现出多­种颜色的纹样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效果使得瓷器­在拥有古朴器型的同时­而又不失灵动。和这种镶嵌瓷同时出现­的还有填彩瓷,以化妆土涂抹在胎体上,用刻、划、剔或戳印的方法做出花­纹,然后将彩料填入花纹中。彩料与粉料通用,如在化妆土面上再用化­妆土画花,此处的化妆土就体现了­彩料的作用。狭义上来讲,镶嵌瓷为胎体装饰瓷,是主流,添彩瓷为其分支。但总体来说,在器物的制作中都存在­镶嵌这个概念,核心技法一致,只是工艺发展方向和技­艺拓展的个性体现而已。因此,两种装饰虽关系密切,但分属两种不同系统。

关于中国镶嵌瓷研究的­材料,虽然其他一些地区通过­学者们的研究调查发现­也存在多种镶嵌技法制­成的瓷器,但迄今为止通过科学考­古发掘

[1]。本文拟从浑源出土实物­的仅为山西浑源窑一处­窑入手,同时适当结合其他较成­熟的发现研究,对中国镶嵌瓷的起源地­区、类型、技法、流行时代等相关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和推测。

一、浑源窑简介及其镶嵌瓷­分析

浑源窑是山西重点瓷窑­之一,窑址位于山西

8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以­南约 公里处。地域上从大

5瓷窑、青瓷窑、界庄到古瓷窑。绵延约 公里。上世

50

纪 年代以来,在冯先铭[2]、李知宴[3]等多名专家学者的多次­实地调查中,发现浑源窑“创烧于唐,延续至金、元。浑源窑除烧造具有自身­特点的黑釉剔花类瓷器­外,还受北方其他瓷窑影响,烧仿定窑、钧窑、磁州窑的品种” [4]。收获不可谓不丰,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许多问题毕竟还仅是推­测,始终没弄清楚浑源古瓷­窑的历史面貌。1997

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重新­对浑源窑进行调查并发­掘,证明浑源窑从唐代至元­代一直烧造,其中唐代的窑址有介庄­大水床和古瓷窑,金代至元初的窑址有青

[5]。1999瓷窑,元代窑址有大瓷窑 年又对瓷窑进行

500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约 平方米,共发

6 4

现窑炉 处。保存较完好者 处,发现窖泥、练泥、

[6],发现大量匣钵、窑柱、垫饼、制坯、烘烤作坊两处模范等烧­窑和装饰工具,大量各种类型的陶瓷标­本,为研究浑源窑提供了更­为丰富全面的实证资料。经过初步研究和发掘,发掘者认为在众多浑源­窑的瓷器种类中以青瓷­地位最高,所以当地有青瓷窑村这­样以瓷为名的村子。“浑源窑青瓷在当时的烧­造量较大,这可以从窑址废弃的瓷­片中得到证实。其中镶嵌青瓷独占鳌头,体现了该窑最高的生产­技术。碗、盘、枕、罐、瓶、盆、炉、瓮等日用器皿在这里都­可以看到,甚至有作为其他器物装­饰用的插嵌瓷板。” [7]

通过考古发掘发现,窑址中有很多堆积起来­的瓷质支珠,说明用支垫支珠的摞烧­法是浑源窑镶嵌瓷的烧­制方法,黑、白瓷器等也大多使用这­种方法。盘、碗类瓷器由于支珠的使­用在底部留下了

大量的支珠痕迹(图一)。而利用支钉来烧制的镶­嵌瓷盘、碗等器物的底部内外基­本都有四个支钉痕迹,甚至个别有更多的支钉­痕迹(图二)。因此,镶嵌青瓷的烧造是更加­讲究的。

镶嵌瓷主要有三种装饰­手法:一、单一线嵌纹,出现频率最高,为主流装饰手法(图三)。二、组合纹饰,以剔划化妆土和线嵌纹­相组合,出现在瓷枕、盘以及大型瓮类器物上(图四、图五)。三、剔划花纹饰(图六),这类瓷器以白彩填入剔­刻处,而花叶的经脉处不填彩。

所以,可以看出浑源窑镶嵌瓷­实属化妆土装饰技法,这种化妆土镶嵌装饰技­法的视觉效果和磁州窑­类型化妆土装饰技法是­同一体系,十分相近,同时在宋金时期雁纹开­始盛行,耀州窑和磁州窑多见,尤其是在磁州窑枕系列­中最为常见,说明

[8]。浑源窑受磁州窑的影响­是很大的

浑源窑镶嵌瓷的胎体断­面较粗,有杂质,多是细小的石粒、黑色斑点与气孔等。胎体质地疏松,呈黄白色、灰色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颜色。镶嵌瓷釉色润泽,青中泛黄。在施单层釉的地方可透­出深胎色,在施双层釉的地方色泽­青黄。这类镶嵌青瓷中,除碗、盘类瓷器的口沿部存有­化妆土未被清 除,还有少部分将化妆土剔­划为纹饰的器物外,其他均不施化妆土[9]。

二、中国镶嵌瓷其他标本的­发现及分类研究

1.

刻花嵌白彩这类瓷器是­在胎体上刻划出装饰纹­样后,在刻划处嵌入色料,以唐代黄堡窑生产的瓷­器为代表,并将该类瓷器定名为———黑釉刻花填白彩(图七)。此种装饰手法透过釉层­对胎骨进行剔刻,填入较薄的彩料,从而形成了彩料与釉色­的色差,这种效果与施化妆土的­白釉填彩相近。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撰­的《唐代黄堡窑址》一书中对该类瓷器

16的记载为“数量不多,能复原的仅 件,但却是一个新的品种”,“器形有釜、灯、钵罐、执壶等”,基本为立式器物。装饰纹样有散点纹、卷草纹、折枝花、朵花纹和雁行纹等,以简单植物纹为主。典型器物有钵、执壶、壶、灯、罐等[10]。书中选取的标本均为黑­釉瓷,其装饰以刻花嵌白彩为­主。研究者认为这些瓷器的­时代为晚唐,应在唐代会昌元年(愿源员

年)至天祐四年(怨园苑

年),这个推断可以在遗址的­底层中得以证明。

2.

绞胎镶嵌以前中国学者­研究镶嵌瓷较少,镶嵌瓷方面定义往往与­高丽镶嵌器比照,从而造成了中国许多存­在镶嵌技法瓷器的忽略,陷入了镶嵌瓷认识的误­区。而实际上下述的绞胎镶­嵌也是采用了镶嵌技法,应属宏观的镶嵌瓷体系。

绞胎镶嵌是先利用绞胎­工艺制成镶嵌团块,能够形成菱形、五角形和圆形的团块,然后在事先留好的胎面­上进行镶嵌,之后将辅助的填粉或装­饰补在缝隙当中,通过修整最终形成变化­多样色差明显的绞胎镶­嵌瓷(图八)。而这种装饰手法多运用­于瓷枕之上,多出土于河南郑州一带。在对黄冶窑遗址的发掘­中体现明显。晚唐时期的三彩制品逐­渐减少,生活实用器占据主导地­位,且工艺相对粗糙,也不讲究。但并不是没有精良的瓷­器,如晚唐的黄釉器皿、白釉绿彩瓷和半绞胎瓷­枕等,这

[11]。1975类瓷器是同期­作品的上乘之作 年宁波义和路遗址出土­有一枕也是此种类型(图九),为越

窑的产品,也属于晚唐时期[12]。林士民先生所著的《青瓷与越窑》一书中对越窑的绞胎技­法的出现时间也定为晚­唐[13]。由此看来,晚唐时期是制瓷工匠

在陶瓷胎体上进行创新­变化的时期。

3.

戳印嵌粉这种工艺以绿­釉或黄釉瓷为主,使用带有纹饰的模印工­具在瓷胎的表面压印出­来纹样,然后在凹槽中填入色料,边饰使用划花嵌粉工艺(图一茵)。绿釉戳印嵌粉瓷还融入­了镶嵌绞胎团块的工艺,变化多样。此类器物集中出现在河­南地区,出土数量也比较多,且基本是本地的窑口烧­制,相关信息已有归纳整理。

4.

白釉剔地划花嵌粉此工­艺需要剔除部分化妆土,使胎体裸露并在其上剔­划纹饰,之后在凹槽中填嵌化妆­粉彩,磨平上釉,再入窑烧制(图一一、图一二)。这种填嵌的化妆粉为白­色,与胎体化妆粉颜色相同,烧出的效果都是白釉。胎色有褐色、酱色、黑色、青色等,与白色纹饰形成色差,以花叶纹为主题纹饰,边饰包括变形莲花纹、缠枝花和线纹。这种胎装饰瓷器器形以­枕、瓶、盒、罐等为主,出土标本时代多为北宋­初期,最晚到北宋中期,流行于河南地区。

5.

剔、划花填彩剔、划花填彩工艺流行于北­宋初期,例如黑釉 剔花填彩、白釉剔划花填彩和珍珠­地划花等。这类技法是在事先做好­的化妆土层进行剔划填­彩,彩有酱色、黑色以及赭色等。从瓷器表面观察较为光­滑者是填彩处经过加工­的,而粗糙不平的如剔、划或珍珠地未填粉料的­产品,都属于镶嵌系列,但只能归于镶嵌的支流。其烧造范围广泛,在河南中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以及内蒙古赤­峰等地曾大量烧制。直到金代晚期,甚至是元代都有这类工­艺传承流行。

通过以上的分类总结中,隐约可以看出即使在镶­嵌技法广泛存在的北方­地区,内部还有不同类型的分­区,其中黄堡窑以刻花嵌彩­为主;河南地区类型丰富,存在胶胎镶嵌、戳印嵌粉、剔地划花嵌粉等。至于具体的情况,则有待于材料的丰富和­进一步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镶嵌瓷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

通过上述一些材料的描­述,我们可以基本看到有镶­嵌瓷发掘出土或者采集­到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地­区:北方地区(黄堡窑、黄冶窑为代表)、雁北地区(浑源窑为代表)、江浙地带(越窑为代表)。雁北地区的浑源窑镶嵌­青瓷通过发掘判断其

12时间上在金元时期,即大致在 世纪初始有烧造,北方地区上面介绍过基­本都始出现于唐晚期。《中国陶瓷史》一书中,定窑系、磁州窑系等的定义中把­当时山西较大的窑场基­本都包括在内,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专家­学者对这些窑口做过细­致调查而后结合史料对­其显著的工艺模仿作出­的判断,

[14]。其中浑源窑的化妆土技­法基本受传于磁州窑而­江浙地区的越窑也推断­在唐晚期。“越窑绞胎瓷器的出现,则表明在制胎工艺上进­行装饰革新的努力……枕以蹲兽为座,枕面镂嵌褐色绞胎灵芝­草。绞胎作装饰在越窑中不­多见,显然是与北方绞胎工艺­交流的结果。”[15]中国镶嵌技法的产生主­要还是在北方地区。

然而,既然江浙地区在唐晚期­就受到了北方地区镶嵌­技法的影响,是否暗含镶嵌技法在北­方地区的出现还可更早­一些?或许只是材料的暂时不­足罢了。而且同样是唐晚期,越窑所受影响的是镶嵌­技法中的绞胎类型,黄堡窑出土的则是黑釉­剔花填白彩,两者在思路上有相同之­处,但具体操作不同,同时在已采集的绞胎镶­嵌瓷中,以河南地区占绝对优势,是否说明当时的镶嵌技­法在不同

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技艺­分支?现在看来,起始窑口的确定还是不­现实的,这有待更详细的资料和­研究,但我们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剔­刻填彩,还是大概念上包括绞胎­镶嵌的镶嵌技法,应该是首先出现在北方­地区的。时间应该至少在唐晚期,或许随着材料的越来越­丰富,时间上还会更早。

镶嵌瓷的工艺来源不见­文献记载。任志录先生认为其直接­工艺渊源则是唐代盛行­的金银平脱镶嵌工艺,特别是漆器镶嵌螺钿和­犀皮制作工艺,这些都属于立体装饰。这些工艺的基本做法都­是在制好的器地上粘接­金银、螺钿图案或“打捻”,然后在图案凸起处外一­道道填漆,最后打磨,形成花

[16]。结合其他学者的一些猜­测以及器物本色效果身­的形象认识,瓷器镶嵌技法产生于金­属镶嵌工艺这种说法基­本是可信的。

上面已阐述的镶嵌瓷在­中国现今基本上最早至­少可上溯到唐代晚期。同时在浑源窑中发现的­镶嵌瓷器,其时间上集中在金元时­期,而再往下则基本不见此­类材料。所以我们暂可定其流行­时间上在晚唐到金元时­期。

[1] [5]任志录、孟耀虎《浑源古瓷窑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1998 年 2 月 25 日第 1 版。

[2]冯先铭《山西浑源古瓷窑调查》,《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 年版。

[3] 李知宴《山西省浑源县界庄窑》,《考古》1985 年第10 期。

[4]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1998 年1 月第一版,第 306~307 页。

[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浑源县界庄唐代瓷­窑》,《考古》2002 年第 4 期。

[7]孟耀虎《山西浑源窑新发现的镶­嵌青瓷》,《收藏界》2006 年第 8 期,第 79 页。

[8]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1998 年1 月第一版,第 306~307 页。

[9] 孟耀虎《山西浑源窑新发现的镶­嵌青瓷》,《收藏界》2006 年第 8 期,第 81 页。

[1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代黄堡窑址》,上册,文物出版社,1992 年。

[11]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黄冶窑考古新发现》,大象出版社,2005 年,图 49、50。[12]《宁波文物集粹》,华夏出版社,1996 年,图 53。[13] 林士民《青瓷与越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12 月第一版,第 246~247 页。

[14] 刘毅《浑源窑镶嵌青瓷与朝鲜­半岛相关瓷器品种比较­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4 年第 6 期,第 39 页。

[15] 林士民《青瓷与越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12 月第一版,247 页。

[16] 任志录《中国早期镶嵌瓷的考察》,《文物》2007年第 11 期。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博物院)

 ??  ?? 图一 碗
图三 碗
图五 盘
图二 盘
图四 枕
图六 枕
图一 碗 图三 碗 图五 盘 图二 盘 图四 枕 图六 枕
 ??  ?? 图七 黑釉刻花嵌白彩壶 图一茵
戳印嵌粉枕
图一一 白釉剔地划花嵌粉枕残­片
图八 绞胎镶嵌枕
图九 绞胎镶嵌伏兽脉枕
图一二 白釉剔地划花嵌粉瓶残­片
图七 黑釉刻花嵌白彩壶 图一茵 戳印嵌粉枕 图一一 白釉剔地划花嵌粉枕残­片 图八 绞胎镶嵌枕 图九 绞胎镶嵌伏兽脉枕 图一二 白釉剔地划花嵌粉瓶残­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