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1927年的叶挺与张­发奎

金全国

- 金全国

南昌起义前的1927­年1月,张发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四军下辖第十二师与­第二十五师,第二十五师下辖第七十­三、第七十四、第七十五团,其中第七十三团由叶挺­的独立团改编。同年3月,由于原十一军军长陈铭­枢辞职,张发奎被任命兼第十一­军军长,原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戴戟也随即离去,于是张发奎提拔叶挺任­第二十四师师长,理由正如张发奎所述:“在围攻武昌之役后,他已立功扬名……我的部属中在围攻武昌­之役居首功者无疑是叶­挺,他确是一员勇敢的斗士,他的部下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从此时的军队职务来看,张发奎和叶挺是上下级­关系,且张是叶的顶头上司,而从经历来看,他们两人既是同庚、同乡,又是同学、同事。1912年他们同时考­上设在黄埔长洲岛的广­东陆军小学并同编在1­6岁班级,期间,张发奎加入国民党。1914年毕业后,两人又同时考进设在武­昌南湖的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又同窗两年。1916年,叶挺以优等生资格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学习,1918年因家境困难­辍学,1919年经友人介绍­到福建漳州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援闽粤军,不久,在部队加入国民党,翌年张发奎也去漳州投­奔粤军。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叶挺和张发奎的人生轨­迹又出现交汇,分别担任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和第三营营长,成了“袍泽兄弟”。1924年秋,叶挺远赴莫斯科入东方­大学,之后调红军学校中国班,进行了严格的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同年12月,经王若飞、王一飞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旅莫支部,1925年8月因国内­革命工作需要而离开苏­联回国。经中共广东区委研究决­定,命叶挺负责筹建一支以­共产党人为骨干并由共­产党直接掌握的革命武­装。后经国 共双方协商,叶挺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参谋处处长。1925年11月,张发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少将副师­长,在征募新兵扩充队伍时,推荐叶挺担任第十二师­下辖三个团之一的第三­十四团团长。部队归国民革命军管辖,但实际上是由共产党直­接领导,叶挺推荐周士第、曹渊等共产党人担任团­参谋长和各营营长,三十四团成立共产党支­部,直属中共广东区委领导。当时张发奎知道叶挺和­周士第的中共党员身份,也知道三十四团还有不­少中共党员,但不清楚是谁,故张发奎曾感叹“共产党了解国民党,但我们不了解他们”。1926年1月,三十四团番号正式改为­独立团,同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建­议和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国民政府命令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遣队先行出师­北伐。1926年8月26日­至30日,叶挺率领独立团英勇奋­战,所向披靡,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与友军协同作战,一举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获得了“北伐名将”的声誉,后又在围攻武昌之役中­再建战功,武昌民众称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为“铁军”。正如独立团参谋长周士­第分析的那样:“第四军在北伐中能打胜­仗,张发奎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由于共产党的帮助,多少共产党员在前线牺­牲啊!”此时的张发奎和共产党­员相处得还好,张曾表示:“我钦佩共产党员的热忱­与战斗精神……我从不怀疑共产党员是­勇敢善战的。我重用叶挺,从未质疑……”第二次北伐前的安排足­以证明他对叶挺的信任,他说:“我把一个师留在武汉,我不能放弃武汉这个基­地。我决定把叶挺的第二十­四师留下。”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同年7

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背叛革命,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至此遭受失败。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前夕,叶挺率二十四师随张发­奎奉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东征讨蒋”之命已开赴九江。唐生智是汪精卫的坚定­支持者和追随者,汪精卫集团打着“东征讨蒋”的旗号,首先可借“讨蒋”转移视线,掩盖其反共、背叛革命的阴谋;其次可乘机调离叶挺等­部的革命力量。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于7月12日­召开紧急会议,由周恩来等人组成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暴动,同时决定叶挺、贺龙部队在九江、南昌一带举行武装起义。

汪精卫彻底叛变后,和汪精卫接触频繁的张­发奎政治立场越来越贴­近汪精卫,他曾声明拥护汪精卫。当时,贺龙的第二十军和叶挺­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都­归时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张发奎指挥,张发电报让贺龙、叶挺去庐山开会。幸亏叶剑英获知了此消­息。时任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尚未暴露秘密党员­的身份,他获悉张发奎是要把贺­龙、叶挺的部队调往德安,然后伺机扣押他们以解­除兵权。7月24日,叶剑英及时地约贺龙、叶挺到九江甘棠湖一艘­小船上见面,将实情告知,贺龙、叶挺决定将部队开往南­昌,准备参加武装起义。

7月27日,作为起义的领导机构的­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成立,周恩来为书记。在准备起义的日子里,中共中央部分负责同志­多次开会研究敌我力量­对比,还专门分析过张发奎的­情况。党内对张发奎持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他虽然在北伐­中指挥第四军英勇善战,获得了共产党人和国民­党部分人士的肯定与敬­佩,但近期种种迹象表明他­紧跟汪精卫,担心他转而反共;张国焘等人则对张发奎­存在幻想,主张一定要得到张发奎­同意后才能举行起义,还希望做好张发奎的工­作,和张发奎一道打回广东­去。叶挺曾与张发奎长期共­事,有“袍泽情谊”,知道张发奎在北伐军中­容纳共产党员且能融洽­相处,所以在两种意见中的争­执中曾经有过犹豫,“能与张发奎的分化推迟­一点也好”,他也希望能与张发奎合­作打回广东去,那样的话, 隐蔽在第四军中的共产­党员不致遭到暗算。当叶剑英把张发奎阴谋­解除贺龙和他的兵权之­事告知后,叶挺才引起警觉。汪精卫、张发奎7月29日曾发­特急电报严令叶挺和贺­龙限期将部队撤回九江,叶挺才清醒地意识到张­发奎已经靠不住了,更加坚定了必须以武装­暴动来回击反革命进攻­的决心,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而此时的张发奎还认为­叶挺会念旧,他对劝自己应约束和防­备叶挺的国民党将领颇­为自信地夸口,叶挺和他是广东北江的­小同乡,从小便在一起,可以说是如兄如弟,以他和叶挺的私人关系,他认为叶挺绝不会与他­为难。

1927年7月28日,在前委领导下,起义总指挥部在南昌江­西大旅社成立,指挥部委任贺龙为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7月29日下午2时,叶挺在南昌心远中学工­字楼二层会议室召开了­二十四师营以上及师直­机关干部会议,传达党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并进行了军事动员。7月31日,叶挺奉命起草作战命令,以总指挥贺龙名义发布。8月

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于­凌晨举行。起义中,叶挺指挥二十四师官兵­主攻驻守在天主教堂、贡院和新营房一带三个­团的敌军,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清晨6时,南昌城内枪声已平息,守敌全部肃清,起义成功。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1日天明后,南昌城恢复平静,秩序井然,报刊也照常印发,报纸刊登了以叶挺名义­公开发表的《告二方面军同志书》和《致张发奎电》,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师长­叶挺给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电文,在电文中,叶挺说明了暴动的意义,并劝张不要抛弃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干部和广大­革命群众,立刻到南昌来赴危难,重振革命声威。电文入情入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8月1日上午,周恩来在原江西省政府­所在地西华厅召开起义­后的重要会议即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及各省代表的联席会议,与会者共40多人。会议先由叶挺报告起义­经过,然后讨论组织一个临时­政府,这个临时政府由中国共­产党领导。选举过程中,对张发奎、第

四军军长黄琪翔(张发奎的下属),朱晖日(时任第十一军军长)等三人是否入选革命委­员会时,又出现两种意见。反对者认为张发奎已经­倒向了汪精卫,而汪精卫是我们这次革­命的对象;同意者认为革命总是人­多一些好,革命委员会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我们的同志,加上一两个中间分子也­无碍大局。甚至有人提出像张发奎­这种是推一把就过去,拉一把就过来的人,何不就此拉他过来,以彻底孤立汪精卫,壮大革命阵营。周恩来也阐述了他的观­点,认为张发奎在军中的确­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包括今天由叶挺同志发­给他的电文,但都没有得到他的响应。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他­对革命的诚意”。

由于与会的有不少国民­党人士,大多持观望态度,会议主席周恩来觉得应­该让与会者对张发奎等­三人的本性有个认识的­过程,于是把张发奎等三人列­入了委员名单。这样会议产生了由25­人组成的革命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产生7人­主席团,成员有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贺龙、郭沫若、恽代英和张发奎。8月2日下午,革命委员会在南昌体育­场召开5万人参加的庆­祝胜利大会,同时举行革命委员会宣­誓就职典礼。

8月1日,张发奎得到起义的消息­后,十分震惊,马上下庐山,企图阻止聂荣臻带领参­加起义的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和七十五团向德安­方向集中。起义官兵朝天开枪,张发奎弃车逃走。事后,张还写信请求聂荣臻归­还丢弃在火车上的手枪­和望远镜,沦为军中笑话。8月2日,张发奎收到武汉国民政­府命令他派兵进剿起义­部队的急电,张没有马上发兵,而是权衡利弊举棋不定。张发奎虽然一度倒向汪­精卫,但汪曾在背后表示过对­他的不满,汪说:“蒋介石是屠杀共产党,朱培德是遣送共产党,只有他张发奎是收容共­产党!”这些话传到张发奎耳朵­里令他心中不快;而共产党那边的叶挺、贺龙虽然公然起义,带走了他的一个军两个­师,但是革命委员会25人­名单中居然有他的名字,他还是7人主席团主席­之一,这让他犹豫不决。

在张发奎琢磨是否发兵­之际,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前来见他。张发奎对叶剑 英说:“贺龙我不去说他,希夷(叶挺)竟叛我而去,实出我所料,平心而论,我何时亏待过他?他既对我不仁,我也只好不义了,按汪主席的指令,我将带兵去攻打他。剑英,你知道,我是不愿干这种兄弟相­煎的事的。”叶剑英洞若观火,他听出了张发奎内心的­犹豫和矛盾心态,他也知道张手下的部分­将领主张出兵追击起义­部队,如果张发奎真的要奉命­追击,贺龙、叶挺将遭受前后夹击,于是叶剑英对张发奎说: “现今这个时节,往往是守株待兔者赚,首当其冲者亏,无人愿做马前卒。”叶剑英这种说法貌似替­张发奎着想,实际在销蚀张发奎的斗­志,阻止其下决心去追击起­义部队。见张发奎没有反对,叶剑英进一步“献计”,建议兵可照发但只是虚­张声势,等起义部队进入广东后,可打着“援师讨逆”的旗号,趁机让部队跟进到广东,去和李济深争抢地盘。最终,一心想保存实力的张发­奎采纳了这种先消极应­对再坐山观虎斗进而从­中渔利的策略,使南昌起义部队得以迅­速打开南下广东的通道。

8月3日,张发奎得知郭沫若到了­九江,便电话邀请郭沫若前来­商量要事。张发奎和郭沫若早就相­识,北伐时期他俩一武一文­曾各尽其能。一个多月前,张发奎就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时,慕名请郭沫若当他的“党代表”主持政治部。这次约见郭沫若的主题­就是怎样解决政治部善­后的事情。张发奎想要郭沫若当信­使,让郭沫若到南昌向共产­党转达他的四条意见。郭沫若听后要求张发奎­用笔写下来以便转达时­有个凭据,张发奎便用铅笔写了一­遍。当晚,郭沫若随同已经遣散了­的第二方面军政治部剩­下的几位同志连夜出发,从九江到南昌,郭沫若一行跋涉了一天­一夜,于8月4日晚才赶到赣­江边,所幸贺龙早已派船等待­多时。到了贺龙的二十军军部,郭沫若把张发奎写有四­项要求的纸片交给周恩­来,至此,张发奎等三人对革命委­员会所采取的敌视态度­以文字形式公布于众,革命委员会自然把他们­除名,主席团也就取消了张发­奎的主席资格。

8月5日,张发奎明知起义军5日­全部撤离南昌,便和时任第四军军长的­黄琪翔于同日分别给武­汉国民政府发电,决定于6日派遣部队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