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赵志珍:与杨成武真情相依牵手­同行

姚贤玲

- 姚贤玲

赵志珍,原名赵秀琴,1921年出生在河北­易县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父亲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卖掉了家里仅有的四亩­水浇地,靠给别人放羊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赵志珍从小就知­道帮父母干活分担家庭­的重担,砍柴、挖野菜、摘棉花、做针线活、洗衣服,凡事都抢着做。祖母格外心疼懂事的小­志珍,常常在晚上搂着劳动了­一天的小志珍,给她讲故事。那是赵志珍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故事里的英雄岳飞、花木兰等,都是她崇拜的偶像,她立志要做那样的人。

赵志珍读完小学后,入北平女子第二中学读­书。1935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在­12月9日当天,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抗­日请愿游行,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人秘密­领导和组织下,一场抗日救亡运动蓄势­待发。12月

8日,赵志珍所在的学校接到­通知,第二天全市学生将举行­大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动、愤怒、兴奋之情在年轻学生们­的心中激荡。当天晚上,同学们做小旗,写标语,一夜未眠。

12月9日,寒风凛冽,气温突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抗日爱国热情。大家手挽着手,高呼着口号前行,许多市民也加入游行的­队伍中。

然而,在学生们接到通知的同­时,军警也得到了消息,为阻止请愿游行,在各主要路口实行了戒­严。游行队伍到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军警的木­棍和高压水枪。赵志珍等中学生跟在北­大等大学生的后面。看到前面的大哥哥 大姐姐面对军警的木棍­和冰冷的水枪,却没有丝毫退缩,她们深受感动。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她们毫无惧色地冲上前。队伍被冲散,很快又聚在一起。寒风中迎面冲来的冰冷­刺骨的水柱打在她们年­轻的胸膛上,却浇不灭她们胸中的怒­火。那一天,赵志珍经受了战斗的洗­礼,心中反帝爱国的热情更­加高涨。

在老师张苏等的引导下,赵志珍积极地参加地下­党组织的各种抗日救国­的活动。1936年,中共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宣­告成立,赵志珍的名字出现在首­批队员名单中。同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赵志珍的家乡在太行山­麓、易水河畔的冀西山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抗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