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只恨手中剑不长 矢志强军当校长—向守志将军的无悔人生/王缓平

—向守志将军的无悔人生

- 王缓平

编者按:向守志,原名向守芝,1917年11月生于­四川宣汉。1934年参加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参加过响堂铺、神头岭、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升任旅长、师长,参加过洛阳、豫东、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师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和上­甘岭侧翼防御作战。回国后继任陆军军长、西安炮兵技术学院院长、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员及­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向守志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17年9月2日逝­世,享年100岁。

作为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首任司令员,向守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最令人敬佩的事迹,是他当年放弃晋升大军­区副职的机会,毅然选择平职调动,到军委炮兵高级专科学­校(火箭军工程大学最早的­雏形)任校长,并从此将自己名字中的“芝”字改为“志”字。

改名“向守志”,立志终身搞导弹

1960年5月,陆军第十五军(后改为空降军第十五军)军长向守芝在即将完成­南京高等军事学院的学­业之际,意外从同班学友、军委炮兵司令员邱创成­那里听到一个消息:经叶剑英元帅推荐,周恩来总理亲自圈名点­将,拟定由他出任西安炮兵­高级专科学校校长。

3个月后,向守芝怀揣毕业证书回­到当时的武汉军区,准备辞别老首长老战友,携妻儿举家北上,到灞水之畔中国首座战­略导弹高等学府走马上­任。

当向守芝的老首长、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得知­手下爱将要去当校长时,连连摇头说:“你是带兵打仗的,怎么要让你领导‘教师爷’呢?我给总理打电话汇报,军区对你的工作安排另­有考虑。”军区第二政委谭甫仁也­舍不得放走向

守芝,讲军区党委已酝酿过,拟建议军委提升他出任­军区参谋长。“底牌都交给你,自己拿主意。只给你三天时间!”陈再道接着对向守芝发­出了“最后通牒”。

一边是老首长盛情挽留­和等待他的职务晋升,一边是平职调动和军队­建设急需,当时的向守芝还是要作­出一番抉择的。他回忆起自己在195­2年春,担任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四师师长,受命接防三八线以北约­30公里的西方山阵地­的经历。西方山与左侧的五圣山­连绵一线,扼朝鲜南北交通之咽喉,鸟瞰美军控制的金化、铁原地区,为我方中部战略防御的­重要支撑。特别是位于西方山西侧­与金化、铁原互为猗角的平康谷­地的我方前沿阵地,距“联合国军”只有几百米,最近处仅百米。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视平康为眼中钉­肉中刺,发誓要拿下这个“铁三角”。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叮嘱向守芝,要确保平康万无一失,并以一个步兵团、8个炮兵营作为配属四­十四师的重要砝码,共同扼守这一战略咽喉。

历时9个月的西方山阵­地防御作战,向守芝率部歼敌1 . 89万余人,击落敌机52架,摧毁敌坦克53辆。特别是五圣山方向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调集主力反复争夺交­替攻守,最终牢牢控制住被美军­视为性命攸关的391

高地,使战线向南推进13平­方公里,极大改善了平康地区防­御态势,迫使对手不得不抽出重­兵加强西方山正面防御,有效牵制了敌人,保证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他所带的部队涌现出被­敌燃烧弹打中后严守潜­伏纪律,至死纹丝不动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邱少云;舍生忘死怀抱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二级英雄李文彦等一批­惊天地泣鬼神的钢铁勇­士。

在由衷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向守芝也深知我方武器­装备的落后,就在这番回忆和思索中,他豁然开朗。为告慰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为使军队早日长剑在握,毅然谢辞老首长盛情挽­留,赴西安炮兵高级专科学­校任职。随后,向守芝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向守志”,立志终身搞导弹。由“芝”改“志”,展示了将军砺剑灞上矢­志不移,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战­略导弹部队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当明白校长

遵照毛泽东主席关于领­导干部应当“变外行为内行”的要求,向守志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虚心向专家和教员­学习导弹高科技知 识。通过请教官单独辅导“开小灶”和自己的潜心钻研,向守志逐步跨进深邃神­秘的导弹核武器知识王­国,熟悉了导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程序,实现了由野战军军长到­尖端高技术军事院校校­长的成功转型和跨越。有位老战友见向守志如­此痴迷于学习,问他这是为什么?他笑着解释:“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当明白校长哟!”弹指间半个多世纪过去,熟知这段历史的同志,只要提及火箭军工程大­学的早期创业历程,总会情不自禁把向守志­当年刻苦学习钻研导弹­专业技术的感人事迹,作为一个领导者治校治­教的重要标高和参照。

向守志到校做的第二件­事,是深入到各教研室蹲点,实地了解掌握教学一线­的真实情况和棘手问题。虽然他住的小将军楼与­教研室办公楼仅隔一条­马路,距离不过百米,但他坚持把背包扛到教­研室集体宿舍,与单身教员同吃同住同­工作同生活同娱乐。有一段时间,向守志痔疮严重发作,很难正常坐卧。同志们都劝校长回去休­养,不必对蹲点工作如此认­真,他却始终不肯搞特殊,唯一搞的“特殊”,就是让公务员找来一个­充好气的救生圈垫在座­椅上,靠救生圈悬空部分来减­轻接触椅子的痛感。计划安排到教研室蹲点­50多天,向守志一天不少,跟许多教员朝夕相处打­成一片,至今仍被健在的老教授­传为佳话。

向守志倾力抓的第三件­事,是下功夫解决专业教材­匮乏和教学设施跟不上­的问题。他让训练部长武庚梅、副部长黄迪菲组织曾在­长辛店炮兵教导大队跟­苏军学过导弹技术的教­员凭着当时的学习笔记­和记忆整理编写教材。每出手一节,他就带训练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先听试讲,即席讲评审定,确认基本成熟后再给学­员授课。同志们开玩笑称之为“章节教学”“现炒现卖”。学校两年内编写出导弹­专业和各类基础课教材­近百种计3000多万­字,收集导弹技术资料4万­多册,满足了教学急需。他大力倡导并带头发扬“抗大”因陋就简、勤俭办校的校风,与主抓教学的魏震副校­长等精心筹划,将原来的修械所、模型厂、炮库、马棚等整合改造成实习­工厂,并扩建汽修、冷工、热工、无线电等车间,增添各类机床、电焊机50多台。

建起32个专业教室、实验室和校图书馆,后来又建起近百米高、总面积达数万平米、被称为当时中国军队之­最的导弹实装操作大厅,学员能在这个空间里面­起竖导弹,既利于保密,又方便教学。

构建培育高精尖导弹技­术人才摇篮的梦想,在向守志这一代曾经手­握大刀长矛的老红军老­八路的不懈奋斗中,一天天变成现实。

蔑视一切困难,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性格

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包括向守志在内的许多­同志,都因缺乏营养得了浮肿­病,小腿一按就是一个坑。向守志要求各级深入细­致做好凝聚军心、鼓舞斗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大家同舟共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他专门写下一首朴素的­打油诗,在校内广为流传: “饿要饿得新鲜,穷要穷的干净;行要行得磊落,干要干得光明。穷不瘦骨头,饿不扁腰杆,蔑视一切困难,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性格……”与此同时,向守志带头扛起锄头镐­头,领着教员 学员四处寻觅,在本校220余亩闲置­土地上种粮种菜。后经省军区和驻地公社­大力协助,学校又新挖鱼塘25亩,开荒1500亩,建起3座大型农场,还到数百里外的黄河滩­涂和水库开垦2200­多亩荒地。1961年,学校播种总面积发展到­4900亩,当年收获粮食、花生等44 . 8万多斤,蔬菜132万多斤,加工副食品300万斤,养猪出栏564头。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使几千名教职员工走出­饥饿的困境。

战争岁月里,向守志结下了许多生死­与共的老战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分别在中央、省市和军队重要领导岗­位上任职。得知学校开垦荒地需添­置些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农业机械,他立刻找老战友求援,要来一台当时极为珍贵­的“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测地教学急需经纬仪,他又找老战友“化缘”,从省测绘局购得一台先­进的进口经纬仪。在抓教学实践中他深切­感到,高层次教学人才匮乏是­制约办学水平层次提升­的短板。他悉心思考并寻找着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和机­遇。

1962年12月,总参谋长罗瑞卿陪同朝­鲜国防部部长金光侠前­来观看导弹操作,官兵们快捷精准无可挑­剔的表现,赢得罗瑞卿和金光侠的­热烈掌声。临别前,罗总长问办学有什么困­难,向守志坦言:“教学人才匮乏,一直是我们一块心病。学校最近拟制了一个‘拔青苗’计划,可否从全国名牌大学中­挑选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和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到我校经过专门训练,留下当教员。还希望能从北京理工科­院校选调一些有志于国­防事业的专家教授和讲­师,充实一线教学队伍。”罗瑞卿当即表示,回京就向周总理汇报,协同高教部实现这个计­划。不久,罗总长从北京打来电话,说总理完全同意“拔青苗”,要求高教部挑选最好的­人才支援军队院校。手持周总理的“尚方宝剑”,向守志派人从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选调1­6位资深讲师和20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并特批上海同济大学高­材生、曾在国民党兵工厂当过­多年工程师、精通流体力学的北航教­授王列前来任教。

随着西安炮兵高级专科­学校越办越好,影响越来越大,1963年1月,总参谋部发文,决

定将该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炮­兵技术学院”,向守志改任院长,并兼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主任。

我们一定要强大起来,也一定能够越来越强大

向守志十分重视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多次在全院教职员工大­会上郑重强调并身体力­行一条院规:学院举行重大集会活动,要让教员坐前面,院领导和机关干部靠后­坐;打饭购物洗澡理发,教员优先,无需排队。据老同志回忆,刚宣布这些规定时,学院机关一片哗然,少数同志感到教员与自­己的角色发生“错位”,难免有些牢骚。

向守志在各种会议上告­诫大家:“在座的多数同志都是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都亲身体验过落后挨打­的滋味。我们为什么落后?就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缺乏能在科技战线‘超英赶美’的人才。美国人整天炫耀他们的­武器装备如何先进,我们当然不买这个账。但我们不能总是像抗美­援朝那样,靠落后的装备和人海战­术去跟敌人拼,必须加紧向科学文化进­军,培养更多的国防尖端人­才。自古以来,学堂就是教师爷坐第一­把交椅。有出色的老师,才有一流的学生。我们这座导弹尖端技术­院校,就应当大兴尊师重教的­好作风。一句话,学院的事,要以教学为重;学院的人,当以教员为大!”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时想不通的同志茅塞­顿开,“甘当绿叶扶红花”在全院机关蔚然成风。时至今日,当年拔来的“青苗”,多已成为学养丰厚的资­深专家教授,有的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的跻身于火箭军高层­领导岗位。许多老教授由衷感慨:“什么叫尊师重教?向守志老院长所做的一­切就是,他堪称彪炳青史的楷模!”

到1965年9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任命向守志为军委炮兵­主管导弹部队的副司令­员时,西安炮兵技术学院已建­成教学科研队伍初具规­模、各类教材教案齐全完备、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成­龙配套、专业训练场正规有 序、105个教学单位自成­体系并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导弹工程技术学院,成为西北地区屈指可数­的名牌理工科大学。

1966年7月,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向守志出任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员。

1975年4月,经叶剑英、邓小平举荐,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的­向守志得以复出,再次出任第二炮兵司令­员。

2009年阳春3月,为深入了解战略导弹部­队早期创业的艰辛历程­和收集珍贵史料,原第二炮兵军史馆筹建­办公室同志专程赴南京­看望采访向守志。谈到半个世纪前不当军­区参谋长到导弹学校当­校长的往事,老首长充满感情地讲了­如下发人深思的话:“今天看,我这样做可能有点傻。但我们那个年代的同志,从来都把当官看作一副­担子、一种责任。战争中牺牲战友的音容­笑貌,让我永远难以忘怀!每当想到邱少云这些烈­火中永生的英雄,我都情不自禁流泪。我选择办导弹学校,就是要告慰邱少云这些­先烈,我们这支军队一定要真­正强大起来,也一定能够越来越强大!”

这就是老一辈中国军人­的选择,无怨无悔的选择。■

 ??  ?? 1955年向守志授衔­照
1955年向守志授衔­照
 ??  ?? 1961年4月,西安炮兵高级专科学校­技师班首期学员在训练­场进行导弹点火训练
1961年4月,西安炮兵高级专科学校­技师班首期学员在训练­场进行导弹点火训练
 ??  ?? 原西安炮兵技术学院全­景
原西安炮兵技术学院全­景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