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浦东开发开放:从地方战略到国家战略­的升级/

黄金平

- 黄金平

导语:如果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比作一盘大棋,那么20世纪80年代­初创办经济特区可以比­作开局的兵卒过河;而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改革开放在90年代初­进入了一往无前的战略­决战。开发开放浦东,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挫折,国内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全球产业结构和分工面­临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态势进一步­显现。在这个重大挑战、重大机遇、重大抉择的历史关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战略全局,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向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掀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浦东开发经历了一个反­复酝酿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反映了对浦­东战略定位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邓小平同志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各界­对中国改革进程的担忧,高瞻远瞩地指出:“上海是我

们的王牌。”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浦东开­发开放。这张“王牌”一经打出,也确定了浦东开发开放­这一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解决上海的“城市病”

20世纪70、80年代,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城市病”愈演愈烈。市区居民的居住矛盾相­当突出,有几十万户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其中还有三万多户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5平方米。此外,据统计,上海市区有80万只马­桶、80万只煤球炉。同时,上海每万人拥有公交7 . 43辆。这是个什么 概念?如果按照常规来计算,一辆公交车每平方米最­多能站8人,但上海的乘车高峰,公交车上竟然每平方米­就能挤满12人。

那时,上海不仅城市人口密度­居全国最高,

而且建筑密度也高达5­6%。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拥有的道路只有1 . 57平方米,上海人均城市绿化面积­仅0 . 47平方米。建筑之密,厂房之挤,道路之狭,绿化之少,均是全中国大城市之“最”。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上海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是独领风骚的。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上海经济增长连续7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曾经令上海人引以为傲­的一个个经济指标桂冠­相继跌落。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与浦­西一江之隔,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西南、川杨河以北,紧邻上海外滩的浦东。

事实上,开发浦东,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梦­想。早在1917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在上海香­山路7号的一座花园楼­房里,写下了他为中国绘制的­复兴蓝图《建国方略》。在这幅蓝图里,他特别提出在浦东建设“东方大港”的构想。1921年,致力于家乡建设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召­集同乡,创建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在浦东修建铁路。这条铁路,由庆宁寺一直延伸至南­汇祝桥镇,全长33公里。铁路建成后,带来了纺织业的发展,也拉近了浦东与时代的­距离。然而,伴随连年的战乱,浦东也与繁荣擦肩而过。1949年,上海解放后,市政府在浦东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投资,改造老企业,兴建、扩建上钢三厂、高桥化工厂、上海耀华玻璃厂、沪东造船厂和上海炼油­厂等大中型骨干企业,修建公路、港口、仓库等,各项事业也有所发展。然而,由于黄浦江的阻隔,市区段江上仅有轮渡,没有大桥等现代化交通­设施,致使浦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浦西。

随着浦东人口的快速增­加,“过江难”的问题越发严重,人们每天往来浦江两岸­主要是靠摆渡。即便轮渡班次和线路不­断增加,仍不能满足过江的需求。到80年代后期,仅仅从陆家嘴到延安东­路外滩的陆延线一天就­有超过20

万的客流量。遇到大雾天停航,两三万乘客便滞留在码­头上。甚至在1987年底还­爆发了陆家嘴轮渡站踩­踏事件,事发日踩死16人,重伤30

人,近百人被挤伤,这一踩踏事件当时可谓­震 惊中外。

在很长一段时间,上海人都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浦东地区的开发建设问­题被提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充分的前期准备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就提出了开发浦东­的构想,但这一构想的出发点是­着眼于浦西人口密度的­疏解与中心区工业企业­的动迁。当时,围绕拓展上海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各方面都展开了深入研­究。

1980年2月,市规划局办公室的陈坤­龙同志针对上海“城市病”严重的问题,在市建委的《基建情况》上发表《在浦东新区建设“新市区”》。该文章分析了开发浦东­的4个有利条件,还提出了6项具体建议,是迄今为止所能查到的­较早的关于开发浦东的­建言。随后,他又以《向

浦东广阔地区发展》为题,在《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上海城­市的‘乱、挤、脏’的现状,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向浦东这一个广阔地区­发展是比较理想的。” [1]随着专家、学者们对开发浦东建设­新市区的研究日益增多,市计委、市经济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也重视起这个问题。

1984年4月,市计委、市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上海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代表300余人,第一次就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进行讨­论,浦东开发问题也得到了­与会者的响应。同年5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首­任院长金瓯卜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专家讨论会上,分析了上海的城市性质,指出了主要问题和矛盾,系统论述了开发浦东的­好处以及如何筹措建设­资金等。他认为:“开发浦东是疏解上海中­心城臃肿的一条最经济、最方便的捷径”。1986年2月和3月,由上海市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联合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组织全市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先后召开了两次“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研讨 会”。这两次研讨会本着“敞开思想、端出问题”的精神,根据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和要求,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建设­如何与之相适应,包括老市区怎样改造,新市区如何选址和建设;要不要扩建卫星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如何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循环等。会上,大家认为,必须要用建设新区的办­法来支持老市区的改造,并形成了四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北上”方案—沿长江南翼开发宝山、吴淞地区; “南下”方案—向邻近江浙两省的闵行、金山等地发展;“西扩”方案—向虹桥机场以西拓展;“东进”方案—跨过黄浦江开发浦东,振兴上海。

从发挥国际市场功能以­及地理位置、对外资吸引力、疏解市区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东进”为上策的思想很快占据­主导位置。这是由浦东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外高桥有7公里长的深­水岸线,可建40多个万吨级泊­位,相当于黄浦江沿岸码头­之总和。更重要的是,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要发展在经济、金融、贸易以及交通枢纽方面­的重要功能,从外滩可以向陆家嘴地­区延伸,向宽阔的浦东新区拓展。

在汪道涵市长主持下,上海市人民政府

对浦东开发进行了一系­列可行性研究和论证。1984年12月,市政府和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联合向国­务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报《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正式提出开发开放浦东­的设想,并提出上海的城市和工­业布局“重点是向杭州湾和长江­口南北两翼展开,创造条件开发浦东,筹划新市区的建设” [2]。这一意见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1985年2月,国务院批复《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时指出,“上海的发展要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的作用,使上海成为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3]。

1986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就开发浦东提出设想:“有计划地积极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将划出一定地段发展金­融、贸易、科技、文教、信息和商业服务设施。在陆家嘴附近形成新的­金融、贸易中心,成为上海市中心的延续­部分。”“通过精心规划,使之成为上海对内、对外开放都具有吸引力­的 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 [4]同年10月,国务院在批复《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进一步指出:“当前,特别要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要尽快修建黄浦江大桥­及隧道等工程,在浦东发展金融、贸易、科技、文教和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新居住区,使浦东地区成为现代化­新区。” [5]

1988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国际­研讨会”,时任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市长朱镕基和市政府顾­问汪道涵,与来自国内外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共商开发­浦东大计。在研讨会上,江泽民指出:“上海作为全国最大、位置最重要的一个开放­城市,应该更进一步改革开放。开发浦东,建设国际化、枢纽化、现代化的世界一流新市­区。” [6]并提出,开发浦东要再造“上海经济中心功能和对­内对外枢纽的功能”,这一阐述,把浦东的开发在战略定­位上又作了提升,即:不单单作为上海产业、人口的疏导区,而是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功能核心。

这一时期,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动全

 ??  ?? 邓小平为南浦大桥题名(张宝忠摄)
邓小平为南浦大桥题名(张宝忠摄)
 ??  ??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民推着自行车摆­渡过黄浦江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民推着自行车摆­渡过黄浦江
 ??  ?? 1988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发国­际研讨会召开
1988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发国­际研讨会召开
 ??  ?? 1989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
1989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