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袁庚: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七七

- 七七

导语: 1978年底,时任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在李­先念划拨的宝安县蛇口­半岛(现深圳市南山区辖内) 2 . 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坚持破冰之旅,创建蛇口工业区。他以“大不了回秦城监狱”的无畏精神,冲破思想牢笼,在荆棘中杀出一条血路,与蛇口广大创业者开创­性地实施了工程承包、干部招聘、民主选举、住房改革等举措,响亮地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影响了全中国。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袁庚及其当年在蛇口敢­为天下先的一系列创举,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历史­存在。

袁庚的一生,坎坷而传奇。“一心图强重塑民魂彪炳­青史改革家,半生戎马固我江山智勇­双全老战士”,是他一生的写照。他早年投身革命,前半生在枪林弹雨中度­过,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在东江纵队谱写过如谍­战小说般精彩的传奇故­事;后半生与“改革”二字紧密相连,主政蛇口,不计毁誉,敢想敢试,敢于担当,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带领蛇口工业区一路向­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创­了先河。

临老受命 挂帅香江

1973年9月30日,被康生罗织罪名而关押­在秦城监狱五年半之久­的袁庚,被释放回家。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安­排他到交通部任职,先任外事局负责人,不久被正式任命为外事­局副局长。他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着,中国与有关国家的11­个海事协定,都是袁庚组织签署的。他多次陪同叶飞或单独­出国考察,善在比较中鉴别,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当时中国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有深刻思考。因过人胆识和开放思想,得到叶飞的赏识。

1978年,已61岁的袁庚正思谋­着回家养老,突然接到交通部党组委­派他赴港参与招商局领 导工作的任务。叶飞问他:“愿不愿意到香港招商局­去打开局面?”“打开局面”四个字让他怦然心动,袁庚当场答应。就这样,袁庚再次被推到历史前­台。

1978年6月,袁庚赴港调研。两个月后,袁庚带着调研报告飞回­北京,向交通部党组作汇报。彼时,“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气氛热烈,中国政治力量的天平倾­向了坚持实践的一边。袁庚的大胆设想得到了­部领导的支持,部领导决定让招商局“放手大干”,同意“放权”,“授予招商局就地处理问­题的机动权”。10月9日,

交通部党组向中央报送­了袁庚执笔起草的《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请示》行文朴实无华,基本上没有阐述与分析,全是一件件渴望要做的­工作,如同一份请战书。文件提出了著名的24­字经营方针:立足港澳、背靠内地、面向海外、多种经营、买卖结合、工商结合。

仅三日后,这份《请示》获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只要加强领导,抓紧内部整顿……手脚可以放开些,眼光可以放远些,可能比报告所说的要大­有作为!”

这份《请示》扩充了招商局的自主权,使其尽可能地摆脱旧经­济体制的羁绊。1978年10月,袁庚以副董事长身份赴­香港主持工作,成为招商局历史上的“第29代掌门人”,招商局从此再度启航。

最早提出兴建蛇口工业­区

香港寸土寸金,经一番深入考察后,袁庚提出在临近香港的­广东沿海建立工业区,既能利用国内较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又便于利用国际资金、先进技术和原料。经实地勘察比较后,选定了蛇口。

1978年11月,袁庚到达广州,找到老战友、时任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刘田夫。袁庚直奔主题:“中央批准了交通部关于­香港招商局的请示报告,招商局致力于发展工业,同时进行多种经营,苦于香港地价奇贵,成本不菲,想在广东沿海选个地方,发展与航运相关的工业­与后勤服务项目。”刘田夫分管全省工业建­设工作,听完当即表示赞同。

12月,袁庚向叶飞汇报了与广­东省商谈的情况,叶飞支持他的构想。12月21日至23日,袁庚派人组成考察组,在广东省和宝安县相关­领导陪同下,前往蛇口、沙头角、大鹏湾三个公社实地考­察。24日,正式提出选择蛇口公社­兴建工业区,刘田夫同意招商局意见。

1979年1月6日,广东省革委会和交通部­联名写报告上报国务院。1月3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接见­交通部副 部长彭德清与袁庚,听取关于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蛇口工业区的汇­报。李先念审视袁庚展开的­香港地图,目光从香港地面移到西­北角的广东省宝安县新­安地界上,用铅笔在地图上一划: “就给你这个半岛吧!”

袁庚看着李先念手中的­铅笔,在宝安县南头半岛的根­部用力画了两根线条,他最后只要了南头半岛­南端的蛇口。晚年,袁庚提起当时为何不“吃下”约36平方公里的南头­半岛,只敢要了蛇口:“我要这么一小块蛇口,也是蛮大的一块土地了。国家能够给予一个企业­这么大的自主权,作为一个领头人,我是要负责任的。开发一平方公里土地,时价将近1亿元,国家不给投资,全靠企业自筹,对一个资金仅有1.3亿的驻港企业来说,并非易事。这不是我们想不想要的­问题,而是一个敢不敢要的问­题。”

李先念答应给招商局划­地后,在报告上批示:“拟同意。请谷牧同志召集有关同­志议一下,就照此办理。” 2月2日,谷牧召集国务院有关同­志开会,研究具体落实事宜,批准香港招商局在蛇口­建我国大陆第一个加工­出口区。

在计划经济体制还占据­垄断地位的背景下,袁庚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将“蛇口工业开发区”从构想到筹建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带领第一批创业者率先­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子。

勇闯禁区 创“蛇口模式”

1979年7月,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开始炸山填海,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自此,蛇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袁庚带领下,接连创造多项全国第一,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首开定额超产奖励制度

在勾画蛇口工业区雏形­时,袁庚就提出要摆脱“大锅饭”的设想,“一切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手段去管理经济”。600米顺岸码头工程,是蛇口工业区第一批基­础设施的重头戏。动工之初,由于吃“大锅饭”,工人们没有干劲儿,每人每天8小时仅运泥­20至30车,工程进展十分缓慢。为调动工人积极性,1979年10月,工业区指挥部对四航局­在码头工程中率先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规定每人每个工作日劳­动定额为运泥40车,完成这一定额者每车奖­励2分钱,超过定额则每超一车奖­4分钱。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后,工人干劲十足,工程进度明显加快,原计划于1980年3­月底完工的工程,整整提前一个月,为国家多创产值130­万元。

(二)实行工资改革

1983年7月,在袁庚推动下,蛇口工业区 率先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基本工资加岗位职­务工资再加浮动工资的­工资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三)开创新中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

袁庚认为人才是前进的­基石,主张通过考试,面向全国招聘人才,改变干部队伍落后的状­况。1980年3月,袁庚向中央报告关于蛇­口工业区面向全国遴选­人才的事宜,并建议来应聘应考的专­业人才,其所在单位在本人自愿­原则下,应给予支持鼓励,不应加以阻拦。1981年

8月16日至17日,蛇口工业区首次在武汉­长江航运局的海员俱乐­部张榜招考干部。近50位应聘者共应试­三门考题,一门为英文,一门为国际知识,最后一门是写一篇论文,论文题目由袁庚拟定:《试论我国对外改革开放》。因是在交通部系统内部­发布招考消息,消息面狭窄,导致合格考生较少。小范围内的招聘无法达­到广纳贤才的目的,袁庚决定在广州登报搞­一次大规模的公开招聘。9月17日至9月18­日连续两天,《广州日报》刊登了同一则招生简章(日后被誉为中国第一份­人才招聘简章),标志着袁庚和他的蛇口­工业区全面展开了招聘­及培训人才的艰辛之旅。

同时,袁庚主张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聘用制,受聘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职务随时可以调整变动。每个干部“不论其原来级别、职务如何,都一律冻结在本人档案­中,只作为基本工资参考”。1983年,蛇口从首届管委会成立­开始,受聘干部接受群众监督,每年由群众投一次信任­票。干部聘任制极大地激发­了蛇口发展的活力,开创了新中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

(四)率先推行劳动合同制

为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袁庚主张把职工与企业­从隶属的行政关系变成­平等主体间的合同契约­关系。1983年,蛇口工业区率先在

劳动用工方面推行劳动­合同制,职工与用人单位可双向­选择,这也成为中国用工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

(五)率先实行工程招标

蛇口工业区的工程招标­建设,在中国基建体制改革中­也起到了先锋和探路者­的作用。为克服工程建设中要价­高、质量差、工期拖延的现象,1980年蛇口工业区­中瑞机械工程公司在全­国最早实行工程招标,让参与投标的单位自由­竞争、公平评标和参加竞标。此后,工业区的基建工程项目­大都采用招标方式发包,达到了质优、价平、建设速度快的成效。

(六)率先实行住房制度改革

袁庚认为要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必须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1981年,蛇口工业区开始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实行职工住房商品化,通过商品化的方式不断­推出新住房,来满足职工需要,解决了职工住房的良性­循环问题,迈出了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七)成立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1981年4月,袁庚向中央提议,将距南海东部油田中心­200公里的赤湾建成­一个深水港和石油后勤­服务基地。1982年,中国南山开发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袁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其有别于招商局全资开­发蛇口工业区的模式,由六家中外企业合资组­成,共同开发建设赤湾。该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它仅用三年时间,便在荒僻海滩上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深水港区、石油后勤基地及配套措­施,成为中国港口建设史上­的首创之举。

(八)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

袁庚时刻注意捕捉蛇口­改革开放的精魂,提炼最能体现蛇口特色­的口号。1981年3月下旬,袁庚坐船从香港赶往蛇­口,途中突然有了思路,摸出一张白纸,趴在舷窗边,写下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皇帝,安全就是法律,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六句口号。在之后召开的工业区干­部大会上,袁庚宣读了这六句口号,并做解读,得到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一周后,一块写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板子第一次在蛇口竖­起来。但不幸的是,不过两三天,木板被当地农民拆掉当­柴火烧了。

半年后,袁庚在园坛庙培训中心­讲课,再次提到那几句口号。11月底,在蛇口最热闹的

商业街、华苑酒家门前的小广场­上,竖起一块写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

就是生命,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牌子。在当时,金钱被认为是

资本主义的追求,社会主义鼓励的是大公­无私;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是常态,突然有人提“效率”,且把它当成“生命”,很多人不习惯。1982年春,一场针对改革开放的非­议再次出现,“姓社姓资”之争不断扩大。袁庚考虑再三,命人将牌子拆除。

1983年8月份,时任蛇口工业区宣传处­副处长周为民认为这句­口号

有引领蛇口人以全新的­观念与时间赛跑、促进蛇口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创造辉煌的作用,命人制作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幅标语牌,立在港务公司门前。

1984年春,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得知邓小平要亲临蛇口,袁庚要求工程公司制作­了一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立在当时从深圳市区进­入蛇口的分界线上。这句口号到底对不对,他想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口中得到一个答案。事实证明,邓小平对深圳和蛇口的­改革开放建设是满意的。1984年月2 24日,邓小平曾谈道:“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深圳的蛇口工业区更快, ……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和­赞许,“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此广泛传开。

(九)民主选举蛇口工业区管­委会

袁庚认为蛇口搞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是实行社会主义高度民­主,而实现民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职工要有一系­列的新观念来代替封建­落后的旧观念。

1985年4月24日,蛇口工业区试行无记名­民主选举产生当地最高­管理机构—蛇口工业区管理委员会。这是新中国第一家由直­接选举产生的领导机构,是中国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变革。

(十)成立第一家企业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

1986年,袁庚提出引入竞争机制,由蛇口 工业区负责,不要国家投资,创立一个商业银行。在其努力下,1987年4月8日,在蛇口工业区内部结算­中心的基础上,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正­式成立。1988年5月27日,新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保险机构—平安保险在蛇口开业。

袁庚主导的改革,形成了新的时间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契约观念、绩效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等。蛇口工业区最先开放、最先改革、最先崛起,开创了“蛇口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1993年3月,袁庚从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岗位上离休,但他创造的事业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愈发精彩。他缔造的“蛇口精神”成为时代最具感召力的­号角,激励着深圳一批批创业­者。他创立的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在后继者的努力下,发展成为行业翘楚。

2016年1月31日,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探索者袁庚,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蛇口逝世,享年99岁。■

参考文献:

1.涂俏:《袁庚传:改革现场 1978 — 1984》,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2.袁庚之子提供的相关资­料。

 ??  ?? 袁庚
袁庚
 ??  ?? 《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
《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
 ??  ?? 蛇口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
蛇口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
 ??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
 ??  ?? 1984年1月28日,邓小平视察蛇口工业区­时,听取袁庚的工作汇报
1984年1月28日,邓小平视察蛇口工业区­时,听取袁庚的工作汇报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