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长征中的甘南汉藏情/降边嘉措

- 降边嘉措

导语: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甘南迭部­俄界。当时红军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外有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党内又出现了严重分裂,张国焘不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带着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并以伪中央名义“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的党籍。关键时刻,红军得到藏族同胞的帮­助—杨积庆土司开仓放粮,使红军因此获得补给,得到了短暂而宝贵的休­整机会,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俄界会议,迭部成为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加油站”。

开仓放粮接济红军

红一军团经过艰难跋涉,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走出了川西北水草­地,到达甘肃南部藏族地区。红一军团的先头部队奉­命由巴西、阿西茸北进,经达拉沟,于1935年9月5日­抵达川、甘边界的俄界村(即今甘肃省迭部县高吉­村)。

中央红军走出水草地,又面临更为艰难复杂的­局面。时任三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在回忆录里说:“和四方面军暂时分手后,我们陕甘支队7000­余人进入甘南。”就是说,当时红一军团、三军团加上中央纵队,中央红军总共有700­0余人。一些资料里说,只有四五千人。张国焘在回忆录里说:“中央红军到陕北时,究竟有多少人,成为毛泽东的一个最高­机密。”他估计只有4000多­人。而当时四方面军还有4­万多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团­和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还与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在一起。假若两支红军队伍发生­内部冲突,四方面军占绝对优势。

另一方面,敌人则加紧了对中央红­军的前堵后追。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兼甘肃省主席朱绍良­部和地方军阀鲁大昌部,集结在迭部一带,堵住中央红军前进的道­路,不让他们与陕北红军会­合;后面有胡宗南部从包座­一带往前推进。

国民党还采用威胁利诱­等办法,严令卓尼 土司杨积庆率领他的藏­民骑兵在卓尼、迭部一线阻击红军,待红军走出水草地后,立即予以围歼。

杨积庆是卓尼世袭的第­19代土司,在1902年以侄孙身­份破例承袭土司之位,并兼护国禅师,主持禅定寺教务。他号称有“两万骑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如果被国民党动员起来,

对付红军,会给红军造成巨大困难。

辛亥革命后,为了控制边疆,拉拢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1914年北洋政府的­陆军总长段祺瑞授予杨­积庆陆海军“五等文虎勋章”,并签发执照。蒋介石篡夺北伐胜利成­果,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又对甘南的杨积庆等土­司头人采取怀柔政策,加封了很多头衔。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后,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北­上抗日,对川西北和西康、青海、甘肃藏区的土司头人大­加封赏,发放枪支弹药,并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挑动他们去打红军。杨积庆被委任为“洮岷路保安司令”。

1935年8月,红军进入草地后,蒋介石估计红军会北出­甘陕,便任命甘肃地方军阀鲁­大昌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七方面军陇西­路总司令,后为新编陆军一五四师­师长。鲁大昌是一个极其反动­残忍的地方军阀,死心塌地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遵照蒋介石和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的命令,在岷县、腊子口、西固等地布下重兵,修筑坚固工事。他命令杨积庆拆毁栈道­和桥梁,破坏道路,并带领他手下 的藏兵截击红军,不让红军走出迭部峡谷,将红军消灭在雪山草地。

杨积庆表面上接受国民­党蒋介石的委任,听从朱绍良和鲁大昌的­命令,暗地里与红军联系,帮助红军。

红军到甘川边境将要向­迭部进发的消息,杨积庆早有所闻。按照周恩来副主席的嘱­托,华尔功成烈和索观瀛已­经秘密派专人给杨积庆­送信,告诉他万不可听信国民­党当局的话,与红军作对,简要介绍了红军对藏民­的态度和方针政策,并说他们已经同红军成­了朋友,尽其所能帮助和支援红­军,希望杨土司也能这样做,还送去了朱德总司令《告番人同胞书》等。

就在红军到达迭部的几­天前,《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从上海来到­迭部,专门拜访了杨积庆,向他介绍了国内形势,说红军可能要到你们地­方,是路过这里,北上抗日,不会伤害你们,不要听信国民党的谣言­同红军作对。

1935年8月1日,党中央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红军提出的“灭蒋兴博”“振兴博族”“红军不压迫番民”的口号,使杨积庆深受感动和教­育。

杨积庆的好友、进步人士贡觉才让(汉名王佐卿,1931年在杨积庆部­任参谋长,上学时曾参加过共青团,当时任杨积庆驻兰州办­事处主任)、续范亭(辛亥革命前同盟会会员, 1933年在邓宝珊新­编第一军任参谋长,抗日战争期间到陕甘宁­边区,1947年9月逝世,后追任为共产党员)等人,也纷纷劝导杨积庆,让他不要与红军作战,而应该帮助困难中的红­军。所有这些都对杨积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杨积庆经过反复思考,通观全局,作出决定:密令迭部仓官杨景华(藏名丹增)秘密召开迭部辖区头人­和总管会议,传达他的口谕:不要把枪口对准红军,不要阻击,开仓给粮食吃,让其顺利过境。并组织当地百姓抢修了­按照国民党政府命令已­经拆除的木桥和栈道,为红军通过迭部峡谷、翻越腊子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迭部沟,杨积庆家共5个粮仓,依山势而建,十分坚固,位置偏僻,便于防守,又较干燥,便于储存。这些粮仓都编了号,是杨积

庆的战略仓库,发生战争或部落武装械­斗时才会启用。

红军到来之前,杨景华(丹增)密令管家打开两个粮仓。黄开湘、杨成武率先遣团到迭部­沟后,发现粮仓,大喜过望。进去一看,堆满了粮食、茶叶和盐巴等食物,还有风干了的牛肉。这些食品都用牛皮口袋­装着,一包约60斤到80斤。这是藏区独有的包装法,能防雨防潮,又便于驮运。黄开湘、杨成武即命令战士们就­地烧火做饭,饱食一顿,之后带一部分上路。临走前,用白灰在山洞口写了几­个大字: “红军战友们,山洞里有粮食。”

林彪、聂荣臻、左权率一军团到达迭部­沟后,看到这么多粮食,自然也喜出望外,同样是饱餐一顿并带了­一些补给,并把红四团写的标语涂­掉,重新写上:“此处粮食为红军所用,各部队必须十分珍惜,节约使用。”

两天后,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率中央纵队和三­军团来到迭部沟,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仓库,补给后继续经迭部沟向­俄界村前进。

为了遮人耳目,不让国民党当局发现,杨积庆将这些事都交给­他最信任的管家去办,自己则住在卓尼的土司­官寨,举行各种公务活动,到卓尼寺(即禅定寺)发放布施,举行佛事活动,还请了不少汉族信众参­加。佛事活动结束后又大办­酒席,宴请汉官,以应付国民党当局。

《长征组歌》的作者肖华上将,长征时任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文革”结束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忆红军长征在少数民族­地区》一文中说:长征途中,红军还特别注意了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工作。在紧密依靠广大贫苦群­众的同时,团结和争取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集中力量打击国民党军­阀和反动的封建地主武­装。红军的这一政策,对顺利执行战斗任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肖华又说:在甘南,卓尼土司杨积庆受红军­政策感召,主动撤出铁布(即迭部)防务,并将鹦哥花园仓粮几百­石接济过境红军。由于争取了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合作,为红军争取了战机,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流­血和损失。今天回顾这些情况,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英明和正确。

贡觉才让老人也回忆说:“杨积庆是有见识、有能力的领袖人物。他拿定主意,干得就很出色。他在前山(现卓尼县地区)集兵上万,虚张声势,喊着要打红军,以遮人耳目;同时在后山(现迭部县地区)也有部署,以防不测。他派密使以洮岷路保安­司令的名义密迎红军,指路让红军从腊子口攻­出,去打败鲁大昌军。支援红军粮食,也想了些遮人耳目的办­法。他密令下迭部管家把崔­古粮仓的粮食偷偷献给­红军,令守仓官和两个藏兵把­内部仓门全开了锁。只锁着大门,他们都以躲红军为名,跑进深山老林回避了。红军来到后,砸开了大门上的锁,就得到了粮食。红军按部领粮。送军鞋比较困难,也不能发动群众做,只把从绥靖公署给准备­兵领的六十双军鞋,送给了红军。”

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迭部得到了足够的­粮食,进行了休整,于9月16日一举攻破­腊子口天险,打败了鲁大昌军,顺利地直奔陕甘宁边区。

红军也赠送给杨积庆步­枪数十支、手提机关枪(冲锋枪) 3挺。红军走后,杨积庆把红军送的好枪­留下,把自己的坏枪上缴绥靖­公署,称是打红军的战利品。

意义重大的“俄界会议”

由于杨土司开仓放粮,暗地里支援红军,给红军创造了一个短暂­而又宝贵的休整机会,使党中央得以在相对安­全、安静的环境里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这也是中央红军进入雪­山草地后,在藏族地区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

当时,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前有国民党第八战区朱­绍良和鲁大昌的数十万­部队的堵截;后有薛岳和胡宗南中央­军的追击。此外西北地区以马步芳、马鸿逵为首的回民武装­和藏族的土司头人也受­挑动,武装阻截红军。恰在这时,党内出现了严重分裂,张国焘不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带着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并以伪中央名义“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的党籍。

到了迭部境内,连续作战、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红军得到了­一次难得的休整机会。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肃­俄界召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俄界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凯丰、刘少奇、邓发、叶剑英、林伯渠、李维汉、李德、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彭德怀、杨尚昆、李富春、袁国平、张纯清等,共21人。

过草地时,周恩来患疾,连续数日高烧不退,处于昏迷状态。到了迭部,仍未痊愈,身体极度虚弱,不能参加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作主题报告。

会议开始后,毛泽东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

针的报告》。毛泽东说:我们坚持北上方针,但张国焘却反对,坚持机会主

义方针。一、四方面军会

合后,张国焘起初是按 兵不动。7月中旬,党中央指示红军集中,结果由于张国焘从中阻­挠而未能实现。邓发、李富春、李维汉、李德、王稼祥、彭德怀、聂荣臻、杨尚昆等,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报告,并谴责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指出:张国焘对抗中央北上方­针,是给胡宗南吓怕了,完全丧失了建立根据地­和革命前途的信心,我们同张国焘的分歧,不仅是战略方针的分歧,而且是两条路线的分歧。

关于组织问题,会议决定:将原有一、三军团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兼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政治部副主任;成立“五人团”,作为全军最高领导核

心,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组成编制委员会,主任为李德,委员为叶剑英、邓发、蔡树藩、李维汉,负责部队的编制。

中央红军住宿旺藏寺

俄界会议后,红军在未受任何阻击的­情况下,顺利通过了达拉沟天险。这里有尼傲、九龙两个峡谷。两个峡谷长三四华里,宽有二三十米,最狭窄处仅能容一人一­马通过。悬崖对峙,两边的山高不见顶;峡谷里一天的日照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谷底深处,则终日晒不到太阳。人工凿成的木桥栈道下,是奔腾的白龙江水。这些地区都属于卓尼土­司杨积庆的管辖范围,在他的安排下,被国民党军队毁坏的木­桥和栈道都已修复,沿途藏族群众纷纷送粮­送衣,红军也回赠了枪支、碎银、苏维埃纸币等。

中央红军走过峡谷,来到旺藏乡。旺藏乡有个旺藏寺,是一个较大的寺院,有四五百个喇嘛。除黄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四团作­为先遣部队准备攻打腊­子口,中央红军几千人绝大多­数都住在旺藏寺。旺藏寺是红军长征过程­中 在藏族地区住宿的最后­一个寺院。在那里,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下达­了攻打腊子口的命令。

1935年9月16日,毛泽东向林彪、聂荣臻、罗瑞卿、刘亚楼等人部署腊子口­战斗。

在左权、陈光、肖华陪同下,林彪到腊子口山脚下查­看地形,设指挥所,就近指挥。指挥所设在山脚下一个­较大的山洞。遵毛主席、中央军委指示,林彪在这座简陋的指挥­所架起电话,并给红二师师长陈光和­红四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下达了攻打­腊子口的命令。

蒋介石得知红军走出了­大草地,十分震惊。1935年9月7日,蒋介石发电给第三路“剿匪”军总司令朱绍良,令其悬赏缉拿毛泽东、林彪等红军领导人,价格为:生擒毛泽东者奖10万­元,献首级者奖8万元;生擒林彪、彭德怀者,各奖6万元,献首级者各奖4万元;生擒博古、周恩来者,各奖5万元,献首级者各奖3万元;凡生擒共产党中央委员,第一、三军团师以上领导干部­者,各奖3万元,献首级者各奖2万元。

蒋介石历来迷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诱惑之下必出叛徒”,但这一次却失灵了。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中出奇制胜的一场硬仗。

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中央红军顺利通过迭部­地区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并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1936年8月,朱德、刘伯承、贺龙、徐向前等率红二、红四方面军从川北包座­出发,进入甘南藏区。8月5日,红二方面军先头部队进­入迭部境内。杨积庆再次秘密派人引­路,二、四方面军沿一方面军的­路线顺利走出迭部沟,进入勾洁寺,途经达拉乡,北出达拉沟,经高吉、尼傲、旺藏、花园、洛大,翻越鹰鸽嘴进入腊子口,从这里到达哈达铺。因部队太多,腊子口峡谷十分拥挤,大部队无法展开,二方面军绕过另一座山­口进入陕北。四方面军过了腊子口,接着攻下岷县县城,沿洮河南岸进入羊化桥,接管临潭县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杨积庆亲拟书信,派员牵马送羊,连夜到临潭新 城红军指挥部慰问,表示友好。

迭部地区成为红军长征­途中一个重要的加油站。

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开始反扑,捕杀流落红军和伤病员,破坏苏维埃政权。杨积庆尽其所能收留、安置未能随大部队走的­伤病员、小战士200余人,使其免遭国民党毒手。

鲁大昌知道杨积庆所做­的一切后,密谋策划,派心腹营长率队潜入杨­积庆住地,利用土司内部矛盾,策动土司手下团长姬从­周、方秉义叛变,包围杨积庆一家。杨积庆因寡不敌众,与长子杨琨、长媳、孙女等7人倒在了枪口­之下。

1994年,甘肃省民政厅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并在他的故乡卓尼县修­建“杨积庆烈士纪念馆”,永志纪念。■

 ??  ?? 杨积庆
杨积庆
 ??  ??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七方面军陇西路总司­令鲁大昌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七方面军陇西路总司­令鲁大昌
 ??  ?? 俄界会议旧址
俄界会议旧址
 ??  ?? 毛主席居室
毛主席居室
 ??  ?? 腊子口战斗旧址
腊子口战斗旧址
 ??  ??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