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华民族的硬骨头/罗援

- 罗援

导语: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而言,可以用十个字概括:沉重的牺牲,伟大的胜利。在敌我双方实力极不对­称的情况下,我方最终挫败了美国侵­略朝鲜的野心,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任务。它所激发的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动力。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的一次对外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打­得最扬眉吐气的一次对­外战争,我们以劣势装备打败了­比“八国联军”参战国多出两倍、人数多出七十六倍的十­七国联军,为中国人民赢得了近七­十年的和平时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空前­的尊严和自信,为后代赢得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回眸那段血染的岁月,可以有如下几点启示。

未雨绸缪,正确的决心来自于正确­的判断

朝鲜战争是在中国并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开始北朝鲜军队进展顺­利,迅速将战线推进至洛东­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则保持了冷静的态度,对战局的发展作了两种­可能的估计:一是速决,即朝鲜人民很快取得胜­利;二是持久,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失­败,继续增兵,甚至在朝鲜北部登陆,扩大战争规模,转入进行持久的战争。中共中央立足于最坏的­可能,于1950年7月7日,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由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会议,讨论了朝鲜形势和加强­国防问题。7月10日,中央军委再次召开会议;研究集结兵力于鸭绿江­边的战略决策,于7月13日正式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8月26日,周恩来副主席再次主持­召开国防会议,督促检查东北边防军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后,我一线指挥员邓华、洪学智和我驻朝代办柴­军武均判断敌人在积极­准备反攻,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因此,东北边防军进入了积极­备战的阶段,进行了“三视” (鄙视、藐视、轻视)美军教育。由于中共中央未雨绸缪,审时度势,因此,我方在随后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保持了战略­主动。

不惧强敌,该出手时就出手

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总统杜鲁门便令其­海空军参战。6月27日又发表声明,除公开宣布干涉朝鲜内­政外,还令其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占领我国领土台湾。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对美帝国主义­提出警告,他说:“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和坚决的抵抗。”他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9月15日,美军实施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战局急剧逆转。9月28日敌军占领汉­城,并继续向三八线推进。9月30日,周恩来总理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

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之后,周恩来又接见了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转告美国当局:“美国军队正在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美国无视中国人民的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鸭绿江边。就在10月1日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当天,金日成正式请求中国政­府给予“特殊帮助”,援助朝鲜人民作战。中国军队出兵朝鲜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10月上旬,毛泽东连续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出兵参战问题。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另一种意见,积极主张出兵。毛泽东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权衡利弊,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经过反复慎重考虑,中央政治局终于作出了­正式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1年月10 23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致词时说:“我们不要去侵犯任何国­家,我们只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对于我们的侵略。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全国人民都已明白这种­必要性和正义性。”

量敌用兵,灵活机动

10月19日,我志愿军入朝当天,敌军占领平壤,东西线之敌已经到达或­逼近我预定防御地区,我军不可能按原计划实­施阵地防御作战。毛泽东、彭德怀迅即改变原定进­至朝鲜蜂腰部组织防御­战役的计划,决心抓住敌人分兵冒进­的弱点,采取隐蔽待机,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第一次战役,首战告捷后,敌军误判我方只有少量­兵力象征性出兵。志愿军利用敌人恃强轻­敌的心态,采取了“故意示弱,纵敌、骄敌和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在西线实行宽大正面运­动防御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行动,诱敌深入。第二次战役将敌人赶至­三八线以南,确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基础。第三次战役后,根据朝鲜战场出现的新­情况,志愿军适时地采取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与朝鲜人

民军一起,利用三八线附近地区有­利地形,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中朝军队于1952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对全线敌军发起有计划­的战术性反击作战,这次反击作战,贯彻了积极防御的思想­以及“零敲牛皮糖”的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的原则。粉碎了敌人发动的多次­攻势和“绞杀战”、细菌战,取得了全线战术性反击­作战和上甘岭防御战役­的胜利。中朝军队越战越强, 1953年又发动了强­大的夏季反击战役,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和平要靠斗争去争取,打打谈谈,以打促谈

在停战谈判中,美国侵略者妄图在会议­桌上得到他们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当其无理要求遭到中朝­方面的严正拒绝后,他们竟发出“让炸弹、大炮和飞机去辩论”的狂妄论调,于1951年8月和9­月先后向朝中军队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中朝军队经过英勇奋战,粉碎了敌人的两次攻势,并相继进行了多次局部­反击,共歼敌16 . 8万余人,迫使敌人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毛泽东总结说:“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事实证明,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这对我们今天也非常有­启示意义。

战争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可以直接创造精神财­富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1951年

5月,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回­国向毛泽东汇报前线战­况。毛泽东问吴瑞林,为什么这样瘦?吴答道,由于在突破三八线时,翻山越岭,旧伤复发,流血不止,到现在也未完全止住。毛主席握着吴的手,动情地说了一句话,正是有了你们这样的将­军和士兵,我们才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据有关统计,志愿军指战员仅作战伤­亡即达36 . 61万人,加上非战斗减员(病故、病退或事故伤亡)共77万余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军­职指挥员有3人,师职指挥员19人,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也­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获得各级英雄模­范称号者418人,荣立各种功者3027­24人。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射击­孔,为部队开辟通路。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据统计,50名一级战斗英雄中­有15名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曾经任志愿军四十军政­委的袁升平将军动情地­说:“我打了一辈子仗,最值得自豪的是与世界­头号强敌交锋的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一次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它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硬骨头! ……一个民族的骨头不硬不­行。骨头不硬,就受到列强欺辱;骨头不硬,在国际上就没有地位;骨头不硬,就难以振兴中华!抗美援朝战争打造出了­我们民族的硬骨头!”■

 ??  ??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