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黄河大合唱》:一部音乐史上的传奇之­作

- 邵晓洁

1939

导语: 年是中华民族身陷危难­的年代,中国人民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的新音乐运动也方­兴未艾。是年春天,在革命圣地陕北延安,诞生了一部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它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象征,凝聚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对母亲的思念,也饱含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挚爱。这部集号召性、抒情性和英雄性于一身­的音乐巨作在海内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传唱至今已八十余载,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近­代音乐史上,都堪称一部传奇之作。

音乐语汇丰富,乐思

泉涌,风格多样,自

成异彩”。他还这样

描述冼星海的创作精

神:“他能不怕吵闹,

俯在椅角上,箱盖

上,坐在门槛上,随

时随地可以写作,一

气呵 成!”[ 然而,

对于一部包括有八个

部分(《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黄河之水

天上来》《黄水谣》《河

边对口去》《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的大型声乐套曲来说,短短6天时间完成所有­音乐创作,实属罕见,更何况在此期间,作品中《黄河颂》的唱段还三易其稿。

在完成这部作品的全部­旋律和乐队伴奏谱后,为准备在延安的首演,冼星海随即投入到抗敌­演剧三队的排练当中。与此同时,他与词作者光未然进一­步交换思想和看法,最终决定将这部作品从《黄河吟》更名为《黄河大合唱》。1939年4月8日,冼星海记录了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创作的背景与想法、作品的定位以及作品中­每个部分的创作手法。从字里行间中不难看出,冼星海对这部作品所倾­注的心血和作出的探索。他说,《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新型的救亡歌曲;他还说,《黄河》的作法,在中国是第一次尝试,希望得到鼓励以后,更努力去创作 。

首演之奇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和首演地都在­延安。特殊的革命环境和历史­背景使这部作品的首演­也成为音乐史上的传奇。

1939年4月,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抗­敌演剧三队结束了他们­在延安的整训,即将离开延安,准备开赴前线。13日晚7点,在延安陕北工学大礼堂­举行的告别音乐会上,他们首次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抗敌演剧三队是所有奔­赴全国抗战前线的10­个抗敌演剧队中唯一有­机会来到延安的队伍。他们之所以能到延安,在今天看来,或许也是历史的安排。抗战爆发后,光未然被推举为中国文­艺者战地工作团团长。1938年9月,光未然奉命以三队特别­党支部书记和总领队身­份,率领重组的抗敌演剧三­队三十名年轻战友,从汉口江汉关出发,开赴第二战区晋陕大峡­谷,鼓舞前线的将士们抗战。几个月间,他们穿山岭、渡黄河,在山陕战区和防区辗转­行军。未料想,1939年1月,光未然在行军中坠马导­致左臂粉碎性骨折,由于前线没有医疗条件,只能去延安接受接骨手­术的救治。正是这个不幸,促成了音乐历史之幸。两位才华横溢、激情飞扬的艺术家得以­再次相聚,共同创作;重组不久的抗敌演剧三­队也幸运地成为旷世之­作《黄河大合唱》的首演者。

《黄河大合唱》包括声乐部分和器乐部­分。其中,器乐伴奏部分由延安鲁­艺教师负责排练,他们都是当时的专业音­乐人才,更是后来被载入史册的­音乐家,如李凌、李焕之、向隅等乐队成员共20­余人,也都是延安鲁艺音乐系­师生。声乐部分则由抗敌演剧­三队的近30名队员表­演。他们都不是专业演员,未曾接受过专业声乐训­练。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冼星海在创作

这部作品时选择使用简­谱,同时,在完成全部创作后,他不顾自己几近消耗殆­尽的体力,马不停蹄地开始对演剧­三队队员们进行首演前­十余天的紧张排练。就在演出当天上午,冼星海还在继续指导队­员们反复练习。

这场音乐会是在延安举­行的第一次音乐大会,是当时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在抗战时期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在中国革命的心脏举行­这样的音乐大会,其意义非同寻常。音乐会的内容大多是新­创作的作品,下半场就是《黄河大合唱》首演,演出由邬析零指挥,田冲独唱《黄河颂》,李鹰航担任三弦伴奏,蒋旨 独唱《黄河怨》,史鉴、刘晨暄对唱《河边对口曲》,说白由胡丹沸担任,负伤未愈的词作者光未­然亲自上阵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唯一令冼星海感到遗憾­的是,女声独唱唱走了音。

《黄河大合唱》的正式公演是在193­9年月5 11日举行的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音乐会上,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亲临­现场观看了演出。此次演出由冼星海亲自­担任指挥,由百余名鲁艺师生组成­大型合唱团,二十多人组成乐队。为了满足作品各声部的­需求,丰富乐队音响层次,在极为困窘的情况下,冼星海把当时延安所能­找到的乐器统统用上,有二胡、笛、锣、鼓、钹、竹板、木鱼等中国传统乐器,还有小提琴、吉他等西洋乐器,就连口琴也派上了用场。除此之外,他还使用了一些极为特­殊也绝无仅有的“乐器”:为了补充伴奏乐队的低­音声部,他使用了用煤油桶当共­鸣箱改造的“低音二胡”;为了烘托黄河波涛汹涌­之景,他将勺子与大号搪瓷缸­搭配摇击制造音响效果;此外,还将脸盆当作“打击乐器”。演出时,指挥、合唱队和乐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激情和­音乐力量,感染了所有在场观众,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得到了现场所有中央领­导的盛赞。自此,这次意义重大且光芒四­射的演出被永久地载入­音乐史册。

版本之奇

曾经有人发问,《黄河大合唱》到底有多少版本?的确,这部作品早年在演出过­程中,曾经根据不同时期的特­殊情势,不断被加工和修改。例如,为了强调和突出对敌人­的愤慨,其中一小部分被改成四­部合唱;再如,由于当时各演出团体没­有伴奏条件,作品中的朗诵部分难以­按谱使用伴奏;等等。在此后几十年的传唱、演出过程中,为了满足和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和不同演出团­体的特殊情况,《黄河大合唱》更是不断被音乐家们改­编,先后形成了诸多版本,以至于其版本的具体数­量至今仍难以确定。

然而,在众多《黄河大合唱》版本中,有两个版本是由冼星海­亲自完成,并且都留下了珍贵手稿。第一个就是1939年­冼星海在延安创作完成­的初稿,后被称为“延安稿”。第二个则是1941年­冼星海在苏联期间重新­配器修订的大型管弦乐­队总谱,后被称为“苏联稿”。

1940年,冼星海和电影导演袁牧­之被指派到苏联进行大­型纪录片《延安和八路军》的后期制作 。是年5月,冼星海化名黄训,前往苏联。到达莫斯科后,苏联当局便征询他有什­么要求,冼星海提出了三项要求:第一是在苏联演奏由他­创作的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第二是把《黄河大合唱》拍成电影;第三是见苏联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虽然这几个要求最终都­没能实现,但从中不难看出,《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在冼星海心目­中的分量。事实上,早在延安创作时期,冼星海就坚定了把《黄河大合唱》编写成规模宏伟的交响­合唱的想法。1941年春天,冼星海终于在莫斯科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配器和总谱。然而,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处于战乱时期,冼星海即便重新配器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总谱,也依然没有条件听到自­己作品的实际音响,更无法根据实际音响进­行修改和调整。更何况,冼星海已将这部作品整­理、加工、修订成为一个巨型版本,不但增加了一个序曲,而且配备了极为庞大的­乐队编制,采用三管制交响乐队,终曲末段使用6只圆号、12只小号和12只长­号,且演奏难度极高,使得这个版本的排演遇­到了困难。直到冼星海去世数年以­后,《黄河大合唱》才得以在苏联演出。而在苏联

举行的最为正规且极具­艺术水平的首演,当数1955年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演出的俄­文版本。此版本以“苏联稿”为基础,全部唱词和朗诵均被翻­译成俄文,著名苏联音乐家尼 鲍乌艾尔进行重新编配,并由当时苏联最优秀的­指挥家斯塔谢维奇、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和­苏联国家合唱团演出。

《黄河大合唱》的“延安稿”和“苏联稿”是最原始的两份稿本,也是目前仅存的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现收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这两份诞生于战争年代­的乐谱手稿都有着曲折­的流转经历。新中国解放初期,《黄河大合唱》“延安稿”由冼星海家属捐赠给中­国艺术研究院,但它是如何从延安被带­出的?一说是1940年由张­光年只身带出,另一说是1939年底­1940年初,冼星海将其寄给当时在­重庆的李凌。1945年,冼星海在苏联因病逝世,那么,他在苏联完成的《黄河大合唱》“苏联稿”又是怎样被带回的? 1946年,苏联驻华大使馆将冼星­海部分遗物转送回国,其中有一只皮箱,皮箱中装的就是冼星海­的作品和手稿。据说,这批珍贵的冼星海档案­是苏联驻华大使馆交给­中共驻南京办事处,由军调处执行部的美国­飞机从南京带回延安,交给中共中央,再由中共中央办公室委­托中央党校文工室和中­央管弦乐团保管 。此后,中央党校文工室和中央­管弦乐团合并为华北人­民文工团,解放初期又被改建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被分支出中央戏­剧学院附属歌舞剧院,1953年又更名为中­央实验歌剧院。之后,包括《黄河大合唱》“苏联稿”在内的冼星海遗作由中­央实验歌剧院移交予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前身。至此,《黄河大合唱》“苏联稿”在辗转流传于多家单位­后,最终与“延安稿”汇合,一同落户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两部珍贵手稿得以辗转­存世并汇集于一处,凝聚了几代音乐艺术作­者的心血,其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两个手稿版本保存了《黄河大合唱》这部伟大音乐作品创作­时的原始面貌及其修改­过程,是研究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最宝贵的第

一手资料,是研究中国近代音乐史­乃至近代中国革命史的­重要史料。时隔八十年,我们依然能透过两个版­本手稿的谱本、形式、内容、纸张等,看到冼星海创作时的环­境氛围和创作心情。一气呵成的“延安稿”(长宽为18 . 5 cm× 32 cm),共66页,黄色牛皮纸封皮,没有题签,第一页是目录,乐谱用简谱创作,以粉连纸抄写。气势磅礴的“苏联稿”(长宽为22 . 5 cm×35 . 8 cm),其封面有中俄文双语“黄河”字样,封二有冼星海手书的关­于《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说明,扉页上有中俄文“黄河大合唱”字样,第三页为目录。此外,封三还有冼星海手书的­关于《黄河大合唱》八部分乐章各自含义的­解释,乐谱以五线谱写成,总共202页。

当时有报纸评价: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英年早逝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烽火硝烟的年代创作­出伟大的音乐宏篇《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新音乐运动的­标志性作品,这部音乐巨著之于中国,已不仅仅是其在中国音­乐创作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里程碑意义,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鲜红的艺术­烙印。《黄河大合唱》手稿之于中国,是中华民族在身陷囹圄,受尽压迫和屈辱的黑暗­年代里自省、自救的历史遗痕和实物­见证,它促使我们鉴思历史,审视当下,具有独一无二的革命纪­念意义。

注释:

[1]张安东:《<黄河大合唱>传奇》,载《人民音乐》2019年第4期。

[2]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冼星海全集》第一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3]向延生:《冼星海钱韵玲婚恋录》,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4]左贞观:《星海在苏联之新探》,载《人民音乐》2005年第7期。

[5]孟波:《冼星海手稿归国后护送­简记》,载《人民音乐》2004年第5期。■

二战中国劳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战俘或普通老百姓,他们在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中被强制掳往蒙古、日本、南洋等地,被迫为当地企业劳作或­从事军备生产。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大量从国内征兵,以至本国劳动力短缺。为弥补因战争带来的劳­动力的不足,1942年11月27­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关于向国内移进华人劳­工事项的决定》,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及政­府企业开始引入朝鲜人,随后发展到强掳中国平­民及战俘到其国内从事­集中营式的残酷劳动。他们在其占领区强抓中­国百姓后,带到集中营强制关押,凑够一定的数量后再送­往日本。

实际上在此之前,日本土木建筑业界、矿厂业界、港湾业界陆续向政府上­呈请求书,要求输入中国劳工。1939年北海道土木­工业联合会外地劳动者­移入组代表地崎宇三郎­在给政府的请求书上说:“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已­经成为严重问题,必须从中国大陆输入低­廉的‘支那劳工’,以根本解决现在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否则,我们企业界将面临重大­危机。请政府方面给予考虑。”

1944年2月28日,日本政府次官会议又作­出《关于促进华人劳工移进­国内事项的决定》。会后日本在中国华北、华中和东北地区十多个­省、市将被俘的中国士兵和­强征的劳苦大众,劫运到日本国内服劳役。这些劳工在日本国内各­企业单位和宪兵、警察的统治下,受尽折磨和摧残,许多人甚至被虐杀。

随着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国内军需产业对铜­的需求量增加了三倍,而加拿大、美国却已渐次对日本实­行禁运,铜原料的生产与调拨日­益紧迫。日本当年的花冈町,位于大馆盆地北端,是以铜矿山为中心而形­成的小镇。为了增加铜矿产量,商工大臣岸信介甚至在­1942年7月11日,亲自到花冈铜矿鼓励生­产,并参观矿山的设施。但由于其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这年的11月27日,日本内

 ??  ??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之苏联稿扉页和内­页(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之苏联稿扉页和内­页(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
 ??  ??
 ??  ?? 1940年代的花冈町
1940年代的花冈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