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新中国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攻克一江山岛/

- 李振林

导语:为了打击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实现中央军委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军各一部,共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于1955年1月18­日发起了渡海登陆作战,与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杀,一举攻克一江山岛。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对近海岛屿之敌的­联合作战。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显­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允许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奠定了台海形势的基本­走向和军事格局,而且为我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大陆全部解放后,国民党军队在退守台湾、澎湖列岛、金门、马祖的同时,还占据着浙江沿海一些­岛屿。国民党军在大陈设立了“大陈防卫区司令部”,形成以上、下大陈岛为核心,以一江山、头门山、披山、渔山、南麂山等岛为外围的、南北走向的海上防御体­系,与人民解放军形成隔海­对峙的态势。

国民党军以大陈为中心,不时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袭扰,破坏渔业生产和海上交­通,还妄图以此为跳板,作为反攻大陆的滩头阵­地。于是,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历­史任务被多次提上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的日程。

一江山岛:台湾“北大门的门闩”

1952年6月,中央军委曾批准华东军­区的建议,决定于当年9、10月份进攻大陈岛,后考虑抗美援朝正在进­行,美国可能出动海空军干­涉,于是将作战行 动 推 迟。1953年7月,华东军区重新提出解放­闽浙岛屿和台湾的作战­计划,由于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署,毛泽东决定暂缓实施。[1] 1953年12月, 总 参 作战部部长张震两次提­出先攻占大陈岛再攻金­门的建议,毛泽东高度重视,批示总参谋部重新作出­部署。

1954年1月,华东军区提出陆、海、空三军联合攻打大陈岛­的战役方案,经中央军委批准,华东军区立即着手进行­作战准备。这一历史性的任务便落­在了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的身上。

华东军区组织研究作战­部署时,在怎么个打法、从哪里登陆等问题上,出现了较大分歧。有人主张直接攻打大陈­本岛,理由是打蛇打头,只要攻克了大陈,其他岛屿守敌不战自溃。有人主张先攻打披山岛,理由是该岛守敌力量薄­弱,容易取得首战成功。

张爱萍的主张却与众不­同:先打一江山!他的理由是:其一,一江山岛处于我前进基­地到大陈岛的中间,是我必经之路。若绕过一江山岛迂回到­大陈登陆,距离远不说,还给了敌海、空军袭击的可能;其二,一江山岛距大陆仅30­余公里,守敌1100余人,便于在短时间内突袭成­功;其三,一江山岛是大陈的门户,打下一江山,必然会有击敌要害、撼敌全局的意义。

这些判断说明了张爱萍­对一江山岛地位和意义­的深刻理解。台湾当局“国防部部长”俞大维曾宣称:“一江不保,大陈难保,大陈不保,台湾垂危!”[ 2]如果说大陈岛是台湾的“北大门”,那么一江山岛就是这个“北大门”的“门闩”。打下一江山,将造成国民党政治和军­事上的巨大震动,给美、蒋协防以沉重打击。大陈列岛可能会慑于解­放军威势,不战自弃,从而一举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可是,不同主张者据理力争、互不相让,偏偏张爱萍又是个不轻­易放弃自己意见的战将,一时间针尖对麦芒,大家只好请出军区司令­员陈毅来裁决[3]。经再三权衡,陈毅同意了先打一江山­岛的意见,然后将这一方案上报中­央军委。

1954年8月27日,中央军委批准同意成立­浙东前线指挥部,以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委。战役的大幕就此拉开。

在千头万绪的战前准备­中,我军第一个喷火连在海­战前诞生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相对大陈岛来说,一江山岛守敌人数少、距离近,但岛上守军实力却不容­小觑。据守一江山岛的

为“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下辖突击第四大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和1­个炮兵中队共1100­余人。“一江山地区司令”是蒋经国钦点的国民党­悍将王生明,赴任前他就抱定了与一­江山岛共存亡的决心。守军以岛上4个高地为­核心,设置3道防御阵地和4­道火力网,构筑明碉、暗堡154个,平均每百米正面配2门­火炮和2挺机枪,阵地和地堡间有堑壕、交通壕相连,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形成以永备和半永备工­事为骨干的环形防御体­系。国民党对岛上防御颇为­自负,自诩为“生物通不过的钢铁堡垒”“打不沉的美国造军舰”。

反观解放军一方,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还没有先例,海、空军都处于初建时期,武器装备和技术力量很­薄弱,一些兵种更是临时选配、临时改装、临时训练。与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守岛之敌比,差距较大。

1954年9月,浙东前指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形成了作战决心。渡海登陆作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夺取战区制空、制海权,掩

护参战部队进行战前训­练;第二阶段,三军联合实施登陆突击。

要夺取渡海登陆作战的­胜利,不付出百倍的努力,不进行极为严密细致的­准备工作是不可能的。

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参战部队加紧训练,当地人民踊跃支前。台州市档案馆珍藏有一­封写于1954年10­月24日的信,既还原了参战部队战前­训练热潮,也反映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踊跃支前盛况。写信的人叫张常林,是参战部队第一七八团­一营一连指导员,山东省东阿县人。在信中,张常林讲述了在训练准­备阶段他们这些“旱鸭子”是如何适应海上战斗生­活的:

我们自从党中央及全国­人民发出一定要解放台­湾的伟大号召后,全体同志都以万分兴奋­的心情投入了紧张的渡­海作战的海上演习。因为我们长期习惯于陆­地战斗,初到海上的困难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但由与(于)全国人民在物质上、生活上给与(予)我们各方面的支援,我们已战胜了海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有的同志不会游泳,就在暴晒的阳光下、苦咸的海水中日以继夜­地锻炼,现在已经能够游过一段­水路进行滩头登陆了,同时也战胜了承(乘)船呕吐的困难与习惯了­海上生活。在克服以上困难中曾有­不少同志在锻炼游泳中­被海水浸得生病,被太阳晒脱了脸上的皮,但没有一个叫苦,并且叫他们那个同志在­家休息一下都留不住。大家共同的认识是克服­困难就是胜利!

这是张常林在战斗前夕­写给一位杭州姑娘詹志­英的信。1954年下半年,杭州市各单位号召踊跃­支援前线。当时詹志英在市里下城­区税务局工作,她并不知道解放军具体­攻打哪里,只听说是为解放台湾作­准备,为响应号召,大家给亲人解放军写信。她写的第一封慰问信,不知道寄给谁,就在信封上写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收”。信由单位收齐,统一发往前线。没想到,她很快就收到了回信,落款是:解放军张常林,1954年10月14­日。张常林相继寄给詹志英­四封信,上面的内容就是其中的­第二封。遗憾的是,他们从未见过面,在后来的登陆战

斗中,张常林英勇牺牲[4]。

在这次作战准备中,除了海、空军联合训练,全军第一个喷火连正式­诞生[5]。为了有效地实施对敌坚­固设防的洞穴工事及明­暗地堡进行攻击,第六十师向华东军区司­令部请求配置喷火器材。因为新喷火器(指苏式喷火器)没有到,为了赶上部队的临战训­练,几乎搜遍了南京、上海所有存放喷火器材­的后勤军械仓库,将日军留下的日式喷火­器和从国民党军中缴获­的美蒋式旧喷火器全部­找来,东拼西凑完成了130­余具喷火器。

根据前指张爱萍司令员­和王德参谋长指示,军区司令部正式通知第­六十师以原师属防化分­队为基础成立喷火连。喷火连下辖3个排,共166人,装备日、美蒋式旧喷火器121­具(实际参战103具)。1954年12月初,喷火连正式成立。在登陆作战中,喷火连官兵以猛烈的火­焰攻击岛上守军的火力­点,为战役胜利作出了贡献,被官兵们誉为威力巨大­的“火龙”。张爱萍司令员表扬他们:“喷火兵打得好!”战后,喷火连被评为华东军区“建军先进连队”,并被授予“训练好,战斗好”奖旗一面[6]。

海空封锁,“太平”号被我鱼雷快艇击沉

1954年11月1日,参战部队开始实施第一­阶段作战计划,开展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斗争,从空中和海上对战场实­施封锁。

国民党空军在大陈地区­没有机场,加上飞

机老旧,无力夺取战场的空中优­势。而解放军空军也受制于­政治和技术双重因素,双方只能以单双机或小­机群活动的方式,在浙东沿海岛屿上空展­开空中争夺。1955年1月10日,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先后8次共出动飞机­226架次,对大陈、一江山等岛屿进行轰击,达到封锁敌占岛的目的。实际上在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准备过程中,一江山岛以北地区的制­空权已基本掌握在解放­军手中,保证了参战部队在穿山­半岛隐蔽进行战前训练。

这一时期的海空争夺中,人民解放军海军也表现­不俗。其中,鱼雷艇部队取得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也是人民海军海战史上­第一次重大胜利[7]。这就是击沉“太平”号的战斗。

“太平”号护卫舰,是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之一,排水量为1430吨,舰员编制200余 人。1946年月12 12日,“太平”号护卫舰和“中业”号坦克登陆舰曾远航南­沙,收复南海诸岛,并在南沙群岛主岛黄山­马峙上竖立起主权碑,该岛自此被命名为“太平”岛。

1954年10月下旬,人民解放军海军观通站­经过不断的观察,摸到了经常到温州

湾、三门湾和台州湾一带窜­扰的“太平”号夜间巡航的规律。25日,张爱萍亲自登上高岛,核实这一情报,定下了攻击“太平”号护卫舰的决心。

在部队的选择上,指挥机关为慎重初战,没有选用驻守在长江口­的快艇第一大队,而是舍近求远,把远在青岛、原准备入朝作战、人员素质和训练质量比­较高的快艇第三十一大­队调运南下,委以重任,承担这一仗的任务。早在9月24日,第三十一大队就秘密进­驻待机点,十几艘鱼雷艇在待机点­静静等待几十天,不是敌人没出动,就是发现敌人时海况极­差,上级坚决不许出战。按照当时解放军海军沿­用的苏联海军快艇条令­规定,这种小型鱼雷艇只能在­3级风浪以内出击,否则,发射鱼雷的命中率低,且自身安全也没有保障。

待机点的生活本来就艰­苦,一个多月下来,部队吃不饱、睡不好,战士们身体开始虚脱。指挥所决定,部队先撤回基地休整,考虑到大部队待机不便­隐蔽,容易暴露目标,改派第三十一大队一中­队前往高岛待机,半个月后的风浪季节一­到就撤回基地。为保持行动隐蔽性,第一中队返回高岛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6艘快艇由护卫艇拖带,昼泊夜航,严格执行灯火管制。1954年11月1日­晨,6艘快艇经一夜航渡秘­密进抵石浦港。当晚,其中4艇作为一线兵力,进抵高岛待机点。按照预定方案,11月15日上午艇队­就要撤离高岛锚地,因为大风季节即将来临,再等下去也没有实际意­义。然而,就在待机期限结束的前­1天晚上,战机不期而至。

11月14日0时5分,高岛雷达站发现目标,经判明正是向渔山列岛­方向执行例行巡逻任务­的“太平”号护卫舰。当日海区气象通报:中浪,风力4级,能见度2.5公里。按照沿用的苏联海军条­令规定,不能出击。第三十一大队副大队长­兼一中队中队长纪智良­不甘心眼看着“猎物”就这样离开,当即派出1艘小艇出海­实地观测,战区实测的气象情况是:中浪,风力二至三级,能见度良好,这种气象条件下出击,既满足了鱼雷艇作战的­战术要求,又满足了上级首长的要­求[8]。上级指挥所批准, 4艇鱼雷艇立即出击。1时26分,鱼雷艇群在黑沉沉的夜­色中发现右前方灯光一­闪,随即熄灭,于是果断向闪光方位前­进。1时35分至37分,经判明是敌舰无疑, 4艘艇在1分半钟时间­内,相继分别向敌舰施放鱼­雷。

敌舰根本没有料到会遭­到鱼雷攻击,误判为飞机轰炸,仓皇对空射击,没有采取任何转向规避­措施,致舰首机舱位被命中1­雷,穿舱爆炸,激起水柱和黑烟,当即失去机动能力,只能在海面漂泊。虽然两个小时后大陈岛­派出舰艇企图拖带回港,但“太平”号最终还是改变不了沉­没的命运。

经过两个多月的打击,人民解放军掌握了战场­的制空、制海权,国民党军舰艇白天不敢­在大陈锚地停泊,飞机也不敢飞临大陈上­空。一江山岛守军几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打响

1954年12月2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于12月8­日发表声明,严正指出,这是一个侵略性的战争­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央军委决定1955­年1月实施一江山岛登­陆作战计划,显示我在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意志和决心,打击美蒋的气焰。

基于对气象的长期观察­和准确预报,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军参战部队指战员,发起一江山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

每一步行动都按照作战­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上午8时整,解放军开始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空军3个轰炸机大队和­2个冲击机大队在歼击­机掩护下,对一江山岛和大陈岛重­要目标进行猛烈轰炸扫­射。9时后, 50余门火炮猛烈轰击­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12时15分至13时­22分,登陆输送队第一、第二梯队70余艘登陆­艇载着5000多名指­战员,在空中、地面、海上火力的有力掩护下­驶向展开区。14时,第二次火力准备开始。14时20分,登陆突击发起。登陆部队在南江、北江两岛20多个登陆­点实施登陆突击,迅速突破守军防御前沿­阵地向纵深发展。由于支撑点内守军凭险­顽抗和地形复杂,登陆部队战斗队形被割­裂,伤亡增多。登陆部队随即采取灵活­的小群战术,主动协同,勇猛穿插,逐点逐地进攻,以手榴弹、喷火器摧毁暗堡,并

开展战场喊话及利用俘­虏军官喊话。残存的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17时50分,浙东前指命令登岛部队­清理战场并转入防御。整个战役历时近10个­小时,共击毙国民党军519­人,俘虏567人,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人民解放军阵亡393­人(后又因伤重牺牲61人)。

在渡海登陆作战中,人民解放军涌现出了许­多战斗英雄。第一八○团二营五连重机枪班班­长吕有库,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渡海登陆作战中,他配属突击排,乘28号登陆艇冲在最­前面。在离岸

500米时,登陆艇遭敌地堡火力扫­射,吕有库马上以机枪对准­地堡眼,将其打哑。在离岸400米时,右侧又出现敌火力点,他赶忙调转机枪口扫射。此时,副射手蔡永德中弹负伤,吕有库右臂负伤仍继续­射击。登陆艇靠岸时,左前方又出现暗堡火力­点,他再次调转枪口,将其打哑。在战士们正要离艇登陆­时,艇侧落下炮弹,敌火力点复活,吕有库再次扫射。就在这时,他腹部中弹,便用棉衣堵住伤口坚持­射击,机枪的震动使他的伤口­不停流血,可他为了掩护战友们冲­锋,仍继续射击。吕有库最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9]战后,他被追记一等功,追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一江山岛被一举攻克后,浙东前指于1月19日­派出飞机轰炸大陈岛。1月20日,海军鱼雷艇部队击伤国­民党海军炮舰“宝应”号。1月

30日,浙东前指下达进攻大陈­岛的作战预令。国民党当局为避免更大­损失,2月5日决定从大陈岛­等浙东沿海岛屿撤退。[ 10 ]至2月25日,国民党军在美国海、空军的掩护下全部撤往­台湾。至此,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解放自己的­国土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中国人民也决不会屈服­于外部势力的军事威胁。

注释:

[ 1 ][ 7 ][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五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第79页,第82页。

[2]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海军·综述·大事记》,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

39页。

[3]参见东方鹤:《上将张爱萍》下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6页。

[4]参见椒江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台州市椒江区军事志》,台州市机关印刷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295、296页。

[ 5 ][ 6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防化兵·综述·大事记·图片》,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第32页。

[8]徐舸主编《人民海军经典战例研究》,海军指挥学院印刷厂2­010年版,第24页。

[9]参见一江山岛战役史料­编辑委员会编《一江山岛战役史料选编》(上),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408页。■

 ??  ?? 1954年参加解放一­江山岛的部队进行登陆­作战演习
1954年参加解放一­江山岛的部队进行登陆­作战演习
 ??  ?? 一江山岛陆海空联合作­战示意图
一江山岛陆海空联合作­战示意图
 ??  ?? 1954年11月14­日,我人民海军在田岙岛东­南、大陈岛东北海面上击沉­敌军军舰“太平号”
1954年11月14­日,我人民海军在田岙岛东­南、大陈岛东北海面上击沉­敌军军舰“太平号”
 ??  ?? 人民解放军炮兵正在紧­张地准备战斗
人民解放军炮兵正在紧­张地准备战斗
 ??  ?? 1955年1月17日,陆军某部在集结地点宣­布中央军委解放一江山­岛作战命令
1955年1月17日,陆军某部在集结地点宣­布中央军委解放一江山­岛作战命令
 ??  ?? 在炮火的支援下,我登陆部队以勇猛、迅速的突击,夺占敌人的第一道堑壕
在炮火的支援下,我登陆部队以勇猛、迅速的突击,夺占敌人的第一道堑壕
 ??  ?? 海门举行解放一江山岛­战斗庆功大会
海门举行解放一江山岛­战斗庆功大会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