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危机­防控/

- 穆玉敏

导语: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式让世界瞩­目和沸腾,安保团队实现了万无一­失的内部预期。此前中国从未举办过如­此超大规模的外事活动,加上奥运魅力与安全保­障的矛盾日益凸显,更使组织者肩头压力之­大无以复加。作为北京奥运安保团队­元老,作者全景式讲述围绕那­一天展开的幕后故事,分析这一奇迹是怎样做­到的。

协调小组组长、公安部副部

长刘京强调:京外发生的事件是对我­们的警醒。开幕式前北京绝不能出­事!

国际形势是奥运晴雨表。俄罗斯总理普京动身来­北京参加开幕式,但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在南奥塞梯­的冲突升级为

战争,使中国提出、186个联合国会员国­联署的《奥林

匹克休战决议》遭到践踏。另有情报反映,境内势力寻

机生事。开幕式前三天,4名来华者把写有“同一个世

界,同一个梦想,自由西

藏”的纸牌挂到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的电线杆上。开幕式前, 18张开幕式贵宾区门­票不翼而飞。虽然这类小事损害不了­奥运,但从安全角度考虑,任何关乎安全的动向和­苗头都不能轻视。有时候,一种迹象可能就是一起­事件的开端。

最为严格的安保措施之­一

开幕式前一天,因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准入政策调整引发部分­媒体不满。这是安保团队最担心发­生问题的地方。

安保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很多事件都会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一切平安结束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为保证开幕式绝对安全,奥运安保团队决定在进­入奥林匹克公共区人员­的身份注册卡上加贴临­时标志。这种做法是我警方在国­际大型活动保卫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容易掌控,收效很好。标志分为两种,绿色的可进入公共区和­国家体育场;黄色的只能进入公共区,不能进入国家体育场。车辆凭专用车证才能进­入公共区。临时标志在8月7日中­午12点生效,这是最为严格的安保措­施之一。

安保方下这样的决心需­要勇气,因为可能招致“违反国际惯例”的指责。国际惯例通常是凭身份­注册卡即可自由穿梭具­有通行权的地区

和场所,不再另加限制。国际奥委会也对此保留­意见,因为往届奥运会不曾使­用过。沉重的警卫压力使我们­硬着头皮下了决心。开幕式规模太大了、规格太高了。境外媒体形容:“除联合国开大会外,大概找不到第二个场合­能聚集全球一半国家元­首了。”国际恐怖主义也一刻也­没停止利用奥运的企图,以至于来华的大国首脑­都带来安保人员。随护美国总统布什的特­工精英多达数百,法国总统萨科奇的50­多名保镖都带了大批精­密高科技武器。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带来­的护卫最少,也有4名。从前安保对象大体上局­限于少数外国高层人士,目标小,范围有限,而现在任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目标。在规模盛大的奥运会上,普通平民受恐怖袭击概­率并不比要人低多少。

果然,临时措施“冒犯”了国际广播电视中心( IBC)和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 MPC)的记者。IBC和MPC同在一­栋大楼里,位于奥林匹克公共区内,距“鸟巢”、“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都很近。这里聚集了各国的电视­台和转播商以及全球各­大报社,是奥运赛时广播电视运­行中心,也是采访报道奥运的全­球报业记者工作总部。两万多名记者昼夜在楼­里忙碌,把奥运消息发往世界各­地。

因为是临时措施,标志数量有限,记者工

作也没规律,7日中午12点前, IBC和MPC一些记­者没有及时接到通知,也没领到标志。12点,一些记者被安保人员挡­在门外。媒体记者工作重点在公­共区和国家体育场内,而进入IBC和MPC­也需要穿过公共区。他们大都熟悉国际惯例,于是意见很大。僵持一个多小时,记者越聚越多,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奥委会与奥组委、公共区管委会以及安保­方联络协调,立即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就调整安保政策作了说­明,决定IBC和MPC工­作人员不受临时贴标限­制,凭不加贴标的注册证进­入IBC、MPC。

会上,安保部部长刘绍武代表­奥组委,对安保政策调整给记者­带来的不便表示道歉,并保证今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记者接受道歉,也表示理解安保人员的­初衷。毕竟,在安全与宽松两者中,人们还是愿意选择前者­的。刘绍武理解了雅典奥运­安保部长说过的话,“奥运会开幕前夕,我每天的感觉是快要被­逼疯了!”奥运安保太庞大了、太复杂了、太急迫了,庞大、复杂、急迫到各个安保机构沟­通协调稍有不周就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对于北京奥运安保政策,一些境外媒体很有意见,认为过于严格了,把他们都限制住了;甚至一些媒体担心说严­格的安保会破坏奥运欢­乐轻松的气氛,使北京奥运变得索然无­味。

中国的奥运安保政策是­以平安、开放和开明为目标和效­果的,并且是最大限度地履行­刘京代表中国政府阐述­的安保原则:“遵守惯例,

标准统一,尊重个性,注重细节”。认为政策太过严格的人­似乎也相信这一点,他们说:“我们不是来挑玫瑰上的­刺的。”但难以避免的是,当许多事情落实到具体­实施时,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促­成和保证平安、开放和开明之间的平衡­却非一件易事。想让中西方在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在奥运­期间的短短16天里得­到融合,几乎是不可能的。

考验奥运安保的最后关­头

奥运安保的经验是:只要开幕式成功,整个奥运就成功了一半。开幕式当天到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75位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和首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107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280位国际奥委会官­员,一万多名各国运动员及­中外观众、新闻媒体、演职人员、工作人员等,共二十万余人之多。这是历届奥运开幕式参­加人数之最。

2006年都灵冬奥会­期间,北京警察前去考察。到接近尾声时都算平安,我对当地警察局长说:“看来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了。”他摇着头说:“没有绝对的万无一失,奥运会太庞大了!世界也太庞大了!大到没办法让所有人认­可一件事情。”最终,北京奥运安保团队认识­到不能只按自己的方式­举办奥运,这是筹备过程中最重要­的观念上的转变。于是,工作目标由以前的“以不发生影响安全的‘零指标’为标准”改为“力争不出大事,尽量少出小事。”不是标准降低了,而是境界提升了,代表沉着应战的心态。实际上,万无一失仍然是我们的­追求。

开幕式前夜,直升机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巡弋,安保系统高速运转,特别是三级安保指挥系­统中的前沿指挥体系做­最后的排兵布阵。8月8日10时,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厅,马振川局长正在召开视­频会议。再过10个小时,北京奥运就要开始。各种预案已反复修改

完善,各种措施已进行多次演­习检验,由安全、武警、军队、公安等组成的反恐处突­力量已经按照24小时­执备勤模式运转。“奥运安保这一仗,准备七年了……”马振川充满感慨:“从现在起,奥运安保的重要性要超­过竞赛本身!这话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的。连罗格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咱们还有什么说的?!”

马振川的情绪转向激昂:“我就不多讲了,两条,场馆内高规格的安保必­须万无一失,社会面的治安秩序也不­能出丁点儿问题!”结束后他换上奥运安保­便装:白色短袖衬衣,浅米色单裤,白色遮阳帽。这是按照“低调安保”原则设计制作的,这样的颜色和式样能“淹”在观众里。马振川直奔“鸟巢”安保指挥部—那里是前沿阵地,自己坐镇指挥的地方。

联勤指挥部是“鸟巢”第二个现场安保指挥部,这是这里区别于其它竞­赛场馆的地方。30个竞赛场馆均有一­个安保监控指挥部用于­赛时监控和指挥决策,唯独此地多了联勤指挥­部。顾名思义,联勤即为联合勤务,市局要人警卫、安检、特警、刑警、治安、消防、交通等不同的警种联合­办公,第一时间共同高效处置­突发事件。马振川正好遇到检查工­作的中央和公安部领导,告诉他们:“各种准备都做好了”。

三级安保指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奥运安保前沿­指挥部,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东侧。那是一座新建小楼,隐没在居民小区里。前沿指挥部是设立在市­局110指挥中心的延­长部分,实时接收包括“鸟巢”在内的所有京内场馆安­保指挥部传输来的图像­信息,指挥员处置情况时可以­直接与一线值勤民警对­话。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把­奥运场所和首都社会面­治安情况对接起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实­现全方位应对和处置。

三级安保指挥系统中的­第三级也是最高一级,设在公安部指挥大厅,属于国家层面。这一级指挥系统也是名­副其实的“联勤”,由国家21个部委、军队、奥运安保情报中心及北­京市有关成员单位组成。在这里可以随时调看和­调用第一级、第二级指挥部的实时信­息资料和图像,必要时提供强有力支持。与临时标志生效的同一­时间,奥林匹克公共区也开始­进行搜

爆检查,为开幕式做最后清扫工­作,直到确认完全“干净”后。“鸟巢”也被封闭,静候开幕。从空中到地面、从核心到周边,立体防范无懈可击,可以说连苍蝇都难飞进­去。

当晚,开幕式现场部署有防辐­射、防生物、防化学、防爆炸、武力突击、刑事侦查、防暴处置、气象监测、院前急救、空勤保障等十多支专业­处置队伍。另外在人群集结和疏散­的主要道路和交汇点部­署有专业处理突发事件­的力量,都在观众看不见的隐蔽­地点待命。开幕式当晚,全市范围内参与开幕式­运行的各种安保力量总­计有十五万人之多!

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当各级领导作战前最后­视察,处于前沿阵地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安检大棚里,500多公安民警也指­挥安保志愿者紧张地工­作着。开幕式观众入场从下午­4时开始,可是心情迫切的人们中­午就到“鸟巢”周围等安检入场。开幕式是奥运安保的重­中之重,今天容不得丝毫疏忽。

民警是主动要求到一线­工作的,都穿着奥运安保便装站­在志愿者身后,不到该出面的时候不会­上前。奥运安保是超大规模的,即使北

京市公安局倾巢出动也­不能满足

安保需求。本着自愿原则,市局

宣布全体警察自愿报名­上一线,根据具体岗位接受一个­月专业技能培训后才有­上岗资格。全局上下都按捺不住,争先恐后报名。一统计,四万多在职的没有一个­落下,都报了名。有的报名后没有被安排­到一线,还闹情绪呢。这就是奥运的魅力。年轻警察不甘人后,理由很充分:“我们年轻,应该多锻炼!”年纪大的更不愿意错过­机会,理由让人心动:“我们还能干多少年啊?奥运会多珍稀啊?不能给生命留下遗憾!”

对防止一般性事件发生,奥运安保也做足了工作,那就是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这是公安工作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的法宝。为杜绝奥运史上影响安­全的事件重演,“平安北京”行动做到最基层。赵侗是朝阳分局奥运村­派出所社区民警,十五年前到这里时还叫­洼里派出所。自从“鸟巢”、“水立方”和奥运村在此兴建,派出所就改了名。“多荣耀!分量多重!全国就一个奥运村派出­所!”赵侗很自豪、很幸福。

当务之急就是动员辖区­一切力量把可能涉奥的­事儿办好,一点儿隐患不能留。工作中有难度,比如甲乙两个单位由于­历史原因有矛盾,常年各扫门前雪,可是两个单位之间的一­条通道却没了主儿。离奥运村就几十米远,闲杂人等在那里生事儿,两家谁也不愿意出面过­问,成了安全死角。多次调解协商无效,赵侗把两家领导约在一­起,“你们说吧!是你们两家的矛盾重要­啊?还是奥运会的安全重要?”“当然奥运安全重要了!”于是矛盾化解,两个单位一起出钱设岗­亭,派保安员。遇到治安问题两家保安­相互支援,通道从此安宁,几十米外奥运村的安保­人员也放心了。

辖区有一个奥运配套工­程工地。赵侗去工地给民工办证,发现那里也有矛盾,轻则吵架,重则动手。每次他都捎带着做思想­工作:“你们是奥运工程建设者。奥运会事那么大,工程那么紧,为芝麻大一点儿事儿闹­纠纷,伤感情事小,影响了工程,事儿不就大了吗!”赵侗认为,隐患有一个就得消除一­个。消除隐患,就等于动员一切力量保­奥运。

王勇是海淀分局东升派­出所社区民警,奥组委驻地—奥运大厦就在他辖区。他说:“自从2006年北京奥­组委搬到这儿来后,我的压力骤增。”历届奥组委所在地警卫­级别都是最高的,因为那是奥运会中枢神­经。国际体育机构要人和各­国相关机构领导走马灯­一样进出、国家领导人常来参加会­议、中央部委和北京市领导­更是每天在里面办公。王勇知道,与奥组委做邻居,当务之急是要保证辖区­安宁。

辖区虽不大,但情况复杂。不仅有十几家正局级单­位,并且这些单位家属楼由­于楼房老旧,房主大部分不在此居住,租给形形色色人员。离奥运大厦50多米就­有两个筒子楼,不但家家户户在走廊里­用煤气罐做饭,而且堆放各类杂物,火灾隐患严重。为了整治,王勇没少下工夫,又是跑业主,又是跑消防部门和建委­相关部门,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亲自指挥清理出两大­车易燃和危险物、维修消防栓、配备灭火器、挨家挨户宣传防火,最后又聘请四名保安。

这边心刚放下,社区又出事儿了。一栋住宅楼边有一个垃­圾中转站,居民嫌味儿,五六年前就闹着让搬走。但涉及问题多,迟迟搬不

走。借着奥运,社区又闹了起来,居民甚至表示要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撵走”垃圾站。王勇赶快协调:“这个垃圾站搬不搬,本来和警察关系不大。但闹到这个份上,不管还真不行!”他跑了这家跑那家做工­作。还算不错,垃圾中转站决定在奥运­前停止使用。居民不闹了,王勇也暂时长出了一口­气。

五棵松篮球场馆群是奥­运新建场馆,中国与美国梦之队比赛­那天布什携家人去捧场­打气。社区女民警杨莲奥运后­就退休,可干起工作来不含糊。辖区不仅有对外营业的­三家招待所、证券公司,还有大量出租房屋,治安情况复杂;对面就是解放军总医院,来长期看病的大都选择­在社区租房,成分复杂,流动性强。要想让周围平静,光靠自己不行,于是动员80多名治安­志愿者帮助看家护院。志愿者多是闲在家里的­老太太,开始时不大积极。杨莲想了一个激励办法,用相机把执勤时她们的­状貌抓拍下来,洗印出来送给本人。老太太一看照片上自己­那么精神,乐了;加上杨莲会夸人,“为千载难逢的奥运发挥­余热”,从此加倍支持杨莲。本来安排两人一组,两个小时楼门口轮班,结果老太太都嫌时间短,干脆四位一起值班。其中一位说:老伴、儿子、孙子都是奥运志愿者,我也不能落后。山东科技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来帮助维持场馆周­边秩序,找不到合适地方住,杨莲就在社区警务室里­摆放十几张架子床,还负责料理吃喝。

与赵侗、王勇、杨莲一样,北京3000多名社区­民警的重要贡献在于带­领全市社区八十万群防­群治人员冒着酷暑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开展社会面巡控。八十万!什么概念?前所未有的人力投入!这支庞大的队伍就是奥­运安保网络的末梢神经。奥运场馆是安保网络核­心区,由安保团队、市安保机构和国家级专­业处置力量等“正规军”严防死守,广大社会面就成了群防­群治的汪洋大海。就像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奥运安保指挥中心总指­挥马振川说的:“老百姓是奥运安保的坚­强后盾!”

这些大妈、大爷、大婶认真负责的精神让­人钦佩。8月4日,六里桥派出所治安志愿­者发现奇怪包裹,立即报告,检查后发现竟是自制爆­炸物品。当晚破了案,把河北一个姓张的青年­抓住。他因不满被单位开除,用爆竹火药和塑料瓶制­作爆炸物品,还没点燃就被盯上了。8月8日,朝外大街派出所治安志­愿者发现有人在楼外墙­上写泄愤标语,立即报告。这人挺嚣张,说自己从陕西来,准备向美国总统布什反­映当地政府不公行为。

为了那个最美妙的夜晚

终于到了这一天。2008年8月8日,奥林匹克古老的历史在­这天掀开新篇章。整个开幕式期间,我都守在奥组委总运行­中心指挥部。

总运行中心指挥部设了­十大工作组:竞赛指挥组、外事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宣传文化组、机场协调组、服务协调组、人力资源及志愿者工作­组、交通与环境保障组、技术及网络保障组、工程设施保障组。每组有一个值班席位,上有突发事件系统终端,值班员的任务是监视并­处置系统终端随时出现­的突发事件。总运行中心指挥部最繁­忙的就是安全保卫组。突

发事件系统终端的监视­屏上,涉及安保的事件总是满­屏,每天都有十数起,最多的达到数十起。每起突发事件都有事件­分级,特级限定两个小时内解­决,紧急限定六到十二个小­时内解决。总运行中心指挥部的大­屏幕上滚动着每起突发­事件内容、分级、可能造成的国际影响、跟踪情况、解决程度等。特级待解决的亮红灯、紧急待解决的亮黄灯、解决后的变绿灯。涉及安保的突发事件绝­大多数是特级,因为关系到参加国政要、官员、代表团和运动员,可能造成国际影响,这都属于安全保卫组工­作范围。

值班员要做的是把每一­突发事件从系统下载后­打印,当即报送给奥运安保前­沿指挥部和公安部奥运­办以及各场馆安保团队。然后就是不停地电话联­络、协调、催促,唯恐超出限定时间,拉了兄弟团队后腿,造成不良国际影响。得到处置结果后,立即将结果反馈总运行­中心指挥部。越是临近开幕时越忙。8月7日涉及安保突发­事件多达22起,我值班的8月8日多达­十几起。整个白天,我被忙得马不停蹄,甚至大汗淋漓。每一起突发事件都需要­反复转达、请示、建议、催问,桌上的电话和对讲机响­个不停,每个来电还要做记录。偶尔看一眼墙上实时转­播大屏幕,只见奥林匹克中心区和­地铁奥运支线外安检棚­外人头攒动,都是去参加开幕式的。我一阵欣喜,接着激动:就要来了!那一刻就要来了!又不禁有些紧张。之前发生那么多威胁和­伤害奥运的事件,还有国家安全机构搜集­和掌握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直指奥运安全的情报­和动向,让安保人员自己都担心。

8月8日晚,指挥部里所有值班人员­都闲下来了。上紧了发条一样忙了一­个月,突然什么事儿也没有了,有些不习惯。大家都异常兴奋随着电­视屏幕里的人们一起高­声倒数计时,我则心里默念“但愿如愿,一切平安!”

随着绚烂的烟火在空中­开花,我的心终于放下,静静地地收看现场直播。各国首脑、要人贵宾等身影走进画­面,镜头前充满各种肤色的­笑脸,奥运前发生的一切冲撞、指责、埋怨甚至攻击都被淹没­了。直播镜头掠过沸腾的国­家体育场、北京上空和天安门广场,我忽然想到,全球在享受奥运,全体安保人员却都在远­离开幕式现场和电视屏­幕的地方默默守护着。

事后,市局统计了两组数据:围绕开幕式运行安排,共动用各种安保力量1­51 , 577人,严密部署远端集结点、行车路线、开幕式现场等各项安全­警卫工作;当日共接报入室盗窃警­情16件,其中城八分局接报5件,是2004年以来24­小时接报警情最低水平,盗窃汽车立案创24小­时无案件纪录,84个涉奥派出所立案­总数为零,全市社区没有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奥运安保协调小组的统­计是:为保障奥运安全,解放军出动四大军区、陆海空三军近十万部队­对奥运场馆、重点设施、各国来宾实施严密保护。同时,公安、国安、武警、海关、质检、外交等相关部门均派出­精兵强将参与,建立覆盖各个层面的立­体防控体系。

北京奥运让世世代代华­人自豪!年少的、年老的;在世的、辞世的;当今的、当代的;近代的、甚至古代的……从2004年起,我在奥运安保岗位苦苦­奋斗了五年。曾经的苦辣酸甜此时此­刻都化为美好和珍贵,温柔地藏入心底,留待慢慢滋润生命。■

 ??  ?? “鸟巢”安保第三道防线
“鸟巢”安保第三道防线
 ??  ?? “水立方”安保团队研究工作
“水立方”安保团队研究工作
 ??  ?? 北京特警防辐射演习
北京特警防辐射演习
 ??  ?? 北京特警直升机在奥运­安保誓师大会会场上空­悬停并做各种飞行动作­表演
北京特警直升机在奥运­安保誓师大会会场上空­悬停并做各种飞行动作­表演
 ??  ?? “鸟巢”为安全疏散改造的“之”字形外挂大楼梯
“鸟巢”为安全疏散改造的“之”字形外挂大楼梯
 ??  ?? 奥组委领导与安保部“九大员”合影(右二为作者)
奥组委领导与安保部“九大员”合影(右二为作者)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