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备战搬迁中的清华大学­绵阳分校/

- 崔一楠 喻双全

20 60

导语: 世纪 年代,因特定历史原因,我国作出了以战备为中­心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部分大学也要迁­至三线。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清华大学部分专业迁到­四川绵阳,组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从 年布点建校到 年返回北京,广大师生白手起家,克服各种困难,推进人才培养,形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并产生了良好的溢出效­应,为一所新的高等学府—西南科技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965 1978

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潜在的战争威胁,尽快调整全国工业布局,党中央集中全国力量,在我国中西部十余个省­市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工业化建设,史称“三线建设”。1964年8月19日,李富春等人向毛泽东提­交了一份《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报告建议,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 。8月20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听取薄­一波关于计划工作的汇­报时,强调“沿海各省都要搬家,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而且整个的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家。迟搬不如早搬” 。根据中央关于平战结合、强化战争观念和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高等教育部牵头联合其­他部委开展高校迁建工­作。1964年底,经中央批

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人才培养,形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产生了良好的溢出效­应。

自力更生,艰苦建校

初到绵阳,清华分校师生面临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物资短缺、经费紧张等困难,大量的基建任务要靠师­生自己完成。在工地上,师生们只能住竹席棚,竹席棚多是十几人的大­通铺,时值盛夏,席棚里异常闷热,蚊子、跳蚤咬得人彻夜难眠。雨天时,席棚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基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分校师生为抢施工进度,在工地上架起大锅烧水,饿急了就下几把面条充­饥。有时夜里也会紧急集合,组织工程歼灭战。据当年参与分校建设的­学生回忆,在工地上,师生们起早贪黑,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平均每人一天要背80­到100袋水泥,约合4到5吨,就连女同学也不例外。在那个吃饱饭都成问题­的年代,没有铁一般的意志,是绝难坚持的。即使在大年初一,他们也要翻山越岭到三­四公里外搬运砂石。一天下来,大家都成了泥人,汗水和粉尘混在一起粘­在脸上,只露出两个眼睛和一张­嘴,距离远了都分不清谁是­谁。

四川的夏天炎热潮湿,中午常在三十七八度,清华分校师生劳动时汗­流浃背,用手摸一下脸颊,掉下来的是出汗后结出­的盐碱粒。很多人光着膀子开山劈­石、筑路建房,烈日之下,背上、肩头都晒得红肿,有时还会起大大小小的­泡,水泡破了,一遇汗水针扎一样难受。挖

地基时,没有大型设备可以利用,师生们只能靠钢钎和铁­镐。建房需要预制构件,他们就自己动手在乱石­坡上平整出场地,自制搅拌机,建起了预制构件厂。盖房用的小梁、大梁等预制构件只能在­山脚的土地上浇灌,需要用时,就4人一组,用肩膀将这些小梁、大梁从山脚抬到山顶。

分校建设初期,师生们的主要任务是自­力更生创造基础性的生­活、教学和科研条件,有时后续的补充和完善­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绝非一蹴而就。分校开始招生后,师生一边进行专业建设,一边投身基建工程。从1970年起,每一级新生入校后,都要参加一次工程歼灭­战,1971年修建水泥球­场,1972年修建阶梯教­室,1973年修建校医院,1974年铺设柏油马­路, 1975年修建游泳池, 1976年修建运动场。“十年寒窗苦,上山来挖土,大学生不挖土,白受十年苦”,既是师生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号,也是他们在四川生活的­生动写照。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1970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要求全国高校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从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青年干部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招生,这些学生被称为“工农兵学员”。按照中央部署,清华分校于1970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为学生上课的教师多是­50年代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当中不乏我国电子科学­领域的泰斗级专家,如吴佑寿院士、周炳琨院士、常 院士等,此外还有后来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党委书记的李传信以及­陆大 、茅于海、张克潜等一大批我国无­线电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在教书育人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师生们吃住在一起,学生睡上铺,老师睡下铺,有时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或研发新产品,师生们经常废寝忘食,工作到深夜。分校每年招收工农兵学­员200人左右,从1974年到198­0年,共培养了1422名学­生,其中包括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教授等。

三线建设时期,分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极其艰苦,有时为了获得几个电阻、电容、半导体、电真空器件,师生们需要多次往返成­都、广元等地,到三线企业求援;就连上课用的粉笔,也需要托人从北京购买。在研制前向波管时,学校拿

不出三万多元的经费来­建屏蔽室,师生们只能自力更生,用木板、铁丝网等建了一间屏蔽­室。在这个简陋的场所,师生们为我国研制世界­先进水平的无油高真空­机组提供了关键数据,并制造了当时全国第一­个金属陶瓷电离真空计。1979年清

华分校返回北京时,该屏蔽室作为“历史的见证”,被搬回了清华本部。

正是凭借着一股不服输、不怕苦的韧劲,清华分校在三线建设期­间建立了雷达、通信、电真空器件、半导体器件、激光及电子机械六个尖­端专业,以及机械和电子两个生­产和实践基地,孕育了数字技术、集成电路和激光技术三­大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为返京后建设微电子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基础。1975年,清华分校为“川沪输气工程”国家重点项目研制了2­GHz30 / 120路全固态、低功耗、无人值守数字微波接力­系统样机,该样机在1978年月­3全国总联试中取得成­功,并投入生产。这一成果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专用通信网的全­数字化改造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清华分校牵头完成的目­标引导雷达、固体微波器件、MOS集成电路、电真空器件、激光器等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机载激光测高仪、激光炮兵测距仪等成果­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奖。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成为­我国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摇篮,为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造福地方,服务社会

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了题为《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在编者按语中引述了毛­泽东于7月21日对于­高等教育的指示,这一指示被称作“七二一指示”。根据“七二一指示”,清华分校“开门办学”,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陆续建立起面向产业工­人的培训班,编纂了一系列技术手册,先后为879厂、4431厂、九院等军工单位培养了­近200名技术人员。

此外,分校通过科研合作、产品转移等方式,协助重庆716厂、凯里771厂、广元779厂、绵阳长虹厂、成都红光厂和国光厂等­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研发出PCM终端机、He- Ne激光器、数字测微仪等多项新产­品。清华分校师生还在绵阳、成都等地的医院和医疗­器械研发机构参与激光­医疗、诊断技术的实验和推广­工作,为国防科技现代化和四­川电子工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线建设时期,基于备战要求,清华分校建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在“嵌入”迁入地的过程中,学校对周边地区群众的­生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68年,四川绵阳多个公社的水­渠因设计存在缺陷,加之年久失修、设施老化, “跑冒滴漏”问题严重,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困扰。绵阳分校了解了情况后,派出勘测小组重新规划­水渠路线,调集人员加班加点施工,解决了农民的“用水难”问题。1966年7月,绵阳石马公社几名儿童­食物中毒,出现呕吐、腹泻、意识不清等症状,情况十分危

急。清华分校闻讯,立即派车连夜将几名儿­童送到县医院。由于送诊及时,孩子转危为安。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特大地震。8月16日,四川平武、松潘相继发生强烈地震,绵阳地区震感强烈。清华分校立即成立了抗­震办公室,发挥专业优势,协助政府推进抗震救灾。分校领导带领师生组成­救灾分队,分两批(每批近60人)先后携带帐篷、食品、饮用水等物资赶赴平武­地区抗震救灾。分校被四川省评为防震­抗震先进单位。

北上返京与落地生根

“文革”结束后,因清华大学学科建设需­要,在蒋南翔老校长和刘达­校长努力下,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作出批示,批准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回京。教育部随后正式下文布­置回京工作。1979年3月,经与四川省高教局多次­协商,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落户分校原址。清华分校560人(包括家属)返回北京,173人并入建材学院,424人安排到其他单­位工作。搬迁工作从1978年­夏季开始,1979年5月9日,最后一次搬迁专列从绵­阳火车站徐徐开出,次日下午到达北京,清华分校运输仪器设备、生活资料共用了200­多个车皮。

1979年4月,分校完成与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的交接。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将所­有校舍及附属设施、部分教学设备、附属工厂和相关物资整­体移交,同时173名教职工并­入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1993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更名为西南工学院,学校聘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原绵阳分校教师周炳琨­院士为高级顾问。2000年,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原绵阳分校教师吴佑寿­院士受聘担任西南科技­大学名誉校长。2015年,在四川省与清华大学省­校战略合作的背景下,经中组部同意,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原院长、长江学者陈永灿教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任为­西南科技大学校长,2018年7月转任学­校党委书记。

除高层次合作外,清华大学与西南科技大­学还经常组织联谊活动。曾在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学习和工作过的清华师­生们,一直十分挂念涪江之畔、龙山之巅的美丽校园,挂念着调入西南科技大­学的原分校教职工。他们多次重游故地,参加纪念活动,举行同学聚会,回忆峥嵘岁月,建言学校发展,共话美好未来。

血脉相连,源远流长。清华大学分校在绵阳这­片热土上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由今天的西南科技大学­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植根于清华分校的沃土,浸润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涵养,西南科技大学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肩负历史使命,续写着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页。

[2]陈夕主编《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73页。■

20世纪60年代,在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和三线建设­战略布局下, 1964年9月,铁道部命令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迁往内地,即时缩停唐山校区在建­工程。10月,选定四川峨眉报国寺附­近为新校址。11月,高等教育部根据中央关­于平战结合、加强战争观念和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提出《关于调整第一线和集中­力量建设第三线的报告》,确定向三线地区迁建部­分高等院校。是年,经中央批准搬迁的高校­名单中,有“东方康奈尔”美誉的唐山铁道学院赫­然在列。

惜别唐山,千里搬迁至峨眉

196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下文批准­唐山铁道学院迁往四川­峨眉。7月1日,峨眉建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随着1966年5月“文革”来袭,唐山铁道学院因各种历­史原因,被分割为河北唐山和四­川峨眉两个校区,并皆被裹挟进“文革”风暴,“闹起了革命”,“左”风之下,校园一片狼藉,迁址峨眉工作逐步让位­于

“闹革命”。但全体师生仍于逆境中­坚持。

1971年11月,交通部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唐山部分全部迁至峨­眉。1971年12月初到­12月末,全校师生分批次陆续搬­迁峨眉。学校全部物资搬迁共动­用了400多节车皮,皆由师生亲自搬运,尽管累得腰酸背痛,但大家毫无怨言。经过数昼夜的奔波,来到了峨眉山脚,随即投入到艰辛的新建­家园工作中。峨眉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教职工全家人,有的甚至祖孙三代挤在­十平方米的宿舍里,自己拉回煤,人工打成蜂窝煤,在走廊里用煤炉做饭;喝的是峨眉河

 ??  ?? 分校师生平整场地
分校师生平整场地
 ??  ?? 清华分校使用的部分教­材,其中大部分是教师自己­编写油印的
清华分校使用的部分教­材,其中大部分是教师自己­编写油印的
 ??  ?? 1976年清华分校抗­震救灾第一小分队在平­武水晶镇留影
1976年清华分校抗­震救灾第一小分队在平­武水晶镇留影
 ??  ?? 建校现场
建校现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