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棋高一着:飞夺泸定桥的战略战术

- 刘波

动地区不是很大吗?”[ 毛泽东讲这一番话时,表明他在心中暗下了一­盘棋,如何让红军顺利地经过­大渡河,不重蹈石达开的覆辙?在他的眼里,尽管敌军前堵后追,但处处是活棋。而沿左岸直上,就到320里外夺取泸­定桥。这是一步关键的好棋。泸定桥是一个重要的咽­喉要道,夺下该桥,中央红军南可迂回雅安,北可通懋功、茂县,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川西。

红军夺取泸定桥的“双保险”战法

在红一团取得强渡大渡­河胜利的第二天, 5月26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来­到了安顺场,他们听取了总参谋长刘­伯承的汇报后,对如何使全军越过大渡­河的问题进行了商讨。

大渡河两岸悬崖陡峭,地势险峻,河流水急浪高,河面宽达200多米,单靠三只小船,来回一趟需要1个小时,大部队通过前后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敌情哪会允许?雪上加霜的是,第二天上午,船工石清云撑的那只船,在河水冲击下撞在搭浮­桥的钢丝上挂翻了,只剩下了2条船。

而这时,敌人的尾追部队已向大­渡河袭来,形势万分紧迫,如果中央红军不能迅速­全部越过大渡河,就有被分割在大渡河两­岸遭敌歼灭的危险。

毛泽东在大渡河畔主持­召开小型军事会议,决定“以急行军抢占大渡河上­游另一个渡河点—泸定桥” 。

会后,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向各军­团发布了电令:为控制泸定桥渡河点,在安顺场兵分两路,红一师和干部团为右纵­队,由军委参谋长刘伯承和­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指­挥,循大渡河东岸前进;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率­红一军团军团部、红二师和红五军团为左­纵队,循大渡河西岸前进。均向泸定桥急进,协同袭取该桥 。军委纵队及第三、五、九军团在红一军团部及­红二师路线后跟进。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战略性措施,只有夺取泸定桥,红军大部队才能迅速渡­过大渡河,从而避免石达开的命运,并转到川西会合四方

面军。这个安排还有一番深层­考虑,万一两路人马无法在泸­定桥会合,那么已经渡过大渡河的­红一师和干部团在刘伯­承、聂荣臻带领下,仍然可以在川西创造出­一个局面来。干部团是长征出发前由­红军大学和彭杨、公略等红校改编而来的,有不少储备干部,只要有群众,搞革命根据地就好办 。

红军在战术上有这样一­个“双保险”的布势,打下泸定桥可谓势所必­然,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这是一场对于渡河成败­起决定作用的战斗,朱德要求左右纵队均要­在两天半之内赶到泸定­桥。

红四团飞夺泸定桥西岸

西岸队伍的先头团是红­二师第四团,为了在两天半内走完1­60公里的路程到达目­的地,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但是,这条路太难走了,半山腰以上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单边羊肠小路蜿蜒曲折、起起伏伏,左傍是高入云霄刀劈一­般的峭壁,右傍是深达数丈、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稍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途中随时遇见敌人还要­进行战斗。

27日,红四团走到田湾东北端­的菩萨岗,击溃川军刘文辉一个营­的阻击,乘胜突破猛虎岗 。

28日1时半,朱德电令林彪、刘伯承、聂荣臻:“我四团今28日应乘胜­直追被击溃之敌一营,并迎击增援之敌约一营,以便直下泸定桥。二师部队迅速跟进,万一途程过远,今日不及赶到泸定桥,应明29日赶到” 。

这一天,四团比原来命令规定的­时间提前

1小时吃饭,天色未明就上路了。刚走几里路,军团部通讯员飞马送来­了一份紧急命令:“王杨(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

15号(日期系追记误差)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次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取鸭溪一天跑160­里的记录。”

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看了看地图,离泸定桥还有240里。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一天一夜之­内走完240里路。这就要求红四团要

27日下午13时后,红二团在险要的瓦狗坝­与川军刘文辉部第五旅­第二十团遭遇,川军凭险据隘,节节抵抗。红二团不顾一切向前冲,经几个小时的战斗,粉碎了敌人的节节抵抗。此战缴枪百余枝,俘敌40余名,为右纵队打开了顺利北­进的道路 。

当晚,红二团在瓦狗坝宿营。28日早饭后,部队继续向泸定桥前进,翻过一座大山,行军约60里路,在德绥消灭敌百余人。接着又冒雨前进,经过100多里的急行­军,击溃残敌,进入宿营地。

为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刘文辉急令第四旅在飞­越岭、海子山、冷碛等处堵截红军,以李全山第三十八团主­力守泸定桥;以杨开诚第十一团守海­子山、冷碛一带;以谢洪康第十团在飞越­岭作总预备队,旅部位于飞越岭下的龙­八埠。

29日拂晓,红二团一路攻击前进,行至铁丝沟时与刘文辉­第四旅遭遇。铁丝沟左面即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右面是峭壁千仞的高山,川军一个多旅的兵力已­占领了铁丝沟最高的山­头及其隘口,凭借天险顽强固守。

刘伯承令萧华率二团第­一、第三营从正面攻击,令邓华率第二营由山腰­绕至敌人翼侧。此时,红军前面是高山,背后是大河,敌人兵力、地形都占优势,只有拼命向前,才是出路。危急关头,九连一班绕至敌人后侧,几颗手榴弹炸下去,川军即已动摇。同时红三团一部已赶到,战士们勇气倍增。最后一个反冲锋,便夺取了敌人的阵地。此战阻断了敌人对泸定­桥的增援。余敌则争相向龙八埠逃­命。

夺取泸定桥的激战

泸定桥所处的地形实在­险要。河的西岸是雪峰高耸的­贡嘎山,东岸是岩壁陡峭的二郎­山,大渡河在两山夹峙之中­奔腾流淌。除了在泸定桥上通过以­外,这真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泸定桥是当时千里大渡­河上的唯一桥梁,川康交通要道,于1706年修成,桥建成后,康熙御笔亲书“泸定桥”。泸定桥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横拉两岸,悬于河面约十五米,桥身净跨

长100米,近3米宽。桥板大部分都被敌人撤­掉,只剩下铁索在晃荡,令人望而生畏。

桥的两端各筑有一座亭­子式的桥楼,东楼紧连倚山而建的泸­定城,这座城一半在东山上,一半贴着大渡河岸。西楼紧挨观音阁,一侧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这可谓铁索桥的真实写­照,气势不凡。此时,东岸的桥楼,已被刘文辉部第四旅的­两个营用沙袋垒成桥头­堡。山坡上,敌人也修筑了严密的工­事。凭借这样的天险,敌军认为红军插翅也难­飞越。

王开湘、杨成武侦察地形后,即到西桥头附近的沙坝­村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研究战斗方案,决定组成夺桥突击队。他们的部署是:用两个主力营组成严密­的火力网掩护,防止两侧增援之敌,其余约分为三个梯队,正面突出,选出22名突击队员作­为先锋。正开会之时,一枚国民党军的迫击炮­弹炸中教堂屋顶,这不仅没有引起大家的­恐慌,反而引发了大家的斗志。大家纷纷请战,报名参加突击队。从踊跃报名的战士中,他们选出了22位,由二连连长廖大珠任突­击队队长。

16时整,总攻开始,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站在桥头指挥战斗。全团数十名司号员一齐­吹响了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向对岸开­火,枪弹如急风骤雨般扫向­敌方,喊杀声震天动地。22名突击队队员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挂十余颗手榴弹,冒着敌人的枪弹,扶着桥栏,踩着摇晃不止的铁索,向对岸前进。紧跟在突击队后面的是­由三连连长王友才率领­的第一梯队。他们背着枪,腋下挟着木板,一手抓着铁索,边爬边铺桥板。霎时间,大渡河上,军号声、枪炮声、呐喊声、波涛声,汇成一片,震天动地。

在红军强大火力的压制

下,在突击队员们英勇无畏

气概的震慑下,国民党守敌

丧失了抵抗的勇气,纷纷从工事里钻出来,四散逃跑。红军突击队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眼看就要到桥头了。突然,西城门烧起大火,烈焰熊熊,原来是守敌想用火来挡­住红军。冲到火前的突击队队员­仅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在廖大珠的带领­下,奋不顾身地冲入火海,冲向敌人。紧接着,三连的战士边铺桥板,边向桥头冲去,紧跟在突击队之后的部­队也陆续登岸投入战斗。不到两个小时,战斗结束,红军占领了泸定城。守敌被歼一部,其余纷纷向城北逃窜。

经过2小时激战,黄昏时分,红四团攻占了泸定城。当日21时,林彪向朱德等发去捷电: “我四团于今时晨6时赶­到泸定桥附近,于17时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去。余另告。”

泸定桥守敌侧后遭到红­一师重击

29日在刘伯承、聂荣臻指挥下,大渡河东岸的红一师部­队继续兼程向北飞奔。下午14时,红三团的5个连和红二­团1个营打到泸定城,有力地配合了西岸红四­团的行动 。

下午16时,红四团强夺泸定桥的战­斗刚刚打响时,红二团主力到达离泸定­县城南面50里的龙八­埠、冷碛一带,同防守在这里的敌第四­旅旅部和该旅第十一团­展开了激战。

第十团团长谢洪康见红­军攻势猛烈,自己

用手枪向左臂打了一枪,扮作伤员逃走。旅长袁国瑞急令第十一­团和第十团残部顽抗,后见兵员伤亡过半、阵线再也稳不住,下令向汉源城撤退。

红四团向泸定桥发起总­攻后,守敌第三十八团团长李­全山眼看泸定很难守住,打电话向旅长袁国瑞请­示该怎么办。袁国瑞的旅部正受到红­军右纵队的攻击,自身难保,情况混乱不堪,因而只得草草回答:“我们这里也很紧张”,随即撂下电话。李全山从电话里听到枪­炮声和“旅长,快点,快点”的惊惶叫喊,想到自己得不到增援,腹背受敌,顷刻间就有全部完蛋的­危险,于是慌忙率领残余部队­向天全逃窜。

龙八埠之战,红二团缴枪百余枝,俘敌五六十名 。随后,红军乘胜追击,翻过飞越岭追到泥头,即停止前进。

正如红一军团《战士报》报道所言,龙八埠战斗“更有力的促成了红四团­夺取泸定桥的胜利,保证我全部安全的渡河” 。

时任红二团政委的邓华­撰文回忆,龙八埠战斗取得了夺取­泸定桥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我们除一部占领龙八埠­向敌警戒之外,其余主力则继续向泸定­桥前进。到时,我们四团的哨兵已在那­里叫“口令” 。

晚10时左右,沿河东岸一路北进的红­一师赶到了泸定桥桥东。这时,泸定桥已落入红四团之­手。

深夜12点,刘伯承、聂荣臻进了泸定城。他们在杨成武、王开湘的陪同下走到泸­定桥上视察。杨成武提着马灯,陪着两位首长从桥东走­到桥西。他们不时地停下脚步,或眺望群山,或俯视流水,并仔细地看过铁索、铁环。当从桥西折回走到桥中­央时,刘伯承站住了,重重地在桥板上跺了三­脚,感慨万千地说道:“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打下泸定桥的第二天,中央首长率大队红军来­到了泸定桥。毛泽东对红四团等给予­了热烈的赞扬,他说:“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

第四天,中央红军的大部队从泸­定桥上渡过了大渡河。红军过了大渡河,蒋介石想让红军重演石­达开悲剧的梦想就此破­灭了。

飞夺泸定桥,红军以超人的智慧与勇­气,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传奇。“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见分晓。”这是1979年,聂荣臻元帅为大渡河纪­念馆挥毫写下的诗句。他感慨地说:“当时棋势虽险,我们终于取得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但也决非偶然。我们和国民党的斗争,常常是棋高一着,出敌意外。” 而之所以能做到棋高一­着,是因为红军有着无比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无以伦­比的牺牲精神,才能在大渡河绝处逢生,再开得胜之旗。

注释:

[ 1 ][ 17 ]吴洁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37页,第240页、241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传》(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0页。

[ 3 ][ 6 ][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 文献》,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第357页,第360页。

[ 4 ][ 16 ][ 18 ]《聂荣臻回忆录》(上),战士出版社1983年­版,第267页,第270页,第271 — 273页。

[ 5 ][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1886 — 1976》(上),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00 — 501页,第500 — 501页。

[ 7 ][ 15 ]丁玲主编,董必武、陡定一、舒同等著:《红军长征记》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第117页。

[ 9 ][ 13 ][ 14 ]《战士报》第186期, 1935年月日5 3 (农历)。

[ 11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549页。

[ 12 ]《国民党将领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上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346页。■

 ??  ??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