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抗战期间中共与日军间­的谍报战

- 孙瑾 贾茹 代年云

导语: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组­织了庞大的谍报网,建立了大量的谍报机构,培养并安插了众多间谍,专门收集情报,刺探军情,为其军事、政治、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日本之所以能侵占大半­个中国,间谍和间谍机构“功不可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也建立了强大的谍­报组织,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反­间、反敌特和谍报工作,上演了一场悄无声息而­又惊心动魄的谍报战。

抗战期间,中共抗日武装深入敌后­作战,缴获日军大量文件材料,其中不乏专门针对中共­抗日武装的谍报作战计­划、部署命令和教材。一些重要文件被翻译汇­编成册,供有关部门、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部队­作反间谍、反敌特斗争参考,如: 1943年八路军总政­治部编制的《关于日兵特务的报告》、一二九师编译的《日寇特务工作之一斑(缴获敌人文件录编)》、1944年山东军区政­治部译印的《日寇特务工作文件(宪兵实务教案)》等。由这些文件可以看出, 1938年后,日军在华北地区的作战­重点逐步转向围剿中共­抗日武装,而“剿共的第一要素首先知­彼” 。如何知彼?日军文件明确写道:“吾人对共产党须不断的­研究练磨,把握其实体及动向,以崭新卓拔的创意工夫­计划检举覆灭之施策,造出拔本塞源的成果, ……此项之先决条件,必须有周密之谍报实施。” 文件还反映日军谍报工­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着完整严密的人员培­训体系和组织机构,也有着系统规范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日军如何挑选和训练间­谍

侵华期间,日军成立了专门的间谍­训练所,培养了一批批日本籍日­军间谍。这些间谍效忠天皇,精通业务,谨慎坚定。他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各抗日根据­地以及在华日人反战组­织 运用多种手段获取情报、恶意破坏日人反战组织­甚至暗害中共及其抗日­武装领导人。

《关于日兵特务的报告》详细记载了日籍间谍挑­选和训练的过程。日军一般会在下士官等­级以下的新兵中挑选间­谍培养对象。3个月新兵训练期内,长官就开始着手考查、筛选,通常着重考虑三种人:“一种是‘模范兵’,受法西斯教育较深,忠实可靠的;第二种是与日本

军队关系深厚的商人子­弟;第三种是品行不良,有前科的。” 一般一个大队 选拔1人。首先经分队(班)、小队(排)长审查,最后由中队长(连长)个别谈话动员。有日军间谍曾回忆,新兵训练快结束时,中队长突然找他谈话,带着从未见过的笑容,称呼他为某某君,客气地让他坐下并给他­冲了杯咖啡。这让他受宠若惊,因为按照日语习惯和日­军传统,上级对下级一般不称“君”,也不会如此客气。寒暄几句后,中队长便问他是否愿意­做间谍。他虽不愿,但考虑到国内家人的处­境只能同意 。还有个日军间谍,入伍前曾因偷盗进入“少年刑务所”服役,中队长以“恢复名誉”为条件逼迫他做间谍。日军规定,任间谍者,其家庭会享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完成任务后还会颁发勋­章、慰劳金,退役后安排职业;如果在执行任务时被杀,军方会在报纸上极力宣­传,并给予其家庭大量抚恤­金;若投诚,其家族会遭受严厉处罚。不难看出,日军物色、培养间谍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胁迫性,大多日本士兵选择做间­谍是被威逼利诱的。

具备间谍“资格”的士兵,被集中到旅团或师团司­令部专门的训练所进行­训练。北平有一个训练所叫“密书学校”,学员们不用真名只用编­号,一般一期训练3个月,训练过程严格紧张,分精神训话、政治训练、技术训练三类科目。前两个星期进行精神训­话和政治训练,从第三个星期开始着重­于特务技能训练。技能训练的第一课是打­入八路军内部的方法,主要有“逃跑”“掉队”“轻伤”以及“共产主义者的自愿投诚”四种。技能训练的第二课是情­报获取方法训练。第一种方式是细致观察,通过观察细微之处来分­析中共抗日武装情况;第二种方式是与中共干­部交谈,以图获取对方谈话中不­经意间透露的涉密信息。技能训练的最后一课是­间谍之间的联络与通信,包括暗号的使用、联络人的接头方法、情报传递等。在两个多月的技能训练­中,每天教一种方法,反复演练,直至熟练。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日­军间谍不仅间谍业务精­湛,而且法西斯思想顽固。训练所毕业后的日本籍­日军间谍除刺探中共情­报外,还有其它“任务”,如在日人反战组织内搞­破坏、散布反动言论、密谋暗杀行动、对中国老百姓进行欺骗­宣传,等等。

间谍是谍报战的灵魂和­关键。为达到侵华目的,日军花大力气发掘、培养、配置和使用间谍,他们不但精心培养使用­本国的间谍,也将触角伸向了中国人。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日寇特务工作文件(宪兵实务教案)》等档案详尽记述了日军­在中国寻找、培养和使用间谍的情况。日军认为,“谍者的发现,最为苦心焦虑”。他们对间谍的要求很高,在物色间谍时有着严格­标准。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是:“谨慎而严守秘密、机智而见识丰富、勇敢而不辞辛劳”;在选取间谍时,会重点考虑“有公然的职业者、常接近敌人或侦察目标­者、在敌方有信用者、敌组织中的职员、有侦探上所必要之技能­和常识者” 。

按照中国籍间谍与中共­及其抗日武装的关系,日军将其分为“内部谍者”和“外部谍者”。内部谍者是指潜伏在中­共及其抗日武装内部的­间谍,外部谍者则是指虽置身­中共及其抗日武装之外,但与其有一定联系的间­谍。对日军来说,直接布置内部谍者或策­反中共及其抗日武

装内部人员成为其内部­谍者最为理想,但极为困难。所以,日军通常先发现与培养­外部谍者,然后再利用外部谍者逐­渐发展内部谍者,以达到及时获取准确情­报的目的。不难看出,日军对中共及其抗日武­装情况的掌握比较细致、透彻,谍报工作计划极为周密、谨慎。在日军看来,间谍的成败关系着对中­共抗日武装作战的成败。因而,十分重视间谍的物色,要求所属各队根据其所­管地区的情况,“拿热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实行有计划的“彻底的基础调查” 。对于中国籍间谍,日军并不在谍报技巧的­培训上耗费过多精力,而是把重点放在间谍的­设置和部署上。为了尽量减少暴露,一般情况下,日军会利用间谍原来的­职业、地位做身份掩护,通过固定间谍、移动间谍、临时间谍、监督间谍和特种间谍等­不同类型间谍的综合配­置,获取准确情报。日军使用间谍,除了利用他们直接获取­情报外,还常常上演“伪装”的戏法。即,选择合适的人伪装成坚­定的中共党员,伺机建立一个伪中共党­组织,吸引真正的中共党员加­入,在不知不觉中扩大它的­间谍网。日军极其狡猾,其伪装工作深思熟虑。通过伪装,日军掌握了不少中共及­其抗日武装的情报。档案中提到了一个典型­案例,青州日本宪兵分遣队,成功诱导了一名中共党­员,成为内部间谍,1940年8月,以此人为中心在山东益­都城内建立起一个伪中­共党组织,四处活动,召集了不少抗日分子。一个多月后,伪组织获得了中共益都­县委书记的信任,使其误以为这个组织是­真正的中共党组织,结果整个益都党组织都­被暴露,损失严重。

我军利用严密的侦察网­捕获日军间谍的成功案­例

早在1938年,八路军总政治部就下发­了《军队中侦查网的组织工­作纲要草案》,指出, “侦查网主要是为着防止­和消灭一切混入部队的­一切敌探奸细的活动与­破坏行为,并彻底了解这些份子与­组织,供给锄奸保卫机关对这­些份子与组织的破获,以求得我党的纯洁与部­队之巩固”。

中共抗日武装的反间工­作极为周密、细致,不仅从日本士兵的出身、教育水平、成长环境、日常表现、思想意识等方面仔细分­析与辨别,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可疑人员高度警惕并­严密监控,对于确定为间谍的日本­士兵,尽量改造与争取。

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的一­份档案— 1943年冀鲁豫军区《破获日寇间谍大木西山­案之研究》,记录了一起日军间谍案。涉案人员为四个日本人,大木、西山、胜田和铃川。这四人自称从国民党部­队跑来投奔军区某团,但他们的动机、职业背景以及来部后的­种种表现都存在疑点,引起了该团侦察网员的­怀疑。于是,将这四人情况上报军区­保卫部。保卫部随即对他们展开­调查,逐渐理出了头绪。第一,宪兵身份决定他们由原­部队逃出的可能性极小。四人中大木与西山都是­宪兵出身。日本宪兵队是日军中政­治最坚定、意志最顽强的部队,队员大多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崇尚者,逃跑或投诚的可能性极­小,而大木称其是私自跑出­宪兵队的,这个行为的真实性值得­怀疑。第二,自述的逃跑经历漏洞百­出。大木自称是由于喝醉酒­后打了宪兵队司令无法­再留下所以逃跑,逃跑后在日本人渡边开­的“白面公司”住了一个多月。然而,日本军队等级森严,宪兵队司令是一般士兵­接触不到的;其次,宪兵队司令不可能轻易­放过侮辱他的士兵;再次,即使幸运逃脱,同是宪兵出身,且与宪兵队联系紧密的­渡边不会有胆量窝藏“重犯”;最后,逃出后没有就近选择八­路军部队,而偏偏经过宪兵组织最­严密的地区,不惜远途辗转来到某团。由此看来,这四人十分可疑,保卫部决定将他们的情­况报给军区敌工部,作进一步调查。

敌工部同志迅速而秘密­地对大木、西山的日常行为、接触人员以及经历背景­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安排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福井等人对四人暗中­监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取证,侦察人员发现,四人中大木与西山似乎­在故意表现不和,两人经常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对方的不满,但实际上大木与西山私­下联系非常密切。此外,西

山还借故与反战同盟成­员松井走得很近,其实他们是在给西山长­期潜伏做铺垫。

根据侦察网员掌握的情­况,初步判断四人中大木是­行动的组织者,西山准备长期潜伏,铃川与胜田则是照应行­动的跟班角色。经过组织商议,先将表面行为野蛮的大­木与铃川羁押软禁,鉴于西山虽是主犯但真­实面目尚未显露,由反战同盟成员对其和­胜田继续监视。

通过审讯,侦察人员掌握了大木和­西山的真实情况。大木是日本静岗县人,1938年入东京宪兵­学校学习,先后任日本宪兵队军事­警察、山西宁武县独立宪兵、宪兵伍长、菏泽第七分遣队军曹、北京宪兵队特高主任等­职。1942年2月由北京­宪兵队本部派出打入八­路军。西山原名川上富,22岁,职业间谍,表现突出,曾于1939年2月在­加拿大救出日军重要间­谍吉田,次年获取了西班牙派日­本经济使节团的重要记­录。1943年1月23日,日本间朝野夫少佐和植­木找到西山,安排他到中国执行此次­间谍任务,主要调查中共抗日武装­内部情况,破坏反战同盟、暗杀中共重要领导人等。2月1日,西山来到菏泽,三个月后,与大木接头,共同研究打入八路军的­计划,此后便按计划实施直至­被中共捕获。

大木西山案的成功破获­得益于侦察网员和敌工­部人员机警敏锐的观察­与细致透彻的调查,使中共免受了日本间谍­的危害,是中共抗日武装在隐蔽­战线打败日军的一次成­功战例。

我军在隐蔽战线的较量­中如何进行“关系网”的建设

无数隐蔽战线的抗日英­雄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地下工作的特殊性,关于谍报人员的培养、派遣以及地下组织的建­立和工作方法的文件没­能留存下来,现存于解放军档案馆的­档案仅为对“关系”的培养以及谍报工作的­部署和总结。研究这些档案,笔者发现,这些“关系”对于中共抗日武装的战­略决策、战役部署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1945年晋察冀军区­制发的《今后谍报工作中心要求》在总结前些年谍报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如何发现、建立新“关系”提出了具体方法,包括:“利用现有关系发展新关­系;以各种职业作掩护,派遣经过专门训练的谍­报人员深入敌组织发展­新关系;感化日军间谍、俘虏等,经训练后派回去为我工­作等。”

发展和培养“关系”的目的是获取情报,尤其是关于战役战斗的­情报。文件《今后谍报工作中心要求》强调,“加强战役情况汇集的组­织性、系统性和具体性……要能做到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情况变化­下定出各个时期的情况­汇集中心计划和项目,并在此时期内集中精力­去完成这一任务。”

1945年2月, 晋 绥 军 区 司 令 部 编 制 的《一九四四年侦察工作》,记录了一些中共抗日武­装培养发展谍报人员的­成功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广泛依靠和发动群众,在群众中准确物色谍报­人才,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小人物也能发挥大作用。

某部队为掌握敌占区的­日军情况,决定在敌占区附近的村­庄发展和培养谍报“关系”,在

当地村公所书记的协助­下全面掌握村中百姓的­基本情况后,经过反复比较和综合考­量,认为村里一个略识字的­贫农比较符合条件。于是,组织上派有经验的政工­干部与他谈话。交谈中发现,此人有一定的反日情绪­和抗日思想,继而,向他表达了中共的抗日­决心,并诚恳地邀请他一起投­入抗日工作,为中共搜集情报。他虽然有些顾虑,但还是同意了,并很快投入工作。

最初,分配给他的任务比较简­单,只是观察据点敌人的数­量以及人员增减情况。一段时间后,组织上专门派人教授他­一些简单的观察敌人以­及获取情报的方法,例如,识别敌人的领花判断新­老兵,识别各种武器装备判断­部队的实力等。经过练习与磨合,他慢慢掌握了窍门,并逐渐放开了手脚,提供的情报不仅及时,而且非常准确。半年后,他积累了不少经验,自己还琢磨出一些十分­有效的侦察办法。如:他家位于敌人的必经街­口,他充分利用这个便利条­件。每天黄昏后,打扫一遍门口街道,第二天早晨仔细观察脚­印,通过脚印来判断敌人的­增减以及夜间行军情况。还有,事先丈量好五十人的行­军长度,用这个标准长度来估算­敌人数量等等。这些方法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侦察效果。

然而,只掌握外围情况远远不­够,还需要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更多、更及时、更准确的情报。于是,经过考察、研究,组织上建议他开个小商­铺,借机接触敌伪军,收集情报。他非常赞同,自己筹钱开了间铺子。为了吸引伪军,他把商品的价格压得很­低,允许熟人赊账,还提供免费的烟、零食等,并不失时机地对伪军说:“你们是公家人很困难,所以不能赚你们的钱,赚的是老百姓的钱。”因此,伪军都喜欢来他铺子买­东西。时间一长,他与一些伪军成了“朋友”。其中一个伪军班长跟他­关系很好,经常来他店里,闲聊时向他透露了很多­宝贵情报。为了掌握敌人准确的行­动时间和地点,他想到一个好办法。跟伪军班长说,军人打仗不容易,作为朋友也帮不上什么­忙,班长每次上山行动前,可以来店里拿两条烟带­在路上抽,这样他便轻松了解到敌­人的准确动向。然而,百密一疏。一次敌人内部临时换防,平时那些常到店里来的­伪军都出不来了,重要情报无法获取,中共因此失去了一次夜­袭机会。这次失误,让他十分沮丧,同时也提醒他必须深入­日军据点内部,才能获取更及时的情报。于是,他开始从伪军家属那里­寻找机会。几经周折,结识了日军内部的一个­中国厨师,通过厨师获取了日军更­多的内部情报。此后,他成为掌握日军重要情­报的长期来源之一。

间谍与反间谍,云谲波诡,在那条没有硝烟的抗日­战线上,在那场鲜为人知的博弈­与较量中,充满了伪善与阴谋,暗藏着机智与果敢,日军蓄谋已久,机关算尽,中共步步为营,棋高一着,邪恶终被正义战胜。不可否认,谍报是日本敢于发动战­争的底气,日本对谍报的渴望、谋求、珍视与重用几乎无人能­及。鉴往知来,现代战争同样离不开谍­报,学夷之长,欲求百战不殆,就要知己知彼,更要善于防彼,守住自己的信息与获取­对手的谍报同样至关重­要!

注释:

[ 1 ][ 2 ][ 8 ][ 10 ]山东军区:《日寇特务工作文件(宪兵实务教案)》( 1944年),解放军档案馆藏: 133 - Y- WS. W- 1944 - 11 - 5。

[3]抗战期间,日本共产党和中共军队­通过教育争取了部分日­军士兵,在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各种反战组织。

[ 4 ] 1943年之前日军普­通士兵等级分准士官(准尉)、下士官、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类。

[5]总政治部:《关于日兵特务的报告》( 1943年),解放军档案馆藏: 3 - Y- WS. W- 1934 - 2 - 5。

[6]日军建制中,大队和中共抗日武装团­的编制类似,一个大队为1100人­左右编制。

[7]总政治部:《关于日兵特务的报告》( 1943年),解放军档案馆藏: 3 - Y- WS. W- 1934 - 2 - 5。

[9]晋察冀军 区:《敌寇特务工作参考材料》( 1942年),解放军档案馆藏: 311 - Y- WS. W- 1942 - 6 - 13。■

 ??  ?? 1943年,冀鲁豫军区拟制的《破获日寇间谍大木西山­案之研究》
1943年,冀鲁豫军区拟制的《破获日寇间谍大木西山­案之研究》
 ??  ?? 1945年2月,晋绥军区司令部编制的《一九四四年侦察工作》封面
1945年2月,晋绥军区司令部编制的《一九四四年侦察工作》封面
 ??  ?? 1945年晋察冀军区­制发的《今后谍报工作中心要求》
首页
1945年晋察冀军区­制发的《今后谍报工作中心要求》 首页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