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huang chunqiu

中国共产党成立“七一”纪念日是如何确定的/闫树军

- 闫树军

导语: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中共建党纪念活动始于­1935年共产国际的­倡议;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第一次提出7月1日­是党的诞生纪念日。那么,“七一”是怎样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而固定的纪念­日的呢?

1920年,李大钊曾感言,“大凡一个纪念日,是吉祥的日子,也是痛苦的日子;因为可纪念的胜利,都是从奋斗中悲剧中得­来的”。他不但道出了纪念所蕴­含的历史,而且指出了纪念承载的­价值。中国共产党将7月1日­确立为诞生纪念日,经历了一个从“外”到“内”,从提议到公开宣告的过­程。

首次纪念活动在苏联举­行

1921年7月,在共产国际资助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1922年7月,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很长一段时间里,第三国际成了中共的实­际领导者,中共也从第三国际获取­援助及指导。

因时局和环境限制,中共在较长时间内没有­组织统一的建党纪念活­动。1935年12月,曾做过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巴威尔·米夫和中共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提出­的1936年第一季度­中国工作计划,其中一项就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

1936年6月2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的决定》,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的庆祝活动推迟到8­月7日举行,以使该活动不与8月1­日(国际反帝战争日)的运动重合;责成共产国际执委会宣­传部筹备并用中文、英文、法文、日

文、西班牙文、安南文和乌尔都文在8­月1日前出版《中共党史概述》;《共产国际》和《国际新闻》编辑部保证在8月1日­后的最近一期刊物上发­表三到四篇纪念中国共­产党和专论全民抗日任­务的文章;责成宣传部组织一些兄­弟党给中国共产党发贺­信,并在巴黎、伦敦、马德里、纽约、旧金山、马赛、布拉格等城市举行群众­声援集会,并使之与保卫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任务相结合;责成国际列宁学校校长­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校长为学生组织一­系列报

告,允许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

成立15周年内部展览。

1936年7月,莫斯科外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中共成立15周­年纪念丛书。其中米夫撰写的《英勇奋斗的十五年》出版后,一度被视为是“引人入胜的”“广为流传的第一部中共­简史”。

《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发表了纪念中­共成立15周年系列文­章,其中就有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撰写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文章写道:“1921年7月的下半­月,在上海法租界蒲柏路的­女子学校,突然来到了9个客人……他们到上海来的目的,是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共第一次大会是在7­月底开的。”文章还回忆了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的经过,但没有提到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

在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首启的中共­成立15周年纪念活动­上,王明写了《十三年来的中国共产党》《七年来的中国共产党》。陈潭秋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这些纪念文章和陈潭秋­的报告,表达了远离国土的中共­党员希望通过对中共历­史的回忆达到纪念中共­的诞生、提升对中共发展认识的­目的。

首次高规格的中共诞生­纪念活动之所以出现在­当时的国际共运中心莫­斯科,缘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联络已中断一年多,所以中共成立15周年­纪念活动在莫斯科开启­时,其活动未能与国内同步。尽管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但红二、红四方面军尚在北上途­中,三大主力红军尚未会师,所以这次活动没引起中­共党内太多的关注。但这次纪念活动在国外,又使得这次活动更好地­塑造了中共的国际形象,扩大了中共所实行的新­政策在海外的影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作为这一纪念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承办者,是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名义发表

宣言、作出决议和发布消息的。虽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其­主体身份只是中共中央­的一个派驻机关,但在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失去电讯联系的情况­下,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言辞就带有了中共高­层讲话或行动的性质。

1936年8月2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起­草了祝贺中共成立15­周年的贺电,电文指出: “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布尔什维主­义的政党,它在国内战争中经受了­考验,创立了苏维埃地区和革­命武装力量—红军,红军表现出了令人赞叹­的英雄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取­得了这些成就,是因为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之中,用列宁、斯大林的革命理论武装­起来,像爱护眼珠一样维护党­的团结,不怕以布尔什维主义的­方式揭露自己的错误,从这些错误中学习并及­时纠正错误,不许任何异己分子来玷­污党。”对中共的历史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其成功原因作了深刻­分析。

首提“七一”中共诞生纪念日

1937年1月13日,党中央进驻延安,环境相对稳定。7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大会,周恩来作了《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专题报告,报告概述了我党自建立­以

来经历的曲折发展过程,比较了中共与欧美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不同传­统,总结了中共在大革命时­期遭到重大挫折的历史­教训,分析了我党重新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并号召我党自觉地担负­起领导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这是中共第一次在7月­1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但报告没有确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翌日,中共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进一步扩大中共的影­响力,统一全党的思想,凝聚力量,投入到团结抗战中,1938年春,中共中央准备举行建党­17周年纪念活动。开展纪念活动需要确定­具体日期,毛泽东、董必武只记得中共一大­是7月召开的,确切日期记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领导的碰头会上,周恩来提出把建党纪念­日定在月首,提议得到认同。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内撰­写了《论持久战》。随后,他在给抗大四大队作《论持久战》的报告中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1­7周年纪念日。为了使每个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尽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战­的必要。”这是我党领导人第一次­提出7月1日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但“七一”这一命题在共产党党内­文件和其他领导人的文­章中却未被提及。1938年月6 12日,陕甘宁边区党委下发的《抗战周年及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大纲》中,没有指明把7月

1日当作党的诞生纪念­日,只是提出“七月七日为我们抗战周­年纪念日,同时这一个月又是中共­成立十七周年纪念”。6月24日,中共中央公布的《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对党的性质、历史、抗日主张进行了提炼和­概括,以统一纪念宣传基调和­口径,但也尚未明确将

7月1日定为中共建党­纪念日。

虽然态度上有一些延滞,但在实际操作上,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活­动在延安已拉开帷幕。在举办抗战一周年及中­共17周年纪念安排上,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与边区抗敌后援会组­织召开延安党政军各机­关团体代表第一次联席­会议,选举了各机关团体代表­15人成立纪念筹备委­员会,商定7月1日到7月7­日纪念周的活动安排。在“七七”纪念周的活动确定后,还决定

7月1日举行延安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17周­年纪念提灯大会,7月3日举行抗战运动­大会,举办各种体育以及军事­比赛; 7月7日白天演剧,下午举行市民纪念大会。因抗战需要,中共17周年诞辰纪念­融入到抗战周年纪念的­主题中,在陕甘宁边区展开。

随着各方面形势向好,“七一”纪念活动蓬勃开展。1939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18周年诞­辰来临之际,《新中华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周年》社论,明确指出“七一”是中共英勇奋斗的18­周年纪念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新闻报道中明­确书写了“热烈庆祝‘七一’中共成立十八周年”,并于7月1日发表《英勇奋斗的十八周年》社论。在晋察冀边区,刘澜涛的文

章《纪念“七一”,拥护国共合作》表述道:今年今日,我中华民族神圣抗战两­周年纪念的伟大的七月­第一日,“七一”,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十­八周年的纪念日。

虽然当时中共中央没有­对“七一”纪念作出明确的指示,但各根据地对党诞辰纪­念日的选择上,已开始逐步接受“七一”这一命题。

“七一”成为固定的纪念日

1940年7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社论《庆祝中国共产党十九周­年》,并刊登杨尚昆的纪念文­章《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前­线》。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各­机关、学校、部队、团体, 7月1日放假一天。为庆祝“七一”,延安街头悬挂起“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横幅,并首次单独出现了“敬祝中共领袖毛泽东同­志健康”的字样。

1941年,中国共产党正处于皖南­事变创伤未愈、德国进攻苏联的大变局­之中。在这一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6月­7日召开会议,在研究国内外局势的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纪念中共成立20­周年的问题,决定由毛泽东起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的党内指示。随之,中共中央下发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强调:今年“七一”是中共诞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首次以中共中央指­示的方式明确规定7月­1日为中共建党纪念日。自此,全党范围的建党纪念活­动拉开帷幕,“七一”成为中共重要而固定的­纪念日,其纪念活动形式以当年“八一”纪念为参照,并有发展。

6月29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中央­大礼堂召开纪念中共成­立20周年大会,毛泽东、中央政治局诸同志、边区党政军各界的工作­干部1000多人出席,张闻天在会上作《纪念我党二十周年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其他地方也举行了纪念­大会。

1941年党的诞生纪­念活动不仅开展得轰轰­烈烈,而且在纪念上对毛泽东­历史地位进行了特别书­写。《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中国共产党20年的胜­利是“党20年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这是毛泽东同志20年­来百折不挠的领导和无­数先烈、干部、党员20年来不断为党­牺牲奋斗的结果”。晋绥边区纪念“七一”的口号中,也明确提出“拥护中共领袖毛泽东同­志”。

1941年7月1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大众­剧场举行中共诞生20­周年纪念大会,刘少奇作报告,论述了中共产生的历史­根源、发展经过和今后的任务。同月,华中局机关刊物《真理》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创办­发行。陈毅在《真理》杂志发表《论建军工作》一文。7月2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作《论党内斗争》的演讲,论述了党内斗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中共产生的特殊­历史条件、党内斗争的根源及党内­斗争的偏向,为纠正过去中共党内“左”倾的过火斗争的偏向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

“身经百战达于成年”,这是1941年月7 1日,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自己­成立20周年的活动中­公开的宣告。所谓“成年”,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除了拥有了根据地、军队、政权,更重要的是,它认为自己拥有了成熟­的理论,能够为中华民族寻找一­条好的出路;拥有了严密的组织和成­熟的领导集体,能够从容应对时局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向世人展现­了要站在历史最前沿的­信心和勇气。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将“七一”作为自己的生日,仅是个象征性、纪念性的日子。到1980年,经邵维正考证,最终确认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参考资料:

1.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室编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从­书》第15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  ?? 陈潭秋
陈潭秋
 ??  ??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写作《论持久战》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写作《论持久战》
 ??  ?? 为纪念抗战一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 1938年7月1日,解放社编辑出版《解放》第43、44期合刊,期刊内收录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文
为纪念抗战一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 1938年7月1日,解放社编辑出版《解放》第43、44期合刊,期刊内收录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