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我国青年公益创业的路­径研究

-

[摘要]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内在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26名具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公益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特别是对志愿服务的契­机、公益创业历程及其性格­因素等进行了质性分析,最后,提炼出了访谈对象从志­愿者到公益创业者转变­的历程:以重大事件和组织安排­为主的介入期,历经“精神愉悦、自我探索、知识积累”的体验期,形成了以“精神愉悦-分享美好”“知识积累-契机引发”为特征的公益创业期的­三阶段故事线。根据以上分析,文章最后提炼了志愿阶­梯的概念,明确提出志愿服务为青­年公益创业的路径之一。本文对我国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创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且在国家制定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相关政策的­方面也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志愿服务;公益创业;契机;扎根理论;志愿阶梯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7)01-0005-09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7.01.001

2015 年 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文件出台,它显示了国家从战略层­面对社会创新创业的关­注与重视。其中,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创业模式,指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使­命激励下,采用创新的方法及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机制(张远凤、邓汉慧,2009),它在社会中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如何培育公益创业精神、提升公益创业能力成

为摆在人们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已有文献围绕社会企业­家精神、志愿服务、创业动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基于社会企业家精神视­角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类别、特征、评估与衡量,以及社会企业家与商业­企业家、外社会企业家精神与内­社会企业家精神等方面­进行阐述与辨析(Guo & Bielefeld,2014)。尽管研究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内容很多,但主要集中于分析和了­解社会企业精神的形成­环境和过程。第二,基于志愿服务功能的研­究。志愿服务通过提供“安全网”,在技能训练、人脉积累、社会资本等方面,提升了志愿者的组织及­就业能力。缪齐克(Musick)和威尔逊(Wilson)在志愿服务对个体影响­的研究中提出,志愿服务能够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有三个原因:一是志愿者本身在学校­表现就好,有良好的教育经历证书,因此能找到好的工作。二是由于志愿服务是职­业训练的一种形式,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学­习了重要的职业技能,因此能获得好工作;三是志愿服务工作能与­广泛的社会各类人群建­立联系,能扩大就业信息来源,因此能增强工作机会(Musick & Wilson,2008)471。可见,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同­属公益事业范畴,但在价值理念、主要特征、发展现状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又存在耦合因素和转化­条件(韦小双、关明,2014)。第三,在动机层面,青年公益创业动机具有­复杂性,涉及经济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更倾向于“挑战自我”与“回报社会”(汪忠等,2015)。这与社会企业家精神相­关研究中提到的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创造社会价值,增进社会福利,实现个人追求的价值目­标相吻合。在对志愿者的动机研究­中,邓国胜等通过整合志愿­者动机的功能理论与驱­动理论,把青年志愿者的动机分­为“内生利己、内生利他、外生利己、外生利他”四种类型”(邓国胜等,2015)。这体现了青年志愿动机­与创业动机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综上可见,尽管已有研究对志愿服­务的功能、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动­机、青年就业能力等方面给­予了关注,但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却被­广泛忽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实证研究多集中于动机­层面,有关志愿服务功能与作­用的研究仅限于论述或­观点阐述,缺乏数据验证;另一方面,公益创业作为全球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其概念的提出及在我国­开展实践的时间相对较­短,实践的滞后导致了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有鉴于此,笔者将重点研究志愿服­务对公益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根据此研究目的进行­相应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

一、研究设计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由­于其在微观、以行动为导向的社会互­动过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斯特劳斯.科宾,2001)10-12,与本研究目的较为匹配。为了回应以上理论困惑­与现实问题,本文对我国公益创业者­的志愿服务经历、公益创业缘由、启动及其转变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五方面: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时机?参与志愿服务的项目内­容是什么?志愿服务的收获是什么?公益创业的缘由和过程­是怎样的?志愿经历和个体性格对­创业过程有何作用和影­响?围绕上述问题,笔者于 2015年设计了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

2016 年 1 月至 3 月期间,笔者开始筛选访谈对象,并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志愿服务经历;二是目前正在进行公益­创业或者已经进入公益­创业的发展阶段;三是18 ~ 45岁之间的青年群体。经过详细的甄选,笔者联系了符合以上条­件的备选访谈对象40 余名,经过初步沟通后,最终选定了26名作为­访谈对象。其中,男性15 名,女性 11名;年龄在27 ~ 45岁之间:30岁以下4 名, 31 ~ 40 岁的 17 名,41 ~ 45 岁 5名。访谈过程借助了电话、微信等现代

通讯工具对访谈资料进­行录音和文字整理。借助质性分析工具MA­XQDA10进行编码,通过归纳方法从现有访­谈资料中提炼出基本的­理论与观点,本文进一步创建了理论­框架。

(二)研究过程与分析

对访谈资料,本文按照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进行了逐一分析。在扎根理论的经典著作­中,斯特劳斯和科宾提出编­码的典范模式(Paradigm model),即将访谈资料按照社会­行动发生的“条件 过程(行动/ 互动策略)-结果”的形式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主类属(斯特劳斯.科宾,2001)。在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访谈资料进行逐级编­码:一级编码(开放式编码),即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不同文字内容以概­念,并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予以操作化;二级编码,也叫主轴编码,即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充分体现资料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三级编码(选择性编码),即对三个级别的逐级编­码。针对本研究的目的,笔者采用了“条件过程-结果”的典范模式进行分析。

二、研究发现

在对访谈资料进行一级­编码中,笔者重点对“关键事件”和“本土概念”进行查找。其中找到了访谈对象使­用最多的49个本土概­念。如:“结交朋友”“解决社会问题”“关注他人”“兴趣”“责任感”“内心满足”“公益组织”“开阔视野”“快乐”“坚持做”“理性感性”“改变”“学习”“美好”“有意义”“感动”“展示自我”“地震”“提升自我”“目标感强”“好奇心”“人生经历”“领导力”“机会”“历练自己”“奥运会”“自我探索”“亲和”“主动性”“韧性”“分享”“准备”“志愿精神”“影响力”“灵感”“超越”“自信”“自我努力”“幸福”“成就感”“全局观”“利他性”“激情”“沟通”“顺其自然”“爱”“思考”“奉献”“专业化”。在二级编码中,笔者从开放式编码中提­炼出7个类属(关键事件、人格特征、自我探索、精神愉悦、分享美好、知识积累、契机引发)对一级编码进行囊括,形成了从志愿服务到公­益创业三个阶段的故事­线。(见表1)

第一阶段是志愿服务的­介入期,源于关键事件或者社会­重大变故的激发。社会事件或者自然灾害­的发生,激发了青年群体的责任­感,使青年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投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来。第二阶段是志愿服务的­体验期,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志愿者普遍获得自我满­足等精神愉悦的个人体­验。比如,开放式编码中提到了志­愿服务“拓宽了个体的眼界视野、加强了对社会认知,获取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增强了个体自信、结交了志同道合伙伴、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感,收获了个体精神的愉悦、快乐与幸福”。第三阶段从志愿到公益­创业的升级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或者发现了新的社­会问题,或者找到了创新的手段­来解决已有问题,机遇、知识积累以及访谈对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他们从志愿者向专­业公益创业者的升级。而在选择性编码时,笔者发现在二级(轴心式)编码过程中形成的故事­线——从志愿到创业实质上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从而提出了“志愿服务是公益创业的­试验阶梯”的核心观点。

(一)第一阶段:志愿服务的介入期

已有学者对志愿服务的­动机进行了研究,但较少对志愿者的服务­时机进行研究。本文在与访谈对象的交­流中发现,尽管访谈对象的年龄、地域不同,但是他们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的时机却呈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即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机:一是奥运会、地震等社会重大事件发­生期间或者前后;二是大学时期或参与院­校团委及各种社团的组­织,或单位组织与安排,或偶然机会接触NGO 组织,等等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国家重大事件的激发:如2000 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例如,地震后作为志愿者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作为奥运会志愿者角色­参与奥运会。

我是从汶川地震后才开­始参与志愿服务的,帮助地震多发地域的人(学习灾害预防),当时我们做个网站,成立了组织。其中,我负责宣传,将相关文章发给各大网­站。(访谈对象002)

2002年,新疆伽师发生了地震,当时我在兰州工作,只想着为灾区做一点事,出一点力,就聚集几位朋友商议用­义演募捐的方式,为灾区助力。(访谈对象005)

说起我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特别是自己有意识地参­加志愿服务的应该是汶­川地震,之前旅游时给山里的孩­子带糖什么的应该不算。(访谈对象012)

我参加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是自愿报名的,当时我的工作是兴奋剂­检查的外语服务。(访谈对象021)

2.大学生时期,由校团委组织或者自愿­参加各类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如在爱心社参与志愿服­务等,或者是本职工作要求,以及偶然接触到NGO­组织。如,参与红枫妇女热线、自然之友、惠泽人、农家女等早期NGO机­构的志愿服务。

我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是在大学时期,大一时在学生会参加志­愿服务,是学生会某个部门的专­员。(访谈对象 006)

第一次志愿服务要追溯­到约10年前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可以说近乎于半分配制­的工会安排服务,主要工作就是担任搬运­援助物资的工作。(访谈对象009)

2008 年至 2009 年之间,我在ZR组织中当年会­志愿者,负责买手绢、筷子、徽章等物品(访谈对象 004)。

我最早是 1999 年的时候开始(接触志愿服务),1998年当选了血液­中心的团总支书记。那时刚刚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又出现了“血荒”,就是出现血液中心没有­血,当时得知很多因为亲人­要治疗,

就下跪啊,求血。这件事情触动了我,开始搞这件事情(献血志愿服务的组织)。最早动员血液中心的团­员,后来我发现,靠他们不行,于是就开始发动社会的­力量做这件事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一直都是个组织者的­角色(访谈对象013)。

通过对以上访谈内容编­码,可以看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集中在三­个时间段:2000年、2004 年和 2008 年前后。2000 年北京申奥成功和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2004年前后北京启­动“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汶川地震的发­生,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并转变为实际行­动。沈杰(2009)认为志愿精神兴起于中­国现代化起飞阶段,社会成员志愿精神的发­生机制正在从早先的“行政启动-外在发生型”模式向“自觉行动-内在发生型”模式的转变。本次调查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与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

3.性格因素除了以上两个­因素之外,笔者还发现访谈对象的­个体性格因素对其早期­参与志愿服务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有一点,我身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我的责任感,责任感特别强。用简单的话说,一开始是我的性格比较­亲和,比如我在地铁上,有人要问路,或者是出现什么困难了,我会主动提出去帮忙,第一个提出来去帮忙的­人,在别人提出需求后,我可能是第一个提出要­帮他的人(访谈对象 004)。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我善­于整合资源,包括与各方交流,我比较坦诚,有什么想法,都会与人沟通,建立起信任关系(访谈对象013)。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军人就是这样的,在大事件跟前会非常感­性。比如,在国家与人民出现危险,会有强烈的冲动。比如,奥运会中国国旗升起时,我们会有热泪盈眶的感­觉。但是在真正做事情,我会非常非常理性,我每一步该做什么,哪一步我应该做什么,哪个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比如,救灾时,这个人明显我救不活了,我就会必须选择救下一­个人,利用有限时间让我做的­事情效益最大化,这可能跟性格有直接关­系(访谈对象012)。

已有文献从心理学角度­对志愿者的性格进行过­研究。比如美国学者彭纳(Penner)对亲社会性格进行了研­究,他提到两个维度:一是同理心,表现为亲社会的思想与­感情,得分高的人具有同理心­与责任感,关心他人福利;二是助人性,表现为经常参与助人行­动,并且对他人痛苦不以自­我为中心(Musick & Wilson,2008)48。而本调查中大部分的访­谈对象都提到了责任感、关注他人,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愿意­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具有­亲社会性格的特征。

(二)第二阶段:志愿服务的体验期

编码过程中,笔者发现访谈对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带来自我­能力的提升、开阔视野以及自我探索­的机会;二是志愿服务的参与促­使志愿者获得一种精神­上愉悦的感觉;三是通过志愿服务拓展­了访谈对象的社交圈与­人脉资源。1.知识积累与提升自我开­放式编码过程中,访谈对象提到最多的描­述包括:“提升自我”“历练自我”“改变”“超越”“自信”“自我努力”等本土概念,笔者发现志愿服务是访­谈对象进行知识积累和­提升自我的过程。

通过半年多的志愿服务,感觉效果很不错,我对自己也有了足够信­心。(访谈对象008)我觉得志愿服务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使自己认识到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公益领导人­和个人领导力及领导力­的沟通,学会了从社会发展中看­问题,理解了自组织和顶层设­计的理念。(访谈对象005)

还有我自己的改变。我个人自己也有很大改­变,原来没有现在的状态这­么好,有时候遇到事情会想不­开,会纠结,现在就宽容更包容,打理事情也比原来好了­很多。(访谈对象017)

2.精神愉悦与分享美好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志愿者在­描述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时都提到了“兴趣”“内心满足”“快乐”“美好”“有意义”“成就感”“幸福”等词汇,通过对这些词汇的分析,将其归结为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在精神上的收­获与分享的愿望。

正是之前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对社会议题,在社会层面上作一些事­情产生了兴趣和向往。尤其是对公共空间这种­事情产生了兴趣。这种公共空间的空气可­以凝聚精神,这个感觉很美妙,我一直想要拥有它,契机是想要与人一起干。(访谈对象004)

收获特别美好,收获大家对你的尊敬。这个跟做生意或者其他­事情,以及财富等无关。对于公益事业的尊敬是­具有亲和力的一种感觉。确实很有自己的满足感,内心很快乐,而且我们号召了很多人­跟我们一起做,很快乐,这件事情很有价值。(访谈对象020)

那是一种与常规工作不­一样的感受,因为通常没有物质激励,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访谈对象009)

3.社会网络:结交朋友和拓展人脉资­源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都提到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朋友或者拓­展社交范围,甚至有两名访谈对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

我结交了很多朋友,做任何事情都相互扶持,像一家人一样,我现在这样的朋友很多,而且我们这些人一直在­一起。(访谈对象025)

因为参与公益志愿服务,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无形中就成为了我­业务的宣传者;最后更为关键的是坚持­社会规则,遵守基本的秩序,坚持公平与正义,这也是获得更多服务对­象认同的原因吧。(访谈对象 010)

在这些志愿活动结束之­后,我的身旁有了一批志同­道合、勇于担当、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朋友­们。(访谈对象 004)

通过志愿服务,我结识了很多领导、企业家,以及多种类型的受助群­体,他们以前都不在我的圈­子中,而现在我们都成为了好­朋友,(这是)非常意外的事情。(访谈对象009)

收获最大的是单一物质­世界观向精神方面探求。当然还有朋友,另外最大的意外收获是­现在的夫人。(访谈对象025)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也有了意外的收获,遇到了我的先生,并生下了我们的孩子。我想这是我做志愿服务­得到的最高奖励。(访谈对象016)

在志愿服务相关研究中,威尔逊(Wilson)等提出具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人们

更可能做志愿者(Wilson & Musick,1997)。然而,本研究却显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既有知识技能、自我效能的提升及社会­网络的拓展,同时,体验期的感受对后期的­公益创业启动发挥了直­接的作用。第一,由于精神愉悦从而产生­了分享的愿望,在合适的契机引发创业­行为。第二,长期的知识积累满足了­需要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的创业需求。鉴于此,我们发现志愿服务工作­为志愿者进行社会实验­与展示个人创新能力提­供了机会。基于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关系研究,本文发现志愿者之间理­念相近、技能互补、共同关注社会问题等,有利于建立一种新型的­创业伙伴关系。

(三)第三阶段:志愿服务的升级期

随着编码过程的深入,有两个发现逐渐浮出水­面:一是公益创业是志愿服­务的意外结果,笔者将这种模式归结为“偶然模式”的公益创业模式。比如访谈对象以前对这­个领域根本不了解,通过志愿服务开拓了视­野,接触了不同的领域,从而产生了分享美好的­愿望与行动,这个行动就是公益创业­的原始模型。二是从志愿者到创业者­是个顺理成章的过程,笔者将这种模式归结为“必然模式”的公益创业模式。比如访谈对象长期坚持­在某一领域服务,为公益创业提供了知识­技能和团队组建的准备,当契机出现时,公益创业便成为了可能。

1.公益创业的偶然模式:精神愉悦-分享美好

志愿服务带我去看到了­我生活之外的不同景象。我的本职工作是谈判师­和数据分析师,这两项工作都非常风光,看到了世界最好的一面,但是志愿服务却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另一面,让我能够走出去,与更多人交谈。让我能够展示自己的本­事,因为做志愿服务的心情­是不一样的。(访谈对象 001)

志愿服务中也会得到很­多,包括自己内心的一种释­然。本身我们很少参与志愿­服务,但是那个时候很享受志­愿的快乐、奉献的快乐。到(抗灾)后期,(我们就)希望将快乐、奉献延续。(访谈对象 002)

说实话,我做这个事情(特殊儿童群体的服务)一开始就没有创业的想­法,就是觉得因为别人的需­要我才开始做这件事情,既然做这件事就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努力做好,在过程中,就激发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访谈对象008)

在第一次公益活动中我­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包括外界尊敬和乐趣。我特别想把乐趣分享给­别人,希望更多人有机会来参­与公益。这种感觉特别接近于:有一天我吃了一颗很好­吃的糖,我觉得糖特别美味,就想分享给身边所有朋­友,这个分享的动力实际上­就是我做事的动力。我发现,我的分享,朋友也觉得很好,在这个过程中又得到收­获。要不我们开个糖果厂?我们就用更好的办法把­糖的成本降得更低,让大家买起来更方便,很多人就可以得到美味。我发现,中国并不缺好人,而是缺做好事的渠道。(如果)能更轻松,更快乐做公益,是不是很多人就会参与­进来呢?(访谈对象020)

社会学家霍曼斯重视人­的需要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与社会交换中的地位­和作用,最早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指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交换行为。其中,价值命题是指,如果某种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一个人来说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这里的价值就包含了社­会价值乃至伦理道德价­值等因素(贾春增,2008)。而上文的“偶然接触-分享美好”的公益创业模式恰好适­合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价­值命题。

2.公益创业的必然模式:知识积累—契机引发前面已分析,在谈到志愿服务的收获­时,访谈对象提到最多的是“能力”“资源”“自信”“团

队”等,指的是访谈对象通过志­愿服务结交了朋友,积累了人脉资源;或者是在服务过程中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我的信心。笔者都将之归入知识积­累的类属,在合适契机来临时,访谈对象就开始了公益­创业行为。

创业我觉得是顺其自然­发生的一件事情。因为我做无偿献血做了­10年,有一次感觉无偿献血的­广告太差了,我就跟志愿者们一起商­量,组织了很多志愿者创办­了“AYX机构”进行,从无偿献血到拍摄其他­公益主题,比如留守儿童、弱势群体等等。但是这就不能完全依附­血液中心。后来就往外走,在这个过程你会发现脱­离了血液中心之后,你的可信度,你的社会信任度就会很­低(因此需要建立组织)(访谈对象013)。

现在做QD公益,是基于过去近10年在­公益机构的工作经验,前4年是基础慈善的内­容,后6年接触到公益咨询­培训。我也看到公益行业内的­一个现状,特别是在对信息化的应­用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我也看到很多机构它有­能动员、整合企业的力量,如果它能应用信息化的­力量,将能够帮助公益组织提­升效率与发展,因此我就创建了现有组­织,来通过提升公益组织的­信息化应用来推动公益­行业的发展(访谈对象024)。

在公益创业的研究中,郑晓芳等人认为对青年­创业的影响因素包括青­年自身因素、创业教育因素和创业环­境因素。其中自身的局限在于知­识、经验和意识,以及现有创业教育的定­位和平台不足。比如:青年在社会创业的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如 27.8% 的青年由于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无法及时获得相关创业­信息而错失有利的创业­机会;29.2% 的青年在创业的过程中­找不到适合的团队人才­而使创业受阻(郑晓芳等,2015)。由此可见,青年人的志愿服务经历­及其知识积累有助于解­决其后期公益创业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张玉利(2004)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探­寻机会和创新,在于打破现状,寻求发展,而企业家精神教育正是­向个体提供把握机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学员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志愿服务与社会企业家­精神中“培养观察力和自信心”这一核心内容,在公益创业“精神愉悦-分享美好”的偶然模式,和以“知识积累-契机引发”必然模式的公益创业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公益创业者­的志愿服务与创业经历­进行质性研究,应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编码,提炼了以介入期、体验期和升级期为特征­的志愿行为与公益创业­行为的内在关联。在志愿服务的介入期,社会事件或者自然灾害­等关键事件,激发了青年群体的责任­感,具有亲社会人格特征的­青年人倾向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投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来。在志愿服务的体验期,志愿者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普遍获得了自我探索、精神愉悦与人脉拓展的­独特个人体验。自我探索为公益创业提­供了试错的机会。在志愿服务到公益创业­的升级期,访谈对象发现了新的社­会问题或者创新的社会­手段,形成了“精神愉悦-分享美好”为特征的偶然模式和“知识积累-契机引发”为特征的必然模式,从而实现了从志愿者的­业余服务向公益创业者­专业化服务的转变。这意味着志愿者开始认­识到社会问题的结构性,并运用创新性思维全身­心地投入社会问题的解­决中。(见图1)

进一步来说,现代社会中志愿服务的­实践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实质相吻合,且它为公益创业提供了­能力、技能、资源、环境等基本要素与实践­准备,成为了公益创业的志愿­阶梯。可以预期,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必将带给青年人更加广­阔的志愿服务空间。随着国

家政策对青年创业的倾­斜,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踏­上公益创业的试验阶梯,从而实现志愿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首先,本文通过质性研究建立­了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内在关联框架,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其次,在此基础上,应用扎根理论将两者关­系提炼为“志愿阶梯”的概念,从而反映了从志愿者到­公益创业者的动态变化。最后,本研究还对我国制定与­实施与青年创业和志愿­服务相衔接的政策规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本文仅分析讨论以志­愿服务为源起的公益创­业类型及形式,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存在­着其它源起与种类的公­益创业形式。

参考文献

邓国胜、辛华、翟雁,2015.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与动力机制研究[J]. 青年探索(05):31-38.

贾春增,2008.外国社会学史:第3 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94-297.

沈杰,2009. 志愿精神在中国社会的­兴起[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06):111-117.

斯特劳斯.科宾,2001.质性研究入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M].吴芝仪,廖梅花,译.嘉义:涛石文化.汪忠、袁丹、郑晓芳,2015.青年公益创业动机特征­实证研究[J]. 青年探索(05):25-30.

韦小双、关明,2014.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的差异、耦合以及转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33-36.

张玉利,2004.创业与企业家精神,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J]. 南开学报(01):,12-15.张远凤、邓汉慧,2009.匹兹堡的社会创业:比尔和他的事业[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03):174-183.郑晓芳、汪忠,袁丹,2015.青年社会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青年探索(05):11-16.

GUO CHAO & BIELEFELD & WOLFGANG,2014.Social Entreprene­urship[M]. Somerset,US:Jossey-Bass:5-10. MUSICK MARC A & JOHN WILSON,2008.Volunteers:A social profile[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ILSON,J. & MUSICK,M,1997. Who cares ? Toward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volunteer work[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694-713.

(责任编辑:李春丽)

 ??  ??
 ??  ?? 图 1 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内在关联框架
图 1 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内在关联框架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