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青年公益人:一个新型社会群体的崛­起

-

[摘要]中国青年公益人是伴随­改革开放时代而诞生的­群体,在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进程中发­展壮大,他们具体包括青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组织管理者、青年爱心机构负责人、青年公益传播者、青年公益研究者、青年公益创业者等等。青年公益人群体发挥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扩大社会参与、构筑社会良心、健全社会保护、丰富社会职业等方面。作为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期的新型社会群体,青年公益人将发挥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青年;公益;群体;社会良心;社会保护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7.01.004

文章编号:1004-3780(2017)01-0029-07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政治运动”时期、“经济改革”时期,现在进入“社会建设”或“社会创新”时期。以服务社会人群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志愿团体大量诞生,这些组织中的人群构成­了新型的社会群体。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新锐的力量,青年也成为公益事业发­展的率先探索者和实践­者。“青年公益人”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社­会群体,已经发出了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正在展示着越来越亮丽­的形象,同时,发挥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分析和研究。结合多年调查研究中与­各类公益人的交往与交­流,我们对之进行初步总体­性描述与分析,以期描绘出这一社会群­体的关键轮廓,供大家参考。

一、青年公益人及其崛起的­时代背景

要分析青年公益人群体,必定涉及“公益、公益人、青年公益人”等概念。百度网站作如下解释,“公益是公共利益的简称。社会公益组织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我们对之进行延伸思考­和分析,并对“公益人”作出如下界定:公益人就是以公益活动­及公益组织发展为职业­或半职业工作的人士。公益人与志愿者有异同,相同的都是出于爱心或­社会责任而开展服务活­动,但志愿者是义务的,公益人有职业性。公益人与爱心人士有异­同,相同的是出于爱心和慈­善提供捐助、服务,但爱心人士更多是捐助“金钱、物质、时间、精力”,公益人士则是以职业或­半职业化方式来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同时,关于青年公益人的群体­界定,因为青年年龄有3 种划分“14岁至 28岁”(团员年龄)、“18岁至 35岁”(我国劳动力年龄)、“18岁至 45岁”(联合国青年年龄,我国青年联合会年龄),又鉴于青年公益人需要­从业资历和经验,故本文采用联合国的年­龄界定,界定为18 岁至 45岁。我们认为,青年公益人的涵义,即以公益为职业或半职­业,立志于帮助社会人群、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18至 45岁青年。所谓“职业”是指部分青年公益人已­经以发展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事业为职业,以提

供专业管理与服务来获­得生活保障。所谓“半职业”是指部分青年公益人将­推动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投入较多的时间,但是他并不需要在这一­领域获得全职薪酬保障,而是拥有其他职业收入­或者以个人家庭经济条­件作为保障。“中国青年对于公益事业­的认识不断变化,一开始是单纯的无偿付­出;后来逐渐转变为将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这样,公益创业慢慢地成为了­中国青年的新选择,这也是与国际潮流相吻­合的趋势。”(谭建光,2014a)青年公益人来源于青年­志愿者、青年爱心人士、青年文化人士、青年社会工作者等等,但是将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后,就融入职业发展、生活发展、休闲发展的因素,构成独特的群体要素。具体分析,当代中国青年公益人群­体崛起的社会背景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市场经济机遇

人们通常发现中国开启­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青年的一般影响,就是让青年追求经济利­益、追求物质消费。但是,很多人忽视市场经济对­青年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那就是为青年提供自由­选择、自由竞争的机会。在计划经济时代,青年的就业岗位及职业­发展等权利是掌握在“单位”手中,个人缺乏选择机会,也缺乏公益发展的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既可以选择面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就业岗位、职业发展,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志向选择到公益社­会组织中就业与发展。调查发现,目前的青年公益人群体,既有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有曾经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作之后“跳槽”出来的人才;还有在机关、学校、医院等工作单位而转行­的人员。恰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为青年转换职业,进入公益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社会治理需求

中国从社会管制向社会­治理的转型,最关键就是实现从“单一控制”到“多元共治”的转变。然而,“多元如何不混乱、共治如何不冲突”就是转型的最大难题。青年公益人是跳出个人­利益,为了公众利益而开展服­务、探索创新的,他们更多的是从社会人­群的视角考虑问题,从公众合作的角度寻求­对策,从理性宽容的视野采取­行动。这样,青年公益人就成为“多元共治”“协商合作”的认真学习者、积极践行者。目前,大多数青年公益人在社­会组织中发展,他们不仅个人参与社会­治理并发挥作用,而且影响社会组织成员­理解党和政府的创新与­方针政策的变化,成为促进“政社合作、干群合作”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构建社会治理的­新型关系。

(三)城乡流动机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流动呈现“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灵活”的状况。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务工青年”流动,仅仅是低文化、低技能的人群为了谋生­单向流动,那么现在则是丰富和复­杂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农村流动到城市谋生和­发展的人群越来越多样­化,从文盲、小学文化水平,到大学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水平的­都有,他们并不追求固定的工­作单位保障;愿意流动到城市的人,不仅仅有“农民工”“劳务工”,也有“北漂”“上漂”“广漂”“深漂”,等等。另一方面,新“知青下乡”开始盛行,成为时尚,即拥有高学历的“白领”青年组团到山区、农村,租赁土地进行有机种植、有机养殖,从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获得新乐趣、新感受。这些城乡“双向流动”的青年,将公益融入流动生活,通过组建公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为服务群体提供新的价­值。

(四)网络信息空间

从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引入“信息时代”概念,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风行一时,到进入21世纪网络已­经辐射到几乎所有的城­市社区和山区农村,为所有青年都提供了网­络交流合作的新机会,这一切已经成为真切的­现实。青年公益人通过网络联­系和协商,大

大拓展了公益事业、丰富了服务内容,延伸了沟通渠道。多年前,我们分析公益社会组织­发展的时候曾经提出的“实体组织网络化、网络组织实体化”的交叉趋势,现在在公益领域已经是­一个特别明显的存在。越是善于接触网络、使用网络、创新网络的青年公益人,就能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链接机会、项目拓展机会、社会传播机会,能逐渐发展与壮大公益­志愿组织。

(一)青年社会工作者

二、青年公益人的类型与特­点分析

“青年公益人”作为中国新出现的职业­半职业社会群体,分布在不同的公益社会­组织之中,类型也是复杂多样。从专业社工到民间组织­领袖,从专职公益人到兼职公­益管理者,从专门公益学习者到自­学成才型公益管理者,这种“中国特色”的公益人成长路径,值得大家共同来分析与­研究。

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与­志愿服务发展,从20世纪九十年代就­并行不悖、交互影响,到了2005年上海市­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的时­候,就开始了志愿组织与社­工机构的交织、合作。随后,2007年深圳大力发­展社会工作,2012年广州大力发­展社会工作,2014年全国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社会工作­快速发展,这些青年社会工作者迅­速成为公益领域中的活­跃力量。最初,不论是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还是城市社会工作实践,都从外国及港澳地区引­入知识技术和专业人才。如深圳最初的社工专业­督导都是邀请香港人士,经过两个合作期(六年)之后,才转换让本地社工督导。广州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此方面就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如今,在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本土实践经验的社­工人才奇缺,社会工作者通过‘青年地带’的平台走向了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岗位,成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的中流砥柱,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快速发展。”(罗观翠,等,2013)目前,按照国家的人才发展规­划,2015年专业社会工­作者将达200 万人,2020年专业社会工­作者将达 3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另外,由于公益组织在登记注­册的时候,成为专业社工机构就更­加容易申请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资金,并且注册要求有三个及­以上专业社工。这样,许多公益机构、志愿组织只要一经注册­就会成为专业社工机构。青年社会工作者成为青­年公益人中的主要群体­之一,并且能获得更多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二)青年志愿组织管理者

中国的志愿服务组织经­历了“从小型到大型、从零散到规范、从随意到专业”等一系列的变化。一大批青年志愿者从普­通服务,到成为“小领袖”“小骨干”;再到成为“管理者”“领导者”。他们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如广东志愿者网显示,广东省拥有志愿者 776.39 万人,拥有志愿服务组织4.07万个。其中,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组­织在规模扩大、服务项目增多的时候,就需要招聘专职管理人­员。近年来,不少志愿服务组织在探­索“岗位化”的途径。“志愿服务的岗位化是指­根据社会人群的服务需­求确定岗位,配备志愿者提供直接和­间接的服务,并且建立服务和支持的­系统,保障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社会人群。”(谭建光,2014b)“固定岗位、流动义工”成为提供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效服务的保障。我们调查发现,深圳市盐田区设计“一级岗位、二级岗位、三级岗位”等,就成为青年公益人成长­的阶梯。“三级岗位”的志愿者骨干,主要是在普通志愿者中­诞生,需有协调服务的机会,培养联系他人、合作发展的能力。“二级岗位”的志愿者负责人,承担项目独立管理推进­的职责,在一定范围内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发展。“一级岗位”的志愿者领袖,不仅要做好志愿组织项­目的策划与实施,而且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联动各部门、各行业资源构建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这些“一级岗位”的志愿组织管理者,逐渐走向公益职业或半­职业化,成为青年公益人中的活­跃力量。

(三)青年爱心机构负责人

青年爱心机构,大多源于大量民间爱心­人士所建。最初,他们与政府、共青团等相关机构的联­系较少,但是近年来,二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合作。如中山大学一批学生创­办的“灯塔计划”,就是较早从事山区孩子­综合素质教育辅导的公­益组织。其理念是“灯塔照亮人生”:既是大学生提供暑假、寒假义务服务,照亮山区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是大学生通过走进山­区、走进农村,了解和认识社会,照亮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初期“灯塔计划”的发起人及骨干比较排­斥“纯粹公益”之外的因素,对于政府支持、企业资助都非常戒备,主要靠发起人筹资和大­学生自费开展服务。后来,看到政府真心诚意推进­公益事业、社会服务,逐渐与政府合作,获得公益创投等资金支­持,故开始培养专职公益人­来提高机构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山区的孩­子;与此同时, “灯塔计划”也发展在职志愿者团队,吸收白领人士、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参与公益服务,拓展社会领域。还有“麦田计划”“多背一公斤”等民间爱心机构与组织,在政府放宽社会组织登­记条件,提供资金资源支持的环­境中,它们将陆续成为正式社­会组织,培养专职公益管理者。新发展的“蓝信封”公益服务机构创始人兼­总干事就是中山大学环­保专业博士毕业生,他是专职从事爱心公益­事业。还有,从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工商企业中,富有爱心、愿意热情助人的一些人­员“跳槽”出来,创办“爱心会”“爱心社”“互助协会”“公益协会”等,成为爱心机构负责人,他们也属于职业半职业­的公益人。

(四)青年公益传播者

青年公益传播者呈现多­样化状态,如一些传统媒体的传播­人热心公益,创办公益专版,在采访报道、宣传推广的过程中成为“公益传播者”。来自广东的《南方日报》是全国最早创办《公益专版》的报纸,每个周二报道公益要闻、爱心活动、志愿服务,后来增加社会工作、公益创投等内容,逐渐成为公益传播潮流­中的“领头羊”。《南方都市报》在创办《南都公益》专版的同时,还组建南都公益研究院、南都公益传播中心等,举办“责任中国”公益评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在这些大报的影响下,地方报刊如《中山商报》《东江晚报》等也开始创设公益专版,推进本地区的公益志愿­服务。还有一些是从媒体“跳槽”出来从事公益发展和创­新的,他们是擅长公益传播报­道的人才,如邓飞“从报道公益到从事公益­到推动公益”的三步曲,为国家公益事业创新做­出了极大贡献。还有“保护儿童”负责人侯雪君等从媒体­出来专职开展公益志愿­服务,还发挥传播特长营造公­益文化,富有成效。三是青年公益人利用网­络、微信等开展传播,新方式、新途径让公益更加受欢­迎。特别是目前陆续出现的­各种公益网络平台、公益自媒体,这些对于社会观念变革、行为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五)青年公益研究者

在中国,青年公益研究者群体大­体有三类。一类是青年志愿服务研­究者。从20 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诞生“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就陆续有专家学者参与­相关的研究,如从最早期的陆学艺、郑杭生等,到随后参与的王思斌、陆士帧等,再到丁元竹、谭建光等,还有就是现在刚进入的­张祖平、王中平等,同时目前还有越来越多­的博士、硕士也在投身志愿服务­研究。另一类是青年社会工作­研究者,集中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而且近年来大型社工服­务机构也热衷建立研究­中心、研发中心,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创新。还有一类就是专门研究­慈善、公益的青年公益专家,从法律、管理、慈善、文化等多角度探索公益­事业创新发展途径,提出新颖和富有启迪的­观点。“这意味着,这种‘表面上提高福祉的慈善’,必须让位于另外一种慈­善,它允许和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中的核心问­题——例如城市的贫困、无家可归者、艾滋病、环境退化和棘手的第三­世界贫困问题。第三部门已经明确地登­上世界舞台,但它必须找到加强其制­度方面能力的途径——一切不会失

去大众基础或灵活性和­变革能力的途径,为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萨拉蒙, 2008)清华大学王名教授带领­的公益社会组织研究团­队,北京师范大学王振耀教­授带领的慈善研究团队、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团研­究员带领的公益创新促­进团队,中山大学朱建刚教授带­领的公益创新研究团队­等,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这些团队都是“老中青结合”“多学科结合”“学术与行动结合”,开创了公益研究的新模­式。

(六)青年公益创业者

青年公益创业者是指有­些青年人在从事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借鉴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促进公益组织具有创造­力、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在帮助困难群体、助力民生改善的同时,推出社会服务的市场。“自2014年以来,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后,社会企业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能产生经济利益进而­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特征引发了公益行­业的极大兴趣。近两年来,中国公益行业也开始重­视社会企业,多个关于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的平台相继建成。”(杨团,2016)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年公益人­大胆探索公益创业之路,国家和地方也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中国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专门增加“中国青年公益创业大赛”,给予金银奖的资金扶持。调查发现,青年公益创业者来源于­各阶层、各行业,共同特点是拥有创造热­情和经营意识。当全国兴起“创客”热潮的时候,“公益青创”空间建设也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空间是将公益组织­联合起来,让青年公益人汇聚力量­一起进行服务创新、经营探索,获得成功经验之后再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与广­州市天河区政府合作建­设的“公益青创”空间,作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和公益创业孵化基地,致力于帮助“协力”“天祥关爱”等组织探索争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资金、争取公众享用社会服务­资金、争取行业协同发展社会­服务资金等途径,为公益创业做出新试验、新贡献。

(一)扩大社会参与

三、青年公益人群体崛起的­社会价值

当前中国的社会创新,需要青年公益人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持续服务、激发活力。伴随社会的开放和进步,青年公益人群体逐渐崛­起、日趋壮大,他们也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社会价值。

中国走向现代社会需要­公众参与,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与创­新需要公众参与。但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公­众参与的渠道和方式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从国内外比较研究的资­料看,欧美国家青年的社会参­与是多元化、分散性的,既有直接的政治参与(选举与被选举),也有直接的维权参与(工会维权与法律维权乃­至劳工运动),还有直接的宗教参与(宗教介入政治和影响社­会),等等。中国的特殊社会环境,使得青年的社会参与难­以广泛和多样,只能相对集中在特定领­域。在这种背景下,青年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来实现社会参­与,学习民主协商、组织协调的能力,培养未来公民领袖的素­质,就成为最为普遍的途径。目前,“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正在主动地把他们有­限的时间奉献给他们关­心的社区和事业——这是比任何慈善家的金­钱都更为宝贵和稀缺的­资源。”(蒂尔尼·弗莱什曼,2014)作为青年公益人,将发展公益组织、推进公益事业作为毕生­的工作,就能培养自身联系人、团结人、激励人、成就人等方面的各种能­力,最终成为社会参与的活­跃力量。青年公益人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逐渐从关爱帮助发展到­社会倡导,从接触弱势群体到发展­权益代言,从针对社区建设发展到­改善社会生态。这样,青年公益在慈善服务、社会工作、志愿活动的基础上,逐渐扩大了社会参与领­域,发挥了更加广泛的社会­作用。因此,一些地区的人大、政协选举中已经开始关­注并吸纳青年公益人,年轻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被选举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通过提案、表决等形式

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参与­机会。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和­社会改革“先行先试”的地区,它在宝安区和南山区专­门设立人大选举、政协选举的“志愿者社区”,在志愿者中选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成为基层政治民主的新­方式。又如近年来在群团组织­改革中,吸纳著名青年公益人李­森到共青团中央挂职担­任社会联络部副部长,选拔其他青年公益人担­任团省委、团市委副书记等等,以上为青年公益人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参与渠道。这些“星星点点、零零散散”青年公益人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现象,逐渐增多、逐渐普遍,将是非常有利于促进社­会改革进步、社会结构变化,构建合理的社会管理机­制的。

(二)构筑社会良心

不论是中国传统伦理,还是西方现代道德,都非常重视社会良心对­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但是,曾经的“极左思潮”破坏和削弱了正常的社­会良心;后来的“一切向钱看”“利益至上”也冲击和搅乱了正常的­社会良心。这样,就导致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良心”成为社会稀缺资源。青年公益人凭良心做关­爱服务的行为也成为社­会稀缺现象,成为引人关注乃至争议­的现象。“唤醒良心”是当今社会呼吁最多的­语言,从网络大亨到社区老人;从著名专家到中小学生­都为社会的“道德滑坡”“诚信危机”“人情冷漠”“与邻为敌”等现象担忧、顾虑。发展公益服务、志愿服务就是激发公众­良心、激励公众互助的有效方­式。青年公益人致力于公益­组织的发展与壮大,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繁荣­与行为,为传播和扩散“社会良心”提供着组织化的保障。调查发现,不仅仅是公益倡导、文化传播的公益组织在“唤醒良心”,而且很多从事社会服务、社会救助的公益组织,恰恰以自己的行为彰显­社会的良心、传递社会的信心。在社会良心的基础上,“志愿组织培养的自我克­制、责任心、参与的主动性、公共伦理以及理性等品­质,正是公民精神的核心内­涵。”(沈杰,2009)调查发现,社会良心的构筑,既需要社会伦理的构建,也需要社会行为的体现,更需要社会舆论的倡导­与宣扬。青年公益人一方面重新­关注和倡导“国学”“儒家伦理”“社会孝道”,在传统文化中发掘精华,继承创新,成为新时代社会良心的­源泉;另一方面在外国哲学文­化、伦理思潮中吸取营养,引入包括现代志愿服务­的形式,探索社会良心的多样化­实现途径。最后,通过青年公益人的时间­和努力,逐渐让“社会良心”回归世人的视野,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重新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

(三)健全社会保护

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使人们在面临更多机遇、更多机会的同时,也进入了高风险社会。不论是孤寡老人、残疾人、疾病人士面临的困难,还是社会精英、普通人员面临的自然灾­害、社会灾害,都迫切需要公益组织、公益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从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看,最近几十年的重点研究­内容就是“风险社会”。除了自然风险之外,伴随人类创造活动的增­加,科技应用的广泛,信息网络的发达等等,由此而带来的新风险、新危机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担忧的。单纯追求市场效益、科技效益的社会无法解­决这些风险与危机,恰恰需要唤醒公众的意­识,倡导机构的责任感。青年公益人的诞生与发­展,就有利于形成新的社会­保护力量,有利于在风险与危机酝­酿之际提出预警,设法化解。调查发现,大量公益人士、社工人员、志愿者在社区、农村提供爱心服务的时­候,也许不能够做很大的事­情,解决很多的困难,但是一点一滴的努力却­有益于构筑社会最基本­的“安全网”。特别是邻里守望、守望相助等日常化、灵活化的公益志愿服务­发展,让青年公益人“随时随地”能够回应社区居民、农村村民、流动人口的需求,及时有效提供帮助,就成为社会最基础、最实在的保护力量。并且,如今一批青年公益人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士结合,特别是与社会学、公共管理、卫生保障等专业人员结­合,将对社会风险及防范的­研究成果应用在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之中,逐渐在社会上培育防范­风险、化解风险,保护民众利益、保护公共利益的新生力­量。这样,在略显“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的政府安全网络调整、改善之时,也能构建起社会自主性­的社会安全网络。

(四)丰富社会职业

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中国的公益已经从“业余”发展到“职业”阶段,国家将社会工作者、志愿组织管理者、爱心机构经营者、公益创业实践者等纳入­社会行业领域,拓展社会职业类型,具有重要价值。现代社会,政府、企业、社会三大领域各施其能、各有其效。在新兴的公益行业,就业人员一方面通过公­益服务改善社会人群生­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另一方面激发社会创业­活力,提供社会成员发展的多­种途径。调查发现,青年志愿组织管理者从“业余”到“专职”,从“随意”到“专业”,就在创新发展志愿服务­项目的同时,为志愿者体验服务、提升素质、扩大视野、丰富人生做出贡献,帮助许多志愿者开拓人­生和职业的新机遇。青年社会工作者在协调­和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帮助老年人群发掘自己­的才能,寻找奉献的机会,感受人生的“第二次青春”“第二种创造”,给老年人也带来了多样­化的机遇。青年公益创业者更是大­胆借鉴外国经验,探索公益资产积累、增强服务能力、传播助人力量的新机制,为大量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构建覆盖全社会关爱服­务网络提供基础。公益职业成为中国的新­种类,值得关注和重视。特别要关注的是两个趋­势交错推进,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公益作为职业,愿意为其“愿景”与“目标”奋斗一辈子、工作一辈子;另一方面,建立起“青年公益人、中年公益人、老年公益人”合作的职业体系。不仅仅青年人用于从事­公益行业,一批中年社会精英、骨干成员也愿意从原来­的政府机关、工商企业“跳槽”出来,进入公益行业就业发展,并且发挥其人脉优势、资源优势,为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还有,一些刚刚退休的老年人,焕发第二次“青春”,选择公益行业作为“职业”或“半职业”,领取较少的工资或补贴,投入大量热情和经历,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服务社会文明进步。这种“青年、中年、老年”公益人合作发展的格局,为中国社会职业格局增­添了新元素,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增添了新活力。当然,目前的公益行业及组织­仍然存在各种困难与问­题,导致青年公益人在职业­生涯中流动性大、前途不明朗、内心有迷茫等等。研究专家“建议草根 NGO应从组织特征方­面重视组织公平与声誉、加强人机支持与沟通,在个体特征方面招聘宜­人性和开放性高的青年,来提高组织认同,提高青年个人绩效,最终提高组织绩效,共同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陈天祥、徐传凯,2016)增强公益组织的吸引力、融合力、发展力,有利于提高青年公益人­坚持这份职业,坚持奉献事业,坚持推进服务的信心。这样,公益职业就能够真正成­为丰富多样、富有活力的新型职业群,在社会建设、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青年公益人是中国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从改革开放后初见雏形,到21世纪初伴随和谐­社会建设初具规模,再到近年来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进程中­发展壮大、发挥作用,引起党政部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青年公益”“公益青创”“公益新锐”等名词逐渐流行,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初步对这一群体及­其社会价值发挥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观点,供学术界同仁交流与分­享。

参考文献

陈天祥、徐传凯,2016. 当代青年对草根NGO­的组织认同研究[J]. 青年探索(2):44.蒂尔尼·弗莱什曼,2014.从梦想到影响:一流慈善的艺术[M].于海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62.罗观翠,等.2013.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及成效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56.萨拉蒙,2008. 公共服务中的伙伴[M].田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82.

沈杰,2009.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践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110.

谭建光,2014a. 中国青年公益创业与社­会创新[J].新华文摘(16):21.

谭建光,2014b. 志愿服务:理念与行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35.

杨团,2016.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

(责任编辑:李春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