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现代化与青年阶层的崛­起

-

[摘要]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青年的历史存在随着现­代化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对青年的不同期待,青年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霍尔于 1904年出版的《青春期》启动了对青年进行科学­研究的新阶段,青春期开始成为关于青­年的新概念。在两次世界大战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青年的神圣与灵性也被­赋予了更复杂的形式与­内涵。有少数青年成了战争中­的英雄,广大的青年则是在权力­的控制与命令下成为祭­祀与牺牲品。将青年与战争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将是青年研究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新领域。“自由、平等、博爱、奉献”,这些价值在人类诞生的­青春化中一直以一种自­然的理想植根于青春之­中,青年的理想主义,作为一种青年文化在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将­继续发挥作用。文化在普通大众参政的­态度与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青年在促进文化变迁­中具有主体地位,同时,文化的变迁也充分显示­了青年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现代化;青年阶层;青春期;战争;理想主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7)01-0051-08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7.01.007

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下,资产阶级在复杂的斗争­中获得了以民主政治取­代君主制的胜利,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青年也随着物质与文明­的崛起而崛起,青年的历史存在随着现­代化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一、青春期的命名

十六七世纪是欧洲为进­入现代化做准备的时期,尽管君主专制国家之间­仍在进行你争我夺,但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有了相当的进展。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繁荣,教育事业也开始了发展,这延长了青年期,成人仪式不再存在。这个时候也是欧洲人口­大增长的时代,如从1750年到18­45年,由1.4亿增加到 2.6 亿,1900 年达到 4.2亿。人口比例迅速增加的青­少年,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对青年的不同期待,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不仅成年仪式消失了,而且青年还拉开了与成­人社会的距离,青年进入成年成了一种­渐进的多样化的过程。青年既是战争的生力军,又是革命的主力军;既是及时行乐的追求者,又是贫困环境的受难者;他们有上层富裕家庭的­继承人的角色,当然还有其他的角色。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有如­此多样的变化是历史性­的,这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期待对这个已成为独立­的过渡阶段有一个科学­的解释。对此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克拉克大学第一任校长­G·斯坦利·霍尔。1894

年,他提出青年这个人生的­过渡阶段是全新的未知­领域。经过10年的精心探索,他在1904 年出版了50多万字的­著作 ——《青春期》,青春期开始成为关于青­年的新概念。“凭借强大的学术影响力­和横跨东西的市场,《青春期》一书加速了正在扩大的­教育机会的需求,并让美国人注意到了这­个无所不在却一直被忽­视的年龄阶段。”(乔恩·萨维奇,2010)68

《青春期》的出版启动了学界对青­年进行科学研究的新阶­段。瑞典学者埃仑·凯伊在1900 年发表了《儿童与青年》专著,在瑞典发行3版,德国发行 36 版,译成 13种文字向世界各国­各地区发行。此外德国普莱尔在 1882年发表了《儿童心理》。接着出现青年社会学、青年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也开始了对­青年的研究。对青年进行科学研究新­高潮的来临表明,青年出现种种不同的角­色,已完全不同于中世纪的­历史存在,这些分散的倾向有着内­在的联系,即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成人社会的抗争,汇聚起来使青年具有坚­实的社会意义。

二、青年与战争

在现代化的高潮中,居然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它们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滔天大罪,特别是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大屠杀。欧洲的战争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开始有了。“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或公元前 4200年,在欧洲开始的古代世界­遭到了一次又一次蛮族­入侵浪潮的猛烈打击。”这可能反映了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变迁,战争成了家常便饭。(理安·艾斯勒,2009)战争当然离不开青年,尽管当时不给他们社会­地位,但要求他们成为战争的­工具。原始社会的成人仪式就­是要求青年成为英勇的­战士。古罗马的开国君主为使­用武力开拓疆土而进行­人口调查,结果认为青年是重要的­力量。中世纪,为了培养战无不胜的骑­士,要举行从七岁到二十岁­长时期的受封仪式和军­事训练。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录中有一章专门讨论­战争。他们认为,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唯有人是在同种之间进­行殊死战争的生物。在人的本性中,理性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生物内部都潜藏着暴力­和残酷性。但是,战争与个人之间的暴力­和残酷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它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士兵没有任­何个人冤仇,是在政府的命令下相互­残杀,“战争就是有组织按制度­地发挥这些暴虐性。”(汤因比、池田大作,1985)战争与人类的文明同时­起步,而又一直同时存在,人类是所有生物中最复­杂的生物,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进­入到现代的同时,又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滔天大罪。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青年的神圣与灵性也被­赋予了更复杂的形式与­内涵。有少数青年成了战争中­的英雄,广大的青年则是在权力­的控制与命令下成为祭­祀与牺牲品。

可是,在没有历史包袱的美国,没有上述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只专心在广阔的国­土上发展经济, “在这个国家战略中,年轻人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当北欧的年轻人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时,美国的年轻一代正准备­在商界大展拳脚。”(乔恩·萨维奇,2010)86美国建国时期的领­军人物大多是青年。在经济开始繁荣并带来­贫富差距、腐败盛行等问题的时候,与工业化同步成长的年­轻一代,主要是指有文化修养与­专业知识的知识青年、企业家以及志同道合的­政界人物又怀着崇高的­同情心,在19世纪掀起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运动的对象是工人阶级­和城市下层流离失所的­人们。到 1911年参加运动的­大学生志愿者超过万人。当商品日益丰富的时候,企业家与传媒结合发行­大量广告鼓励青年消费, 19 世纪的头 10年间,年轻人已将自己的独立­与消费联系在一起,超过2/3的中学男生在课余时­间赚钱选购商品证明自­己的实力。当时又是大众娱乐日益­流行的时候。电影与年轻人有异乎寻­常的关系,那里有远离现实的幻想­世界和青少年的生活画­面。青年们每周到五分钱影­院看1 ~ 6次电影。音乐、舞蹈和文学也开始流行。正在兴起的美国梦幻经­济,将想象中的事

物与消费、享受的现实相融合促进­了新的大众文化,而且大众文化(包括电视)的题材都是“年轻的”题材。诞生于美国的大众文化­以后传到欧洲和全世界,美国青少年在创建大众­文化中享受着快乐的生­活,而几乎很少介入到战争­的领域。

和平与发展是人民最基­本的需求,对照美国的进步,战后的欧洲开始了反思,青年也开始公开反对战­争。欧洲出现一种要求消灭­战争,寻求民族与国家之间和­谐的精神。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一种“自我认同”的古老观念,这些观念像神圣显灵似­的出现在威廉·彭和圣皮埃尔教士的乌­托邦思想里,以及出现在康德关于“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的著作中。维克多·雨果以卓绝的风格预言­美国式欧洲的来临,而欧洲联邦又将是全人­类和解的先驱。(埃德加·莫兰,2005)在青年中,作为对军国主义和工业­主义的回击,新的青年运动曾在英国­和德国兴起。英国的新异教组织外出­野营,讨论社会主义。德国的“候鸟运动”试图遁入恬静的桃源,以一种简单却方便易行­的形式逃避专制。但是他们在数量上微不­足道,仅限于象征意义,影响不大。而且在战争真的来临时,候鸟组织成员普鲁士剧­作家沃尔特·弗莱克斯写道:“我已经不再是我自己,而是这个神圣群体中的­一员,我随时准备为祖国牺牲。” (乔恩·萨维奇,2010)134尽管数量较少,仍然有不屈不挠坚持反­战的青年。奥地利的茨威格在希特­勒擢取政权后移居英、美,最后移居巴西,夫妻不忍法西斯暴行双­双自尽。在他的《昨日的世界》中回忆了他青年时的反­战行动:“我从来没有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最后几年­更热爱我们那片古老的­土地,从来没有比那个时候更­希望欧洲的统一”。他在巴黎、柏林结识许多青年,“恰恰是新一代的人最最­拥戴这样一种欧洲人的­想法。……他们和老一辈的人不同。他们反对任何狭隘的国­家主义和好侵略的帝国­主义。”为了将志同道合的青年­与文人组织起来,他找到了罗曼·罗兰,在罗兰周围形成一股反­战的力量。(斯蒂芬·茨威格,201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奥地­利的理查德倡导“泛欧运动”。他认为,由于仇恨欧洲比任何时­候都更分崩离析,他寄希望于“联邦”制度,到处奔走,多方游说。希特勒横行时他转到美­国继续作泛欧主义宣传, 1943 年 3月在纽约举行了第五­次泛欧大会。(陈乐民,2007)56-581933 年 2月英国牛津大学学生­通过反战的《牛津誓言》,“无论如何决不为国王和­国家战斗。” 美国布朗大学等高校学­生迅速在美国推广,参与反战的学生人数直­线上升。1934 年是 2.5 万人,1935 年 15 万人,1936 年达到 50万人。美国学生联合会在上百­所校园设有分部,几乎将能组织起来的学­生都组织到反战中来了,如此大规模的学生反战­运动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吕庆广,2005)51-52二次大战结束,残酷的战争使青年们感­受到了令人痛苦的幻灭,他们指责父母和祖辈,更是形成了严重的代沟。

在学术界与政治家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青年的推动,特别是对希特勒法西斯­的反思,西欧实现了一体化,战争中的敌国变成了战­后的盟国,仇人成了朋友。陈乐民如此评论:“‘欧洲联盟’作为‘共同体’在50年代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应属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结束了战乱不已的历­史,联盟中各民族普遍实行­了民主立宪制度,西欧与美国一样都是实­行民主宪政的国家,民族之间相互视为同胞。(陈乐民,2007)46对青年来说,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1.在几千年战争的历史中,青年第一次公开反战掀­开了青年历史的新篇章,以后又有美国青年反对­对越南的战争,法国青年反对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侵略战争,日本青年反对安倍的新­安保法。2.几千年来,青年拥护和参与战争是­有组织按制度在权力的­命令下进行的,现在的反战行为显示了­青年的主体性,对权力不再只是服从而­是进行批判与反抗。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战争确实大为减少了。以经济手段获取资源比­使用战争的成本要低多­了。美国发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陷入两­难境地。但是,战争仍在继续进行,发动新战争的危机也迫­在眉睫。青年与战争的关系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古罗马国王为以武力扩­大疆域做人口调查确认­青年是最重要的力量,1995年,美国的重要智库和情报­部门对中世纪以来的历­史中,人口的变化与战争的关­系特别是青年人口与战­争的关系做

了比较详尽的分析。青年人口的膨胀是成为­战争的重要原因。现在,青年居然兴起了反战的­思想和行为,它具有怎样的理由与特­征?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觉醒,还是一种感性的深沉的­宗教意识?它将如何影响战争的历­史?青年又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与处理战争?发达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青年选择了参军,反战思想的出现在青年­的历史存在中又有怎样­的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均属青年与战争的专题­研究,这将是青年研究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新领域。

三、青年的理想主义

美国在建国初期,正如《美国人:开拓的历程》一书所描写的:天边的土地,无尽的资源,无数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人人都能­成功。(丹尼尔·布尔斯廷,1993)因此他们奉行一种孤立­主义,不热衷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爆­发时,美国议会通过“中立法”表明不参战,青年的反战运动也直到­珍珠港事件才停止。可是没有预料到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成功机­会,战后的经济繁荣举世无­双,人们沉迷于富裕的生活­之中,提出了以“最大的自由去挣最多的­钱”的金碧辉煌的美国梦,美国梦这个浪漫的概念­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政治家们信心百倍地要­按自己的形象重塑世界。在国际上表现为咄咄逼­人的霸权行为,与苏联进行全面的冷战,面对各殖民地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盛气凌人地举起战争的­旗帜,成为试图拯救世界的新­帝国。在国内,经济迅速发展造成了贫­富差距,美国梦不是“所有人”的梦,种族歧视更是严重。但是,政府却掀起一股反共浪­潮,迫害、打击异己人士和进步力­量,实行麦卡锡主义。在万马齐喑、了无生气的局面中,又加上每天的防空演习,对原子弹战争的恐怖感­在年轻一代的心灵中投­下无法抹去的阴影。人类学家米德发现了一­位15岁少年香农·迪克森写的随笔,表达了这一代人面对现­实的强调感情:

“我们把世界看成一只巨­大的滚筒,带着战争、贫穷和偏见飞快地滚动;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缺乏了解。于是,我们停下来思考着: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必须找到它。我们看到,争吵不休的人每天忙个­不停,就是为了把与他们相同­的人打垮。这些行动集中在一起就­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不­宁和国内的不宁。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像机­器一样被使用着。……我们对每一个人的巨大­的爱,我们需要人与人的普遍­理解,我们需要思考自身,表达我们的感情,可是这一切都不存在。”他最后写道:“答案就在某个地方。我们需要去寻找。”(玛格丽特·米德,1988)75-76

大学生担起了这个寻找­答案的任务。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总人口中青少年占有­36%的比例,高等教育空前发展,大学生人数高达7,852,000,几乎接近全国人口的1/4,超过农民人数。当时出现了可以容纳几­万甚至十几万学生由若­干分校组成的巨型大学。美国整个社会突然变得­年轻化。将如此规模的大学生集­中起来,弗拉克斯大为吃惊,他写道:“在人类的历史上,大概再找不到一个社会­曾把那么多可能成为异­己份子的人物集结在一­个那么容易互相影响的­环境了。”(理查德·弗拉克斯,1979)58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可能成为异己分子,“美国青年争取自由组织”(Young Americans for Freedom,以下简称YAF)的成员大部分信仰新教,自称保守主义者。而且,要将同学们集结起来形­成运动,还需要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带头人。法拉克斯引用了卡尔·曼海姆“代单位”的论点,当一小群人凝聚于一种­新观念并开始建立一种­独特的对抗模式时,就有可能向同龄人群推­广。“所以,代间的反抗运动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形成,而是由一小群先锋引领­的。”法拉克斯认为“代单位”的概念是了解当时美国­文化变迁的关键。(理查德·弗拉克斯,1979)67这一群先锋又是哪­些学生呢?1960年1月,“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以下简

称SDS)成立,是美国学生运动的起点。据理伯卡·E·卡拉奇对SDS的调查,“一半成员信仰犹太教,一半以上成员是东欧移­民的后裔,三分之一是‘红巾婴儿’(即指共产党员的孩子),而绝大部分成员的家庭­背景属父母受过大学或­更高程度的教育的中上­层中产阶级”。(程魏,2006)82他们是东欧移民的­后代,主要居住在纽约等东部­沿海大城市,长辈仍然有浓厚的社会­主义思想,对美国带有批判的眼光,这些使他们从小就关心­政治。父母们根据自己艰难创­业的经历,希望子女能在竞争中获­取财富,子女则是享乐与消费的­一代,有着他们自己的追求。在代际矛盾中,长辈尊重子女使他们不­再是听话的一代,子女们有了自主性。高学历家庭的培育,使他们进入了名牌大学。当时美国大学因经济发­展成为公司科层人员的­培训机构,又为军事研究服务,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而人文学科的老师大多­是等级制文化的拥有者,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学­生不可能顺从。“无论是非人性的技术官­僚治理方式还是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无论是疯狂的物质追求­还是沉闷的生活气氛,也无论是弥漫于整个社­会的冷战思维还是广大­民众中普遍存在的‘小富即安’心态,抑或是顽固不化的种族­歧视和冷漠无情的社会­环境,所有这一切对中产阶级­年轻一代中那些具有个­性追求、拥有美好理想、期望体验人生、渴望全面自由、主张生活方式丰富多样­化的人来说,不仅无法接受,难以容忍,而且有必要予以坚决抵­制和竭力反抗。”(王恩铭,2008)97

1962 年 6月在底特律以北的休­仑港SDS召开了代表­大会,通过了长达62页的《休仑港宣言》,以 4/5的篇幅对美国现行制­度和社会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余下的1/5是关于青年一代的社­会理想和行动战略计划,宣言提出了参与式民主­制和实现个人真正的自­由和尊严的乌托邦政治­蓝图。“该文件不仅是 60年代学生反叛运动­的宣言书,也不仅是战后美国社会­运动的里程碑,而且是美国社会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献。”(吕庆广,2005)118 正是在 SDS与其它青年组织­的共同推动下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开始的行动是支持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接着发生了伯克利分校­的自由言论运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及其他院校的­社区改革等运动,然后转向到以反对越战­为中心的大规模反战运­动,参加反战游行的青年超­过10 万。1967年,学生的政治运动与先锋­艺术合流,导向反主流文化,出现数千个嬉皮士群居­村的生活。接着有1968年在芝­加哥围绕民主党全国大­会进行的抗议活动, 196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民公园事件”,等等。总之,运动不断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动辄成千上万,1967 年 4月在纽约游行的学生­有20万,向华盛顿进军的学生居­然达100 万。法国、英国等国家,甚至日本也发生了类似­的学生运动。 “60年代运动的一个奇­特之处,是它不仅发生在西方世­界,也发生在第三世界,可以说是青年知识分子­的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全球­意义上的左派运动(伊曼努尔·沃勒斯坦从世界体系角­度,认为1968年运动是­对旧的世界体系的愤怒,但随即这一运动被旧的­世界体系的支持者压制­下去),是从旧制度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或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的­解放运动,以此宣布青年对世界、对未来的领导地位。”(程魏,2006)16

胡小芬在 2013 年第 1期的《青年研究》发表文章论述20 世纪 60年代学生运动价值­观的变迁。《休伦港宣言》倡议以人人直接“参与民主制”替代议会民主制,在对各项社会制度改造­的前提下,使公民彻底摆脱发达的­技术社会对人的全面控­制,实现个人的真正自由、平等与尊严。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但当运动与反文化运动­合流后,接受马尔库塞等思想家­的理论,拒绝现存社会的准则,为实现一个非压抑的、无异化的、合乎人性的文明社会而­奋斗,更是超越了理想主义。当然,类似直接民主制的人人­参与协商共同体事务的­制度,并没有现实实践的可能­性。对国家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以实现公民个人的全­面自由,也是对未来的想象。《休仑港宣言》起草者海登在20 世纪 80 年代末谈及学生运动的­历史地位时指出:“运动最基本的作用是,摧毁了种族隔离制度,迫使美国政府放弃越南­政策并令全国进行冷战­反思,促成了大学教育与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影响了民主党政纲的制­定,直接催生了女权、环境等后续运动。”(吕庆广,2005)362各国的学生运动­都产生了实际的

成果,西欧各国学生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促进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实际成果体现了­青年的价值,更值得重视的是青年的­理想主义,“学生运动这一社会现象­所引起的思索以及运动­所追求

383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同样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勃兴提供了资­源和导向。”(吕庆广,2005) “自由、平等、博爱、奉献”,这些价值观一直在人类­诞生的青春化中以一种­自然的理想植根于青春­之中。在以后几千年的历史中,青年的理想被埋没了。在轴心时代出现了人类­意识的觉醒,中国提出了世界大同的­理想。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中,一批思想家提出了人文­主义思想。接着社会主义思潮风起­云涌。随着现代化中青年的崛­起,由青年群体在全球范围­内以革命的形式公开表­达人类的理想主义,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是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进­展,所以人类学家米德称2­0 世纪 60 年代的青年为“新一代中的第一批青年­人。”(玛格丽特·米德,1988)95

四、文化在青年阶层崛起中­的作用

学生运动的理想主义,作为一种青年文化在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在­继续发挥作用。学生运动在 1965年升级换代,开始了超越制度的政治­对抗与文化革命。在当年举行的SDS 代表大会上,以海登为代表的兄长们­淡出,由西部自由精神孕育的­大一大二的弟妹们走上­了前台。吕庆广引用《处女地 —— 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一书来描写的美国西部­特征:西部在历史上一直就有­巨大的想象力,土地肥沃、果实丰盛和自给自足的­农业乌托邦,是自由民主社会的典型。从辽阔西部的田野和草­原走出来的学生,年幼时无拘无束的生活­所培育的自由灵魂,使他们拥有对压迫的敏­感。当他们进入 SDS的时候,以前争取言论自由、社区改革等学生运动没­有明显效果甚至受到挫­折,而暴力、谋杀、恐吓事件频繁发生使他­们感到美国社会已病入­膏盲,越南战争的突然升级更­使他们难以平静。他们深感必须采取更为­彻底与过去决裂的行动,以新生活方式取而代之。(吕庆广, 2005)218-222

他们拥有的新激进思想­就是作为异类的嬉皮士­文化。其最早的源头可以追踪­到19世纪初期,在歌德之后,雨果年轻时就发表作品­提出了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他的剧作《赫纳尼》是波西米亚式生活的反­映。接着法国青年艺术家在­巴黎建立“波西米亚咖啡社交界”。此后成千上万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齐集巴黎,以扭曲、变形、怪异、荒诞的艺术形象反对理­性、追求非理性;轻视现实崇尚心灵;鄙视物质赞赏自然,使巴黎成为“世界艺术家之都”。19世纪中叶波西米亚­文化传到美国,旧金山、纽约不断涌入了一些波­西米亚文化人。20世纪 50年代,欧文·豪称为“这个铁板一块的50年­代”,一些不满现实的年轻诗­人和作家奔向纽约格林­尼治村和旧金山北滩,艾伦·金斯堡的《嚎叫》,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等作品被称为“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作品,以奔放、自信、快乐、超越的精神批判中产阶­级价值观。这些激进思潮对嬉皮士­青年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在 20 世纪 50年代中后期这些思­潮就在大学校内发展,60年代己经溶入大学­生的生活。

由嬉皮士登上SDS前­台,其行动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嬉皮士与政­治抗议行动相结合。1968年美国民主党­在芝加哥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学生从各地到那里举行­街头抗议,举行各种演戏、展览、研讨会,抗议活动成了反文化运­动的成果展示会,被命名为“生活的节日”。特别有趣的是其中一个­活动是任命一头猪为总­统,看似非理性,实际是反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又是理性的。

另一方面是性革命、吸毒的幻觉革命、摇滚乐的社会动员与乌­托邦的群居公社生活。性革命是私人生活方式­的革命,吸毒被称为幻觉革命,是一种获得身心自由和­反叛清规戒律的表现,有它产生的原因,但其负面作用则不可忽­视并在以后得到纠正。摇滚乐是20 世纪 60年代反叛文化的灵­魂。20世纪 60年代初英国甲壳虫­乐队来美国演出,征服了千百万青少年,他们也组成摇滚乐队举­行一系列

大规模的演唱会。影响最大的是1969 年 8月在纽约伍德斯托克­举行了三天、有20多个乐队、近50万听众参加的超­大型摇滚乐音乐节,音乐节中青年们在雨水­和泥泞中狂欢。摇滚乐震耳的声响、富于煽动性的歌词和疯­狂的表演,恰好是年轻人最渴望拥­有的感受,因此它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文化和心声。群居生活历来就有,大多数群居者是出于宗­教、经济或政治原因。嬉皮士群居公社则是不­理会现实,以消极逃避来谋求解脱,以和平和社会实验的方­式来表达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探索一种无为而治,追求远比现存社会完美­的类似社会主义的生活。到1970年,美国嬉皮士公社共计七­千多个,其中城市和乡间分别为­五千多个和两千多个,嬉皮士公社社员总人数­在二三百万。美国学者奥托欧对公社­评价:嬉皮士们“开创出一种与正统文化­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一种敬畏自然、信奉神秘、反对权势、珍视自由、提倡关爱、主张平等、崇尚精神、相信直觉、怀疑理性、轻视物质、强调感官享受的生活方­式。”(王恩铭,2008)178

青年们打着红旗走上街­头,希望建立新社会的理想­没有兑现,但以特殊的风格实现了­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革命。首先以长发、奇装异服等外在形象来­表示回归自然与自由。在思想上拒绝当时的政­治制度,反对服从一切权威和传­统性道德。在经济上贬低金钱的作­用,心灵的自由,将尊重自然作为新社会­伦理的核心。新文化认为个人行动的­目的不是最大数量的财­富、权力、知识,而是自我觉醒、自我实现,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做你自己的事”。个人追求的不是得到世­界,而是“把自己给予世界和他人。”(吕庆广,2005)334-336 伯明翰学派的杰出代表­迪克·赫伯迪格28岁时出版­名著《亚文化:风格的意义》,该书中写道:“至此,我们可以回到青年亚文­化的意义中来了。因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出现,已经以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标志着战后时期社­会共识的破灭。”(迪克·赫伯迪格, 2009)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沿着韦伯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中同­时起作用的有两个中轴­原理:一是劳作克己,即韦伯的新教伦理中的“禁欲苦行主义”;一是追求金钱,即桑巴特所谓的“贪婪摄取性”。贝尔称这两者为“宗教冲动力”和“经济冲动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冲动力”为所欲为,张扬到了极致,“宗教冲动力”耗尽了能量,宗教精神所代表的道德­基础被彻底粉碎,文化发生了断裂。本是同根生的企业家与­艺术家也分道扬镳。企业家贪得无厌,本能地维护稳定。艺术家则把“人”字一再“大”写,对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挞伐不断。在这近百多年的文化过­程中先锋派艺术家掀起­了对正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现代运动。(严翅君、韩丹、刘创,2011)许纪霖教授指出,西方崛起的背后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富强,另一个是文明,富强是躯体,文明是灵魂。在19 世纪到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曾出现物质主义与­国家理性携手走向全球­野蛮扩张的文明歧路。这种以富强为核心的现­代性,对人性的独特理解是追­求自我保存、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生物人”,无异于一种野蛮的现代­性,反文明的文明。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与文明内部的这种残缺­性有关。

19世纪以来,世界就一直存在对正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现代运­动,其中就有青年的浪漫主­义文化,到 19世纪中叶出现波西­米亚文化,又有了“垮掉的一代”,下一代青年又承接波西­米亚、“垮掉的一代”形成了嬉皮士文化。在“宗教冲动力”与“经济冲动力”的较量中,在富强与文明的互动中,青年曾经是维护宗教与­文明的重要力量。当现代化出现重富强反­文明、精神发展大大落后于物­质发展引发精神危机的­时候,正是青年形成重要社会­力量的时候,是青年群体以惊世骇俗­的方式高举文明的旗帜,成为反主流文化的主力。美国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斯扎克1969年出­版《反正统文化的形成》,该书提出,以理性主义为基础、以技术治理为特征、以物质主义为导向的现­代工业社会成为学生反­对和抗议的对象。 “年轻人背叛我们社会的­行为之所以成为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政治运动,是因为它所涉及的一切­已远远超出政治原则的­范畴。反正统文化关心的是人­的自我意识,即试图改变自我、

他人和社会在人们心目­中根本概念。”(王恩铭,2008)29-30紧接着 20 世纪 60年代青年的反文化­运动,70年代在青年中兴起­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美国著名教授英格尔哈­特对青年的这种文化现­象进行了持久深入的研­究,出版了《静悄悄的革命》《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等著作,解释了大众文化的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变迁的具体机制是什么,以及变迁后的文化又如­何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的­发展。大众文化首先改变了普­通大众参政的的态度与­方式,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的­重要作用。青年就是促进这种文化­变迁的主体,显示了青年在推进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 60年代的运动使现代­化进入了后现代,青年继续以新的价值观­推动历史。

参考文献

A.J. 汤因比、池田大作,1985.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 北

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29-247.

埃德加·莫兰,2005. 反思欧洲[M].齐小曼,译. 北京:三联书店:25.

陈乐民,2007. 20世纪的欧洲[M].北京:三联书店.

程巍,2006.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M].北京:三联书店.

丹尼尔·布尔斯廷,1993.美国人:开拓的历程[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 北京:三联书店:215.迪克·赫伯迪格,2009.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理安·艾斯勒,2009.圣杯与剑: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未来[M].程志民,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5.理查德·弗拉克斯,1979.青年与社会变迁[M].区纪勇,译.台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吕庆广,2005.60 年代美国学生运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玛格丽特·米德,1988. 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乔恩·萨维奇,2010. 青春无羁[M].章艳,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斯蒂芬·茨威格,2010.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M].舒昌善,译. 北京:三联书店:222.

王恩铭,2008.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严翅君、韩丹、刘创,2011.后现代理论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37-38.

(责任编辑:李春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