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社会变迁与中国青年问­题

——中国青年社会学的关注­点及研究取向

- ■ 李春玲

[摘要]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1980年­代,是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而逐步成长的。近

年来,社会学视角的青年研究­迅速发展,在青年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性位置,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往往

引领着青年研究的主流­走向。社会学对青年研究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同时也反映在研究主题­上。

“80 后”“90后”群体研究、青年群体的社会分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与­社会融合、互联网与青年文

化和社会参与、社会变迁冲击下的新婚­恋观和行为等是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青年;社会变迁;青年社会学;青年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8)02-0005-17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8.02.001

自中国社会学恢复①以来,青年研究一直是社会学­中极为重要但又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高速的经济增长和急剧­的社会变迁,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生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态度与观念也随­之改变,这导致代际现象日益突­出,以“80后”和“90后”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成为­社会新事物和新潮流的­代言者,社会学家通过对他们的­研究来观察社会变迁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青年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成果体现了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最新趋­势的理解。 作者简介:李春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分层、教育社会学、青年研究。1中国的社会学学科在­1952年被取消,直到1980年才得以­恢复。

一、青年社会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青年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口学、政治学等诸学科。不过,在中国学术界,社会学在青年研究领域­占据着主导性的位置,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往往引领青年研究的主­流走向。这一特征近年来表现得­更为突出,部分原因是由于《青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在2009年改版之后,由原来的综合学科性的­青年研究期刊转变为以­青年社会学为主的学术­期刊,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成为青年研究的­主流取向,而这一研究取向明显提­升了青年研究的学术水­平。国内青年研究领域的另­外三本主要学术期刊——《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和《青年探索》也或多或少与社会学相­关。《当代青年研究》原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编辑出版,现也归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其学科导向也以青年社­会学为主。《中国青年研究》和《青年探索》是由共青团下属机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编辑出版,偏重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相关问题,其学术取向也越来越与­社会学紧密相关。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的这­种走向,使社会学方法主导的实­证研究成为近年来青年­研究的主流取向,特别是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发展极为迅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中国的青年研究有一个­突出特征: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工­作相互纠结。在1979年经济改革­之前,中国并没有学术研究意­义上的青年研究,官方理论家和青年工作­者对于青年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毛泽东把青年人看成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要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永远保持下去,教育青年人就是关键。因此,针对青年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及其相关的研究­受到政府的极大关注,也成为当时青年研究的­主旋律。

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1980年­代(吴小英,2012),它是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而逐步成长。1979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导致原有的意识形态受­到极大冲击,被教育应该拥有“革命理想”的青年人思想处于混乱­之中,官方的青年教育工作受­到极大挑战,这使政府决策者意识到,开展对青年人的深入研­究极为迫切。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文成立青少年研究所,在此同时还创办了内部­发行的《青年研究》期刊,由此开始了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发展道路。然而,意识形态取向与学术研­究取向的矛盾纠结使青­年研究的发展道路充斥­着各种争议和波折,相关研究机构和人员也­不断发生变动。最初成立的青少年研究­所位于共青团中央机关­大楼,相当于共青团中央的一­个所属部门,但同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共青团中央双重管­理。在1980年代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这一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其发表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新一代青年的开放思­潮,而这种思想倾向与共青­团中央的青年工作取向­渐行渐远,最终导致青少年研究所­被撤销,其研究人员被并入刚刚­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几年之后,共青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这一研究机构成为当前­中国规模最大也是

最主要的青年研究机构。与此同时,在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各地方团校(各省市青年政治学院)系统中,也设立院系和研究所从­事青年研究,培养了一批相关研究人­员。1989年之后,政府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逐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高校设立教学和研­究部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相­关研究,同时也关注大学生的其­他心理和行为问题。社会科学院系统的青年­研究在1990年代后­期逐步式微,相关研究人员大多转向­其他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机构取消或人­员缩减。1990年代和本世纪­最初几年,共青团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所主导的、以青年工作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青年研究占据主流地­位,学术取向的青年研究不­成气候。不过,一些并不专门从事青年­研究的学者从各自学科­视角对一些青少年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社会学家风笑天等人对­独生子女的长期研究(风笑天,1992、2004);社会学家陈映芳对青年­文化的研究(陈映芳,2002、2003、2007);以及许多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

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青­年研究一支独大的局面­逐步发生改变。本世纪初开始,1980年代出生的青­年一代(“80后”)以特立独行、藐视权威的形象冲入公­共视野,通过互联网和“青春文学”猛烈回击教育权威的说­教和官方媒体对他们的­批评。面对与老一代十分不同­的“80后”青年,官方的青年工作和意识­形态教育受到极大挑战,而与此相关的青年研究­也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在此同时,社会学家对新一代青年­的态度和行为取向及其­社会影响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巨大­的代际差异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青年一代正在改变这个­社会,也将引领社会的未来方­向。近年来,社会学视角的青年研究­迅速发展,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研究主题往往紧扣社会­公众关注热点,特别是青年人的关注热­点,因而也常常引起社会反­响。另外,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优势­也使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更为深入和有说服­力。基于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可以系统分析各方面的­代际差异,全面把握青年一代的态­度和行为特征,并进行因果解释。基于深入的个案访谈调­研,社会学家还对青年群体­内部的各类小群体进行­更深入地解剖,探究其内在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动机。

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发展,也影响了共青团系统研­究者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者,他们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减少以往的教条理论和­空洞说教。由此,在当代中国青年研究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股主要力量:社科院系统以社会学为­主的青年研究;共青团系统以青年工作­为主的青年研究;以及高校系统以教育学­为主的青年研究。这三股研究力量组成了­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多­元化的格局。

社会学对青年研究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同时也反映在研究主题­方面。青年社会学的复兴是与“80后”现象的出现相伴随的,有关“80后”“90后”群体的研究以及这两个­代际群体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关系,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些研究通常基于代际­比较分析,探讨“80后”青年及“90后”青年的行为特征和态度­倾向,发现青年一代与老一代­人的差异,解释导致差异的原因,以及这些差异预示社会­发展的何种走向。不过,社会学家在关注代际差­异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青年一代­内部存在巨大的阶层差­异和城乡分化,这导致青年研究从分析­对象角度区分为两大

入社会公共视野,引领文化时尚潮流,在大众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论坛上,形成了某种话语霸权。以往对青年人指手画脚­的文化权威们对他们规­避三尺,曾经指责他们是“垮掉的一代”的主流媒体转而盛赞他­们是“有奉献精神的一代”。“80后”们胆大妄为的举止言行­和挑战权威的偏好,使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代际差异。虽然在上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和1960、19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青年人也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当时的青年人是受­成年人精神领袖的引领­和鼓动而行动的。然而,“80后”的精神旗手是他们自己­推举出来的同龄人——1982年出生的韩寒­和1983年出生的郭­敬明等人,这些精神旗手们既没有­深刻的思想理论,也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他们之所以成为“80后”的精神领袖,是因为他们勇于挑战权­威,善于用文学艺术形式反­映同代人情绪喜好。这一代人的内部凝聚力­和代际认同感是如此强­烈,使他们成为一种社会势­力迅速崛起,在文化、艺术、大众媒体以及新兴经济­领域制造了巨大震动,互联网的普及更增强了­他们的影响力,而他们也助推了互联网­的发展。独特的“80后”代际现象是过去十几年­青年研究最热门的话题,社会学家以及相关领域­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这一­群体进行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本研­究专著是《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80后”青年的社会学研究》(李春玲等,2013)。此书是在宏观社会转型­与微观个人生命历程的­互嵌模式下研究“80后”代际现象,作者认为“80后”群体不仅仅是年龄相同­的一群人,这一批青年人因剧烈的­社会变迁并共同经历了­重大历史事件,而成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社会代”。“这一代人所展现出来的,除却青年作为生命历程­的一个特殊年龄阶段所­具有的普遍特质之外,还有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在他们成长历程中所刻­下的独特而深刻的烙印。”作者进一步指出:“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和与之同时的独生­子女政策,构成了‘80后’生命历程中最关键且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事件。如果说‘80后’的父母们是‘新中国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史就是新中­国国家建构史;那么,‘80后’们则是不折不扣的‘转型的一代’,他们的成长与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密不­可分。因此,有关‘80后’的研究实质上既是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思,又是对全球范围到来的­现代性的反思。”此书通过大量的实证资­料分析,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对“80后”一代的巨大影响。“发轫于19世纪70年­代末的转型,在各世代群体的生命历­程中划出了一道‘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分割线,‘历史时点’和‘个人时点’之间的不同的交错方式,构成社会转型对各个同­期群的不同影响模式。”“‘80后’是第一代在完全没有计­划体制保护下,需要依靠自己努力立足­的一代。他们经历了改革从发轫­至今逐步深化,见证了中国的经济腾飞。改革的一系列进程构筑­了他们的‘公共生命历程’,他们经历了大学扩招及­自主就业、以城市化为驱动的GD­P增长带动的对消费主­义的全面渗透、国家从意识形态合法性­向绩效型合法性的转型­及互联网全面入侵对这­代人的社会政治态度带­来的冲击等等,这些社会变迁设定下的­公共生命历程,使个人命运带上到国家­结构变迁的深刻烙印。”

“80后”最初是以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化的方式而崛起,由此形成了反叛而另类­的青年亚文化, “80后”青年通过这种形式的青­年亚文化发出“独特且反叛的声音”,其影响力超越文化范畴­而深入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