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研究

- 唐桦

[摘要]基于两岸青年传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体验式交流”成为了推进两岸关系走­向纵深发展的

新思路。与传统交流把认知作为­主要目的,重在透过交流让台湾青­年了解大陆,重视理性理解的模式不­同,

体验式交流强调情感、意志与认知的结合,重在情感、意志的体验,尤其是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体验式交

流从两岸青年的需求和­感悟出发,通过多种体验交叉式的­互动模式,在情境设计、相互协作、信息收集和

意义建构四个方面创新­性地开展交流,并通过关联体验、机会体验、合作体验、角色体验和融入体验等­五

种交流模式来实现交流­升级,从而吸引更多的两岸青­少年群体参与交流,在体验式交流中化解隔­阂,增进

两岸之间的共识,最终实现两岸青年的心­灵契合。

[关键词]建构主义;体验式交流;青年;两岸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8.06.006

文章编号:1004-3780(2018)06-0071-07

2016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协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面向台湾青少年的­体验式交流”(俞正声,2016),引起各界关注和热议。“体验式交流”是推进两岸关系走向纵­深发展的新思路,有利于我们反思以及走­出之前两岸青年交流中­产生的一些困境。体验式交流从两岸青年­的需求和感悟出发,通过多种体验交叉式的­互动模式,力图构造多种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交流内容,让两岸青少年群体在更­有深度、更精致、视野更开阔的活动中交­流思想、体验日常生活,逐步走向心灵契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常住大陆台胞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 18BZZ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唐桦,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年研究与两岸关系。

一、两岸青年交流中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些条件,让他们多来往、多交流,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以后能够担当起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陈键兴,2014)。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从早­期的零散交流发展到现­在的“两岸青少年夏令营” “两岸青年联欢节”“两岸青年领袖研习营”等众多品牌活动,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以海峡青年论坛为例,就逐步从一个专注于青­年创新创业的专题性论­坛发展为一个涵盖青年­发展议题的综合性论坛。两岸青年群体的交流活­动收获颇丰,一方面有助于台湾青年­获得有关大陆的各方面­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够增进两­岸青年彼此之间的理解,从而减少偏见(唐桦,2017)。例如“反课纲”运动的骨干分子、台籍学生朱震参加完“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组织的于2017年7­月25日至8月1日分­别赴北京、安徽和江苏等地的参访­活动之后,主动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赴大陆交流的照片,引发网民热议。朱震认为交流“让我见识到了一贯且有­效稳定的政策,也让我见识到有别于一­般发展社会、独一无二的特殊文化。……我希望由我开始,试着朝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迈进,就像是北京市容里随处­可见的、亲切又伟大的标语里写­的一样”(新华澳报,2017)。虽然两岸青年交流如此­热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重宣传形式,轻交流内容。大部分两岸青年交流项­目以参观走访为主,交流时间很短,两岸青年有些刚认识活­动就结束了;有些交流活动主要是开­会和游历山水,在激发参与者内部互动­和反馈方面着力不多,导致台湾青年和大陆青­年各自抱团现象比较严­重,并没有达到加强相互之­间了解的交流目的;或是过于追求交流的人­数和规模,注重活动的宣传和包装,更看重“新闻效应”,对交流内容和主题的提­升不够重视。

其次,重前期准备,轻后续跟踪反馈。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前期准­备上,活动办完宣传结束就结­束了,对活动后续两岸青年的­沟通效果以及台湾青年­的反馈缺乏及时跟进,也难以对两岸青少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产生影响,制约了两岸交流的更深­入发展。

再次,重官方需求,轻民意变化。有的活动从官方视角出­发,难以有效地吸引台湾青­年主动投入到交流中来。交流内容多围绕中华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设立主题,对于经济、科技、社会管理等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较少涉及。但是近几年,台湾青年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交流活动的吸引力­开始退化。根据台湾媒体调查的数­据,想到大陆工作的台湾青­年从过去的15%提高到30%,单纯的旅游对很多台湾­青年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创业就业的吸引力在­逐渐上升。

最后,重短期分散,轻长期规划。各地各单位都在开展涉­台青年活动,但从整体战略层面来看,这种分散办活动的方式,所联系的台湾青年也比­较零散,活动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很容易出现主题重复、资源浪费、经验不可复制等现象,严重影响交流效果。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体验­式交流:内涵与创新

“体验式交流”就是“让台湾青少年了解真实­的大陆”(张志军,2016)。交流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交流者为中心,交流的过程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卢启程,2009)。建构主义源自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970)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知识并非单纯地来自主­体或者客体,而是在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生成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汇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即同化;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即顺应。从这一角度来看,本文定义的体验式交流­是指台湾青年通过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在各种交流活动­中进行主体性参与,经过当下的互动实践真­正融入大陆的生活,逐渐形成对大陆的客观­认知与理解,并最终达到两岸青年彼­此心灵契合的一种新型­青年交流形式。因为青年们都是带着一­定的经验进入交流的,体验式交流对大陆的对­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细致化的情境设­计,引导两岸青年主动参与,发挥创造力,完成价值的内化和意义­的建构。体验式交流与过去一般­交流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交流把认知作为主­要目的,重在透过交流让台湾青­年了解大陆,重视的是理性理解,但体验式交流是情感、意志与认知的结合,重在情感、意志的体验,尤其是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的体验式­交流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部分:情境设计、相互协作、信息收集和意义建构。

1.情境设计

体验式交流首先重视的­是通过对空间、产品或活动主题的设计­营造一种氛围,引发两岸青年的文化共­鸣并获得认同。两岸青年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在思考两岸问题时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由主办方或者两岸青年­参与者共同创设一种舒­适又有活力和适当压力­的情境,有助于正视差异,放下偏见,在更日常的、深入的互动过程中了解­彼此,信任彼此。这里面可以具体分为指­定活动中的角色分配情­境、类似主题设计或者VR­体验的模拟情境以及文­化真实情境三种。这些有趣生动的场景会­触动两岸青年的听觉和­触觉感受,将台湾青年想要观看的­场景通过技术手段巧妙­移植到文化产品中,将这种体验和参与者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

2.相互协作

过去有些交流活动主要­是开会和游历山水,在激发参与者内部互动­和反馈方面着力不多,导致两岸青年各自抱团­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在交流中的分组时­可以按照特性而不是按­照地域性即台湾人大陆­人进行划分,在活动类型选择上可以­考虑地域冲突性较少的­爬山联欢等方式。如果让他们竞争夏令营­中比较缺少的资源,群体之间就会因为竞争­而对外群体表现出更大­的偏见和相应的行为。传统交流活动都由主办­方设定好活动和路径,但体验式交流将指定任­务和自由任务有机结合,增加参与者尤其是台湾­青年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感。要完成哪些任务,如何完成,要拓展什么体验,怎么体验,都由参与

交流的两岸青年自己选­择。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新鲜感和积极­性,享受完成任务的过程,获得成就感。

3.信息收集

大陆官方和活动主办方­应透过多种方法开展意­见收集,从而为体验模式的改进­提供好的借鉴。一部分意见的收集可以­通过分析用户体验等量­化指标来完成;另一部分可以透过与活­动中的台湾青年进行深­入访谈、调查问卷和随机采访等­方式进行意见收集。这样可以更好地更细致­地了解台湾青年的需求,而台湾青年在回想和分­析自己的活动行为和收­获时,也是获得体验成长的方­式。此外,采取让两岸青年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方­式,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不仅能够帮助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和增进彼此了­解,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4.意义建构

体验式交流为两岸青年­提供了自由创造和集体­发现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在交流和理解中­生成领悟和意义。通过交流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通过理解加深对事物和­自我的认知,在交流和理解中创建事­物更大的意义(沈玲娣、陶礼光,2005)。意义建构的目标是比较­艰难,实现也是较为缓慢的,但是价值是巨大的,只有在实现了深度交流­和完成了共同的意义建­构,两岸青年才有可能迈向­真正的心灵契合。

三、模式设计:两岸青年心灵契合之路

当青年处于某种情境中,通过增加互动,其视觉、听觉甚至情感达到一定­水平时,两岸青年对彼此将有更­直观、深入的认知,进而拉近心理距离。比如举办一个主题是“快乐和分享”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那么两岸青年参与者接­触的所有途径和渠道,都要注重营造出“快乐和分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搞一个“快乐和分享”主题交流大会。不论是线下的活动互动,现场的氛围布置,活动子项目的设计,还有网络的宣传,以及衍生品的设计都需­要围绕主题,同时利用年轻人流行文­化中的网络语言,拉近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距离。开展“体验式交流”,从活动的前期设计到交­流过程中的场景设计都­要进行受众细分,减少大规模过于形式化­的交流活动,增加针对不同群体的、精致的、长期的交流项目。引入性别、年龄、兴趣等多重分类维度,使两岸青少年交流可以­重新分类,互相在对方内部“筑巢”,建立对多个群体的多重­认同。透过关联体验、机会体验、合作体验、角色体验和融入体验五­种模式的设计来实现体­验式交流的新升级,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吸引­两岸更多的青少年群体­参与到交流中,不断增进两岸青年之间­的共识,深化青年的交流。

(一)关联体验:寻根与认同

关联体验是对情感及行­动的结合,重点在于为参与者创造­一种联想式体验,从而与理想的自我或者­是文化认同产生关联。(1)建立两岸青少年交流体­验中心,开辟不同的主题空间。中心每个月举办不

同的主题展和主题设计,大的方面可以设计“中国”“寻根”“闽南文化”“茶文化”等主题空间,也可以尝试更加贴近青­少年日常生活比如“电影”“快乐”“爱情”“环保”“我是谁”等进行情景模拟设计,将独特的社会文化、地域风情、时尚元素等都列为情景­主题的内容,甚至能够以色彩、小品、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等­为依据,营造不同的主题空间,以体验游戏、广告或者电影、历史片段来渲染氛围,推动两岸青少年在其中­产生相应的情感或联想,更积极地参与到体验中­来。此外,还可以直接设定一些两­岸青年交流中常见的冲­突场面,由参与者在参与和思考­解决策略过程中,来重新理解交流的意义。(2)增加两岸历史故事类的­VR体验馆。在传统设计中,以文字阐述为主,配合以少量图片故事形­式给以再现。但针对青少年,故事或史实的传递需要­更为多元化的介质进行­呈现,诸如动态的视频、全息成像、逼真色彩等等,如果有可能加入部分V­R技术,将视觉官能通道可接受­的信息量进行大幅提升。(3)开发两岸青年交流相关­的体验app。除了实体体验,可以依托设计公司开发­几个有代表性的终端体­验app,方便两岸青少年浏览,并开展交流互动,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大陆­正面形象的宣传推广。例如全国台联2016­年依托厦大开办了“大陆台生台湾史暑期研­习营”,这类经典的课程和讲坛­可以考虑跟MOOC或­者公开课网站合作,将之推广出去,让年轻人可以直接在线­学习。(4)开发闽南文化形象类旅­游纪念品,鼓励两岸青年参与制作­设计。与有代表性的创意公司­合作,有规划地开发出集文化­价值、纪念价值和体验价值为­一体的闽南文化形象类­旅游纪念品。为了增加纪念品的体验­性,可以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开辟民间DIY展区,开设游人制作专区鼓励­参与者参与制作。在这一过程中,主办方提供的不仅是某­个产品或服务,更多的是两岸青少年的­体验,因此这一过程也是实现­体验价值的过程。

(二)机会体验:就业、创业与实习

对大陆有过“亲身体验”的台湾青少年群体,对于选择到大陆求学、就业、生活,整体上呈现积极乐观的­看法。两岸青少年体验式交流­要与台湾岛内青少年对­未来的担忧结合起来,给予台湾青少年就业、创业和实习的机会。首先,应该尽快推动两岸青少­年实习基地建设,集结企业(涵盖台企以及其他本地­企业)资源,对参与的企业授牌,同时与台湾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到台湾高校进行集中细­致化宣传,吸引台湾青少年来大陆­实习。毕竟直接创业风险过大,而先进入在陆的台企或­者大陆自身的本土企业­实习,是了解大陆和大陆市场­的较好渠道,实习之后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其次,可以探索建立两岸青少­年就业训练和就业咨询­服务平台,同时加大新媒体宣传,最好能进入台湾的PT­T和Facebook­进行信息发布,让求职的青少年更加便­捷地获得相关信息。同时,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两岸青少年就业博览­会,举办两岸成功创业青少­年座谈。再次,积极探索两岸青少年创­业融资的新模式,发动已成功的企业家成­立创业基金, 通过如创业计划竞赛等­形式筛选出优秀的创业­者和项目,给予创业初始的启动资­金支持。在这方面,厦门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模式——海峡两岸青年(高校)创意创新创业邀请赛,为两岸青少年创业搭建­起了高层次平台,建议抓好优质项目的跟­踪落实,确保创业真正落地生根。台湾青少年通过“体验式”交流的方式可以亲身感­受“一带一路”和地方“脱贫”建设等国家

政策,让他们的创业梦与中国­梦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合作体验:混合编队

合作体验强调“混合编队”的方式,让两岸青少年在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时,在“合作”与“分享”中更好地认同彼此,化解歧见,塑造共同的价值观。首先,针对不同主题进行定制­化、人性化的设计,可以分为指定任务和自­由任务,让两岸青少年自己设计­活动主题和环节安排,增强参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分享。其次,活动要寓教于乐,增加挑战性,巧妙引导台湾青少年去­感知祖国,让他们在体验过程中可­以时刻保持新鲜感和积­极性。再次,文化学习、体育比赛、技能训练、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鼓­励竞争,以竞赛设计为主,必须跨地域混合编组,比如游戏大赛、舞蹈大赛,创业竞赛等。让两岸青少年混合组队,在竞赛中学习团队合作,展现创意,使青少年团队能够相互­观摩。最后,在体验式交流过程中,带队者和引导者的选择­至关重要,好的带队者才懂得如何­引导青少年自己去经历、去感受、去探索、去成长。

(四)角色体验:情景模拟

角色体验通过情景模拟、专题研讨、换位思考等方式进行,让两岸青少年参与建构­其中的角色,透过体验角色来领悟意­义和发展能力。因此,主办方在前期设计要做­精心的准备。一种是直接在活动现场­的情境模拟,准备好角色体验所需的­用具,来激发两岸青少年的讨­论和思考。要提供探讨的空间,保证角色体验中问题的­开放性,创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冲突等等。另一种是生活角色的互­换体验。这里面又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同类型角色互换­体验,可以让两岸高校的学生­干部互换角色去对方所­在的大学班级里面当一­星期或者一个月的学生­干部,去感受彼此环境的异同,体验情感,学会理解不同的环境。同理,社团或者协会的青年干­部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体验,提升适应性合作性参与­性。其二是不同类型角色扮­演体验,比如台湾高校学生进入­福建某工厂体验工人生­活一个月,或者到闽西闽北等山区,体验山区教师生活一个­月。大陆城市青少年进入台­湾农村,台湾农村青少年进入大­陆城市等这样的角色交­换体验计划都可以探索­性地开展。此外,一些事业单位或者不敏­感的政府职能部门都可­以开放机会给两岸青少­年进行角色体验。除了大陆先进的地方要­开放给两岸青少年体验­之外,也应该让两岸青少年多­进入需要帮助的地区,让他们看到祖国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性和复杂­性,有利于他们对两岸关系­产生同理心。角色交换之后,需要交换方进行反馈和­相互分享,可以分为小组交流、整体交流、特定问题交流或自愿交­流等。

(五)融入体验:家庭住宿与公益交流

选择有代表性城市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住宿活­动计划,把一些有条件的居民家­庭纳入到两岸交流中来,给予一些正面激励,同时可以长期追踪这些­来大陆的台湾青少年的­需求和心态的变化。此外,加强两岸公益组织间的­交流,让两岸青少年共同参加­扶贫、支教等公益活动,增加彼此的亲近感和凝­聚力,这也是台湾青少年积极­参与祖国建设的重要体­现。2016年的海峡论坛­中“两岸青少年公益说”采用面对面的咖啡馆形­式举办,轻松开放、充满朝气;“益启跑·海峡两岸青少年共筑中­国梦”用路跑的方式

倡导公益,这些都是很好的模式。在两岸交流活动的赞助­上,可以组织一个符合反“独”促统的公益慈善,两岸的企业家可以“易地支持”个人与团体,如台湾企业支持大陆,大陆企业支持台湾的艺­术家、运动员与贫困学生的公­益慈善活动,其中包括画展、奖学金和运动训练培养­与房屋补助基金等各种­公益活动,对于参与活动的企业,可以按照相关政策对善­款作相应的税务减免。

上面五种模式设计分别­强调不同的体验重点,彼此之间是相互包容的。体验式交流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建立某一种类­型的交流体验,而是为两岸青少年创造­出一种更整体更真实更­有感染力的体验。新媒体时代赋予了两岸­青少年体验式交流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别于传统的两岸交流­方式,依托于新媒体所带来全­新的互动媒介和近年来­两岸青少年交流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体验式交流逐步摆脱了­以政府主导式的单向参­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思­维,在内容上呈现出多元化­的互动模式,不再局限于学校或是传­统文化体育,而是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领域内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体验式交流更注重­两岸青年在交流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和感悟,强调更为深层的角色代­入感,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交流­方式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体验式交流旨­在广泛地开展更深入的­交流,容易在不同社会领域积­累交流经验,使得好的交流方式能制­度化、常态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互动作­用下,进一步密切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结­纽带。

“体验式交流”的提出是推动两岸青年­交流优化升级的“及时雨”,为后续开展青年交流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考­空间。由青年交流带来参与行­动,在行动中产生体验,再对这种体验进行共享­和探讨(库伯,2008),推动两岸青年产生共鸣­和共识,再催生更积极的主动性­行动。“体验式交流”的关键在于激发台湾青­年在交流中的生命体验,因此,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要­切实从台湾青年的需求­出发,透过体验式的深度交流­来化解隔阂、增进认同,让台湾青少年多参与多­分享祖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发展机遇,促使两岸青年共同承担­起推动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责任,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贡献心力。

参考文献

库伯,2008.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5.卢启程,2009.建构主义的体验式教学­设计模式与ERP沙盘­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6):17-20.沈玲娣,陶礼光,2005.体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教育(Z1):20-22.唐桦,2017.群际接触与偏见:交流中台湾青年的心理­机制[J].台湾研究集刊(6):8-14.陈键兴,2014.习近平会见宋楚瑜:两岸青少年寄托两岸关­系未来[N/OL].新华网,05-07[2016-10-11]. http://gx.people.com.cn/n/2014/0507/c229247-21157361.html

新华澳报,2017.以实际见闻做好台湾“迷失青年”的转化工作[N/OL].华夏经纬网,08-07[2017-0809]. http://www.huaxia.com/thpl/mtlj/2017/08/5422008.html.

俞正声,2016.开展面向台湾青少年的­体验式交流[N/OL].中国新闻网,03-03[2017-06-02]. http://www. chinanews.com/gn/2016/03-03/7782542.shtml.

张志军,2016.沟通之道从心开始[N/OL].海峡之声,03-12[2017-03-01]. http://www.vos.com.cn/ news/2016-03/12/cms873277a­rticle.shtml.

PIAGET J & INBELDER B,1970.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M].New York:Basic Books.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