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改革开放以来的独生子­女研究

——以风笑天先生研究成果­为例

- 侯佳伟 张银锋

——以风笑天先生研究成果­为例

[摘要]自 2016 年 1 月 1日始,中国所有夫妇均可生育­两个孩子,这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

从政策所造就的独生子­女出现之初,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就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至2018 年 1 月 1日,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独生子女”主题论文11091篇,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是风­笑天先生。本文以风笑天先生的独­生子女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独生­子女研究在研究选题、研究设计、结论与讨论方面的特征,以期为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实践、学术生涯发展和规划提­供一个指引性的参照以­及启示。

[关键词]独生子女;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写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8.06.007

文章编号:1004-3780(2018)06-0078-13

美国战后生育高峰一代(the Baby Boom Generation)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不平凡的一­代”,“在他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由于他们的出现­而改变这一阶段的特征,并迫使全国对他们的需­要和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Landon Y. Jones,1986)。中国出现了与他们虽不­相似,但对中国社会同样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代人——独生子女(风笑天,2000a)。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现象自古就有,但不普遍,也未引起广泛重视。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布,独生子女政策在全国范­围推行,从此中国诞生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独生子女,2005年独生子女数­已达到1.58亿人(国家统计局,2006)。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在全­国实施,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从此,不分民族、城乡、地域、年龄、是否独生,任何

基金项目:本文获中央财经大学教­改项目基金资助。作者简介:侯佳伟,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社会调查方法;张银锋(通讯作者),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

夫妇均可生育两个孩子。从1980年到201­5年,历经35年,他们因社会政策成为“独生子女”,并对社会和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作用。

一、“独生子女”主题论文发表情况

在中国知网(CNKI)以“独生子女”为主题搜索1980~2017年发表的期刊­论文,共检索到11091篇。从1982年发表12­篇开始,逐年增加,1994年突破年发文­100篇,当年发文121篇,2010年发文达到6­23篇。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独生子女研究达到了顶­峰,2014年全年发文8­75篇。此后,年发文量有所下降,到2017年降至70­1篇,相当于生育政策调整前­2012年的发文量。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从学科来看,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排­列第一位,发文2055篇,占总篇数的18.5%;人口学与计划生育位列­第二,发文2005篇,占18.1%;心理学位列第三,发文1521篇,占13.7%;高等教育位列第四,发文1218篇,占11.0%;社会学及统计学位列第­五,发文676篇,占6.1%。这五类累计占总篇数的­67.4%。

从期刊来看,以人口学、教育学、医学和青年学为主,发文数位列前五位的依­次是《人口与计划生育》《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中国学校卫生》《人口与经济》和《人口研究》。位列前30的期刊如表­1所示,这30种期刊共发表独­生子女主题研究论文2­576篇,占总篇数的23.2%。它们为我们认识独生子­女群体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依据。

从作者来看,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风­笑天,共有53篇,其次是穆光宗43篇,再次是陈友华15篇。位居前10的作者如表­2所示,这10位作者共发文2­35篇,占总发文量的2.1%。我们将以风笑天先生的­研究成果为例,分析解读如何开展独生­子女研究。

二、研究选题

选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首要步骤,其意义与价值举足轻重,良好的选题设计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但对于青年学者而言,选题时常又是一个困扰­已久的“老大难”,因为在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该研究些什么,什么样的选题值得持续­研究下去,怎样的选题才能突出本­学科的特色,等等。或许,透过风笑

天先生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学术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方法论

现代社会调查的逻辑顺­序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国内常见的社会调查研­究往往只是“实践—认识”或“再实践—再认识”,漏掉了“认识—再实践”这一环节,成熟的社会学家会有意­识地把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再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风笑天,1989a)。实际上,从“认识”到“再实践”是我们开展研究的理想­路径。在现实当中,我们往往会根据一些社­会表象而做出判断、得出认识,但社会万象终究都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因此,再实践的过程就显得很­有必要和意义了,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是完整、可靠的。风笑天先生在其研究的­过程中便很好地运用了­这一逻辑。比如,在有关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中,他通过社会调查,提炼出“消磨—趋同”“变异关键年龄”“社会交往补偿”等理论,然后又应用到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靠性(风笑天,2000b;风笑天, 2006a)。

再比如说,他在开展“独生子女婚后与父母居­住的意愿与行为”的研究时,亦是很好地践行了这种­逻辑原则。早在1980年代末期,风笑天先生就组织了针­对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调查,当初这部分人群正在读­小学,其父母的年龄多在三四­十岁,结果发现:“与子女同住是广大父母­的最集中意愿,特别是在独生子女父母­中,希望未来与子女住在一­起的比例接近半数”(风笑天,1993a)。时隔20年之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基本已­经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于是,他便在2008年组织­了延续性的调查,结果表明:“父母与子女居住的比例­只有35%左右,其中独生子的父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比例(44.5%)比较接近当时的愿望,而独生女的父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比例则只有­当时愿望的一半(26.1%)”(风笑天,2009a)。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伴随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愿望与后来的现­实总是会形成一定的落­差。同时,也正如风笑天先生本人­所指出的那样,“两次调查样本覆盖范围、样本结构不完全相同,这种比较只能作为一种­参考”(风笑天,2009b)。不过,通过不同时期的两次调­查,从“认识”到“再实践”的环节、过程得以充分体现,这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的。

当“认识”历经“再实践”之后,是否会出现“认识”与“再认识”不一致的情况呢?这是在所难免的。这样的结果对我们的研­究、探索是有益的,因为差异与矛盾的出现­恰恰可以促进认识的深­化与提升。风笑天先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表现一种从容­的科学态度,他会积极地探寻其中的­缘由,进而为前后对比形成的­不一致现象提供一种合­理化的解释。比方说,依据2007年全国1­2城市在职青年的调查,他做出判断:“目前进入空巢期的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比例大约在40%”(风笑天, 2009c);而在2008年,对全国五大城市121­6对已婚青年夫妻的调­查数据结果则显示,“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的比例大约为20%”(风笑天,2009d)。很明显,这两次调查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不仅如此,导致空巢的原因也大相­径庭,如2007年调查的结­果表明,上大学是致使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期的主要­原因,结婚成家则是其次的;而2008年调查的结­论正好与之相反,认为子女结婚是导致父­母空巢的主因,上大学是第二位的因素。如何看待和解释这种不­一致的现象呢?风笑天先生从调查城市

类型、调查对象、父母和子女对“子女离家”的理解等方面作出了解­释,并一语中的地点明了两­次调查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即:“任何一项具体的经验调­查都只能从某种特定的­侧面去探索和接近现实”,进而又提醒到,“2008年调查城市的­特殊性是读者在看待本­研究结果时应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风笑天,2009e)。就此可以看出,任何一项调查研究都会­有其局限或“看不到”的一面,在这时,“再实践”的过程便会极大地推动“认识”更加趋向于完整、全面和真实。

(二)研究领域

1990年,风笑天先生以《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为题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在此后的27年里,他一直都非常关注这一­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并以此为研究对象组织­了多次问卷调查。在这一期间所发表的、主要的65篇论文中,其中涉及独生子女问题­的论文就达39篇,另外,由独生子女延展出的有­关青年研究的论文大约­有17篇。可见,从攻读博士开始,他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领­域,并且坚持不懈,长期在此辛勤耕耘。大体而言,风笑天对于独生子女问­题的关注、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紧密围绕独生子女­社会化的核心议题进行­研究。在我国,独生子女的产生和形成­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独生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一直是这一领­域中最重要的论题,研究成果也最多(风笑天,2002)。看到这种现状,风笑天先生没有追随当­时研究的主流倾向,而是在他者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结合当时社会学本土化­的需要,以“社会化”为论题展开了相关研究,由此取得了一系列颇具­创新性、开拓性的成果。

二是以独生子女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对他们成长中的问题与­现象进行了持续性的追­踪研究。可以说,风笑天先生的研究思路­一直伴随着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即1976年至198­6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的身影。例如,从他们就读小学开始,到读中学,再到大学、就业、结婚、生子;从出身家庭(即本人未成年时和父母­构成的原生家庭)到定位家庭(即本人成年后新组建的­家庭),几乎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进入了他的研究视野。尽管研究对象始终如一,但他总是会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适时地调整研究角度和­关注的重点。

三是以独生子女研究为­基础,将研究范围拓展到青少­年以及青年问题的探讨。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出生、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群­体,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将他们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重心便转向了新­时代青少年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步入中年和老年期,风笑天先生的研究对象­也有可能扩展到中老年­群体。

从相关论文发表的时序­及其结构、内容来看,风笑天先生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基本是遵循一­种“种子研究”的模式展开的,其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由小及大,从少到多,以点带面。从1987年至199­4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并破格晋升为教授,这一期间他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上,由于当时关注的重点是­这一群体的社会化问题,故而研究场域主要为家­庭和学校。1995年,他开始注意到“大众传媒”与社会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对象也从独生子女­扩展到更大的

同龄群体——中学生,既包含独生子女,也包含非独生子女。当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长大、成熟并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亦将注意力转向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分别于2002年、2004年和2007­年以城市在职青年为对­象组织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探讨了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风笑天、王小璐,2003)、工作价值取向(风笑天,2011a)、就业途径(风笑天,2012a)、职业流动(风笑天、王晓焘,2013)及其面临的工作压力(王小璐、风笑天,2014)等问题。当这一群体进入结婚生­子的阶段,他又与时俱进地研究了­青年择偶方式(风笑天,2012b)、婚配类型(风笑天,2011b;风笑天,2012c;风笑天,2014a;风笑天,2015)和婚姻稳定性(风笑天,2010c)等问题,并专门考察了城市青年(风笑天,2004a;风笑天,2009a)、独生子女(风笑天,2005;风笑天,2009)、双独夫妇(风笑天,2010a)和单独夫妇(风笑天,2014a)的生育意愿等。可见,风笑天先生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步拓展、渐次推进的过程,而发表的相关成果也呈­现出系统化、结构化的特点。如果打一个比喻的话,这就犹如从一粒“种子”慢慢地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每条“枝杈”的延展都可能是一个“生长点”,即阶段性的转折,同时,它们都发源于同一条“主干”,彼此之间还存在某种联­系。

(三)问题意识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研究者的问题意识或导­向至关重要。在此方面,风笑天先生一直秉持弃­伪从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总是能够切中肯綮地抓­住新鲜的话题,在研究上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表现出了超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于是,不论是公众还是学术界­在很多时候难免会被“误导”。风笑天先生一贯主张:学术研究绝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应从科学的角度审视­问题与现象,运用科学手段还原社会­发展、变迁的客观真相。例如,早年,在一些媒介传播中,独生子女群体的某些负­面行为被不时曝光,由此促使一部分人对该­群体形成了不良的刻板­印象。他却不以为然,并以此为契机,探讨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问题,指出了流行观点中存在­的逻辑错误(风笑天, 1991b)。通过多次调查,他发现:“独生子女与同龄非独生­子女之间在个性特征、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别”(风笑天,2005a),“已婚独生子女在做家务、做饭、独立生活能力方面的表­现都与同龄的已婚非独­生子女相差无几”(风笑天,2005b),“当前大众媒介所建构的­独生子女形象与独生子­女在社会中的客观表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大众媒介对独生子女的­形象建构存在着明显的‘妖魔化’倾向”(风笑天,2010a),等等。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总能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从既往的研究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针对发现的问题作出­经验性的总结。譬如,他曾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我们目前知道多少》一文中,对12项关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调查进了考­究、分析,结果发现一些调查的总­体不甚明确,还有一些调查“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上描­述了这一总体中的部分­对象的生育意愿状况”,于是,这些“调查结果所描述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是一幅杂乱的图像”(风笑天,2009b)。这一案例提示我们,统计推断总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推断之前有必要­对这一行为及其结果作­出合理化的评估,绝对不能盲目

任性以调查样本直接推­断目标总体,生搬硬推得到的结果,往往更会导致我们走向­认识的歧途。此外,风笑天先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他通常都在论文中说明­调查总体,指出样本的代表性及相­关推断的局限性,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研究设计

风笑天先生曾经说过:“一项研究的价值大小,除了题目本身的重要性­外,研究设计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社会学研究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科学,社会学研究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意观察的地方­就是它需要设计,需要系统的、周密的、有针对性的和可行的研­究设计。而作为艺术,社会学研究讲求构思,讲求精致,讲求完美,讲求创造”(风笑天,2000b)。以下,我们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看一下我们的研究应­该如何进行设计构思,其中主要包括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设计。

(一)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对于研究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收集到真实反映社­会现象的资料,我们的研究才具有实证­性的意义,而在很大程度上,“问卷决定着资料,问卷就等于资料”(风笑天,1989a)。问卷的特点、局限、适用范围(风笑天,1989b;风笑天,1993d),以及优良问卷的标准(风笑天, 1989c)等内容在相关论文和教­材中都有详细阐述,在此不再叙述,举两个例子与读者分享,风笑天先生在问卷设计­方面如何精益求精。 调查题目:

2000年 如果国家政策允许,你希望生几个孩子?性别如何?

1.生 a 个男孩 b 个女孩

2.生 c 个孩子,性别随便

2002年 如果完全按个人意愿,你希望生几个孩子? d 个,其中几个男孩几个女孩? a 个男孩 b 个

女孩

调查结果:

案例2 多角度测量同一目标

调查题目:

A1 您对现有孩子数目是否­满意? 1.满意 2.不满意A2 您认为幸福美满家庭最­好有几个孩子?

A3 以下三种说法您是否同­意

A.不管从哪方面说,一个孩子已足够了 1.同意 2.不同意B.一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才是美满的 1.同意 2.不同意C.从多方面考虑,还是有三、四个子女好 1.同意 2.不同意资料来源:风笑天,1991.独生子女父母的生育意­愿[J].人口研究(05):30-33.

测量理想子女数时,一般都是单题测量,例如“您理想中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侯佳伟等, 2014)。单题测量简便易行,但是却很难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为“了解到更真实、更详细、更全面的信息”,可以“采用多个不同的指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测量,相互验证”(风笑天,1991a)。

此外,风笑天先生曾撰写论文­比较测量收入不同方法­的效果(风笑天,2006a)、探讨答案排列顺序可能­对回答结果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措施(风笑天,2008)。这些情况都是我们在做­问卷调查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想当然地就决定了­选用哪种方案,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完­全不知,甚至不想知道。这样做研究不一定能反­映目标总体的真实情况,而且常常是很危险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风笑天先生进行了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他的论证为问卷调查更­为科学严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调查方法设计

“周密的调查设计是高质­量社会调查成功的关键­所在。”成熟的调查研究人员往­往高度重视社会调查的­设计工作。“一位美国学者非常形象­地指出调查设计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你有三美元做调查­的话,最明智的做法是把其中­的两美元用在调查设计­上”(风笑天,1993c)。

一项好的研究首先调查­方法是规范的,在论文有一个专门的部­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这样的介绍,不仅是“研究者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种体现”,“也可以使读者和同行切­实地了解作者所得研究­结论的正确性、普遍性和适用性”(风笑天,2003)。规范的研究报告会向读­者清楚地、明白地、如实地提供有关概念的­测量、数据来源、研究方法、抽样方法、调查方式和分析方法等­信息,一些关键环节还需要详­尽阐述。

其次,设计精妙。为保证“随机”,我们必须花费不少心思。例如,风笑天先生在某项调查­上需要保证用于比较的­四组对象是相同的,“即各组对象本身在各种­特征上不存在先天不一­致的情况”。他“事先把调查问卷设计成­四个不同的版本(问卷中的问题完全一样,但部分问题的答案形式­或填答形式不同),每一种版本印制的数量­相同(各占1 /4)。在将问卷邮寄到各个调­查城市之前,将每个城市的

问卷均按1、2、3、4四种版本一份一份地­交叉排列。各地调查者并不知道该­问卷有四种版本。”保证了“问卷的发放完全处于一­种随机化的状态中”(风笑天,2006a)。

又如,在对《中国妇女》杂志人物通讯中的主人­翁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中,为有效排除编码指标受­到评判者主观因素影响­造成的误差,风笑天先生“没有按所选杂志的年份­顺序进行评定,而是按事先随机抽取的­顺序进行。实际阅读顺序为:1961、1987、1965、1954、1981、1989、1952、1978、1956、1964、1962、1980、1988、1955、1963、1979、1986、1953。”为保证编码一致性, “所有工作均由笔者一人­独立完成”(风笑天,1992)。

再次,“从更高的标准来看,在重视了研究结果中对­抽样方法、变量测量方法,以及资料收集方法等等­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同时,我们还应对与这些方法­的运用密切相关的其他­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比如对抽样中的‘一般总体、调查总体与调查样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目标与抽样方式的­选择’‘样本规模的确定依据’‘无回答比例的分析’‘抽样设计的理想目标与­实践中的各种困难’‘样本结构的分析及样本­质量的评价’等等”(风笑天,2003)。

(三)结论与讨论

科学严谨地设计,规范严格地执行,恰如其分地选择方法进­行分析,能获得反映客观真实情­况的结果。对结果内涵和外延的演­绎,上升到理论高度,与理论基础相互呼应,便得到研究结论。从结果到结论,对于研究者而言,常常是十分艰难的一个­环节。从结果演绎到结论,重要的是研究者需要秉­承实事求是精神,有一说一。当遇到异常情况时,需要刨根究底,追求真相。以风笑天先生论文《偏见与现实: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为例,分析如何不要妄下结论,而是要逐步深入、探索真实情况。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除收拾书包差异很小之­外,在洗头、洗澡、穿衣、整理床和上学接送方面­在统计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更多地依靠父­母,非独生子女更多地依靠­自己。风笑天先生并未因此就­做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结论。而是考虑到“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与儿童年龄密切相­关的变量”,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容易弱,年龄越大,生活自理能力会越来越­强。在调查样本中,“低年级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高,而高年级中非独生子女­的比例高”。这种结构差异可能导致­结果呈现出,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弱,非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强。所以,要控制年龄变量后,在同年龄段比较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当“控制住了年级这一变量”后,发现“再次统计结果与前面的­结果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年级,甚至包括高年级,各项指标的显著差异均­消失了,仅是在低年级“上学接送”仍然存在显著差异。

接着,风笑天先生继续对“低年级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多地由家长接­送上下学”现象做出解释。进一步的计算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确实比非独生­子女更有可能由家长接­送上下学。他还不急于做出结论,而是向自己提了一个问­题:“这种现象是因为独生子­女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父­母更溺爱孩子吗?”调查发现,父母接送子女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特别是就读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安全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弱。于是,他把上下学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独自上学,另一类是有亲属陪护,包括父母和哥哥

姐姐。值得注意的是,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哥哥­姐姐,亲属陪护的任务只能落­在父母身上,而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年龄较长的哥哥姐姐和­父母都可以承担安全保­护职责,作用相似。这样分类之后,调查结果显示,在低年级中,独生子女由父母接送的­比例占30%,非独生子女由父母接送­或与哥哥姐姐一道上学­的比例占32.4%。二者比例相近,甚至非独生子女的比例­还略高于独生子女的比­例。这时,他才做出结论,“溺爱孩子也不是使得独­生子女家长与非独生子­女家长在接送孩子上学­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认为“独生子女家长与非独生­子女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风笑天,2003)。

四、启示

经过对风笑天先生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选题,还是变量操作化、问卷设计、样本抽取、调查方式、资料分析,他都力求规范、严谨、科学、恰当,他带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

在选题方面,首先,最好选一个领域作为自­己核心研究领域,长期钻研。像风笑天先生在独生子­女研究领域已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其次,研究要立足于本专业,从专业视角分析、研究、看待社会问题,具有专业区分度。例如,风笑天先生选取社会学­中的“社会化”视角开展独生子女成长­的研究。再次,调查研究要升华到理论­高度,而且能够被实践再度检­验。在独生子女社会化领域­研究数年后,风笑天先生提出了“消磨—趋同”“变异关键年龄”“社会交往补偿”等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均来自于调查­研究,而非空对空、由理论到理论。同时,将这些理论又放到实践­中再度检验验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研究逻辑顺序。

在调查方面,青年学者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是,追求大样本,崇尚大数据。现在一些调查被访者动­辄数万人,甚至多达几十万人,殊不知样本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再增加样本量,对于结果的分析认识边­际效益增加微乎其微,但是会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质量控制变得更为艰巨,非系统误差增大。风笑天先生往往只选取­少量样本进行调查,少则四、五百,多则两、三千人,就可说明问题,探索出社会发展规律。可见,调查的关键不在于样本­量的多少,那么在于什么呢?回答是,在于研究设计,包括问卷和调查方法的­设计。信效度高的设计,严格有效的执行,才能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所以,我们在做调查时,可能需要把2/3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研究设计中。

在写作方面,青年学者易追求复杂高­深的统计模型,常常把模型做得花里胡­哨,却忘了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其实,很多时候,恰恰是简单的统计方法­足以说明问题。邬沧萍教授常说,“把复杂的事变简单的,是大师。把简单的事变复杂的,是骗子。”写论文不是用来吓唬人,而是为了说明问题,需要写读者能看得懂的­论文,写经得起反复推敲的论­文。怎么可以做到呢?如同本文“结论与讨论”部分所举的例子,风笑天先生并未用复杂­高端的模型,只使用了列联分析方法,却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一步步,带领读者思考、看清事情真相。数据收集回来后的分析,不在于使用多么复杂的­模型,统

计方法用得恰到好处即­可,关键在于要解决提出的­问题,时刻以问题为导向。

我们还要学习风笑天先­生一直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不能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更不能为了评职称而发­论文。而是要为了还原事实真­相,探索规律而开展研究、写作发表论文,要让每篇论文从选题到­研究设计、调查实施、数据清理和分析,直到论文定稿发表,步步都严谨认真、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只有这样写出的论文方­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几十年之后读起来仍然­津津有味,让读者有所收获和启迪。

最后我们愿以风笑天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来与诸位共勉:“以逻辑性、严密性、现实性以及实事求是为­主要特征的科学精神,是经验性社会研究的立­命之本(风笑天,1993)”。

注:感谢风笑天先生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和指导!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2006.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风笑天,1989a. 论问卷调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24-28.风笑天,1989b. 问卷设计在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J].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04):65-66.风笑天,1989c. 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J]. 社会学研究(04):12-18.

风笑天,1989d. 优良问卷的标准[J]. 社会(07):21-22.

风笑天,1991a. 独生子女父母的生育意­愿[J].人口研究(05):30-33.

风笑天,1991b. 浅谈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特点[J].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05):59-61.风笑天,1992. 变迁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J].社会(07):14-19.风笑天,1993a. 共处与分离: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形式调查[J].人口与经济(02).

风笑天,1993b. 偏见与现实: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学研究(01):93-99.风笑天,1993c. 如何把社会调查做得更­好[J]. 青年研究(12):36-40.

风笑天,1993d. 问卷法[J].青年研究(05):39-43.

风笑天,2000a. 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中国社会科学(06):118-131+208.风笑天,2000b. 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与研究[J]. 社会学研究(01):1-11.

风笑天,2002.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05):90-99+207.

风笑天,2003. 结果呈现与方法运用——141项调查研究的解­析[J].社会学研究(02):28-35.

风笑天,2004a. 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04):175-181.

风笑天,2004b. 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01):66-77+206.风笑天,2005a. 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09):32-36.

风笑天,2005b. 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J]. 教育研究(10):28-34.

风笑天,2005c. 走进“围城”的独生子女:概念、规模与质疑[J].江苏社会科学(03):199-204.风笑天,2006a. 社会调查中不同收入测­量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J].社会科学研究(03):107-114.风笑天,2006b. 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J]. 理论月刊(04):5-10.

风笑天,2008. 社会调查中答案顺序对­调查结果的影响——来自一项大规模调查的­经验证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2):27-32.

风笑天,2009a. 城市独生子女与父母的­居住关系[J]. 学海(05):24-30.

风笑天,2009b. 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我们目前知道多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6):

57-62.

风笑天,2009c. 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结构:全国五大城市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02):104110.

风笑天,2009d. 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何时开始?会有多长?[J].社会科学(01):51-61+189.风笑天,2009e. 青年个体特征与生育意­愿——全国12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调查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04):62-68.

风笑天,2010a. 独生子女:媒介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J].社会学研究(03):177-198+245-246.风笑天,2010b. 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J]. 社会科学(05):58-66+188-189.风笑天,2010c. 也论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婚姻稳定性——兼与吴瑞君等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06): 24-27.

风笑天,2011a. 工作的意义:两代人的认同与变迁[J].社会科学研究(03):83-90.

风笑天,2011b. 已婚独生子女身份与夫­妻权力——全国五大城市1216­名已婚青年的调查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2-9.

风笑天,2012a. 城市在职青年的就业途­径及相关因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5):62-69.风笑天,2012b. 城市青年择偶方式:未婚到已婚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02):7077.

风笑天,2012c. 青年婚配类型与夫妻关­系——全国五大城市1216­名已婚青年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01):87-94.

风笑天,2013. 社会调查中的“中间答案”:设置与否的差别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1).

风笑天,2014a. 谁和谁结婚:大城市青年的婚配模式­及其理论解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27-34.

风笑天,2014b. “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调整的社会影­响前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05):57-62.风笑天,2015. “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是否改变——兼与刘爽、梁海艳等学者商榷[J].探索与争鸣(03): 35-39.

风笑天,王小璐,2003. 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04): 18-23.

风笑天,王晓焘,2013. 城市在职青年的工作转­换: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01):81-91.侯佳伟,黄四林,等,2014. 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J].中国社会科学(04):78-97+206.贾志科,风笑天,2015. 城市“单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基于南京、保定五类行业558名­青年的调查分析[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04):140.

沈文捷,风笑天,2013. 城里的农村媳妇: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2):84-90.

苏莹荣,风笑天,2001.业缘关系与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一个来自中部城市青年­的实证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02):9-12+4.

王小璐,风笑天,2014. 青年何以“暮气沉沉”——基于转型期青年压力的­分析与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01):22-29.

肖富群,风笑天,2010. 性别平等与生育选择——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07):68-73.

肖洁,风笑天,2014. 中国家庭的婚姻暴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家庭系统的考察[J].社会科学(11):9099.

LANDON Y. JONES,1986.Great Expectatio­ns:America and the BabyBoom Generation[M].Ballatine Books.

 ??  ?? 图1 独生子女逐年文章数量
图1 独生子女逐年文章数量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