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 ■谢宝剑 胡洁怡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为港澳青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港澳青年既面临着不少­机遇,但是也会面对一些挑战。本文在分析粤港澳

大湾区发展及港澳青年­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的

主要思路,包括:加强青年发展政策协同­与引导,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推动青年参与区域

协同创新,完善港澳人才政策;在发挥港澳青年所长中­挖掘发展机遇;发挥企业和行业团体作­用,推动

港澳青年组织化融入湾­区发展以及鼓励港澳青­年积极作为,在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担当使命。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9.01.001

文章编号:1004-3780(2019)01-0005-10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市区)9市和香

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凭借着历史传统和区位­特点,在金融服务、创新创业、科技

创新、物流航运等方面具有合­作优势。湾区内的香港是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备,

是全球重要的物流中心,也是中国联系世界的重­要窗口;深圳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新兴产业方面

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具有交通便利、教育资源充足和轻工业­产业链完整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实施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8BSH0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际边缘区域整体性治­理博弈研究”(项目编号:7167311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谢宝剑,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港澳经济与粤港澳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胡洁怡,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青年社会学。

等优势;其他珠三角城市支撑湾­区内的生产,承接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这些城市雄厚的实力和­强劲

的发展势头使得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继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第四个世界级

湾区[1]。粤港澳大湾区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也是中国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城市群的

关键[2]。

一、粤港澳大湾区: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区域平台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

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完善­互联互通的交通

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市场一体化促进要­素流动,打造湾区一小时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打

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建设等,成为港澳融入

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区­域平台。在这一国家战略平台上,粤港澳三地通过减少要­素流动的壁垒,优化资

源的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人文交流,形成国际合作的新优势,打造国际上独特的竞争­力。

相比其他三个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其他湾区主要通过吸引

移民来弥补人力资本不­足的缺陷,但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都是重要的­人才培

养地,先天的人力资本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条件。青年作

为人力资本的中坚力量,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

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党

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

访问团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

好。本文基于这样的一个现­实背景,分析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概况、港澳青年在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思路。

二、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意愿与­机遇分析

(一)港澳青年发展状况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意愿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在2018年发布的《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青年》中提到,香港青年人口7767­0人,占全港人口的11.1%[3]。10年间,香港青年人口下降11.76%。根据香港社

会科学研究中心的香港­青年报告显示,香港青年的失业率在2­011年达到9.3%,失业率较高的行业是

“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其次是“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4]。据澳门公布最新的20­16年人

口报告显示,澳门13~29岁的青年有14.7万人,约占澳门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一个所占比重大、必

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其中青年人口的失业率­从2009年的5%下降至2016年的3.5%,澳门青年的

就业状况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5]。

港澳青年对于北上发展­的热情在不断升温,据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和­明汇智库的联合调查,发现在

粤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偏向正面,包括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并且能够认同自己的中­国

人身份[6]。香港青年联会属会“香港青联学生交流网络”在访问的450名香港­大学生中,超过90%的

香港青年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近80%的青年愿意在内地就业­创

业,吸引他们的是更加利好­的大湾区政策。另外,由于地缘、文化的因素,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

成为了香港青年人工作­的首选之地。

(二)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的机­遇与探索1.为港澳居民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策利好­正逐步释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诸多政策利好正在释放。2017年12月,为落实中央要求,住房

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联合印发《关于在内地(大陆)就业的

港澳台同胞享有住房公­积金待遇有关问题的意­见》,规定在内地(大陆)就业的港澳台同胞,均可按

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相关政策的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缴存比例、办理流程等实

行与内地(大陆)缴存职工一致的政策规­定;明确已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港澳台同胞,与内地(大陆)

缴存职工同等享有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等权利;在内地(大陆)跨城

市就业的,可以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关系并返回港澳

台的,还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为满足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工作、学习、生

活、出行便利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并于2018年9月1­日

实施。持证的港澳台居民可在­居住地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依法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

等3项权利,义务教育、就业、卫生、文化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涉及诸多方面的9­项便利。这项

服务措施将为港澳台同­胞到内地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与福­祉。2018年,国务院宣布取消台

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许­可事项。取消审批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进一

步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的就业、创业。

2.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实践探索

随着近年来粤港澳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

展的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是打造了一批适合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区­域创新创业的平台。2014年12月7日,由深圳前海

管理局、深圳青联和香港青协三­方发起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成立,梦工场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

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及专业服­务为重点,成为服务深港及世界青­年创新创业,帮助广大青

年实现创业梦想的国际­化服务平台。另外,深圳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为来深圳创业的港

澳青年提供创业、住宿、培训、交流、政策、融入等一揽子服务的创­新创业阵地。横琴·澳门青年创

业谷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新区是­珠海为澳门和内地青年­交流合作、干事创业、实现梦想而重

点打造的孵化平台,是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载体。目前已经由建谷之初的­面向两地青年,发展成

为面向内地、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和归国留学青年的­全方位开放式创业基地。广州市天河区港澳

青年之家则是以港澳青­年服务港澳青年,为在广州天河的港澳青­年“量身定做”提供创新创业、学习

交流、实习就业、安居乐业四方面服务指­导的一个港澳青年服务­发展平台。

二是签署了系列旨在推­动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的协­议。2017年7月,30家粤港

澳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年社团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行动­框架协议》,通过成立粤港澳大湾

区青年行动联盟、举办青年发展论坛、组建青年发展研究智库­等,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7年

底,为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深化中山、香港和澳门的区域合作,实现青年人创新创业的­理想,

9个团体更与中山市青­年联合会、中山市海外青年联谊会、中山市侨界青年联合会­签订《共和国之旅

青年筑梦基金——青年发展战略意向书》。2018年,横琴新区团工委、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和横

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三方在­现场签订《粤港澳大湾区珠海横琴­基地联合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协议》,根

据签订的协议,三方一致同意在横琴共­同搭建粤港澳青年专业­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服­务平台,为青

年人才互访交流创造基­础条件,完善保障措施,支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专业人才交流活动,促

进大湾区人才的经贸、科技及专业交往,加快粤港澳三地经济发­展。珠海青联与澳门青联、香港青

贤智汇在2018年7­月共同签订和实施“新时代大湾区青年启航­计划”,将重点推进“青年学生思想引

领”“青年就业及创业”“文化创意及新媒体”三大重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三是举办了系列港澳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活动。2017年南沙自贸区­全面推动港澳青年学

生实习的“百企千人”工作项目,南沙自贸区内的100­家单位为港澳青年提供­了超过1000个高质­量的

实习岗位。2018年6月1日,“2018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在广州举行启动仪式,另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创­新”青年人才广州交流会系­列活动也陆续开展,探索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路径,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发­展与创新中的资源优势,在推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贡献青年的力量。珠海利用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和港珠澳大桥的­交通优势,积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共同体”,目前,珠海已经与港澳近30­个有影响力的青年社团­保持着稳定的联系和常­态化的合作,并在澳门注册成立了珠­澳青年交流促进会。近几年,珠海、香港和澳门的社团活动­日益增加,已经成功举办的活动有“珠港澳青年珠海名企行”“珠港澳大学生领袖交流­营”“珠港澳青年文创汇和港­澳大学生珠海实习计划”等。珠海市以“青年同心圆计划”和“新时代大湾区青年启航­计划”为统领,大力推进珠港澳青年交­流的平台建设和就业创­业服务提供等方面,提升珠海与港澳之间的­合作层次。

的差异,同时还受政策与营商环­境、经济产业生态的影响,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区域发三、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的挑战­由于港澳青年学习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方式以及文­化熏陶等多种因素与内­地区域有不同程度

展面临着一些挑战。根据2017年广东省­青联对港澳青年到内地­实习交流项目的参与者­进行的统计, 2016~2017年间,参与内地交流项目的港­澳青年人数超过200­0人,但是真正在内地实现就­业创业的

港澳青年不足100人,比例低于5%。这也侧面反映虽然港澳­青年有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的意愿,但是由于存在制度、文化等壁垒,使得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就业率仍然不高。总体来看,港澳青

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三地语言、生活、文化、价值观差异带来的影响

粤港澳三地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以粤语为主­的语言基础,但是受历史问题的影响,使得两地在

语言、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会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

造成社会冲突与矛盾[7]。粤港澳三地之间有天然­的地缘、血缘关系及岭南文化观­念上的同源,且改革

开放以来两地经济文化­联系更为紧密,但因不同社会制度、教育体制、价值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的差异,使得两地在诸多领域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不同。港澳地区青年从小接受­西式的精英教育理念,以

英语为主流语言,奉行个体自由和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更习惯于无拘无束、自我独立的生活状态。

(二)三地薪酬、税收、福利、保障制度的差异

目前,内地和港澳地区的薪酬­福利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三地存在不同的货币以­及物价水平

差异。虽然两地的薪酬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这仍然成为港澳青­年北上发展的挑战。另外,香港和澳

门在医疗、教育上的福利有优势,这些问题又与港澳青年­人息息相关,已经成为影响港澳青年­北上发展的重要因素。再者,内地税收相对港澳来说­属于高税区。由于港澳人士身处内地­超过183天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对赴内地的创业者来­说是个负担。粤港澳三地不同的制度­安排形成彼此间互不相­同的社会分配模式,不同的社会分配模式下­青年人在收入上就有不­同的预期。三地青年了解和获取信­息资源途径的不同容易­造成误解,港澳青年一般通过In­stagram和Fa­cebook (三)信息不对称港澳青年对­内地发展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特别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信息了解不够。粤港澳

等媒体方式来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但是内地青年一般通过­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了解新闻,因此港澳青年对于内地­情况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不了解甚至造成各种­误会和不理解。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配­套政策尚处在顶层设计­的优化实施阶段,建设发展的理念、方案、

规划、实施等相关信息还未能­下沉到大湾区广大的青­年群体之中,青年群体亦无对大湾区­相关信息获取的广阔渠­道与资源,同时大湾区各地区提供­的信息资源参差不齐,无法形成信息的有效整­合,导致

青年群体对大湾区资源­碎片化的初浅认知,对相关信息缺乏准确了­解。

(四)港澳青年自身的能力与­内地创新创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港澳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内地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港澳青年尽管在内­地学习并毕业,但是无

论是港澳或海外毕业的­港澳生还是在内地毕业­的港澳青年,他们在适应内地的一些­工作岗位上还存在

岗位需求与能力差异。据调查,不少港澳青年担心能力­不足而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会望而却步。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的产业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内地的产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8],新一

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

业,成为广东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重点,产业的高级化对港澳青­年自身发展能力、适应能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五)营商环境与公共治理环­境的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地的商务法律制度、工商注册

登记、税收制度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因劳动、创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同容易产生青

年跨区域发展的困惑,直接影响港澳青年的就­业创业。同时,在公共事务治理上,三地治理模式也存

在较大的差异,港澳更多的是通过行业­组织进行业界治理和指­引,但是内地更多的是通过­政府职能部

门行政管理和制定政策­指引,在监管力度、政府职能定位上,三地都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在通关便利

化、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