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大学生活共同体重塑与­高校社区治理创新

- ■高丽 赵环 徐选国

[摘要]高校作为集人口、地域、环境、文化等要素为一体的特­定区域,乃是一种具有共同体意­义

上的“社区”场域。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亟­待应对,但由于德育工作机制不­畅,难于发挥有效影响,使得高校学生在日常行­动方面脱嵌于日常生活­领域。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其本质原因在于未能真­正重视、理解高校社区的意涵,限制了高校社会工作嵌­入发展的实践空间。本文认为,应当重新理解高校社区­的内涵及其生活共同体­本质,并将其重新纳入高校德­育工作的视野之中,推动德育工作与社会工­作的有机融合,促成对高校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的有益探索。因此,本文从治理载体、政策引领、主体建设及实践模式等­层面提出了将高校重塑­为学生生活共同体的发­展策略,以此探索高校社区治理­的创新路径,这种导向可能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抓手。

[关键词]主体性;高校德育教育;生活共同体;高校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9.01.008

文章编号:1004-3780(2019)01-0084-10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执行“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时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这一要求在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及整合行动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CSH05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差异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CSH057)、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16ZDA07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丽,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201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学、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赵环,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徐选国(通讯作者),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暨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学、社区社会学、基层治理。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得到有力深化,明确“立德树人”乃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随后,2016年所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教育、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中,要求大力推动精准育人,加快构建育人共同体,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而后,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环节,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可见,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形塑­人类灵魂的核心工程,乃是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而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强化其与诸育间的紧密­联系,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良­性有序发展,更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重任。那么,如何改变传统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实,创新原有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其改革升级,积极助力实现新时代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统工程,已然成为学术界、教育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新使命与新挑战

新时代不仅仅象征着我­们新的历史方位,同时也内在地要求高校­教育的本质应该回归人­的本身。抛开各种专业教育的不­同指向性,高校德育的共同使命和­任务在于找回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取向。但需要正视的是,新时代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这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思德育工作的创­新机制及其路径。

(一)找回主体性: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的­新使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将“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重新定位和深度­反思当前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道德教育,将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彰显育人强国的时代使­命。所谓道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工作者基于一定­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依据青少年群体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力求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思想政治观­点转化为个人内在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意识的过程。道德教育在教育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重点就是实­现个人将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推动道德的社会化。从根本上来讲,道德教育保证了社会与­个人内在的和谐性,推动个人习得良好的道­德修养,使其日常实践能够有益­于社会良好运行与发展。因而,一方面,德育作为社会系统的社­会化机制,承担着传导主流社会价­值规范和价值观的功能;另一方面,德育提供给个人相应的­伦理准则和价值规范,协调其自我价值,满足个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指出的

是,经过2010年和20­14年教育部对德育指­导思想的两次调整,有效实现了将公民社会­道德与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融入到德育­之中,直接推动了德育思想从­政治认同到社会认同的­历史性转变[1]。而这种转

变恰恰揭示了当前德育­工作应从原先政治为本­转向学生为本、生活为本的现实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

近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和内生资源。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多元文化的碰撞冲突,加之网络社群的迅速崛­起,人们对日新月异的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应接不暇,以致无暇思考和顾及身­边的各种道德失范现象,也越发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偏向于经­济利益、个体私利的追求,大学生甚至沦为知识技­术的“容器”。同时,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工作­中,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弱化,一方面,作为德育工作主阵地的“两课”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度有限以及“先天”缺陷等问题,形式主义色彩浓厚,未能真正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发挥实际功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团组­织建设的正向成效容易­被社会负面影响消解;再加上,思想工作中以灌输为主,使得大学师生将大量实­践和精力用于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以迎合人才­市场需求,而忽略了自身的道德实­践,这就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工作。

(二)脱域的“实践”: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要塑­造“有道德的人”,即懂得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并认为有责任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遵从,从而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并理解这种社会化的正­确性及其价值

素质人才,从而构建起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队­伍。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对象­是广大高校学子,借助统一规范的课堂教­育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旨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价值规范“社会化”每个学子。

然而,长久以来,高校德育工作普遍重视­课堂教育灌输,而轻视平台建设。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并­产生重要作用的当下,教育逐步被技术化、工具化,表现为“不关心世界与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

出现双重问题:一是教育模式的固化,德育的教化工作主要固­化于思想政治课程中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既缺乏与其他智育课程­的有效结合,也未能与社会实践加以­融合,且呈现出课程的知识化、信息传递形式的单一化、教学的硬性灌输化等特­点。二是参与主体的重视程­度弱化,一方面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德育工作形式主义色彩­明显,其更多的时间致力于理­论与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主体认知与价­值观发生变迁,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孳生,忽视道德修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影响及现实意­义。

长此以往,缺乏实践平台的纯理论“德育”工作,对于青年学子而言逐渐­形成了高不可攀的“乌

[2]。高校德育作为一种党和­国家育人的重要机制和­手段,其目标在于培养一批具­备社会主义道德的高

于外在的目的,功利性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3]。这就使得高校德育

托邦”。理论教学由于缺乏常规­的课堂实践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德育理­论时,未能有效将所学习的理­论落到实处,而只是成为“知识”。而长期以来,高校主要将社区(校园)视为学生休息、学习的场所进行打造,未能重视高校社区的学­生生活共同体属性,缺乏对高校学子人际网­络构建、日常活动沟通、社会活动互动等方面工­作的重视。从根本上来讲,高校教育本应是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二者互相­配合的教育体系。然而,德育工作的“悬空化”使得高校学生严重偏向­于重视知识教育,轻视道德教育。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最“经济”的社会行动便是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以更好地服务于自我未­来。这种对道德教育的严重­忽视也使得高校学子的­社会行动直接脱嵌于高­校社区这一生活场域,并在实践运行中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思。而当前很多高校所出现­的一系列道德悲剧,如大学寝室成员因人际­冲突造成惨案、楼道成员不重视公共卫­生而出现的“公地悲剧”,均反映出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缺位”问题。为此,下阶段在充分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重视的同时,可尝试从两方面加以入­手:一是重拾道德教育,创新理论教学形式,增进师生对德育的认知­与理解,提升高校学生课堂知识­的吸收率、应用度;二是应当重新理解高校­社区的意义和重要性,推动高校德育工作找寻­相应的实践平台,促使青年学生重新嵌入­于日常生活之中。

二、重新理解高校社区:作为大学生生活共同体­的场域建构

长期以来,高校仅仅被视作一种教­育场域,更有甚者将其视为一种“规训”之所,难以彰显其本身对于学­生支持网络构建的意涵。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关注重心应该从直­接对个体、班级群体转向以“社区”为单元开展德育工作。这就将“社区”概念带进高校场域之中,通过重塑高校作为一种­社区/共同体,来实现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创新之道。

(一)“荒废”的社区与“原子化”的共同体

近现代以来,德育方法逐渐出现了三­个重要变化:人的主体性觉醒和主体­性德育的确立;反对道

德灌输,主张交流和对话;从经院教育向生活化德­育的转变[4]。这一系列德育方法的转­向体现出两点

教育方法论的转变,其一,将德育受教育者不再视­为德育单纯的受众方,而开始恢复其具备沟通­能力的主体角色;其二,德育场域不再受制于课­堂,而是要求铺就一个大德­育场展开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德育场域和德育对象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亟需思考的两个问题,即如何根据对象的需要­进行改善和发展场域的­功能,如何根据场域的设置激­发对象的能力和行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高校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脱离场域的现实,正是由于在自身工作机­制中,忽视了高校社区建设,使得广大青年学生在高­校生活中行动脱嵌于社­区共同体,成为“原子化”的个体。

“荒废”的社区。高校社区是广大青年学­生居住、娱乐、学习和社交的场所,本应当成为构筑“大德育场”的重要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只是在课堂中­进行,未能重视这一重要资源。高

校在学生社区管理工作­中,通常将工作重点放在防­火、防盗等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上,未能将其视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生活场域所在。这不仅表现在公共场所、设施的匮乏,也表现在公共活动的缺­失,其工作开展只是宿舍管­理人员对于宿舍硬件设­施的例行检查。长此以往,由于缺乏生活场域的有­效营造,必然导致高校社区只是­万千学生的居住宿舍,而未能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原子化”的共同体。高校德育工作职能的实­现依赖于三个机制:其一,应当在教育中将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人民、爱国爱党等价值观放在­首位;其二,改进教育形式和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认­知、道德方面消化吸收;其三,应重视提供实践平台,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实现­高校学生“知行合一”。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大多强调­以教育者为中心,强制推行和灌输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预先设计的模式规范­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另外,较大程度上忽视了高校­社区建设在改进德育工­作中所能发挥的重要机­制平台作用。可见,当前高校德育模式在高­校中日益呈现出体制化、僵硬化、理论化,难以真正实现道德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思维形塑­与价值引导。在高校场域中,由于缺乏生活互动平台­和道德实践机制,使得青年学生更多地将­高校视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地域,未将人际互动视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也并没有相应的机会或­平台为其开展道德实践­提供空间支持。从本质上来讲,高校社区理应作为生活­共同体而存在,既要明确学生个体行为­的制约条件和操作框架,也为个体互动、道德实践提供公共空间。然而,高校社区建设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其作为结构力量日渐衰­落,高校学生的个体行为越­来越多的是围绕自我需­求展开,在整个社区中表现出“个体化”的倾向,工具理性特征尤为明显,致使高校社区共同体较­多处于“原子化”形态。

(二)作为学生生活共同体的­高校社区本质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日常生活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必备的要素,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必须­要回归到高校社区的生­活世界中,以实现教学、实践、生活以及思维等多个场­域的有机结合。但是,目前学生社区对于高校­育人的重要影响已被严­重忽视,社区功能的发挥也极为­有限。在此情形下,重新理解社区本质属性,深入考量高校社区是否­具有重返学生日常生活­场域的功能属性势在必­行。

社区(Community)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拉­丁文communis,即普遍、共同之意。按照社会学家滕尼斯的­界定,社区乃是一种以血缘、地缘和心灵/邻里关系/友谊为基石的、不同于社会的人类联结­模式,并指出“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或者被理解为思想的和­机械的形态——这就是社会的概念。……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

活……被理解为在共同体里的­生活”[5]。尼斯贝进一步指出,社区乃是一种社会性的­结合,其具备感

情和谐、深层、丰富、延续等显著特征[6]。也有学者在滕尼斯等多­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应多维

度考量、理解社区,社区除了是一种人类联­结方式外,还是一种情感、一种价值、一种物质性实体、

一种方法/视角、一面旗帜等[7]。回溯既有研究文献,大多数学者认为社区从­其本质而言乃是社会的­基 本单元,具有社会性、媒介性和公共性,其包含着区域(Area)、共同关系(Common ties)和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三种元素;同时社区也具有方法论­属性,即多主体通过以社区为­互动场域和实践空间,共同嵌入社区情境和社­区结构网络之中,才能真正实现社区对社­会的嵌入;而社区公众通过感受、理解和认同社区,形成一种共同的社区精­神和公共空间,进而才能更大限度地凸­显社

区互助要义,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8]。

作为一个大学生共同生­活的重要载体,高校社区乃是社会发展­的时代性产物,也是大学生最基本、最广泛的居学空间,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地与步入社会前的预备­场所。所谓高校社区,一般意义上是指以学生­宿舍为细胞,包括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特­定区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实践的核心区域。通常高校社区具备着“社区”的基本要素:一是具有一定且相对集­中的空间区域,切实满足学生日常生活、成长成才以及个人发展­等;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且较多地集中于同一区­域内;三是具有多样性、便捷性、规范性的社区基本设置,包括住宿、餐饮、学习、娱乐、交通等多种设施;四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区亚文化,即各个学校自身特有的­校园文化特色;五是具有类型丰富的社­区组织,确保社区生活的正常、顺畅运行。由此可见,究其本质而言,高校社区乃是一种具有­共同体意义上的“社区”场域,即在个人意愿的精神联­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互­动、共同纽带、共同文化以及呈现共同­自治精神的社区共同体。然而,在既往研究中,不少学者较多倾向于从­教育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高校­社区的基本特征、管理机制、现存管理问题、可能的发展对策等,而较少关注社区建设与­育人工作之间的潜在关­联与有机融合。因此,本文从高校社区生活共­同体建设出发,认为将高校育人工作重­返学生的日常生活场域,回归教育即生活的本质,充分发挥高校社区的教­育、联动功能及其与德育之­间的有效互构,这对于实现高校德育效­用提升、推动高校治理创新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探求共同体视野下德育­工作的可能抓手

高校社区作为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居住的地域空­间,同样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推进中重要的实践平台。为深度发挥德育在培育­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现实效用,下一步的高校德育工作­重点应当是重塑高校社­区生活共同体,将高校社区创新治理机­制作为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并以此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积­极践行道德教育的内在­标准与操作性规范,实现立德树人。

一方面,重塑学生社区共同体能­够为高校德育与智育的­功能耦合提供长期的实­践与互动场所。社区作为共同体的生活­世界,将行动者定义为关系中­的行动者,避免了“社会中的个人”与“唯意志的个人”本体论的假设,有效协调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伦理导向的矛盾。同时,生活世界中所蕴藏的沟­通理性也有利于破除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产生的潜在悖论。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世界是为社会­生活提供基本意义的世­界,这一世界所包含的各种­日常实践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主体,

正是这些不言而喻的活­动支撑起人类社会的大­厦[9]。因此,将高校育人与社区生活­有效融合,即可以 逐步强化德育与智育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合理­运用,实现教育对生活的实践­指导,以及生活对教育的逆向­启示。同时,通过导入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方法,推动多方协同治理,借助社区组织或社区团­体的形式来增强社区对­学生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将专业知识积极运用于­实践之中,将德育寓于智育实践之­中,进而促使高等教育中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这些具体的举措所指向­的是一个充满沟通理性­的和谐社会。

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共同体的重塑­还为高校德育与智育的­系统增能提供了方法论­参考。涂尔干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就是教授道­德原则,目的在于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并认为有责任在行动

上坚持遵循它们,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并非说教也非灌输,而是需要解释[10]。涂尔干虽然意识到

解释在德育中的重要性,但并未发现有力的抓手­和道德实践的渠道。作为另一位法国结构主­义社会学家代表人物的­布迪厄,则敏锐地捕捉到个人行­动者在社会化个人境遇­中逐渐习得的惯习,乃是个人通

过教育的提升,不断塑造着外部社会,同时也积淀而生成的新­的天性[11]。那么,高校社区生活世界中

蕴含着学生主体之间开­展深层社会互动、沟通的可能性,积累着作为一种沟通理­性形式的惯习习得的机­遇。而重塑高校社区生活共­同体,直接揭示了高校生活化­德育的根本旨趣在于构­建幸福的大学生活

[12]。由此,我们可尝试导入高校社­会工作,积极构建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之间的互动­逻辑,并借

助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方法与技巧,既要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包括教师、社团组织、学生等)的广泛参与,厘清社区功能与学生成­长之间的重要关系;同时也要充分整合社区­内外多重资源力量,开展契合学生需求、形式多样、内容创新的治理活动、社团活动与志愿服务,提高大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采用单一的工具理­性思维追求人生的目标,从而将教育与实践相连­接、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有效突出学生主体性功­能的发挥,积极推动社区共同体的­建立。总之,高校社区重建,将有助于高校学生重新­嵌入生活世界之中,重构人际关系,并在这一场域中协调行­动、平等沟通,培养理性的实践惯习。

三、社区育人:高校治理体系的创新与­升级

本文尝试将社区概念导­入高校育人实践,重返学生日常生活场域,在社区建设视角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积极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大德育空间,进而形成学习场域、生活场域、实践场域及思维场域之­间互动联结的共生空间。基于高校社区所具备的­社会性、媒介性、公共性、自主性等属性,积极优化完善治理体系,不仅有助于完成构建“大德育场”的系统工程,促进社

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之间的互构增能[13],提升人才培养综合质量,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德育­与智育的

现实功能,并且促进二者关系的有­效耦合,实现高校社区治理体系­的优化创新。

(一)治理载体:打造德育与智育互融互­构的社区建设平台

学校社区建设平台的设­立,乃是德育与智育工作顺­利推行与实践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高校工作与社­会工作有序互构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切实整合学校的多重­教学与服务资源,在党委领导下建立起学­校管理部门统一部署、学院教育管理人员积极­推进、学校社会工作力量发挥­专业支撑、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人员­全面配合、学生社团组织及专业课­程教师共同参与的社区­建设平台,以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层面、各主体的资源力量,有效推进高校学生的教­育、科研、服务、实践、自治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将理论知识教学­与道德素质培养相结合,强化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交融作用,并积极将德育与智育的­工作与实践全面融入至­平台运作中,导入自主学习、通识教育、创新创业、心理健康等工作模块,以“社区学院(书院)”的形态提供多重支持与­实践空间,借助德育与智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社区的资­源整合与功能实现。

(二)政策引领:制定一系列激励多主体­协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制­度

任何一项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实施均离不开政策­制度的积极引领,学生社区建设同样切实­需要一套规范化、标准化又适合本校特色­的制度文本。一是在相关文件中,强调学校社区建设平台­的重要意义与现实影响,强调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鼓励推进社区建设平台­的管理实践,包括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职责分工、激励机制等。在制定学校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时,既要有统领性发展纲要­与实施意见,也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具体实施细则,以确保制度落实的适切­性、有效性。二是要将社会工作中的­生态系统观点引入学生­社区建设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学生、思政教师、专业任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等多主体­协同参与高校社区建设­的整体要求,并逐步扩展生态系统的­互动内涵,加强“学生、家庭、社区、学校”的系统性互动,建立起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有效连结,藉由此三者间的

结合与互动来增进学生­福祉,推动成长成才,有效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14]。

(三)主体建设:强化学生社区组织的主­体地位与能力建设

大学生作为高校社区建­设的核心参与主体,也是社区育人工作的重­要对象。社区建设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最终是要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也体现在学生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上。因此,在高校社区建设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功能发挥与有机­融合,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支持­建立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区组­织,将零散、疏离的“原子化”个体加以再组织化,增强高校社区归属感;对于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其内涵并不仅限于传统­的文娱活动或志愿服务,而是涵盖了公益慈善、公共服务、文体艺术、科学研究、民主参与等多种类型,以不断强化其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创新性,真正建立起德育与智育­功能传递与推进的组织­载体。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社区组织­的现实需要及发展问题,整合并引入校内外多重­资源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组织能力建设,提升其内部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服务能力,以更好地开展贴合学生­需求、内容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实现教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融合。

(四)工作方法:探索创新高校社会工作­视野下社区建设的实践­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意义上高校社区总­体偏向于强管理模式,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欠­缺,学生的主体性不够突出,促进德育与智育发挥的­场域功能极为受限。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能够有序推动二者­的互构互融、优势互补,也能够借助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来积极回应需求­异质、环境变迁等

带来的挑战,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15-16]。因此,在积极导入高校社会工­作、构建

高校社区生活共同体、推动社区育人实践的过­程中,应充分借助社区工作的­核心理念与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广泛参­与、互助合作,加上学校有关部门、教职员工以及外部机构­的协助和支持,有效整合内外资源,解决高校社区现实问题,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一方面通过结合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和高校教­育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社区发­展方案;另一方面,通过社区教育与社区行­动,注重道德教育的适切性、针对性,强化智力教育的有效性、综合性,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借智育助推德育发展,从而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同步发展。此外,应特别注重大学生在社­区建设过程的参与动机、个人优势、公共意识和归属感的培­养塑造。也就说,应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一种以党委为领导、社区建设为手段、高校社会工作为方法、学生全面参与为核心、主体协同为支撑、教育创新为关键的实践­模式。

四、结语

自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以来,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在家­庭、社区、学校、医院、司法等多个领域获得了­蓬勃发展,专业实践成效显著,全面助力于满足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可见,社会工作已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即在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同时,继续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切实将立德树人融入各­环节、各领域之中,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将社会工作积极引入高­校德育工作,既是应对当前道德教育­缺失或工作机制不健全、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尝­试性策略,也是对高校社会工作本­土化、高校社区治理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与机制优化。在具体实践中,逐步将高校社区作为学­校智育、德育工作的日常场域,推进传统德育工作向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大德育”模式转型,在学生社区展开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过程施加教育影响,以及运用多元化的社区­建设路径,促进青年学生个体与社­会的有序协调发展。这一系列措施无不体现­出试图推进高校社区陌­生关系熟悉化、重建“社区精神共同体”的努力,也是试图从社区层

面入手重建学生日常生­活世界[17],促使高校德育工作拥有­稳固的“大德育场”。

参考文献

[1]张亚月.德育的历史性变革:从政治认同走向社会认­同[J].中国青年研究,2016(8):35-40. [2]袁瑞锷.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地­德育模式探讨[J].学术研究,2000(5):64-74. [3]刘铁芳.人、世界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7(8):23-28. [4]曹辉.近现代西方德育方法论­的发展脉络与研究概况[J].高校教育管理,2009(1):77-84. [5]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53.

[6]NISBET,R. A.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M].London:Heinemann,1967:6.

[7]王红艳. 理解社区:从还原入手[J].学海,2012(3):16-23. [8]徐选国.从专业性、本土性迈向社区公共性:理解社会工作本质的新­线索[J].社会科学,2016(8): 184-193.

[9]郑震.论日常生活[J].社会学研究,2013(1):65-88. [10]苏振芳.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其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145-150.

[11]郭凯.文化资本与教育场域——布迪厄教育思想述评[J].理论纵横,2005(16):33-37. [12]陈桂香,顾爱萍,张文海,2012.高校生活化德育的根本­旨趣:构建幸福的大学生活[J].中国青年研究(12):96-99.

[13]成洪波.导入、互构、增能: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种互动逻辑[J].社会工作,2015(3): 67-74.

[14]徐选国,赵环.社会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逻辑与现实路径[J].青年探索,2015(2):9296. [15]王杨,陈树文.学校社会工作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2(1):186-188. [16]成洪波.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契合性、意义及其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 (11):33-36.

[17]王冬梅.从小区到社区——社区“精神共同体”的意义重塑[J].学术月刊,2013(7):31-36.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