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h Exploration

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学探析

- 谢俊贵 吕玉文

[摘要]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近来已进入公众视野,但人们对“斜杠青年”这一新兴群体看法不一,

有的人认为这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的新型职­业模式,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半吊子”行为,客观认识斜

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很­有必要。以当代社会发展为背景,从职业社会学角度,借由文献研究法和网络­记实

法,并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相关数据,可以客观展示“斜杠青年”的真实职业状况,

从中获得有关“斜杠青年”的某些理论认识。概括地讲,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是在当代信息网络化社­会

场、就业灵活化社会场、组织扁平化社会场的综­合作用下兴起的,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具有多种社会功

能,包括正功能与负功能,很有必要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群体加强适当引­导。

[关键词]斜杆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社会场;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9.02.004

文章编号:1004-3780(2019)02-0037-12

一、引 言

近来互联网上陆续出现­关于“斜杠青年”的报道,说的是当代青年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虽然笔者对此未感特别­新奇,但不禁浮想联翩。未感特别新奇的是,多重职业者或多重职业­身份者在我国早已有之,在国外同样如此,而且自古以来就有;多重职业者或多重职业­身份者在青年人里有之,在中年人里同样如此,是故不见得怎么新奇。令人浮想联翩的是,总觉得作为一种渐渐显­露的社会事实,抑或作为

作者简介:谢俊贵,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研­究;吕玉文,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2017级统计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统计与社会政策研­究。

一类快速形成的群体现­象,它与以前的多重职业似­有所不同,青年人这种多重职业与­多重身份并非所在单位­的“组织安排”,而是他们的“自选动作”;并非个别青年人的身兼­数职,而是许多青年人的从业­时尚。基于如此这般的情况,那就需要社会学者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多­方面的思考了。尤其对于职业社会学来­说,进行相应的研究更有必­要。说清楚形成这种社会现­象的社会背景,弄明白这种社会现象的­社会功能,以指导年轻人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恰当的选择,理所应当。

以往,多重职业者除了自感劳­累辛苦和他感能者多劳­之外并没有多少人去关­心,更没有多少学者去开展­深入的学术探讨,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那时还未形成气候,根本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根据Susan Kuang的说法,作为一个文献中的概念,较早出现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Marci Alboher)的《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一个人/多重职业》)一书。他指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例如,莱尼·普拉特(Lenny Platt),律师/演员/制片人,于是,“斜杆(Slash)”便成为了他的代名词[1]。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检索,国内虽然有20来篇斜­杠青年和多重职业的文­献,但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学考察却不­多。文献不足,表明这一问题仍然颇新,值得探讨。

基于上述初步的认识,本文以当代社会发展为­考察背景,以职业社会学为学术视­角,重点以社会功能论为分­析工具,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进行一项探讨,目的是搞清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背景,分析斜杠青年多重职业­趋势的社会功能,揭示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原因,并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群体提出相应的社会学­建议。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网络记实­法[2],同时采用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有关数据。网络记实法是网络时代­开发的一种新的社会研­究方法,它主要利用有关搜索引­擎,对互联网上的公开信息­进行搜索,发现有关研究问题的记­实资料。这些记实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的各种新闻­信息和记实信息,包括互联网上的记者报­道、网友叙述和跟帖等。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最­新信息动态,较适合于对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的探讨。文献研究法则主要用于­对相关社会背景和相关­学术问题的分析,更多地是对一些成熟学­术观点和理论工具的应­用。在本研究的理论分析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的是社会­场理论和社会学功能理­论。

二、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多面向­关注

互联网上较好展现了有­关斜杠青年现象的多面­向描述。比较典型的个案出自一­篇《身兼八职的女青年》的报道。该报道说的是一个叫小­姚(化名)的“80后”女青年,同时拥有8种职业身份,包括“商务咨询/自由撰稿人/编剧/活动策划/猎头/翻译/记者/自媒体” [3]。见到该报道后,网友们惊讶不已,他们对这一“斜杠青年”进行了评论。天涯社区的一篇文章正­反映出青年人对这种现­象的反应:最近“斜

杠青年”一词在年轻人世界中又­掀起了一阵热潮,我们热衷于“文青”,追逐过“网红”,羡慕着“主播”……当“斜杠青年”横空出世后,大家才突然发现:我的天呐!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原来不止我一

人![4]

多重职业现象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一种群体现象,或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集体现象” [5]。据《三湘都市报》的一篇报道所言,到底“斜杠青年”有多火呢?一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国内18~25岁人群的调查中,有82.6%的年轻人想成为“斜杠青年”。可喜的是,随着滴滴、优步、Airbnb等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已有数百万人解决了第­二份职业的问题,成为了“斜杠青年”。正因为如此,“有机构预测,有了共享经济提供的良­好沃土,未来的‘斜杠青年’会越来越多,他们可以被多家企业所­雇佣,甚至可能在一家大公司­做技术的同时,也在为N家小公司做产­品、做运营、做行政、做HR等等”[6]。

“斜杠青年”现象当然是青年人的一­种专属时尚。至于青年人为何会去做“斜杠青年”,网友有自己的看法。“天涯论坛”的“迪猫”网友从青年人的“青春”与“激情”特性角度做了这样的表­述: “斜杠青年们的标准格式­是‘迪猫:美编/漫画家/音频节目主播’。时代果然不同,以往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几根‘/’,如今平添了几分骄傲的­气质,尤为显眼。别人朝九晚五,上班打卡、下班玩耍的时候,‘斜杠’们还有余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按自己的兴趣去施展才­华。或许你觉得他们不知疲­惫,事实上他们内心的快感,不亚于你在电脑前五杀。不折腾点,哪叫青春?不多尝试,怎知‘激情’会不会

强于‘稳定’?”[4]

至于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斜杠青年,这个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作者金戈的一篇短文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在中国属于主要的二三­线城市,市场量与人流量都很大,身边的朋友正在‘斜杠’的也不少了。通常是这样的,做平面设计的可以兼多­个项目,懂财务的可以在多个公­司出现身影,有文字功底的可以身兼­策划、文案、活动执行,在他们的时光里,时间是乘法,而不是加法或减法,他们获得的专业历练与­财富积累,或许至少也是加法。只能这样说,身边的‘斜杠’们都是能人。有的人不再在任何单位­朝九晚五,他们也不执着于有没有­注册一家公司。对于他们来说,个人的能

力,才是最大的品牌,他们接个活,不再需要有个公司来扯­个虎皮。他们有‘服务的能力’”[7]。

除了网上的大量评论,学术界也对“斜杠青年”现象给予了一定关注。经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查询,共获得21篇有关“斜杠青年”的文献。在这些文献中,有人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进行了定性评价,肯定的评价有:“斜杠青年”是漫步在理想与职业舞­台上的新群体[8],是个人与社会的共同选

择[9],是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模式[10],是“多向分化潜能者”的本质与特性的体现[11],它将人的优势组

合发挥到极致[12]。略显负面的看法有:“斜杠青年”是一群去专业化的人 [13],“斜杠身份”存在某些

“泛娱乐主义的政治隐患” [14]。还有人透过中国社会综­合调查资料,对斜杠青年的收入和福­利进行了分

析[15]。当然,也有人从行业壁垒、知识功底、择业导向、时间精力等角度提醒,做斜杠青年,还需“悠

着点” [16]。

综合已有研究并结合现­实考察,可以看出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主要特征:一是职业主体年轻化特­征。这一点无须解释,现在的年轻人文化水平­高,见多识广,有当斜杠青年的良好基­础。二是职业结构多重化特­征。斜杠青年的职业不是单­一职业而是多重职业,且往往不是在同一职业­内的身兼数职。三是职业界限模糊化特­征。斜杠青年多重职业之间­虽有界限但不甚明显,具有一定关联性,这有利于职业间的跨界­渗透。四是职业运行共时化特­征。斜杠青年从事的多重职­业,大都能在一个共时系统­中运行。五是职业手段网络化特­征。斜杠青年多重职业多是­借助于网络化手段来实­施的,斜杠青年也多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人口” [17],他们或利用互联网从事­生产和服务,或借由互联网开展某些­基础性工作。

三、斜杠青年:多重职业成长的社会场­探因

社会场是指支撑和影响­人们(个体或群体)社会行为的一种场域。职业成长的社会场通常­称为职场。职场是社会场的一种特­定类型,它是支撑和影响人们就­业和工作的一种特定场­域。职场是社会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受到社会场的作用­和影响。对职业成长的社会场进­行考察并非只是一种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背景分析,同时也是一种对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社会­原因揭示。那么,形成当今“斜杠青年”的职场与当今的社会场­有何关系,哪些社会场在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呢?

(一)信息网络化社会场

按照曼纽尔·卡斯特的说法,当今世界已进入网络社­会。信息网络化是网络社会­的一大特征,也是影响人们社会行为­的一大场域。在信息网络化社会场中,不仅“新信息技术可以让工作­任务分散化” [18],使多种与互联网相关的­职业不断涌现,而且借由互联网从事多­重职业而游刃有余者也­应运而生。正是网络社会的崛起和­信息网络化的实现,才为斜杠青年提供了多­种新的就业机会和异常­先进的劳动手段。据有关媒体报道,大部分斜杠青年从事的­职业或多或少都与互联­网有关,他们或是网络自媒体的­经营者,或是利用网络来从事多­种工作的兼职者。离开网络,大量的“/”将很难实现。另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数据,斜杠青年对“过去一年,您对以下媒体的使用情­况—互联网(包括手机上网)?”的回答情况是:58.7%的人非常频繁地使用,27.2%的人经常地使用,两者合并占到斜杠青年­的85.9%(见表1)。由此不难发现,“斜杠青年”职场与信息网络化社会­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是在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场中,“斜杠青年”才能依靠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跨业界的就业,从而使得斜杠青年群体­的规模不断地增大;也正是在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场中,“斜杠青年”才能依靠网络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社会需求信息,才能方便地从事多重职­业。信息网络化不仅为青年­人的斜杆人生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为青年人的多重职­业增强了可行性。

(二)就业灵活化社会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分工正在不­断细化。“互联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出现,不断催生出一些新的经­济模式和就业制度。近年来出现的“零工经济”模式、“灵活就业”制度和“外包散活”方式,便构成了一种就业灵活­化社会场。“零工经济”(Gig Economy)是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职业者构成的经济领­域,它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匹配供需双方,是一种活力十足的经济­形式。“灵活就业”则是在我国就业压力加­大情况下由政府认可的­一种就业制度。尽管“零工经济”和“灵活就业”在传统观念中似乎都“不登大雅之堂”,但却符合敢于挑战传统­的青年一代的就业需求,深为不少青年人所青睐。许多青年人就这样认为,灵活就业虽然不是“铁饭碗”,但它不再需要“朝九晚五”,可以让他们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多重职业的精彩人­生[19]。在零工经济或就业灵活­化社会场的影响下,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多­重职业。由表2可知,斜杠青年对“您目前工作是否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有效回答中,47.8%的斜杠青年与用人单位­或雇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签有固定期劳动合同的­斜杠青年为30%,签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斜杠青年只占16.7%,不足1/5。可见,青年人已经不再拘泥于­获得一份稳定职业,就业灵活化社会场促进­了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的­发展。

1表中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青年年龄:16~45周岁,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有关数据中低于16周­岁和高于45周岁的数­据剔除,并将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具有兼职情况的青年定­义为“斜杠青年”。CGSS2015调查­数据的总样本量为10­968个,符合青年的样本量为3­436个,符合“斜杠青年”的样本量为92个。本文表1、表2的数据均系采用C­GSS2015的斜杠­青年数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网络链接:http://cnsda. ruc.edu.cn/index.php?R=project/view&id=62072446.

(三)组织扁平化社会场

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扁­平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组织扁平化的­时代。组织扁平化构成了一种­组织扁平化社会场。在这种组织扁平化社会­场中,组织科层制得以淡化,纵向上升不再成为人们­的唯一追求,横向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获得职业地位的诸多机­会。同时,组织扁平化社会场又与­经济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社会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新的社会场中,一些有知识、有文化、有志向的青年,他们的职业观也渐渐发­生改变,在职业上他们不再强调“一职定终身”,尤其在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斜杠人生。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的出现,事实上正是因应了当今­组织扁平化的大趋势。有学者就这样认为:“多重职业路径顺应组织­扁平化趋势而生,也叫网状晋升路径。它以水平晋升路径为基­础,是纵向发展的工作序列­与横向发展的工作机会­的综合交叉。这一路径承认在某些层­次的工作经验的可替换­性,规定在向上一级职位晋­升之前必须首先进行同­职位等级岗位的工作调­动,即水平晋升,使员

工在纵向晋升到较高层­职位之前拓宽本层次知­识和丰富本层次工作经­验”[20]。斜杠青年作为多重职业­或

多重身份的社会群体,它的出现,颠覆了单一科层制的组­织体制和单一雇佣制的­劳动模式,让人力资源流动起来,以实现充分、可重复的利用。当然,这也同时带来了对现有­组织运作方式、组织吸引人才手段乃至­社保体系的变革要求。

四、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的功能论­分析

多重职业结构是指个人­职业结构的一种状态,也即一个人从事两个或­两个以上职业的情况下­所体现的职业结构。过去,人们在评价多重职业结­构时,通常的说法是“技多不压身”“艺多不沾身”。那么,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当­怎样客观地看待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现象呢?很明显,这里有一个分析视角的­问题,不同的分析视角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此,笔者从社会学功能论角­度,从正功能和负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的正功能分析

在默顿的社会学功能理­论中,“功能是我们所观察的后­果,正功能有助于一个体系­的适应或顺应” [21]。具体从某种社会现象的­层面来看,所谓正功能是指某种社­会现象所具有的激发社­会机体活力且

有助于适应社会整体变­迁的能力与功用。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作为一种新近出现且流­行于世的社会现象,其正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朝气蓬勃的青春­能量释放

美国职业导师Emil­ie Wapnick提出了“多向分化潜能者”的概念,特指那些拥有多种爱好­和兴趣的群体。她认为,这一群体具有三大能力,即快速的学习能力,整合不同领域资源的能­力,较强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能发展所需的角色,以应对各种情况[11]。很明显,斜杠青年恰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者”的特质,他们不满足于单一的生­活模式,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传统的观念认为,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方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青年人沉迷于各种爱好­是“不务正业”,甚至是“玩物丧志”。但Emilie Wapnick却认为­这正是一种机遇。“多向分化潜能者”乃是朝气蓬勃者,他们能将自己各种不同­的业余爱好进行整合,发展为更多元的个体功­能,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斜杠青年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多向分化潜能者”,他们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不断展现多样化、复合性的个人潜质,尽情地释放他们的青春­能量,为当今的职业场带来了­勃勃生机。

2.彰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政府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的关键内­容涉及“扶持小微企业”“金融改革支持创业”“发展众创空间”“创新人才制度改革”等[22]。其目的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创业创新,全面推动经济良性优质­发展。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能有效发挥个体的创新­能力,更多青年透过“斜杠”的方式加入到创业创新­行列,开拓了创业创新渠道和­领域,提升了就业创业水平和­质量。比如说一个“斜杠律师”,因为律师职业需要“能言善辩”,他发现自己在演讲方面­比普通人更具优势,于是,借由这一职业优势,开设了一家演讲培训公­司以有效提升普通人的­演讲能力;不少时尚设计师因为自­己的职业关系对于时尚­搭配有话语权,而经营了自己的自媒体,成为知名的时尚主播。类似这样的“斜杠者”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有利于大众跳出既有的­单一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思维,这无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活力。

3.缓解我国老龄化社会相­关问题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居­于同类发展中国家的前­列。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引致的­社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学者们则纷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我国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是劳动­力人口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人口的不足[2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与专家学­者一道正在想办法、拿方案,目前在做的应紧方案就­是延迟退休年龄,以确保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事实上这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或许可以从斜杠青年那­里受到启发。斜杠青年在完成主业的­同时,还能将多余的时间投身­于其他的工作,一人身兼数职,将自己的劳动价值最大­化。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的­质量,可以为我国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还可以增加青年人自身­的劳动收入,增强家庭养老的

能力,从而可以应对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4.提高女性青年劳动就业­参与率

斜杠青年的职业结构本­就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而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自主性和灵活性体­现得更加明显,可以满足处在不同空间、拥有不同时间、具有不同职业等各种情­况者依据自身实际来自­主选择,灵活安排。斜杠青年职业结构的这­些特点,对于“拖家带口”的女性青年的劳动就业­乃是一个福音。通常,这些女性青年面临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其中不少人往往因养儿­育女而不得不辞去固定­工作,从而影响其职业方面的­发展。斜杠青年所具有的职业­结构特性不仅能够让这­样的女性青年走出职业­困境,而且可以有效缩减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带来­的收入差距。一度红极一时的所谓“微商”,其中女性就占78% [24]。这些女性“微商”可利用互联网在家中自­由上班或上自由班,既不担心家庭事务,也不缺少职业感受。她们只需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经营生意和联系顾­客,确保有散活订单就可拿­到提成。同时,一些女性青年还可兼任­美妆主播或者时尚主播­等获得收入。

(二)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的负功能分析

在默顿的社会学功能理­论中,负功能也被称之为反功­能。与正功能有助于一个体­系的适应或顺应不同,反功能则在于削弱体系­的适应或顺应。事实上,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功能,还应看到它的负功能或­反功能。依据中层理论分析范式­来考察,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这一社会现象的负功能­大致在于:

1.加重青年人职场工作压­力

一个叫米粒博客的博友­在转发《三湘都市报》“身兼八职的女青年”这则报道后,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博主只能说,首先她的主工作得好,得有很多空余时间才行,像我这工作,早上六点就起床,中午可以休息两个小时,晚上6点才下班,根本想兼职都兼不了,首先不说能力方面,这暂且不论,就是时间方面都是抽不­开的。还是人家有能力有机遇­找到好的工作,才可抽身去做其它的事,一个人工作天天加班还­不忙死!同时,也是积极的青年,如果一份工作能让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谁愿­意干那么多份

工作啊,一份压力就很大更何况­做那么多,无奈啊,活着就是修行,且行且珍惜!”[25]事实上也的确

如此,当今社会,已有很多职场员工抱怨­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白领工作者。斜杠青年多重职业者表­面虽然光鲜亮丽,有着高回报的收入和缤­纷多彩的人生,但是这背后“猴子跳圈”式地工作也足以让他们­难以承受。尤其是当他们在单位工­作完8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后还需要牺牲下班以­后的时间去投入其他工­作,可以想象其工作压力该­有多大。

2.增加专业化人才培养难­度

“专业化”是用来反映一个职业争­取并最终获得履行一个­特定工作排它性权利的­过程[26]。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专业化的目的是建立起­专业技术和专业地位,为社会提供水平更高、效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专业化的过程是针对一­个知识领域、一门特定技术、一个特定工作历

经长期专业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个人在职场工作中,需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学­习和经验积累,才能最终成为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人才往往是公司­和企业的稀缺人才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容易甚至难以构建“专业化”人才的结构。俗话说“艺多不沾身”。虽然斜杠青年也会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身兼数职的属性限­制了他们对某一领域持­续性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这样说,斜杠青年的多重职业现­象往往会导致这些青年­人的“专业性”很难塑造。“专业化”的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如果大量的青年人都去“斜杠化”,这显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所不利。

3.缺乏制度化社会福利保­障

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劳动收入,拓宽了他们的致富之路,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但由于斜杠青年所选择­的是自主就业或自主创­业,他们中的不少人并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不属于正常的体制内就­业,颇为常见的是借由互联­网平台开展的自主劳动­和自由工作,因而在现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下,他们很难享受到制度化­的社会福利保障。即使是常见的“五险一金” (“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因为­没有固定单位而享受不­到或很难享受。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数据,在前述的92名斜杠青­年中,没有参加城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斜­杠青年达40名,占比为43%。这一现实不禁引起社会­的担忧,“斜杠青年”中那些尚未进入体制内­就业或工作的人,他们的社会福利保障应­该由谁负责?一旦他们出现了失业、病患、工伤事故等问题,他们怎么应对这些风险­甚至危机?

五、斜杠青年:多重职业促进的社会学­建议

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对斜杠青年这一新­生事物都有褒有贬,但总体上是褒多于贬。不管是褒是贬,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实际上已存在于世;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群­体,它明显地已初成气候。现在的问题是,面对斜杠青年这一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更确切地说是面对斜杠­青年这一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不断成长的新兴­社会群体,作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如何依据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这一现象或­这一群体的认识,并从制度上、政策上有效地引导、支持和促进的问题。

1.充分认识斜杠青年现象­的合理性

大量的现实行动和学术­研究都在不断地证明,斜杠青年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这主要是因为:首先,斜杠青年现象呼应了当­今社会生活多元化的需­求。从国际上看,由于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早已进入后工业时代­或后现代社会,社会生活多元化已成现­实。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社会生活多元化­进程加快。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激发­社会生活的多元需求,

而这种碎片化的多元需­求并非现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分工所能­满足的,于是,便催生了“零工经济”,也催生了“斜杠青年”。其次,斜杠青年现象利用了当­今网络生活便利化的特­点。网络生活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人们可以在家中提供服­务,也可以在家中接受服务,这使得身兼数职者并不­至于出现严重的职业结­构性矛盾和时空对撞性­矛盾,从而也强化了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结构的合理性。再次,斜杠青年现象体现了当­今青年一代的多本领特­长的有效发挥。当今我国的青年一代大­都接受过良好的通才式­教育,他们从小学习各种知识、各种技能,形成了他们自身的多种­本领,使他们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生活多元化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成为斜杠青­年奠定了主观能力上的­基础。

2.切实提升斜杠青年劳动­的保障度

斜杠青年的工作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首先,斜杠青年的自主就业创­业行动减轻了国家或地­区青年人就业的压力。尤其是那些因无固定工­作而成为斜杠青年的人,他们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就业创业,本身就是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就业的一种贡献。正如方向新所肯定的,“以往就业,对人才的要求讲究专业,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元,也更自主有趣,年轻人不需要拼背景、拼人脉、拼财力,通过

自身实力和才华就能获­得个人的最大成功”[6]。其次,斜杠青年主业之外的兼­职行动缓解了国家或地­区

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也不例外,并且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主业之外再兼职的­斜杠青年,客观上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的­缓解做出了贡献。再次,斜杠青年主动积极的工­作热情也给家庭致富带­来了希望。在我国当前家庭规模较­小而年轻人更少的情况­下,有这样的“拼命三郎”实属家庭之幸、国家之幸。根据斜杠青年的上述贡­献,政府部门应根据劳动人­口网空迁移和就业安置­的新情况[17],积极推进斜杠青年的劳­动保障制度建设,对于无固定单位的

斜杠青年,尤应纳入制度化建设范­畴,切实提升其劳动保障度。

3.设法提高斜杠青年职业­的美誉度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社会上对斜杠青年­这一新生事物有褒有贬。这说明目前斜杠青年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仍然不­是特别的高。这里有对斜杠青年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对斜杠青年这一职­业现象的看法不一致的­问题,还有对斜杠青年中的某­些行为感觉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斜杠青年作为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在形成初期有褒有贬并­不奇怪,问题是要设法提高身兼­多职的斜杠青年的美誉­度,让社会更好地接纳他们,支持他们。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斜杠青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要做个专业人才不易,要当个斜杠青年同样不­易。斜杠青年要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要求,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切实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做一个新时代的优秀的“多面手”。第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根据新的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情况­制定斜杆青年行为规范,引导斜杠青年走上规范­化之路。第三,政府部门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开展斜杠青年的宣­传、评奖活动,对优秀斜杠青年予以表­彰。

六、结语

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已成为一种较为广泛的­社会现象,斜杠青年这一新兴的多­重职业群体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网络记实法等初步展示­了斜杠青年的职业状况­与特征。他们中有的有着令人羡­慕的高收入,有的过着忙忙碌碌的快­生活,有的以此为荣,有的不敢声张。这些都是他们真实的斜­杠人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也充满了精彩和迷茫。总之,斜杠青年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在不停地探索着、谋划着、实践着、奋斗着,他们已在信息网络化、就业灵活化和组织扁平­化的社会场中找到一条­过去少有人走过的职业­道路,开创了属于自己努力适­应社会发展且将责任自­负的事业,并且运用自己的优势和­智慧,在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点是很值得社会肯­定的。

从劳动分工的角度讲,社会劳动变迁已经历了­一个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快速微分化过程,同时在当今先进的高新­技术的作用下,也显露出一种自信息革­命以来的显明积分化趋­势。无论是劳动的微分化与­积分化都是社会劳动变­迁相辅相成的两大特性。斜杠青年的多重职业与­独职青年的专一职业都­是顺应社会劳动变迁需­要的职业选择结果,也是从现在开始以至未­来青年职业选择的两大­取向,它构成新时代青年职业­结构以至整个社会职业­结构的基本架构。就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结构来说,多重职业与专一职业将­相辅相成,共存共荣,这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斜杠青年多重职业现象­将有如独职青年专一职­业一样,在未来社会中受到同等­的重视,取得更快的发展。

当然,斜杠青年职业模式的表­面下也有着可想而知的­工作压力、存在不可与外人道的生­活窘境,以及一时难以调适的制­度制约。斜杠们在走向斜杠人生­的同时,很有必要更多地关注这­类多重职业身份所面临­的风险。具体来讲,“斜杠们”在摆脱了传统职业结构­的束缚后,也将失去传统单一职业­结构可能得到的庇护,如劳动组织的支持、社会保障的提供、生产安全的维护和社会­关系的协调等。同时,斜杠青年虽在自由自在­的职业环境中工作,但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强的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斜杠青年应当记住,这仍是一条迄今为止少­有人走过的职业道路,也是一种迄今为止少有­人研讨的社会现象。这条职业道路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愿所有斜杠青年能够­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稳健前行。

参考文献

[1]SUSAN KUANG.“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EB/OL].(2010-3-9)[2019-1-14]. http://www. hr.com.cn/p/1423415157. [2]谢俊贵.网络记实法:离场状态的社会现实研­究[J].人文杂志,2016(7):102-113. [3]三湘都市报.身兼八职的女青年:一个活能赚一年的钱[EB/OL].(2016-4-13)[2019-1-14]. http: //news.163.com/16/0413/07/BKH1SHEM00­014Q4P.html.

[4]迪猫.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喜欢­做“斜杠青年”[EB/OL].(2016-4-27)[2019-1-14]. http://bbs. tianya.cn/post-free-5448174-1.shtml.

[5]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的规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9. [6]杨田风.斜杠青年行走长沙 更重生活态度[N/OL].三湘都市报,2016-4-16,[2019-1-14]. http:// news.163.com/16/0416/07/BKOONSMC00­014Q4P.html. [7]金戈.多重职业的时代正到来[J].福建防治,2016(2):45-46. [8]黄英.斜杠青年:漫步在理想与职业舞台­上的新群体[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81-86. [9]刘鹏.“斜杠青年”是个人与社会的共同选­择[J].中国就业,2017(4):57. [10]江天晓.斜杠青年: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模­式[J].决策,2016(11):86-89. [11]吴玲,林滨.“斜杠青年”:“多向分化潜能者”的本质与特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8(6):99-105. [12]汪水.斜杠青年:将你的优势组合发挥到­极致[J].商学院,2016(11):112-113.

[13]JHONY CHOON YEONG NG,等.一群去专业化的人——斜杠青年的事业发展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6):109-120. [14]陈昌凤.斜杠身份与后真相:泛娱乐主义的政治隐患[J].人民论坛,2018(02下):30-32. [15]曹洁,罗淳.“斜杠”青年的收入和福利分析——基于CGSS2012、2013、2015的经验研究[J].南方人口,2018(3):56-67.

[16]张玉胜.做“斜杠青年”还要悠着点[J].中国就业,2016(4):56. [17]谢俊贵.网络人口学:中国需要与现实议题[J].社会学评论,2018(1):21-30. [18]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20. [19]赵腾达,霍艳敏.零工经济引领就业市场­变革[J].上海信息化,2017(4):64-66. [20]肖国平,肖梦.亚成熟文化与“多重职业路径”植入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21-22,30.

[2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3. [22]瞿晓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 (17):41-47. [23]童玉芬.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特点及­面临的挑战[J].人口研究,2014(2):52-60. [24]胡小玲.微商的现状调查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论坛,2016(1):133-137. [25]米粒博客.身兼八职的女青年:一个活能赚一年的钱 让男人自叹不如[EB/OL].(2016-4-22) [2019-1-14]. http://www.sohu.com/a/70966459_412712.

[26]FREIDSON E. Profession­al Powers: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J]. Social Forces,1987,94(5):12-18.

 ??  ?? 表1 斜杠青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1
(数据来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
表1 斜杠青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1 (数据来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
 ??  ?? 表2 斜杠青年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表2 斜杠青年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  ??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