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流動支付服務烽煙四起­欠共通機制窒礙發展

金融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實體錢幣幾乎已被八達­通和信用卡取替,近年智能電話的急速冒­起,更衍生出流動支付的嶄­新商機,一部手機集合付款、值增、繳費、P2P轉賬、匯款、海外提款等多元化功能,推動香港向無現金城市( cashless city)進發。目前本地的流動支付服­務正值百家爭鳴的起步­階段,但有業界人士已預期,流動支付服務已進混戰­時代,即將出現汰弱留強的情­況。

- 撰文余美玉

截至 2016 年底,金管局一共發出13個­合格的儲值支付工具( SVF)牌照,當中較為市民所熟悉的­有八達通「O! epay」好 易 畀、 香 港 電 訊 的「Tap& Go」拍住賞、Sino Dynamic 開發的「TNG」、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騰訊( 0700)的微信支付以及 Paypal 等。不同流動支付工具湧現,促使市民 開始留意這些嶄新的支­付工具,使用人 數亦有所增長。根據銀通在去年的一項 調查發現,502 名 18 至 45 歲並擁有流 動電子產品的受訪者當­中,有76% 受訪者在過去三個月曾­使用本港坊間流動支付­工具,另有43% 人曾使用 P2p(peer- to- Peer)轉賬服務。至於未曾使用過 P2P 轉賬的受訪者,有近三成人表示有意嘗­試使用。

市場上多款流動支付服­務中,當中應以八達通的品牌­最廣為人所熟悉。八達通早於 1998年已面世,目前流通量已超過30­00萬張,滲透率達九成九,不只可以應用於公共交­通工具,還可以在大部份商店付­款,許多商業或住宅大廈更­使用八達通作門禁系統,用途廣泛及多元化,已成為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O! epay」不支援線下消費

不過,八達通的流動支付服務­卻相對滯後,於 2016 年 4月才推出「O! epay」好易畀,客戶可以利用「O! epay」進行 P2P 轉賬、網上付款、連結八達通卡進行即時­轉賬。至於增值方法,則可使用銀 行 賬 戶, 或 到 指 定 1,000 家的7-Eleven 以現金即時增值。

雖然「O! epay」可用於 P2P 支付和網上商店支付,但未能延伸至實體店消­費,亦不能用作支付車資,加上目前僅有20間非­主流商店支援使用「O! epay」網上付款,故未能完全取代八達通­實體卡的 地位。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張耀堂回應指,因考慮到現有系統或Q­R code,均未能滿足現時八達通­卡0.03 秒的快速支付功能,因此「O! epay」暫未能應用於交通支付,他期望新版「O! epay」累積一定用戶後,可開通QR code 進行實體支付,並鎖定小店,以免與其他市場對手直­接競爭。

「Tap&go」夥的士搶市場

至於香港電訊旗下的「Tap&go」拍住賞,是一項預付式流動付款­服務,客戶利用設有 Mastercard 非接觸式技術的SIM

®卡或「拍住賞」卡,就可於全港 6,000 多間商店及全球400 萬個商戶付款,並且可以連接 Apple Pay。香港電訊更與忠誠車行­合作,初期約有 100輛的士接受乘客­以「Tap& Go」支付車資,預期於今年底前進一步­擴展至超過 1,000 輛的士。除支付服務以外,「Tap& Go」亦設有分攤賬單及 P2P小額轉賬等功能。增值服務方面,現時的「Tap& Go」只限於指定商戶如CS­L、7-11 便利店等地方以現金增­值,或是連接信用卡增值服­務,但只適用於「Tap& Go」SIM卡的用戶,銀行直接轉賬則暫時未­能提供。

至於定位為新世代電子­錢包的「TNG Wallet」,目前約有 40萬名用戶,每月營業額達 1 億元。「TNG Wallet」採用預付儲值方式運作,用家可透過759 阿信屋、7-11 便利店、銀通櫃員機、網上銀行及信用卡等渠­道增值。而接受以該電子錢包支­付的合作商戶亦不算多­和大路,較為人所熟悉的只有7­59阿信屋及實惠。

具匯款功能

不過,「TNG Wallet」在支付功能以外,更具備特有的應用範疇,包括匯款至指定國家之­銀行賬戶、於外地提取現金、為外國電話卡增值等,相當多元化。TNG行政總裁江慶恩­表示,「TNG Wallet」可以在亞洲 13個地方提供免手續­費的實時匯款服務,匯款轉賬合作銀行達 814 間,用戶可於超過 19 萬個領取點領取現鈔,明顯瞄準港人喜愛外遊­和外傭市場的商機。值得留意的是,為防止洗黑錢,「TNG Wallet」分為三種會員級別,依次為基本、尊貴及至尊會員,只有至尊會員方可使用­現金提款功能。

至於內地兩大流動龍頭—微信支付 及支付寶亦已取得相關­牌照,正準備在港大展拳腳,其中微信支付已開通香­港錢包,用戶可買到機場快線、金光飛船及其他旅遊產­品等。支付寶則與不同商戶接­洽中,密謀出擊。

面對來勢洶洶的嶄新流­動支付工具和服務,身為傳統金融體系的銀­行亦不敢怠慢,匯豐和恒生於去年推出­流動理財 P2P 付款服務,只需輸入收款人的手提­電話號碼即可轉賬(連續兩日內轉賬最多 3,000 元),但只限兩行的賬戶。至於中銀及東亞也有同­類服務,但東亞卻較靈活,可免費轉賬至其他銀行­賬戶。

事實上,市場更為期待有12 家銀行參與的銀通「JETCO Pay P2P」跨銀行流動轉賬平台。銀通行政總裁蔡炳中透­露,截至 2016 年底,永隆、上海商業銀行、信銀國際及大新銀行( 2356)已正式加入該平台,其他銀行如中銀香港( 2388)及渣打香港亦會陸續加­入。銀通亦正與匯豐及恒生­兩家非銀通會員的銀行­探討合作可能,目前進展良好。 可互助互補,共同擴大市場,例如可透過銀通的 P2P 平台為各款電子錢包增­值,「不論是銀行或科技公司,能夠在金融與科技之間­築起信心的橋樑才會是­流動支付市場的最後贏­家。香港大部份消費者在選­擇流動支付服務時,始終對由銀行提供的服­務更具信心。而銀通及銀行早已廣獲­市民信賴,故在此提供流動支付服­務時,始終具有一定優勢。」

銀行與電子錢包互補互­惠

對於流動支付市場的未­來發展,蔡炳中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使用P­2P 服務,市場會以倍數增長。而銀通未來亦會增加賬­單支付、無卡取款及跨境支付等­服務,以應市場所需。張耀堂和香港電訊支付­業務主管梁海儀則不約­而同預期,隨著市場同業持續競爭,本港移動支付市場將在­未來兩、三年後,出現大型整合,長遠或剩餘少於五個S­VF 持牌人。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縱然各款流動支付工具­各有不同定位及路向,如 TNG轉攻匯款,「Tap&go」則有 Mastercard

®助陣,而八達通的基礎建設則­最好,應盡

、電子錢包及 、 轉賬易、微信支付

Apple Pay Android Pay Easy Pay TNG Wechat Pay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