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北軒集團進軍香港飲食­業

4 27.3% 4.2

- 撰文徐善雯 | 攝影張展銳

總部位於台北的北軒餐­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於­台灣和上海經營一系列­休閒美食餐廳,最為人熟悉的餐廳是 TGI Friday's,集團宣佈收購香港 Windy City Internatio­nal Limited。Windy City 為兩大廣受歡迎的香港­餐廳品牌,分別是Dan Ryan's Chicago Grill 及 Amaroni's N.Y. Italian Restaurant & Cafe 的母公司暨營運商。

開拓中國市場的第一步

Dan Ryan's 分店網絡包括香港、新 加坡和台北。Amaroni's 目前於又一城設有分店,並於去年年底進駐了廣­州市天河區時尚地標太­古匯。北軒餐飲董事長暨營運­長柯明瑞( Merritt Arthur Croker)表示:「我們非常歡迎 Dan Ryan's 與Amaroni's 加入集團旗下穩健發展­的休閒餐飲品牌系列。Dan Ryan's 於香港和東南亞地區已­有 27 年歷史,我們有信心, Dan Ryan's 未來將能繼續滿足饕客­對美食的渴求。至於 Amaroni's 在香港同樣有著悠久輝­煌的歷史,因意大利菜在內地備受­青睞,我們認為它在中國市場­具 有龐大發展潛力。內地首間 Amaroni's分店已於去年年底在­廣州開幕,是我們開拓中國市場的­第一步。」

在公佈收購 Dan Ryan's 品牌的同 時,集團亦宣佈已簽訂一項­新協議,將 於太古地產旗下港島東­太古城中心開設全新 Dan Ryan's 分店。這是繼 Dan Ryan's 於太古廣場的原店在今­年年初因租約期滿結業­後,在港島區開設的首家新­餐廳。 柯瑞明指出集團在選擇­舖位時,會首先留意商場的位置,然後是當中的配

香港是美食天堂,在此處覓食相當容易,要甚麼款式也可找到。有調查指出香港人外出­用膳情況相當普遍,59.3%受訪者過去一週外出用­膳天或以上; 更表示過去一週7天都­有外出用膳,整體港人外出用膳的平­均日數為每星期 天。正因這原因,就連香港以外的飲食集­團也想在這個市場分得­一席之地。

套設施,例如是車位及商場的人­流。另外,他們不會選址於旅遊區,因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不是來自遊客,而是本地人,因為這個收入來源比較­穩定,旅客只佔他們的總收入­大概2%。

柯明瑞表示:「Dan Ryan's 太古城中心分店將用上­新一代設計,與此同時亦會保留自 1989年以來深受顧­客喜愛之元素。我們的廚師團隊也將推­出全新菜單,當中備有新款美式佳餚­及眾多Dan Ryan's 的經典美饌。當然, Dan Ryan's將繼續帶來份量十足­的美食、為商務和家 庭不同類型顧客營造親­切的氛圍、悅耳的爵士樂,以及相同的個性化服務,以秉持 Dan Ryan's 的標誌式款待文化。」

西餐普及化

美式餐廳在香港普及化,柯明瑞應記一功。因為他除了是集團的董­事,原來他更是 Dan Ryan's 創始人之一。他表示:「當年在香港要吃一頓正­宗的西餐,只能去酒店的西餐廳,但消費高昂,正是這一點,我們希望在酒店以外,可以 讓客人輕鬆寫意的品嚐­正宗的西式料理,讓客人『吃出』美國的味道及文化。」27 年來, Dan Ryan's 已成功地在香港人心中­留下不少回憶。

將品牌重新定位後,他希望 Dan 的食物,希望不論主廚是誰,餐廳的品牌和服務水準­依然保持一致。而所有餐廳的菜單亦會­升級改版,以符合美國當下飲食潮­流的「新美國原味主義」概念,主打跨越國界、豐富層次、手作健康三大餐飲風格,重新研發設計菜單,從前菜到甜點飲料的全­面革新,一口氣總共推出多款道­全新道地的美式餐點飲­品,讓顧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這也是集團能夠紮根大­中華市場的決心與魄力。

柯明瑞說:「你在菜單上看到的菜式, 我全部都吃過,也知道烹調的過程和方­法。每次推出新菜式時,我會與總廚一起待在廚­房中一起構思,覺得有問題的話一起討­論,然後改進,無論是味道或是賣相,也要做到最好,務求可以做出完美的菜­式,我是非常享受的。因為我對我的工作仍然­非常感興趣,在我們這個行業,你必須對食物有一個狂­熱的程度,因為我們要大膽嘗試不­同菜式的配搭,會帶出種種驚喜。」

除了 Dan Ryan's 以外, Amaroni's又一城分店在去年 9 月起暫停營業,以進行全面翻新。柯明瑞指出:「Amaroni's多年來一直呈獻精采­美妙的家庭和團體餐饗­體驗,其全新意大利美式設計­和菜單亦將建立在這非­常成功的基礎上。我們相信 Amaroni's 在 10月重開後,將為忠實顧客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同時能夠吸引新顧客光­臨!」 Arthur Croker),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