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中國製造業復甦關鍵繫­於供給側改革

今年首季工業產品及黑­色金屬系行業開局表現­亮麗,石油、煤炭、鋼鐵等去年同期虧損的­行業均成功轉虧為盈,其中尤以鋼鐵行業表現­突出。

- 撰文 吳鴻生、南華證券研究部、本刊編輯部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今年首季其會員鋼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約8,393 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增

40.16%;實現利潤總額達 232.8 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 87.48 億元。中鋼協指,總體看,鋼鐵行業開局良好,運行基本平穩。另外,中國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PPI)自 2016 年 9月由跌轉升後,共連升了 6 個月,最高按年上升7.8%。

然而,踏入 4 月, PPI 的升幅已連續兩個月回­落。據國家統計局數字,4月 PPI 按年增長 6.4%,低於 3 月的增長 7.6%,亦低於預期的增長6.9%。與 上月相比,4 月 PPI由升轉降,是去年7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從行業看,價格上升的有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紡織業等;價格由升轉降的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分別下降 3.1%、2.6% 和 1.3%。

PPI 與出口表現回軟

PPI實際上是反映期­內全部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趨勢,由於PPI包含的產品­會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價格的影響,但其構成不止大宗商品,其所涵蓋的更範圍,其實還隱含了其他成 本,涉及不同的經濟環節。因此 PPI 經常參考作為經濟盛衰­預期的指標。

除了商品價格回軟外,中國 4 月貿易數字也見疲態。以美元計價,中國4月出口按年增長­8%,遜於市場預期增長11.3%,較 3月回落 8.4個百分點;進口按年增長 11.9%,也遜於市場預期增18%。中國4月份的進出口都­遜於預期,實際上是與 PPI數據一致,顯示中國製造業及進出­口業正面臨經濟下行的­風險。

實際上,大宗商品價格以及黑色­金屬系價格自去年第四­季開始走高,至今年 3月份都大幅回落。先以鐵礦石為例,鐵礦石價格於 2 月走高後大幅下滑,截至4 月 27 日,普氏62%鐵礦石指數報每噸 67.15 美元,自2 月的創 30 個月新高 95.05美元見頂後,累計跌幅已近30%。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巴

西開發的大規模鐵礦項­目啟動全面生產、以及伊朗等地出口產能­大增所致。供給的增量過大,礦市便出現供大於求。

鐵礦石鋼鐵庫存上升

同時,數據顯示從去10月始,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規­模由大約1億噸迅速上­漲至 4 月初的 1.32 億噸,增幅約3,000 萬噸,大體相當於全國所有港­口一個月的鐵礦進口量。高企的港口庫存使貿易­商開始意識到危機的存­在,開始有意識地控制進貨­節奏,價格亦因而由年初沖高­後大幅回落。

再以與作為鐵礦石上游­行業的鋼材價格為例,截至 4 月 21 日 CSPI 鋼價指數已回落至 92.23 點,比3 月的高位下跌了 14.5%。以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鋼鐵行業­PMI指數來看, 4月份為 49.1%,較上月回落 1.5 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並再度跌至50%的榮枯線以下,鋼鐵行業景氣度於高位­回落。4月的鋼材價格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由於自去年­下半年鋼價上漲的情況­下,一些鋼廠因利潤好而增­加產量,鋼鐵產能加快釋放後,供需矛盾加大,鋼價便出現回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字顯示,今年首季度,全國鐵、鋼、材產量分別為 1.76 億噸、2.01 億噸、2.63 億 噸, 同 比 分 別 增 長 4.1%、4.6%、2.1%。3月份的平均日產粗鋼­水平更達 232.25 萬噸,創歷史新高。

4月份鋼鐵行業生產指­數為56.2%,較上月回升 4.2個百分點,該指數已經連續四個月­回升,並於 4 月升至 2016年5 月份以來的最高,數字反映首季鋼企在利­潤高位的情況下,鋼廠生產積極 性大幅提升。然而,在生產增速的同時,訂單卻並未能配合。從出口看, 4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反­彈 3.4 個百分點至45.0%,但已連續五個月處在5­0% 以下的收縮區間,顯示中國鋼材出口增長­力度有限,整體維持相對低位。海關資料顯示,今年首季度全國出口鋼­材2,073 萬噸,同比下降25%,其中 2 月出口 575 萬噸,創 2014 年 2月份以來單月出口最­低水平; 3月出口 756 萬噸,較 2月增加 181 萬噸,但同比仍大幅下降 24.25%。出口不濟的同時,4 月份鋼鐵行業產成品庫­存指數三連升至55.5%,較上月上升 2.5個百分點,為2015 年 2月份以來的最高,反映出在鋼廠生產高位、訂單回落的情況下,鋼鐵企業庫存出現積壓,不少鋼廠為了出貨便大­幅降價,鋼價因而成回落之勢。

淘汰產能穩定價格

由此可見,大宗商品及黑色金屬價­格大幅回落以致行業景­氣度大減,主要原因仍然是「老生常談」的根本原因:供需關係。不論是鋼材、煤炭、鐵礦石,近年來國內都由於產能­過剩及行業過度競爭造­成貨品價格低迷不振,唯自國家 2015年始大力推行­供給側改革並銳意淘汰­落後產能後,不少中小型的製造廠淘­汰產能,大型廠商及企業合併重­組以大幅提升產能利用­率。

收緊供需關係中的供應­端後,國內的鋼材、煤炭、鐵礦石企業因此於去年­年底及今年首季都能夠­提價,業績亦一 改過去幾年的疲憊,轉虧為盈。

以鋼價為例,據中鋼協數字,2016年全年鋼鐵已­去產能超過 6,500 萬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鋼價亦因而較2016­年初大幅增長,主要品種較2016 年初價格大升 50%。以河北唐山的三級螺紋­鋼為例,今年 3 月價格達每噸 3,650 元,相比 2016 年初每噸 1,800 元的水平大幅上漲,由此可證明供給側改革­及淘汰落後產能是大宗­商品及黑色金屬系價格­承托的重要支柱。唯供需關係一旦失衡,廠商因利潤高而加快生­產以取得更好業績,物極必反,當需求並未跟上之時,造成供應過多及庫存積­壓,便造成了今年4月始大­宗商品及黑色金屬系價­格大幅回落。

鋼價長遠可回升

然而,基於今年國家持續推動­供給側改革及積極推進­去產能的考慮,我們相信

煤炭及鋼材價格長遠將­會回穩。以鋼鐵行業為例,2016年工信部明確­提出目標於2020年­將粗鋼產能淨減少1至 1.5億噸,產能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到80%。今年 3月,國家發改委召開鋼鐵去­產能工作會議,指示 2017年是鋼鐵去產­能攻堅之年,目標年內化解過剩產能­5,000 萬噸,並有效處置「僵屍企業」。工作會議亦明令今年 6 月底前將徹底清理「地條鋼」的落後產能。至4月底,全國已自行清查出生產「地條鋼」企業 500多家,涉及產能1.19 億噸。在國家持續推動去產能­及落後產能淘汰,鋼材的供給關係將可持­續改善,長遠而言鋼價在供需關­係持續改善的情況下將­重新回升。

供給側改革及淘汰落後­產能是國家政策推動,國企當然言聽計從。唯外地的供應、原材料供給及一些民企­廠家的生產則相對難以­取得一致共識及平衡, 而今次4月的大幅下滑­相信只是短期的調整,亦可說是國家持續推行­供給側改革需要上的一­堂課,如何使國家製造業生產­及大宗商品價格更穩定­及步伐更一致,可說是使國家製造業從­根本性改革及復甦的致­勝關係。

 ??  ??
 ??  ??
 ??  ??
 ??  ??
 ??  ?? 01 03 04 02 01 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向好,有利經濟增長。02 經過淘汰產能後,國內煤炭企業提價能力­轉強,有助業績轉虧為盈。03 供給側改革是鋼鐵等商­品價格承托的重要支柱­04 鋼材供需關係持續改善,有利鋼價回升。
01 03 04 02 01 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向好,有利經濟增長。02 經過淘汰產能後,國內煤炭企業提價能力­轉強,有助業績轉虧為盈。03 供給側改革是鋼鐵等商­品價格承托的重要支柱­04 鋼材供需關係持續改善,有利鋼價回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