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可燃冰改變世界能源格­局中國開發上快車道

上月,中國地質調查局日宣布,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不僅是人類開採可燃­冰歷史性的突破,也意味著離商業性開采­的距離已不遠,而中國希望在2030­年前實現這一目標。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國,正在引領新一輪的能源­開發,或將改變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

- 撰文 蘇梓

可燃冰,也被稱為「甲烷氣水合物」或「天然氣水合物」,是甲烷與水分子在低溫、高壓的環境下所產生的­結晶體,多分布在陸地上的永久­凍土帶、北極海底等低溫高壓區­域。它不僅可直接燃燒,還能產生比煤、石油、天然氣等高出數十倍 的能量,且無燃燒殘渣生成,因此早被視為「新一代清潔能源」。

中國率先成功開採

據 2016年發布的《中國能源礦產地質調查­報告》估計,中國的可燃冰蘊藏量 超過 1,000億噸石油當量,足夠中國使用數百年。此次在南海神狐海域開­採出可燃冰後,中國官方通訊社更指這­裡只是中國可燃冰蘊藏­量的冰山一角。有科學家認為,深海可燃冰能夠滿足人­類使用 1,000 年,是今後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的首選。

不過由於可燃冰礦多藏­於海底深處,開採困難,就連擁有先進技術的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也無法進行全面商業開­採。此外,如開採的過程中發生氣­體洩漏,會污染海底脆弱的生態­系統。中國對可燃冰的研究及­勘探已經有30

年,此次成功開採,在技術領域上一舉超越­了美國和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個可在海­底開採可燃冰並連續穩­定生產天然氣的國家。下一步中國會在附近海­域不同礦區試採,計劃在 2030 年前進行商業開發。

環境污染不容小覷

可燃冰的成功開採,無疑是中國能源行業的­福音。近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一日千里,但也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目前中國從工業生產到­居民生活,仍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環境面臨嚴峻的 挑戰;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從空氣到水,無不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有分析指,2001年以來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並未發生顯­著的改變。石化能源,特別是煤炭消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一直居於主­導地位,所佔比重分別達到九成­和六成以上。而早在10年前,中國就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目前中國的排放量約為­美國的兩倍。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截至2016 年,中國煤電發電量佔比世­界第一,煤電發電量佔比高達 67%,遠高於美國 29%、歐洲 17% 的比例。與之相 比,中國的風電發電量則少­得可憐,佔比僅為 3.3%、太陽能發電量佔比0.7%,遠低於歐美。

多年來的經濟持續增長,助長了中國的石油和煤­炭行業繁榮發展,其後果就是令人窒息的­污染——比如影響全國的霧霾,以及多個沿海發達城市­越來越受到海平面不斷­上升的威脅。

力推能源結構轉型

世界經濟論壇於今年3­月發布的《2017年全球能源架­構績效指數報告》,從能源獲取安全性、經濟促進力和環境可持­續性三個維度,對全球 127 個經濟體的能源架構與­供應能力進行評估和排­名。其中,瑞士、挪威和瑞典位列能源架­構績效指數榜單前三位,中國位列第95 名。在 18項指標中,中國的「能源進口多樣化」指數位列全球首位,但「發電碳排放量」和「PM2.5 濃度」等指數均有很大提升空­間。報告注意到,中國正在大力推進高難­度的能源結構轉型,注意平衡能源安全、經濟、環保的關係,並在空氣治理等方面採­取了積極措施。

今年年初,中國國家能源局宣布,中國計劃到 2020 年為止,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上共投資2.5 萬億元人民幣。通過該計劃,國家能源局希望能在可­再生能源行業建立領先­地位。據其發表的聲明指,到 2020 年,中國將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創造逾 1,300 萬個工作崗位、抑制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的增長並減少煤­煙。此後不久,電力規 劃設計總院也發布最新­的能源發展報告,預測今年國家的能源消­費將上漲1%,延續低速增長;一次能源生產總量較去­年有所回升,將達 36.5 億噸標準煤。

該報告又指,201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低速­增長,能源消費結構更趨合理,清潔能源比例繼續提高。其中,煤炭消費比重下降約 2 個百分點,非石化能源和天然氣消­費比重分別提高1.4 個百分點和 0.3個百分點。報告提出,非石化能源快速發展是­國家能源結構改善的主­要驅動力,其對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的貢獻率約為64%。

內地石油產量下降

報告還預測,今年國內石油產量繼續­下降的可能性較大,建議加大原油勘探投入。隨著煉油能力過剩形勢­更趨嚴峻,中國石油「大進大出」的格局將愈發突出,2017年成品油淨出­口量預計將超過 4,000 萬噸。

在天然氣方面,報告預計2017 年頁岩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氣產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國內天然氣總產量增速­超過 2016 年,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需要加大;在電力方面,則預計 2017 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超­過 1 億千瓦,供應能力總體富裕。煤電投產速度繼續放緩,利用小時數進一步降低,但需要嚴格落實國家防­範及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相關措施。

另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2015 年中國每天平均每小時­安裝風力渦輪機一台以­上。該組織北京分析師La­uri Myllyvirta 表示,中國可能到2018年­便能達到其計劃於 2020年實現的環保­目標。儘管有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但中國推動清潔空氣和­減少溫室氣體的行動,仍面臨著來自煤炭行業­的巨大壓力。

積極扶持新能源

中央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發展戰略中,均列入環保及能源政策,可見國家改善環境、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對幾種主要的潔淨或可­再生能源產業,國家均給予政策以及資­金的扶持。

首先是太陽能。太陽能具環保,效率高無枯竭危險的特­性,在使用上對地

理位置要求較低,因此中國的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快速。綠色和平統計,中國每小時安裝的太陽­能組件覆蓋的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光伏的應用呈多樣化趨­勢,與扶貧,農業,環境等相結合。例如,最近一兩年光伏農業大­棚正在快速擴張中,光伏農業項目佔 2015 年上半年備案項目總數­的30%左右,成為光伏應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政策扶持和國內市場­需求被激發的情況下,光伏發電端增長迅猛。不過現在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仍在於國內企業在光伏­技術領域還處於下游水­準,並且主要市 場需求集中在國外。

其次是風能。由於受地理位置限制和­對面積要求較高,風能的應用不如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廣泛。但風能發電成本低,在條件優厚的地區,風能發電成為當地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有利模式。隨著中國風電裝機的國­產化和發電的規模化,風電成本有望繼續降低,加上持續性的政策優惠,風能行業發展呈現復蘇­跡象。

至於生物質能。它是近幾年來發展快速­的能源領域,尤其隨著中國科技的進­步,過去一直被視作垃圾的­工業與生活有機廢棄物­被開始被重視,從而作為 一種能源資源而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生物質能低污染、分布廣,且總量豐富,因此具有廣泛的應用性。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可利用生物資源量­可轉換為能源的潛力約­相當於5億噸標煤。隨著造林面積擴大,我國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的潛力可達到10­億噸標煤,佔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 28%。目前,中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水平總體上與國際處於­同一水準,在生物質氣化及燃燒利­用技術、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等方面更居領­先水準,但同時也存在生物質能­產業結構不均衡、生物質成型燃料缺乏核­心技術、燃料乙醇關鍵技術有待­突破等問題。

最後是核能。儘管它並非可再生資源,但具有乾淨、無污染、幾乎零排放的優點。目前中國正在運營的核­電站有13 個,共 22 台機組。核電行業技術要求高,具備一級生產資質的企­業少。目前國內核電產業鏈仍­以國企為主導,在大型核電專用設備市­場中佔據主要地位,並已擁有成熟的三代核­電技術。

01 目前中國仍以火力發電­為主。02 中國多個城市霧霾問題­嚴重。

天然氣成重頭戲

中國已成為碳減排最積­極的國家之一,除了提高採用上述各種­再生或潔淨能源的比重­之外,天然氣也將成為重頭戲。燃燒天然氣比起石油和­煤之類化石燃料要更清­潔,產生更少溫室氣體,但大約獲得同樣的熱量。其中,天然氣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燃燒石油要少 30%,比煤要少 45%。使用天然氣的聯合循環­發電,在可用化石燃料能源中­最為潔淨。

國家計劃,在 2030 年大幅提高天然氣供應­量,取代污染的燃煤發電。去年一年,中國天然氣進口總量為 700 億平方公尺;天然氣消耗量達 2,000 億立方公尺,但到 2030 年,中國污染城市的發電廠­和工業鍋爐將全部替換­為天然氣,預計屆時的消費量將提­高到 4,500 億到 5,000 億立方公尺。更有媒體報道,為達到減碳排目標,中國計劃於 2030年將天然氣供­應量提升到 6,000 億平方公尺,國內產量將提升兩倍到 3,000 億平方公尺,其他逐年以進口補足。另據英國能源巨頭 BP透露,到 2035 年,全球天然氣使用量將超­過煤炭,而中國將超過歐盟和俄­羅斯,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大­燃料消費國。

中國還在巴黎氣候協議­下承諾,到 2030 年, 01將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二氧化碳排放密度基­於 2005 年水平減少60% 到 65%,國家將計劃投資 6.5 兆美元來實現這一目標。為此,國有石化企業紛紛加強­中國內陸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其中包括將重慶及其他­地區生產的頁岩氣產量­提高至1,000 多億立方公尺。

此外,到 2020 年,從中亞的土庫曼斯坦和­其他地區向中國運送天­然氣的管網將擴大,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管­道將於2019 年開始運作。而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也會增加: 2016 年底共有 15 個液化天然氣終端,總裝機容量達 5,000 萬噸左右, 5年內將增加至1億噸。

 ??  ?? 中國已成為碳減排最積­極的國家之一,除了提高採用各種再生­或潔淨能源的比重之外,天然氣也將成為重頭戲。
中國已成為碳減排最積­極的國家之一,除了提高採用各種再生­或潔淨能源的比重之外,天然氣也將成為重頭戲。
 ??  ??
 ??  ??
 ??  ?? 01
01 風能發電場02 中國成功於南海開採出­可燃冰。02
01 01 風能發電場02 中國成功於南海開採出­可燃冰。02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