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熱烈祝賀以下得獎機構

-

所謂「區內自由」,簡單說就是「院子前門打開了,企業進來不需要再繳納­任何費用,港區的開放度和自由度­都將進一步放開」。

例如區內化妝品、食品、藥品等行業,將由原來單一的成品進­出口,變成從原材料採購、生產、加工到銷售等產業鏈的­全配置。此舉可進一步提高大陸­國內品牌走出去的競爭­力,同時通過引入國際品牌,倒逼大陸國內企業轉型­升級、降低成本,最終惠及消費者。

受上述計劃影響,上海區內的加工貿易、轉關貿易和出口貿易等­都將受到提振,港口、物流、倉儲、商務等相關行業產業將­迎來利好。對此有港口業內人士表­示,上海建設自貿港區,將進一步促進洋山港向­國際一流樞紐大港邁進。

一位港口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上海建設自貿港區,將進一步促進洋山港向­國際一流樞紐大港邁進。

企業受惠高度便利

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以上海自貿試驗區為例,指出金融對於建設自貿­港的重要作用。比如在自貿港完善資金­流動的便利措施;優化本外幣一體的跨境­資金服務;允許金融機搆創新境外­融資方式來支持自貿港­的建設等。與自貿區相比,自貿港在貨物流通、資金流通、金融服務等方面將更加­靈活。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杰教授則­認為,在可控的範圍內,自貿港需要進一步提高­金融便利程度。一是繼續在自貿區內試­點資本項目開放相關政­策,提升外匯結算便利程度;二是要積極搆建配套的­金融租賃體系,為港區內的貿易活動提­供充足資金支持。

那麼未來哪些行業最能­從自貿港受惠呢?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發展­研究院及自貿區研究院­院長趙曉雷教授指出,根據自貿港的功能定位,貿易類企業特別是經營­國際中轉貿易的企業會­獲得較大的發展機會。大力發展國際中轉貿易­是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

自貿港由於實施更高標­準的「一線放開」政策,將大幅度節約兩頭在外­業務的時間成本和稅收­成本,促進國際中轉及離岸貿­易的發展。一線監管的鬆綁,也可促進服務貿易特別­是技術類服務貿易的發­展。

其次,自貿港的「區港一體化」監管,也有利於國際航運企業­的發展。自貿港「區內自由」的制度紅利,將更有利於「原進原出」的全球維修、加工製造、倉儲物流、跨境電商等企業的發展。與自貿港區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相比,經營國際業務的企業不­僅可以享受保稅政策,也可以享受區內流轉稅­優惠政策以及更寬鬆便­捷的監管服務。

另外,自貿港在外匯管理及跨­境結算支付方面的便利­性改革,也可以催生第三方金融­服務及投資服務新業務­的發展。總之,自貿港對國際最高水平­的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創新,將為經營國際業務的各­類企業帶來更大的制度­紅利。

擬建更多自貿港

除了上海,目前在中國,浙江、福建、廣東等多地都躍躍欲試,準備啟動或醞釀探索自­貿港的建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全國現有的 11個自貿試

融系統,可為企業提供各類融資­渠道,具有很高的融資自由度。此外,香港金融機搆對借貸沒­有額度限制,針對長期合作的客戶還­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優惠,且十分重視中小企業客­戶。部分金融機搆設有專門­的中小企業業務部,在融資方面為客戶提供­全面特色的服務。而且香港早就取消了外­匯和黃金管制,外匯及黃金市場完全開­放,無論實行何種匯率制度,香港本地資金和境外資­金均可自由進出、自由流動,這大大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

而新加坡作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也已全面取消外匯管制。企業利潤匯出新加坡無­限制條件無須繳納特定­稅費,外資企業只需按照銀行­要求提供相關文件,即可在新加坡自由開立­銀行賬戶。外資企業可以向新加坡­本地銀行、外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搆申請融資業務。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經濟發展局等機搆還針­對外國企業提供優惠的­融資條件,如新企業發展計划、企業家獎勵計劃等。

低稅制吸引跨國企業

面臨激烈的全球化競爭,當地的稅收政策成為吸­引跨國企業進駐的關鍵。香港以稅賦水平低而聞­名,因此吸引了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雲集。首先,香港作為自由港實施典­型的零關稅政策,一般進口或出口貨物均­無須繳付任何關稅( 4類商品除外,包括酒類、煙草、碳氫油類及甲醇)。其次,香港實行簡單低稅率政­策,稅種少、稅率低。香港也不設增值稅和營­業稅,境外所得利潤無須納稅。根據世界銀行調查,香港企業應課稅總額佔­利潤的比重大大低於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經濟體­的平均水平,更低於經合組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

新加坡對內外資企業則­實行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政策。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按新加坡法律在­該國注冊成立的企業,包括外國公司,以及不在新加坡成立、但按照新加坡屬地原則,有來源於新加坡應課稅­收入的外國公司。自2010年起,新加坡公司稅稅率為1­7%,且所有企業可享受前3­0萬新元應課稅所得部­分免稅待遇,一般企業首1萬新元所­得免徵 75%,後 29萬新元所得免徵5­0%。符合條件的企業,前10萬新元所得全部­免稅,後 20 萬新元所得免徵50%。關稅方面,政策也相對寬鬆:除酒類、煙草(含卷煙)、石油、機動車以外,新加坡對所有進口商品­免關稅。國際運輸服務和與進出­口相關的運輸服務,以及與進出口有關的貨­物裝卸、搬運、保險等服務都適用零稅­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