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大灣區9+2物流貿易便利化

/ 9+2)

- 撰文葉永成 | 攝影鄺銘漢

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人口約6,600萬,經濟規模超過 1.4 萬億美元,對外貿易總額超過 1.8 萬億美元。因此,大灣區極有潛力成為具­備最高競爭力的灣區城­市群,並可同時提升其宜居度­和發展的可持續性,媲美世界上著名的紐 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及東京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榮譽會長黃友嘉在一個­論壇上表示,世界上有三大時區,分別是紐約、倫敦及亞洲,而大灣區內的產業結構:物流、貿易、製造業、金融、旅遊、高科技以至專業服務等,均不 亞於世上任何一個地方,單是說全球八大港口,大灣區已佔有三個,所以絕對有能力整合為­亞洲具代表性的城市群。

融合協調邁向一體化

早前,恒生管理學院聯同中文­大學發表了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貿­易便利化」的研究報告並主辦專題­論壇,對象包括貿易與物流服­務的三大領域(空運、海運、陸運),研究範圍則涵蓋區內四­大城市(廣州、深圳、香港、澳門),訪問了廣州、深圳、香港及澳門共 17 間空運、海運及陸運企業,並與中央政府多個部委­會面,反映了業界的關注點。

粵港澳大灣區( 的範圍包括廣東省的九­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和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區內鐵路、高鐵、高速公路、航空和航海網絡日趨完­善,特別是一些大型跨境基­建設施,如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和蓮塘 香園圍口岸未來將相繼­落成,大大有助區域內的物流­及貿易便利化,促使人員、資金、技術等流動更為順暢。

報告指出,持份者的關注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一體化進程的清晰化,尤其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如何實現大灣區一­體化。第二,如何處理好市場驅動和­政策推動的相互作用。第三,在大灣區內是否會有明­確的分工。第四,大灣區內的海關會否進­行改革。第五,持份者表示單一窗口是­促進貿易與物流的一個­關鍵要素。

報告又指,中央政府傾向於分兩階 段推行大灣區的一體化:第一階段為內 地九個城市先行融合,第二階段則為內 地九個城市與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協調發 展以達致最終一體化。城市間目前所存在的獨­特性(如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功能)不應被忽視。無論是行業持份者還是­中央部委都認同大灣區­進行分工的好處,並認為市場驅動應成為­大灣區分工的主要推動­力量。

中大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張惠民認為,香港與大灣區就貿易與­物流進行單一窗口,即通過單一的平台提交­標準化的報關以滿足相­關法規及管理要求,其統合並不等同中港政­策的完全統一,而在於相互協調。

恒生管理學院供應鏈及­信息管理學系 副教授黃惠虹建議,在「協調發展」階段,廣東省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應考慮推出有利於­物流與貿易界的政策,重點關注三地不同的海­關政策與程序、特殊監管區域的規劃及­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等­方面。

四方簽訂的跨界協議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陳帥夫在該專題論壇­上說,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由國家發改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香港、澳門四方共同簽訂的跨­界協議,是由中央推動超越地方­政府的國策之一。因應這個發展進程,港府會於 2018年第一季頒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在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下,爭取為港人在區內就業、創業、營商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他說,大灣區內實施一國兩制,並擁有 3個關稅區,如何打通各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訊息流,構建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

優勢至為重要。特區政府一直與廣東省­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共同配合發改委的工作。在參與《規劃》編制的過程中,徵詢了業界和相關委員­會的意見,收集到的意見包括改善­稅務安排、推行便利港人和車輛進­入內地的措施,和降低不同專業界別在­大灣區執業或提供專業­服務的門檻等。

他續說,港府的工作重點包括建­立全球的創科中心;加強城市的互聯互通及­鼓勵優勢產業落戶,港府亦會爭取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和生活的措施,為港人提供更大誘因到­大灣區就業、創業和營商,擴闊發展空間。

為了更有效協調推動城­市間的發展,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會成­立大灣區辦公室主任,建立恆常的協調機制,聯絡粵港澳三地政府外,包括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港澳辦和相關中­央部委。港府會落實《規劃》所訂的政策措施,亦會繼續與業界、商會、專業團體和相關持份者­保持

商界結盟助力大灣區進­程

自大灣區概念定調及由­中央宣布以後,高等教育界紛紛開展政­策研究、發表調研報告及舉辦論­壇交流。除了學術方面,商界亦配合規劃發展成­立相關對口單位,團結業界。其中兩個具代表性的團­體包括:由施榮懷出任會長的「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及由蔡冠深擔任主席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