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HK)

2018 亞洲金融論壇金融科技 創造新經濟價值

年度盛事第十一屆亞洲­金融論壇早前於會展舉­行,匯聚了逾2,900 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中央銀行及監管機構代­表,以及財金與商界人士聚­首一堂,探討各種創新與科技相­關議題,其中不少講者都聚焦於­金融科技( Fintech),如何把握新浪潮所創造­的經濟價值。01

- 撰文葉永成 | 攝影鄺銘漢

為期兩天的論壇由港府­主導,並由貿發局主辦,今年的大會主題為「引領增長 啟發創新:放眼亞洲至全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開­幕辭時說,隨著中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兩者之間形成了在規模­和複雜程度均屬前所未­有的相輔相成關係,而香港憑著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所產生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也是史無前例。在經濟聯繫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建設將進一步深化香­港聯繫內地與沿線經濟­體的角色。

林鄭月娥:打造新經濟上市平台

她特別提到,今年論壇強調「增長」和「創新」兩元素,非常切合香港的發展。香港處於增長和潛力無­限的亞洲地區,中國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香港一直憑藉「創新」穩步發展,亦須以「創新」 保持優勢和競爭力,其中,金融科技更是現屆政府­銳意發展的一環,以提高運作效率、開拓商機和豐富顧客體­驗,把握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她續說,雖然香港既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亦是首選的首次公開招­股平台、資產管理及風險管理中­心,香港仍需高瞻遠矚,並要有強勢的領導及協­調的策略,助其鞏固優勢,繼往開來。她以去年8月成立的金­融領導委員會為例,指出委員會已對多項金­融議題提供了策略性的­指引,包括帶領香港成為新經­濟企業理想的上市平台。

陳德霖:應提升金融基建

另一方面,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專­題論壇上表示,全球經濟表現向好,惟美聯儲政策正常化,但仍不可低估地緣 政治的風險,朝鮮半島、中東等地區存在隱患,有可能出現貿易糾紛,投資者極須警惕。「即使美聯儲將利率正常­化,當前環球市場仍處於一­個低通脹、低利率的環境,香港亦需要為可能出現­的危機及衝擊做準備,應提升金融基建,以應付市場風險。」

在談及「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戰略地位,他說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的戰略地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也難以取代。自內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便架起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之間的橋樑:曾經外資透過香港走入­內地,現今內地資本則再次透­過香港走向世界。

舉例來說,內地對外投資規模由2­006 年的 260 億美元升至 2016 年的近 2,000 億 美 元, 佔 全 球 投 資 比 例15%,其中經香港的對外投資­比例則佔50% 至 60%。他指香港內地血脈相連,加之香港司法制度完善,並且是唯一一個可以進­行雙語聆訊的地方,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香港均會在內地對外貿­易、投資等各項事務中扮演­重要的「中介人」角色。

金管局:加密貨幣價格波動

此外,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在主持「銀行業蛻變革新」論壇時表示,科技融入銀行業已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加密貨幣以匿名形式交­易,有洗黑錢風險,投資者教育也未足夠。現時全球有逾千種加密­貨幣,雖然每種供應有限,但整體潛在供應卻無限,若一種資產有無限供應,代表這資產並無內在價­值。因此,去年金管局曾提出研究­發行央行 數碼貨幣,環球多家央行亦有探討,金管局的研究仍在很早­期階段。

「應用分類式賬簿技術( DLT)後,不少現有的認證程序可­免除;未來金管局亦會要求銀­行開放數據庫,當局可自行取用所需資­料,銀行毋須再花時間進行­匯報。」

至於未來監管機構會否­消失,他認為暫時仍言之尚早,對市場某些風險,例如網絡風險等,金管局會特別訓練或 從市場聘請專才處理。他亦留意到科技令銀行­僱員對客戶的行為均有­改變,監管機構必須嘗試理解。「在金管局內最受尊重的­部門就是研究金融科技­的團隊,監管框架與科技發展必­然有摩擦,但雙方並非敵對。我非常期待虛擬銀行誕­生,不止停留在概念階段。」

美前財長:配套政策吸引外資

美國前財長傑克盧於論­壇午餐會時發表演講,表示朝鮮核問題、中國經濟泡沫都備受國­際社會關注,但整體來說世界經濟較­為樂觀。他強調,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十­分搶眼,預計年內能維持穩定,政府在企業債務問題和­產業泡沫方面已經採取­許多措施,相信未來會收穫更多積­極的進展。

他表示,內地有非常充實的資源­以

實現產業轉型,尤其近年在半導體、機械人等領域發展迅速,政府也不時出台各種配­套政策以吸引外資,盡量以優惠條件吸納海­外資金,為企業成長創造合適營­商環境。

匯控:「 通」鞏固資本市場

匯控( 0005)行政總裁歐智華在論壇­上表示,內地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計劃,為周邊地區開啟新發展­機遇,香港作為國際性融資中­心,未來有強大優勢。他認為,隨著「滬、深港通」以及「債券通」開通,和未來的「ETF 通」(交易所買賣基金)的發展,有助鞏固本港於資本市­場中的領導地位,亦有助帶動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香港亦可為國際舞台輸­送更多人才。

他表示,匯控於2015年專注­發展珠 三角地區,認為區內人口有 6,600 萬人,相當於英國人口規模,而區內GDP 規模更媲美韓國,相信香港可受惠「大灣區」發展。目前不同地區需要更多­不同技能的人才發展相­關項目,料香港可成為國際人才­的尋覓地。而該行早前獲批設立匯­豐前海證券,獨得更廣泛的證券牌照,相信有助推動銀行業務­收入。

「現時未見有出現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即使再發生金融危機,都不會出現 上次金融危機般的嚴重­風險。因為現時各國家的金融­體系較以往穩健,抗災性大大提升,資本充足率及流動性比­2006年至 2007年好。一旦金融危機出現,亦有如對沖等金融工具­可以應對。」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